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钢淼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工作部署。上海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发挥好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任务十分艰巨。
从总体形势看,我们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各条线、各项工作都要啃“硬骨头”。就全市立法工作而言,同样进入深水区。这些年来,我们聚焦“五个中心”建设制定相关法规37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推进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4部专门法规;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外商投资条例、数据条例等21部相关配套法规;三是深化“一业一证”改革、标准化创新发展、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等12部浦东新区相关法规。这些法规对“五个中心”建设发挥了保障作用。从发展需求看,推动“五个中心”建设,立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聚焦瓶颈和难点,解决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要制定“小切口、可操作、真管用”的法规,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下一步推动立法工作要重点体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提高站位。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意见》和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推动“五个中心”建设的立法放到全局角度,整体谋划、协同推动;始终坚持与国际标杆对标对表,向最好看齊,与最强比拼,跟最快者赛跑。
二是着力找准切口。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五个中心”建设中需要系统集成的改革措施,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和风险防控的重点进行立法选题。近期,市委书记陈吉宁先后对自由贸易账户、土地收储、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以及离岸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区块链交易规则等问题提出立法研究要求,也是对今后相关立法工作的思路和重点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习惯于把有限的立法资源用在及时解决突出问题上,避免“大而全” “小而全”,切实实现“小快灵” “小切口”。
三是着力提高实效。相关法规内容要精,措施要实,逻辑结构要完整,价值取向要一致,权利义务要清晰,办事流程要简便,使全社会特别是经营主体看得懂、用得上。
四是着力发挥浦东新区法规优势。要按照市委“继续写好引领区立法这篇大文章”的要求,充分用好国家立法授权,紧紧把握浦东改革开放实践需求和立法创新变通两个基本要求,为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提供法治支撑。
五是着力完善工作格局。要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市级政府部门和浦东新区上下联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横向协同,推动形成“五个中心”建设立法工作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