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力民
我国的赏石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一般来说,赏石艺术作为一项高雅的艺术文化,长期以来基本局限在中原地区及高人雅士及士大夫间,在边陲少数民族地区很少有这方面的文化及代表性人物。但在晚清时期,在云南丽江出现了一位赏石大家,他以毕生心血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词赋,其中不少内容涉及赏石艺术文化,他的赏石诗及艺术思想到达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推动了边地及我国传统赏石艺术的发展。
他就是我国著名少数民族诗人马之龙。国内学者对马子云的诗文艺术、思想及政治思想的贡献多有研究,却对其赏石艺术思想一直无人问津。笔者近年来通过披阅马之龙诗作,发现了其大量的赏石诗,由此揭开了一个在边陲小镇隐埋多年的赏石大家的神秘面纱。希望此文对我国民族地区的赏石艺术文化的了解及研究有所裨益。
一、马之龙生平事迹
马之龙,字子云,号雪楼,又称雪楼子、雪山居士、马隐士。1782年4月9日,马之龙生于云南省丽江古城的双石桥附近的一户回族人家。他从小就在楼上北望晶莹巍峨的玉龙雪山,雪山的高洁绮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他像雪山一样挺拔正直的志向,立志做一個有抱负,不负于人民、不负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他出身贫寒,四岁丧父,从小与卖菜的母亲相依为命,及长进府学启蒙,博闻强识。因生活所迫,他做过侍从杂役。青年时,他心怀理想,想走仕途之路。1810年,29岁的马之龙在大理参加科举乡试时,慨然写下《去官邪,锄鸠毒论》千余言檄文。“提学骇诧,以狂妄违功令,裭其衿。”因此剥夺他参加科举考试、走入仕途的权利。科举考试挫败后,马之龙的未婚妻因家人反对而情死。为此,马之龙终生不娶。1811年,马之龙仗剑携笛,行侠漫游八年,周游了云南、贵州、西安、北京、河南、山东、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南京、上海等十三个行省。其间,他一路传播丽江文化和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写下很多诗歌。回到云南昆明时,他认识时任五华书院山长的清官文豪刘大绅,并与之结为知己。
1819年2月3日,马之龙回到丽江伺候年迈的母亲。此后八年时间,他与丽江文人和僧侣有了广泛的交往。这是马之龙赏石实践的重要时期。他乐于觅石、赠石、赏石等文化活动。他时常拜谒玉龙雪山,风餐露宿、穿行于高山深涧之间。他经常与亲朋好友在一起交流奇石文化感悟。创作了具有独特个性特征的赏石诗。
1827年至1837年,马之龙旅居昆明。母亲去世后,他来到昆明谋生求职。可是,到了昆明后,刘大绅的去世,生存环境的变迁,他的生活越来越窘迫。日子艰辛,但他仍然坚持学习和写作。在这十年里,他与昆明的文化教育和宗教界人士有了更多的交往。他的《雪楼诗钞》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1837年,57岁的马之龙生活落魄,疾病缠身,不得不从昆明回到丽江,在侄子家里度过人生晚年。他于1849年9月13日在家逝世,享年68岁。遗憾的是,他这十年里创作的诗歌,未能留存于后世。
马之龙是清代丽江改土归流后涌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平民诗人,也是当时云南文坛上比较有影响的人物。马之龙一生因反对毒品而丢了功名和仕途,但死后得到曾任云贵总督的抗英禁烟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敬仰。他死后,钦命南书房翰林院侍讲提督云南省学院吴存义、署理丽江府知府辛本楘、丽江府儒学教授陈图、丽江府县学训导杜占春、丽江县典史沈玉振为之仝立墓道碑。其墓碑“清故雪山居士马之龙之墓”为抚滇使者陆建瀛、滇南督学使者吴存义仝立。学使吴存义为之题墓联为“得古佛言外意,是高士传中人”、“山高水长”。这些都足以说明马之龙在云南文人学士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
二、马之龙的赏石诗
