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不擅长的事

2024-02-27 01:47苔米
山西文学 2024年2期

我常常想,假如生命重来一次,我会做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那些人们眼中令人艳羡的事,那些忙碌时心向往之的事,真实现了又如何。好几年前有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爆红网络。一共只有十个字,“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人都动心起念,原来还可以这样。世界这么大,谁不想出去看看,可真能转身就走的,没有几人。更何况,真走了又如何?换一个环境,过的无非还是普通日子。侍花、煮茶、写字、画画、美食、美景、运动,哪样不是寻常人生。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人生漫长,由无数个日子串联而成。如何度过,每个人有不同理解。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人的一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始终保持对周遭的好奇心,对他人的同理心。改变不了大环境,就调整小氛围。努力去尝试那些我不擅长的事,笨拙地探索生活趣味,也是有滋有味的烟火人生。

莳花弄草

有两件事触动我莳花弄草。一是汪曾祺的文,二是小红书APP的推荐。汪曾祺说,“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小红书上一位温婉的女博主一边优雅地拎着水壶给庭院中的花草浇水,一边道:“每天早起劳作,坐在花丛中喝咖啡,闲时约上三五好友,摆一席院内烧烤。”这番景致,令我心神向往。

我家的阳台只有几平方米,尽管简陋,但我的想法却很丰满:打造属于自己的空中花园。首先得买个花架,还得买个茶几,不然在哪儿喝咖啡?有了茶几还得配藤椅,不然躺哪儿看书?我迅速打开淘宝APP购物下单,然后进入甜蜜的等待。地毯居然是第一个到货的,尺寸没量准,有点大,换也麻烦,凑合着用吧。第二个来的是藤椅,我吃了一惊,摆阳台太委屈了。我挤挤挨挨地把它们和茶几堆在一起,很像在小人国里摆上了大家具。灵机一动,我又下单买了块桌布配搭,终于,有点儿模样了。

真正与花儿亲近,从买了几盆多肉开始。我卖力地早也浇水晚也浇水。很快,可怜的多肉就被勤奋的我浇死了。请教各路大神专家后才知道,除了生长季,多肉植物的需水量极少,个把月不浇是常事。虽然懊恼出师不利,我不断给自己打气:多肉不算,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才是花。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果然,想着红英,就来了杜鹃。老公捧回一盆红艳艳的杜鹃花,特别强调十分好养,两三天浇一次水就行。两天还是三天?我反复追问。回答更简单,只要摸摸泥土,干了再浇。这盆杜鹃花染红了整个春节,过后便开始萎靡,花朵们覆盖在绿叶上,像一张张被揉成团的餐巾纸。我花了一整个上午修剪,腰酸腿疼,站起来的时候两眼一黑差点晕过去。更可怕的是,不知为什么,杜鹃的叶子开始发黄,轻轻一摇,如同秋风扫落叶。天地良心,不过才是谷雨,原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不死心,我又去花市买了一盆绣球。老板说早晚各浇一次水就行。杜鹃看来还是麻烦,浇水以泥土干为标准,什么叫干?是粉尘状算干,还是板结状才叫干?还是绣球简单,有章可循、清晰明了。我追着小视频看别人家铺满整个山坡的绣球花海。耳际掠过《空与海之诗》,想象自己像蜂鸟,在巨型绣球花里,自由自在地穿梭遨游,什么都是美的,美又升华成空,“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现实却是骨感。早晚一次,做到还有困难。早,总是急慌慌出门。晚,难免有事牵绊。我和绣球的见面频次像一对异地夫妻,总要隔三差五才能一睹芳泽。绣球谢了还得剪枝,是整球剪掉,还是一朵朵剪掉?我反复尝试,分类比较,感觉不对,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花儿与我,是际遇,也是教育。时值酷暑,阳台像蒸笼,无法涉足,更别提看书赏花听音乐了。难不成再去买个空调扇?“干啥啥不行,装备第一名”,想想还是算了。神仙姐姐发的花园朋友圈依然让我垂涎三尺,硕大无比的百合,深浅不一的三角梅,仙气十足的铁线莲。反观我的“空中花园”,万紫千红一概没有,残花败柳倒是一应俱全。有些美好,与其拥有,不如远观。赏花,我心向往之;养花,我是真的不行。

得失方寸间

小时候,父母对我说:“老话说,字如其人,见字识人,你得好好练字。”怎么练,他们没说。我跳过毛笔字,临摹实用的硬笔字帖。他们倒也赞成:“先描着,养成习惯,字迹与字帖合二为一,再分开,字就练成了。”父亲带回来《庞中华硬笔书法》。我心目中的书法大家一度只有庞中华,很久以后才知道颜真卿、柳公权,再后来才是黄庭坚、赵孟頫等等。

其实,我对“字如其人”很长时间都心存疑惑,难道不是“字如其帖”吗?如果我特别认真地临帖,假以时日,练就清秀娟丽的庞中华字体,写得跟他差不多,那也是很有可能的。不过,20世纪80年代,全国那么多人在同时学习庞中华,难不成人人都如庞中华?“见字识人”更有点莫名其妙。大家都把庞中华字体练得炉火纯青,那么,透过字,还能了解到不同的人吗?

