王晓晨
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光荣使命。2012年11月21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十多年来,《条例》在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商贸流通现代化、优化贸易投资环境、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方面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十三五”末,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保持世界城市前列,数字贸易规模稳居全国首位。上海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贸易地位相匹配、在全球贸易投资网络中具有枢纽作用的国际贸易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國。近年来,全球经贸格局发生新变化,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增长新动能,贸易绿色低碳化趋势愈发明显,许多贸易新规则体系也正在逐步建立。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有关贸易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深化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2023年12月28日,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4年2月1日起实施。
升级货物贸易 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
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态,货物贸易伴随改革开放而壮大,在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积累外汇储备、提高开放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对于促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修订的《条例》充分结合国家对上海全面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促进货物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传统货物贸易综合竞争力。优化货物贸易结构:支持企业做强一般贸易,加强品牌和渠道建设;提升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扩大保税物流,发展国际贸易分拨业务,推动贸易方式优化。积极扩大进出口贸易:优化进口商品结构,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深化开展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及优势产品出口,加强贸易和产业发展。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化发展,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建设海外仓,推进搭建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带动作用,拓展保税研发、保税制造、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
创新服务贸易 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服务贸易具有跨边境、跨领域、多样性的特点,更多地依赖于人员、资金、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上海服务贸易的规模一直居于全国各个省市的首位,并有十三项服务贸易创新试点举措被国家评选为“最佳实践案例”。但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行业结构有待优化、竞争力稍显不足等短板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在常委会会议审议中,不少委员坦言,上海在服务贸易发展方面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建议《条例》在服务贸易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找准突破点,进一步培育服务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修订的《条例》对标服务贸易发展新趋势新要求,将立法重点放在提高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按照国家规定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强服务业领域国际合作,对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管理。优化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推动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等融合协调发展,完善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聚焦重点领域,对技术贸易、文化贸易、旅游服务贸易、专业服务贸易等重点领域进行了全面规定:完善技术贸易促进政策,推动技术贸易交流合作与发展;强化文化贸易,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加强旅游服务贸易,鼓励新型邮轮经营模式发展;扩大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允许符合条件的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等。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培育发展云外包等服务外包新模式,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
特设“数字贸易”专章 培育贸易新动能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数字贸易应运而生。数字贸易作为新型贸易活动,已经成为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又将发展数字贸易提升到贸易强国三大支柱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对于畅通经济循环、助力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就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提出了十五条新要求。如何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如何拓展数字贸易发展空间?这些问题在《条例》立法过程中始终被高度关注。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和市场发展规律,彰显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使命担当,新修订的《条例》特设数字贸易专章。培育数字贸易业态模式:对接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与标准,加快发展数字产品、服务、技术等数字贸易;鼓励数字贸易主体扩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和产品供给,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加强数字贸易载体建设:支持数字贸易企业主体发展,培育数字贸易标杆企业,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促进数据跨境安全、自由流动: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跨境数据流动分类分级管理,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依法开展数据跨境流动业务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数字贸易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企业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支持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与算力服务、跨境数字信任、数据治理等联合实验室建设。
多措并举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合力开展贸易促进。《条例》采取多元化贸易促进方式,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合作与交流: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明确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推动内外贸监管措施、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衔接;支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增强贸易功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对外贸易;支持企业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推动免退税经济发展;发挥进博会的贸易促进作用,推动更多进博会展品进入国内市场;培育引进高能级贸易企业。
着力推进贸易便利化。《条例》通过各项便利化措施,助力贸易企业提升竞争力:强化智慧口岸建设,优化口岸数字化智慧监管;提升跨区域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集装箱船舶和邮轮进出港口效率;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通关便利化;促进贸易支付便利化,提高跨境资金收付便利度;推动贸易单证电子化,促进电子发票国际合作等。
提升贸易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为积极应对全球经贸格局新变化,《条例》明确:完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为受贸易环境变化影响的企业提供咨询、培训、技术指导等援助;加强产业安全预警,对重点国别、重点市场的产业贸易政策定期进行评估,发布风险预警,并指导相关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强化金融服务保障,支持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和保单融资增信规模等。
国际贸易中心一头连着海外,一头连着国内,是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特别提到,要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希望新修订的《条例》助力上海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