马之龙一生以诗为友,以诗为歌,以诗为乐,写了不少诗歌。但是,因为战乱和迁移,真正留下来的作品只有《雪楼诗钞》《卦极图说》《阳羡茗壶谱》等著作。他《雪楼诗钞》共收519首诗,1篇记,4篇赋。他的赏石诗主要创作于行游十三个行省后回到丽江生活的这十年里。现将从他的诗集《雪楼诗钞》中选出的五首赏石诗,逐一介绍如下。
其一:
寄刘寄庵先生雪山石
雪压天半白,山过江底连。
波声不断处,奇石擎一拳。
一拳何足重,千仞见眼前。
不必劳屐杖,云气生几筵。
位置我夫子,当在岩壑间。
风晨与月夕,相对哦新篇。
这首五言古体诗,押平声先韵(连、拳、前、筵、篇)和删韵(间)。
从内容看,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个分句描写奇石的形象。“雪压天半白,山过江底连。波声不断处,奇石擎一拳。”这是拳头那么的一颗奇石。其上部是白雪覆盖着半边天的雪山山峰,下部是穿山而过的大江,大江喧嚣着激烈的波涛声,奇石就矗立在这波涛之中。这是一幅绝妙的立体山水画图。中间的四个分句,说明这颗奇石的审美功能。“一拳何足重,千仞见眼前。不必劳屐杖,云气生几筵。”这颗体积重量都不足以称大的拳石,把高危险峻的千仞山峰矗立在我们眼前。它不必烦劳您老人家的手脚去攀爬雪山山峰,却又能增添您的身价而受到别人的尊敬。最后的四个分句,是在表达作者与赠送对象之间的情意。“位置我夫子,当在岩壑间。风晨与月夕,相对哦新篇。”此石放在我尊敬的刘老夫子您身边,似乎是您来到了山崖和沟壑之间。在以后的晨风吹起、晚月高挂时,您都可以面对奇石相互吟哦出新的诗篇。此诗写到这里,作者已经完成由来已久之赠石表意的心愿。
马之龙这首诗题为“寄刘寄庵先生雪山石”。此题,一方面表达所赠的对象是云南昆明五华书院的山长、清代清官文豪刘寄庵;一方面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是采自玉龙雪山的雪山石。
刘寄庵,即刘大绅,字寄庵,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宁州)人。他生活年代为1747—1828年。他在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考取进士,授山东新城县令。其后,他又迁任文登、朝城县令及云南武定同知。他为官公正廉洁,同情百姓疾苦,政绩颇多。嘉庆十年(1805年),他以母亲年迈为由,解职回到云南华宁县。嘉庆十八年(1813年)云贵总督伯麟仰慕其名声,聘请他担任云南最高学府五华书院的山长。他学富五车,诗歌造诣很高,又亲自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学子成才。马之龙自从认识刘大绅后,一直与之密交,诗书往来频繁,写了很多思念、怀念刘大绅的诗篇。此诗不仅是一首很好的赏石诗,也是他们两位诗人心心相印的一首情感诗。马之龙送这颗雪山石的同时,也把这首情深义重的赏石诗送给刘大绅,表达了他对刘大绅的一片赤诚之心。
其二:
采石
兴来即开门,行尽雪山路。
片石忽相逢,携归古松下。
这首五言古体诗,用的是仄声韵。短短四句中,作者用了两个仄声邻韵(路为遇韵,下为禡韵)。
开头两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兴来即开门,行尽雪山路。”就是说,采石的兴致一旦涌到心头,就立即开始采石行动,打开家门,出行前往寻石地。但是,寻石毕竟是很艰辛的事情,为了寻找到理想的奇石,采石者却踏遍了雪山路。
后面两句,描写寻到奇石时的情景。“片石忽相逢,携归古松下。”采石者采到奇石是一种巧合和机遇,是人与石的机缘相逢。找到自己心爱的奇石,把它拿回到古老的松树下。因为这就是采石者宿营的地方。
这首诗极为简明,文字通俗易懂。但在短短的四句里,作者把采石者从心动到行动,从遇见到携回的整个采石过程都很自然地描述出来了。而且,生动地表达了采石过程的艰辛和采到奇石时的惊喜、快乐。“相逢”二字就是人与石的机缘和发现。
其三:
失石
采石雪山隅,一拳遇中路。
取來寄树旁,忽作云飞去。
这首五言古体诗。四句用了两个仄声邻韵。即:路为遇韵,去为御韵。前两句叙述采石、得石过程。“采石雪山隅,一拳遇中路。”我来到雪山上采奇石,在途中采得一颗满意的奇石。后两句叙述采到奇石以后的情况。“取来寄树旁,忽作云飞去。”我把满意的奇石拿来寄放在一棵树的旁边,准备返回时再带走。可是这颗奇石忽然变作云彩飞走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奇石就这样不翼而飞。
这首诗的题目为“失石”。读了这首诗,读者都会自然想到这么一个事实,一定是作者把奇石放在途中的一棵树下,返回时却找不到这棵树,寄放的奇石也找不到了。可是马之龙是诗人,在诗人的眼里,这不是找不到,而是奇石变为白云飞走了。丢失奇石却充满着诗意,令人遐想。失石却引来诗人对奇石的美好联想。这正是这首诗绝妙的地方。