不管怎样,练字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念想。中学时期,课间一项重要消遣就是练字,我与同桌互相比拼,每天在本子上写来划去,学不同字体,练花式签名,最后我俩字越写越像,楷书过渡到行书,以认不出为荣,还经常代表对方家长互相签字。因为过于追求“流畅”和“美感”,我写出来的字,骨架大、笔画潦草,大体看着还不错,细看横竖撇捺缺章法,间架结构起不来。我一直想找个机会从头学起,从字形的基础结构开始练习书法。

儿子开始练字,我心中窃喜。我俩一起报了书法班,一本正经从零开始。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妈妈学员还挺多。十来个孩子练书法,跟着一起用功的起码有五六个妈妈。小朋友们大多从隶书开始。对我们,老师很客气:“随意随意,想学什么都好。”她拿出一堆字帖:曹全碑、九成宫醴泉铭、勤礼碑、玄秘塔碑等。赵孟頫飘逸潇洒的字,一下子征服我。心想必能克制自己写字歪歪斜斜、中气不足的毛病。

练字先折纸。巨大毛边纸一裁为二,然后叠成与字同大的方块,打开便成一张隐形方格纸。最基本的还是临帖,看一眼写一划,写完一行,老师过来批改。写到位的部分画红圈,凭足够的圈圈换一个小礼物。老师以鼓励为主,一张纸上常挂满漂亮红圈。不过,圈多在笔画上,整字画圈很少。老師又会选出整张特别顺眼舒服的,挂墙展览。

成人练字,困难很多。姿势首先就是问题。我坐在矮凳上写,下意识地跷二郎腿,字随腿斜。悬腕更是难关。老师教我将左手垫在右腕下方,等练熟后再抽空。可还没等左手解放,右手手腕就抽了筋。中锋运笔难上加难。欧阳询曾说:“每秉笔必在圆正,四面停均,八面俱备。”我抖得像筛糠,一年以后才勉强停妥。练字是技法,熟能生巧。书法是艺术,见仁见智。我大概率练不成一手漂亮字。不过,写着写着,所思所悟挺多。练字时光,自己与内心独处,将每缕心思凝于笔尖。写一撇,扫过岁时;按一捺,海阔天空。天大的事,被排除在光年之外,等写完再说。

年轻时,总想证明自己,做什么都想求表扬。年纪渐长,慢慢明白,自信自愈才是正解。正所谓:“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在课堂上写完,我不再去张望墙上优秀作品,而请老师勾选写得不好之处。只要用心去写,总有所得,总有改变,小进步也有大欢喜。

去年,参观天津李叔同故居时,我拍了一组照片。当时没留意,近日翻看时发现,“李叔同”与“弘一法师”字体截然不同。突然间,我体悟到“字如其人、见字识人”的道理。字体无好坏,融于字里的“急、缓、促、舒”,表露心境与品格。写字于我是与自己静处的方式。弘一法师写下最后的偈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无论写得如何,我满心欢喜。

与脂肪对决

清晨6点,王村花就在打卡群里发了一张电梯自拍。她穿戴整齐,手拿水瓶,一副准备跑步热身样子。紧接着是一个表情:卷起来!等我发现这两条微信已是8点,扔掉手机继续躺了一会儿,心里的压迫感蔓延到全身。还是迷迷糊糊先起床。村上春树说:“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我呢,每天都不想跑,断断续续坚持了好几年,也算是奇迹了。

五年前我和王村花、黄小仙在健身房偶遇,慢慢地就混熟了。我们组了一个“打卡群”,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她俩很勤奋,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次健身后,教练都会把当天每人的运动量记录下来,王村花和黄小仙稳居前三名。群建了不到两个月,饭局却约了三回。照黄小仙的说法,我是运动没时间,吃饭很积极的典型。我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减肥是百年大计,吃饱了才有力气减嘛。 看到她俩更加玲珑有致,我也决定认真对待。她们对我说健身不仅仅是减肥,是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系统工程。我相信“理论”,计划实施科学减肥,我买了《健身营养全书》、《力量训练基础》和《如何成为一个身材有料的人》,专门读完《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和《强风吹拂》。专家们说“三分练、七分吃”,一边是摄入,一边是消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经过认真钻研、科学计算,我认定适合自己的最佳减脂方案:摄入不超过基础代谢,一周保持三次四十分钟以上的运动。

