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德治”之基的古代乐舞教育发展研究

2024-02-26 13:08周显宜马静
艺术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德治

周显宜 马静

摘要:目的:文章系统梳理中国古代乐舞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入挖掘其与“德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乐舞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通过阐述乐舞教育在道德教化、和谐社会构建等方面的作用,为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方法:文章对乐舞教育的四个阶段进行论述。第一阶段讨论远古时期乐舞的起源和功能,指出其为乐舞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分析西周“制礼作乐”的思想内涵和乐舞教育制度的发展,强调“以舞颂德”的政治理念。第三阶段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美育普及和儒家思想形成对乐舞教育的影响,强调“尽善尽美”的理念。第四阶段分析唐朝乐舞背景和德美相统一的乐舞教育,以及乐舞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结果:研究发现,中国古代乐舞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初生、西周制礼作乐、春秋战国美育普及和唐朝“德美共存”四个阶段。乐舞教育在每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统治者的政治理念传播和道德教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论:中国古代乐舞教育的发展在国家治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倡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乐舞教育不仅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还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在不同历史阶段,乐舞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为统治者宣扬治国理念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  “德治”;乐舞教育;以乐养德

中图分类号:J7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2-0-03

1 远古时期萌芽初生

1.1 远古时期的舞蹈

远古时期的舞蹈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民性的身体实践活动,并在图腾崇拜、祭祀、狩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远古时期的舞蹈不单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娱乐需要,更是为了集体生存。所以,远古时期跳舞完全出于人的本能需求,源于人们对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1.2 舞蹈功能的展现

闻一多先生认为,舞蹈是最直接、最纯粹、最充足而又最强烈的表现方式。远古时期人们为生存而舞,为延续生命而舞,为求得生机而舞,强烈的生命意识引发了人们的舞蹈潜能。《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这引出了氏族部落对子嗣兴旺的美好祈愿。由此可以看出,远古时期的舞蹈与祖先祭拜和生命延续密切相关。传说黄帝即位时出现祥云,所以黄帝氏族将云视为图腾,作乐祀之,并创作了《云门大卷》这个乐舞来歌颂黄帝的功德,表达了帝王的政治意向。上述乐舞都具有歌功颂贤等教育功能,展现了远古时期人们勤劳勇敢的精神、选贤举能的观念。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希望后人获得祖先的身体记忆和经验,并去感受自身的思想情感。

综上所述,舞蹈的教育功能在远古时期已经由注重人的生存需要朝注重人的精神需要发展了,这种转变也为后世的乐舞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西周“以舞颂德”

周朝是奴隶主经济朝分封制经济过渡的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乐不可避免地被统治者支配,以往为宗教服务的礼乐逐渐转变为统治者服务,乐舞也受其影响,被周朝统治者创造性地用于维护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周王朝建立礼制统治后,非常重视礼乐教育的发展,礼乐教育与统治秩序相结合,成为维护统治者政权的有效手段,这也为当时的教育方式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1 “制礼作乐”的指导思想

西周重视礼仪文化且等级分明,实行以礼乐治天下,想通过礼乐制度来治国、治民,稳定社会秩序。用礼仪将法律秩序落实,并以“礼”的要求制作乐舞,以提高人们的内在修养,使礼仪的观念浸润于心[1]。所以在西周,礼乐制度主要通过乐来规束人的内在情感,使其维持在礼的范围内,通过乐来强调民族认同,实现文化认同,从而增强向心力,以求政通人和、繁荣兴旺,最终“以舞颂德”。

2.2 西周乐舞教育制度的发展

西周时期,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形成,建立了礼乐制度以后,统治者便通过学校系统的教育模式,提高学子们的伦理道德修养。西周时期,统治者设立舞蹈学校,系统规范了乐舞教育,在大司乐的统一领导下,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学生管理均有明确的规则。其中,乐舞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分为六代舞和六小舞两个部分。六代舞中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都是先朝历代的代表性舞蹈,前四者被称为“文舞”,大濩、大武两者合称为“武舞”;而六小舞中帗舞、旄舞、干舞、人舞、羽舞、皇舞等多运用于祭祀日月星辰、山川社稷等,授课对象是卿大夫子弟和王室诸侯长子。《礼记·内则》记载:“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可见周代乐舞教育课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设置相对应的教材,循循善诱地辅导。从《周礼》的记载来看,六小舞类似舞蹈素材,主要是功能性教育,面向少年国子;而六代舞更像是舞蹈作品,是集诗、乐、舞于一体的大型祭祀乐舞,难度有所提高,面向大学教授。乐舞贯穿贵族子弟受教育的全过程。