其四:
雪山石寄王蘅塘
山石忽作云,奔腾不肯住。
云还仍为石,碨磊得相顾。
故人千里书,求石雪深处。
得之呼为兄,携归已薄暮。
山灵固不惜,山鬼竟生妒。
风雨夜破庐,蓬蓬塞晓雾。
三岁藏椟中,日夜勤保护。
只愁既飞来,一旦复飞去。
寄君置高斋,领取丘壑趣。
乘兴图其真,慰我常思慕。
这首五言古体长诗,共20句。全诗押仄声韵。其中住、顾、暮、妒、雾、护、趣、慕为遇韵,处、去为御韵。此二韵均为邻韵。前四句写玉龙雪山在那云蒸雾罩时的变化状态,并铺陈雪山石的自然地理背景。作者将雪山石与海拔5596米高的玉龙雪山山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将雪山石与萦绕雪山的白云意象揉合在一起,在这风云变幻的天光云影中,雪山石忽然变作云,在天边奔腾不止。忽儿这变幻的云又变为石。云和石忽然又相互依偎着。雪山上的石就像是云,云就像是石,分不清到底是云还是石。云和石的瞬息万变,在诗人头脑中产生幻觉。这种幻觉使得静止的石与灵动的云之间产生了奇妙的联想。诗人敏锐捕捉到这种变化,于是给石以灵动的生命,给云以凝固的形体,自然将雪山石置于一个魔幻的宇宙空间,极大地提高了雪山石的品质和地位,不得不令人向往和爱慕。之后八句,诗人才道出寻石的因由和过程。“故人千里书,求石雪深处。”这是应求而为。因为是昔日的老朋友千里鹤书恳求一颗雪山石,所以我才特意不辞辛劳地来到雪山深处,觅寻到这颗带有灵性的雪山石。“得之呼为兄,携归已薄暮。”我与这颗石头有缘相会,得到它,我自然要尊敬地称它为兄长了。把它带回到宿营地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傍晚。想想马之龙生活的年代,要到玉龙雪山深处没有车马路道,寻石必须住宿在山里。随后几句便叙述夜宿的情况。“山灵固不惜,山鬼竟生妒。”我拾得这山中宝贝奇石,这虽然对于山神来说恐怕因拥有很多而不足惜,但是对于山鬼来说恐怕就生妒忌的心了吧?这是诗人表述这颗奇石的珍贵而做的一种衬托。“风雨夜破庐,蓬蓬塞晓雾。”诗人怀石而眠,可是夜晚的风雨吹破了简陋的草棚。诗人就这样一夜蜷缩着,等到次日山上薄雾升起之时。这是描写寻石的艰辛历程和赏石人的执着精神。随后四句,描写诗人对奇石的酷爱和品赏。“三岁藏椟中,日夜勤保护。只愁既飞来,一旦复飞去。”诗人说,我采得这颗奇石以后,就把它放在木匣子里。三年来,我都非常勤快地观察保护着它呢。“只愁既飞来,一旦复飞去。”我担心的是:奇石既然像云彩一样飞来到我家了,恐怕又会像云彩一样地飞去。这两句把诗人对奇石的挚爱如痴的心理描写到极致。如果说前两句是写实,那么后两句则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工笔刻画。最后四句是这首诗的结尾。诗人交代了这颗奇石的最后归属和写这首诗的用意。“寄君置高斋,领取丘壑趣。乘兴图其真,慰我常思慕。”我把这颗奇石寄给昔日的老朋友您,希望您把它放在书斋高台处。你坐在家里可以随时领略山壑间曼妙的自然景观而求得乐趣。我趁着兴致把事情的经过描述出来,也因此慰藉了我常常思慕友人之心。
这首诗的题目就明晰地表明写诗人的用意——雪山石寄王蘅塘。把这颗雪山石送给他昔日好友王蘅塘,同时也送上这首诗。王蘅塘是云南诗人,马之龙的至交诗友。《雪楼诗钞》中收录了他与王蘅塘交往的若干首诗,说明他们感情甚笃。
其五:
赠刘醒园雪上石
人自雪山至,拳石扬清辉。
草堂日正午,众客寒生衣。
相赠何足贵,同好心无违。
这首五言古体诗,辉、衣、违均为平声微韵。短短六句诗,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他与友人赏石、赠石的情景。
如果说前面的几首赏石诗写的是为满足好友所求,马之龙到雪山寻石,以及赠送给远方朋友的事情。那么这首诗却是说明马之龙喜好奇石、与石友亲密地在一起赏石、以石交友的史实。这首诗说,人来自雪山,自然奇石也是来自雪山的石。这个不是那么大的拳石,却扬洒着日月的清辉。正是中午子时,我家的书斋楼房里坐着一群客人,他们都是穿着贫苦人家衣服的读书人。把雪山石赠送与他们,何必谈贵重,这是因为大家都是没有违背良心的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啊。这首看似简单、平凡,却衬托出一位赏石大师的大家风范。以石为情,以石赠友。以情赏石,以情为友。
三、马之龙对赏石文化的贡献
从现在掌握的诗文资料看,马之龙对赏石文化的贡献如下:
(一)马之龙是一位系统接受过中华赏石文化思想的诗人