开始健身时,我纠结于体重秤上的数字。打卡群里最热闹的是一日三餐。黄小仙做得一手好菜,比人还仙。她的菜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遵循严格配比,少盐少油,色味俱佳,我做不来。王村花通常买速食,罗森的鸡肉肠和蟹棒,寡淡无味、面目可憎,我吃不来。坚持吃了个把月的西兰花、彩椒和水煮蛋后,提拉米苏、冰激凌对我,就像“魔戒”在召唤。哎,我身体需要红糖糍粑、冰糖猪肘。

任何事情形成规律,就会索然无趣。一周三次的力量训练只能改变肌肉的形态,要减脂还得配合有氧。我与脂肪的对决,旷日持久。有氧既枯燥又磨人,跑步、单车、游泳都很孤独。随着速度提升,呼吸变得急促,血液涌向肌肉,瞬间出现幻觉。而越过某个极点之后,却莫名兴奋,内心感到愉悦,思维变得活跃。配合音乐的律动,那些难捱的时间倒也过得很快。有氧不只是一天,要落实到每天真的很难。风吹日晒、感冒发烧,每一件事都是借口,都是阻碍。

五年后的今天,黄小仙腹肌已练成网格状,王村花毫不费力地完成40公斤臀推。虽然我的马甲线还埋在遥不可及的脂肪深处,却也收获了专属喜悦。记得第一次跑玄武湖,一瘸一拐喘不上气,5公里时就恨不得掉头回家。而现在,运动地图上漂亮完整的9.2公里合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我的成就感满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体重秤上的数字不再困扰我,愉快地饕餮一顿,再尽情地运动一场,我不再纠结饮食的配比和推举的重量,这是一场动态的平衡持久战,只有了解自我,才能掌控自我,从而战胜自我。

傍晚时分,我毫不犹豫地把6公里坡度跑发在打卡群里,谁怕谁呢,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不都说吗,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让自己更优秀。

一家人的三餐四季

我有个短板,不擅做饭。炒青菜太咸,炒肉片半生,番茄炒蛋没有番茄味,总之永远棋差一招。根源在我妈。她做饭特别好吃。每次下馆子尝到好菜,稍加琢磨,她便能“原菜复制”。烧饭是她的爱好,厨房是她的领地。她的拿手好菜青菜肉圆汤,儿子每周必翻牌子。她任“主厨”负责全家一日三餐,“把持”厨房几十年,地位无法撼动。

总结下来,就是“用心”二字。每餐精心准备:冷菜先上桌,热汤温而不凉,小炒提前10分钟下锅。大家上班、放学回家,她精准匹配到坐下就可以开吃。每天,她都问清楚吃饭人数、时间。在她看来,吃饭应有仪式感。一天中最重要的时刻,莫过于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她做的菜。而她,总是最后一个上桌。她仿佛掌握魔法,让人与食物和谐美妙,这超越了味道本身。

显然,我没有学精厨艺的紧迫感。小时候在妈妈身边看。她总是说:“去去去,读书要紧”。偶尔同意教两招,多是应付。几次下来,我觉得她不是个好老师。一边实操,一邊讲解。“煎鱼我不大行,你爸煎两面黄、不掉皮。”“煎好后,喏喏,加糖加盐,倒酱油,加水盖过鱼身。哎哎哎,火大了,关小点!”我自作主张添佐料,手忙脚乱。学不好,也不能怪她。后来,翻美食杂志,大多数菜谱都没有精准描述,过程很详细,分量很写意。盐少许,糖半勺,少许是多少,勺是多大号?全凭感觉。老妈常说,做饭这事吧,多做做就会了。话是真理,可她就是不给我机会。

分开住后,老妈还是每天穿过半个城来我家做饭。一边抱怨一边乐此不疲,看到外孙赞不绝口的样子,她笑得合不拢嘴。每个人都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厨房是她的舞台,我从不敢觊觎。我为自己的懒找到正大光明的借口。我真正下厨,从买了一台厨房机器人“小美”开始。有了精确的指示,只需要找到菜名,按图索骥即可。500克排骨配50克冰糖,机器自动烹煮25分钟,“小美”做出来的糖醋排骨是上海菜味道。“小美”操作便捷,很快,我就能烧出一桌子菜,颇有大厨风范。可问题来了,面对丰盛菜肴,儿子并不买账。他说:“这不是阿婆的味道。”这就很难了,“小美”模仿的对象是职业厨师,而儿子认为,味道与阿婆的相似才是最重要的考核维度。

终于轮到我掌勺。一是因为疫情,二是因为阿婆生病住院。我抖擞精神,全心投入。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很快,我也能在一小时内弄出一桌饭菜,荤素搭配、香味扑鼻。至于味道嘛,见仁见智。老公要口味清淡,儿子要肉香浓郁,我要营养搭配。需要考虑好每个细节和要素。我常挂在嘴边的是:“有的吃不错了,凑合吃吧。”儿子表示无奈,毕竟大勺握在我手,只能听我的。渐渐地我发现,“小美”确实不尽如人意,机器刻板,有调整等待的功夫,一口炒锅三下五除二搞定。“下厨房”是我的神助攻,只有想不到,没有“下厨房”做不到。我输入“排骨”,APP会自动关联所有“排骨”菜式,配料也清楚明了。烹调方法更是五花八门,甚至可以在评论中比较一下菜谱的安全性、可靠性、营养度。有了“下厨房”,从未尝试过的新奇菜肴,也可以快速出锅。我渐渐明白写意的重要性。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随手一挥便是不同滋味,确实只有反复尝试,不断改进,才能赢得儿子味蕾。

下厨简单,做出阿婆味道才是难点。平凡的柴米油盐造就熟悉滋味,浓浓亲情融化在日复一日的烟火气中。一家人的三餐四季,才是生活的真正要义。习以为常的团聚餐,在若干年后,会成为最珍贵的记忆。而激发回忆的可能是一块红烧肉、一碗青菜肉圆汤。我坦承,关于下厨这件事,我是无法超越我妈了,君子远庖厨,就让我做个摆烂的“厨二代”吧。我希望儿子能记住阿婆的饭菜香,更希望他能接过阿婆掌的勺,我且心安理得地继续摆烂。

时间的魔法

我朋友圈里有几位活跃的摄影爱好者。A君热爱旅行。虽说十天半个月才冒个泡,可发出来的图却美轮美奂、惊艳绝伦。我稍加点评,他就发来一大堆得意之作,全都原图发送,丝毫不考虑我手机内存。他谦称学生,随大师们到处蹭拍。在我这个摄影小白心中,他俨然就是摄影大师。B君则专心拍鸟,最初的作品大多远观,鸟儿们一群群、一对对镶嵌在花木丛中。后来,作品则越来越聚焦,鸟儿喂食、鸟儿衔泥、鸟儿振翅,想必是鸟枪换了炮。最近的作品则变成了小视频,配上文字,花儿传情、鸟儿说话,意趣丰富。我最欣赏的却是C君,他每次只发一张图,每张图都富含哲理。绿荫道蜿蜒盘旋,一对奔跑的红色背影似乎双脚离地;日光下,一大簇紫薇花探头探脑地越过墙头……那些图,留给我无限遐思。

美图美景,我也喜欢。拍出好照片一度成为我理想。我请教摄影大师,学摄影很难吗?很难。首先要起早贪黑。大师告诉我,清晨最佳的是天光未明,天边亮起鱼肚白。傍晚也是如此,夕阳西下彩霞飞,云层丰富五彩缤纷。我做不到,早上我还在睡,晚上我还想吃。摄影器材也是难题。我买过几个相机,单反机身和大小镜头也配了,钱花了不少,水平却只停留在三部曲的阶段:打开电源、放平相机、咔嚓一声。最困难的是设备太重,天遥地远地背去目的地,连打开相机包的劲头都没有,更不提换了场景还要换镜头、移三脚架。耐心,对于毛毛糙糙的我也是问题。大师说要耐心等待,时机可遇不可求,有时候同一地点连续守好几天才能出一张片子。天哪!出门旅行难道不是为了享受吗,这样蹲守有什么意义呢?

很久以后,我才悟出点名堂来。一个夏天午后,我在玄武湖散步,看到一群拍鸟人扎好马步排成队,瞄准湖心岛上一群鸟。光看他们,我已感到酷热焦躁。买一支冰激凌,我坐在阴凉处默默观察。烈日下,他们戴着帽子,用手挡在额头看相机,时不时交头接耳讨论、指手画脚谋划。他们的后背全被汗水濡湿,然而笑容却无比灿烂,那是感知的快乐,更是分享的快乐。我突然想起大师的话来,只要出一张好片子,那么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透过照片,看见美丽,更能感悟瞬间艺术背后的辛苦和坚守。大师随手拍下传来的璀璨瞬间,呈现出这四十年来的变化:江水更清、森林更翠、鳥雀更多、花儿更艳、建筑更高、街巷更新。世事更迭、城市变化,我们身处其中,总得留下些痕迹。我不擅长的事很多,但我想一一去尝试、去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或许就是让我们体验百般滋味,不要白走了这一程。自忖吃不起摄影的苦,我选择另一种方式向生命致敬:做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生命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去记录:文字、影像、声音。这个城市集聚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平凡的人都在努力生活和工作。我想施展一点魔法,把那些有滋有味的瞬间停留下来,瞬间成永恒,未来变现实。

【作者简介】苔米,江苏省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青春》《脊梁》《鹿鸣》《北京青年报》《扬子晚报》《姑苏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