马之龙的赏石文化思想最初来源于清代丽江改土归流后封建士大夫阶层附庸风雅推崇奇石文化。科举受挫后,马之龙用八年时间漫游十三个行省。在周游祖国各地名胜园林和文化遗址中,在与众多文人学士的交流中,他比较系统地接受了中华赏石文化思想。在辗转于各个名山胜境的风景园林里,他也领略了奇石文化的风采。所以说,马之龙的赏石文化思想,萌生于蒙学时期,形成于行游时期。具体说来当是在1800年至1819年期间。
(二)马之龙是一位有思想地寻石、赏石、品石和赠石的诗人
我们从以上的诗歌中看到,马之龙对奇石的认识不仅仅是停留在奇石的外形上,而是把奇石拟人化、理想化和艺术化。为了给自己昔日的挚友寄上一枚雪山石,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深入到雪山深处。寻找到理想的奇石时,他欣喜若狂,呼之为兄。回到家以后,他把奇石珍藏在木匣里,昼夜为伴。寄送奇石给挚友时,他写下真诚炽热的赏石诗,寄托一腔思慕之情。所以,马之龙是丽江本土第一位懂石、爱石、惜石、赏石的玩石高人。
(三)马之龙是丽江本土较早创作赏石诗的诗人
马之龙不但喜欢寻石、玩石、以石交友,而且,在鉴赏奇石的过程中,写下很好的赏石诗。他的赏石诗,叙事真实,情感真诚,联想丰富,意境宽广,思想深邃,立意高远,极富有个性特征。他的赏石诗,不仅描述寻石、失石、得石、赠石的过程,还把奇石所具有的文化寓意和情感寄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大地提高了奇石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提示了奇石的真正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从时间上来说,200多年前马之龙就开始创作赏石诗,应该是丽江较早有意识创作赏石诗的诗人。
(四)马之龙是丽江本土第一位奇石文化的组织者和传播者
如果说,在他的同一时代里,丽江拥有一批奇石文化爱好者;那么,马之龙就是清代中期丽江奇石文化的传播者、组织者和倡导者。在马之龙的影响和带动下,在丽江这么一个边陲小镇,出现了一批奇石文化爱好者,并出现了一些赏石文化的诗人作家。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马之龙、妙明、桑映斗、桑柄斗、杨竹庐、李洋、牛焘等。马之龙与田园诗人杨竹庐、诗僧妙明等情感甚笃。他们常聚在一起饮酒喝茶、赏石论诗、乐此不疲。马之龙有诗如下:
《访甘露子怀青松子》:“吾爱甘露子,买山得所止。有时荷锄归,伐木后山里。闲居无世情,常言皆至理。相与登高楼,明霞散如绮。悠然见前山,遥怀青松子。”《同甘露子访青松子》:“吾爱青松子,结茆得禅喜。开窗对雪山,时见白云起。即物托性情,会万为一体。相与抚孤松,夕照青山紫。酌酒待明月,醉倒甘露子。”诗中的青松子就是诗僧妙明,甘露子就是田园诗人杨竹庐。而雪楼子就是马之龙的别号。他们三子时常聚集在一起把酒端茶吟诗,也时常谈论奇石异草。在马之龙的影响下,诗僧妙明也相继成为奇石专家和赏石诗人,写下了很好的赏石诗。
(五)马之龙是丽江本土第一位推崇雪山石的诗人
马之龙不是随性而玩石,而是在中国传统赏石文化的熏陶下,在刘大绅等清官文豪的诗歌求其真、文章求其简约明快的思想影响下,在浓厚的家乡情结和独特的山水自然风光中,推导出具有地方文化特征的独特质地的奇石名品。这就是他诗中的雪山石。马之龙把对玉龙雪山的崇拜和雪山奇石的审美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他的雪山石是玉龙雪山的象征。雪山石名品的创建,给中华赏石文化地方化和民族化提供了典型范例。马之龙到昆明旅居时期仍然还念念不忘雪山石。如《寄刘醒园》:“一面十年前,重逢千里外。不及雪山石,伴君高茶砦。”马之龙曾经给刘醒园赠送过雪山石。他把雪山石推得比自己还要高。从中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赏石诗与他描写玉龙雪山的众多诗歌中的联系了。所以,我们说,马之龙不仅仅是一个玩石赏石的奇石爱好者,还是一位有着很高思想境界的赏石大师。
(六)马之龙是丽江第一位鉴赏奇石的专家
在马之龙的奇石诗中,我们看到他对于奇石的第一概念就是天然属性。“雪压天半白,山过江底连。波声不断处,奇石擎一拳。”是對奇石图案的天然属性的描写。“寄君置高斋,领取丘壑趣。”是对雪山石天然属性的肯定。“人自雪山至,拳石扬清辉。”也是对奇石的自然描述。所以,在他的奇石世界里,惟天然属性为首要。这是他崇拜山水自然的审美思想在赏石文化中的反映。其次,在他的奇石世界里,惟其小,见其大。他的赏石诗中,奇石基本上都是“拳石”,体积不大,却能体现山水自然之大观。这不仅是车马不便、携带远行不易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恐怕也是奇石鉴赏里的一种文化范畴。因为不太大的奇石才能“寄君置高斋,领取丘壑趣”。才能“位置我夫子,当在岩壑间。风晨与月夕,相对哦新篇”。这也是中国社会“士”这一阶层所能够把玩欣赏的时代特征。它与园林奇石有着不同的文化空间。再者,产自玉龙雪山的雪山石,有着独特的自然特征。雪山石为高原冰川岩石,表面堆琼凝脂,往往带有羊脂般的脂凝。雪山石的石质微软而细腻,色泽光滑而蕴润,犹如积云滋润。典型的雪山石洁白如玉,乳白中带有胭脂般粉红色的石晕,给人以温和的感觉。此外还有粉绿色或浅蓝色的或浅灰色的。其中纹理图像或形状如山岭石壁。这些都与马之龙赏石诗中的雪山石相吻合。
(七)马之龙赏石诗的艺术特色
其一,马之龙的赏石诗是对赏石实践的真实记录。它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描述的客观性。采石实践的艰苦和采石因由的交代都十分清晰,得石、失石、惜石的心理感受都写得十分逼真。其二,他在雪山石的比拟描写中,以独特视角,运用形象思维的拟人比兴手法,创造性地将凝固的雪石动态化,将飞舞的白云固态化,将白石和白云魔幻化。堆琼凝脂、洁白如玉的雪山石与雪山上天光云影、飘浮不定的白云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相互转换,相互影响,促成雪山石自然属性的生动描述,也使赏石诗因这种独特比兴手法而增强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与他其他诗篇中以云比拟故人的艺术手法如出一辙。譬如《再歌》:“看山爱白雪,看雪爱白云。高歌白雪曲,相赠云中君,云中君,不我顾,歌声破空云飞去,招来明月挂高树。”诗中的白云就是云中君,是他的故人和知己。这使得他的诗歌新奇、自由、灵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文学表现力。其三,他的赏石诗都是五言古体诗。语言通俗,构思奇巧。他坚持押韵,但又比较灵活,有的诗押平声韵,有的诗押仄声韵,而且邻韵可取。这跟他的其他诗的做法是一致的。
四、古为今用,给赏石文化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两百多年前,马之龙弘扬传承中华传统奇石文化于中国西南边陲小镇丽江古城,写下令人称赞的赏石诗。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马之龙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他一生清贫孤傲,生活窘迫,没有稳定职业和收入,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对奇石文化的拓展创新发展。
当前,时逢盛世,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奇石文化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随着旅游文化的兴起,云南丽江的奇石文化再度升温。全国各地奇石文化组织先后成立,奇石文化人才辈出,奇石文化知识普及越加广泛,奇石文化的文章和书籍也先后面世。现在的奇石文化,不仅是从数量到质量,从体量到种类,从范围到特色,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祖国各地奇石文化起源、发展、变迁历史,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奇石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赏石文化大师的文化见解和主张,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今天新时代的社会进步和文化需求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作出新贡献。马之龙对奇石天然属性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保护,以及在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赏识品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责任编辑:李惠文 和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