内容上,六小舞是对远古舞蹈的发展,经过后世的整理和规范后,形成符合周朝教育体系的祭祀舞蹈[2]。如帗舞,执帗而舞。该舞需要手持全羽或五彩绸舞动,主要用于祭祀社稷。而六代舞都是歌颂和赞扬历代氏族首领的,其中周朝的大武是典型的“武以象功”的古代列阵舞蹈,歌颂了周武王文武并治的政治功绩。这与其他带有祭祀属性的舞蹈不同,通过宣扬君主的德行和功绩,加深人民对君主的崇拜。

类别上,分为文、武两类。在六代舞中,云门、咸池、大韶、大夏为文舞,大濩和大武为武舞。《周礼》规定:“春夏学干戈(武舞),秋冬学羽龠(文舞)。”文舞关注人的行为举止、外在修养,而武舞则注重提高人的身体素质。

但不管六代舞六小舞,还是文舞武舞,都注重乐舞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更重视通过舞蹈的动作、韵律和队形转化潜移默化地将道德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增强个体道德自觉,最终达到“以舞颂德”的目的。这充分体现了乐舞教育包含的讲信修睦、团结一心等思想[3]。西周的乐舞教育充分实现了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其强调“以舞颂德”的政治理念,能提升人民的内在涵养,规范社会道德,对后世影响颇深。

3 春秋战国“尽善尽美”

3.1 美育的普及

春秋战国是一个历史大动荡的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革。于是,私学开始兴起,学术文化下移,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形。在诸子百家对教育思想提出不同见解时,儒家孔子在私学中提倡有教无类,不以贫富区分教育对象,并统一制定“六艺”为教学内容。其以礼乐为内核,既带有美育思想,又开展美育实践。

3.2 美育乐舞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美育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乐舞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发展。各家学派相互探讨争论,相互调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美育理论,以儒家最成体系,影响也最为深远。同时,孔子认為乐舞教育是一种道德实践,目的是让人拥有良好的行为举止、有效的情绪控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谐的社会氛围。

只有通过礼乐相辅的教育学习,使人的德、情、仪、技等均得到提升与发展,才能实现人内外涵养的统一。从有关乐舞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儒家很注重乐舞修身养性的功能,他们认为在乐舞的训练下,人的精神面貌、内在修养都会发生变化,人们会变得心胸开阔、志存高远。伴随雅乐的音律与节奏,人们有秩序、有条理地转化队形,摆脱平日随意的举止、散漫的行为,从而体会乐舞所带来的内在协和,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古代统治者以“六德”“六行”“六艺”教化万民,以使子民具有良好的品格,从而小家和睦、大家和谐、国家富强。通过个体内部的道德自觉影响小家、大家甚至是国家,这充分证明了个体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和谐的起点[4]。乐舞会在人的精神层面起到积极作用,使人们产生相同的情感共振,引导人们将自身内在修养与社会和谐秩序融为一体。强大的凝聚力、和谐的社会风气,都有助于国家的繁荣昌盛。

综上所述,乐舞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还可以维持人伦关系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协调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4 唐朝“德美共存”

4.1 唐朝乐舞背景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其在制度建设、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谐的社会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唐朝与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互动提供了可靠保障,使得唐朝乐舞教育空前繁荣。

4.1.1 唐朝统治者的政策支持

唐朝统治者非常重视乐舞教育,并推行了相应政策,使乐舞教育面向万民,不以身份等级来划分教育范围,推动了乐舞教育道德教化功能的发挥[5]。

4.1.2 唐朝乐舞的海纳百川

唐朝乐舞海纳百川,这主要表现为对少数民族及外国文化的吸收与学习。在此背景下,唐代舞蹈种类丰富、样式新奇、广采博收。统治者对民族交流与融合持积极态度,为民族、国家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

4.2 唐朝德育与美育的统一

古代乐舞教育并不是以纯舞蹈的形式让人在欣赏中学习,而是通过动作情感、队形调度中包含的社会秩序、道德思想等,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与美育的统一。唐朝乐舞教育随着文教政策的实施而发展,文化的包容开放使国家的社会意识呈现出兼容并蓄、欣欣向荣的态势。在文化的熏陶下,人们的内在意识、文化感受及审美情趣都进入了新的状态。在此状态下产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是积极向上的。白居易曾云:“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乐舞所表达和传递的情感都源于社会生活,与政治联系密切,这明确指出了唐代乐舞教育是德育和美育的统一。

4.2.1 以乐舞修仪显志

唐朝“舞者乐之容”的思想很好地解释了以舞修仪显志的特点。“舞者乐之容”的“容”,字面意思是指舞者的姿态动作、空间变化和道具服饰等,但其深层含义是“乐”赋予它的。“乐”作为古代礼乐统治的重要因素,与政治息息相关,即“乐与政通”。对唐朝而言,乐舞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气象,即“乐”决定“容”,“容”反映“乐”。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破阵乐》,唐太宗设此舞为武舞,体现“以武定天下”的政治意向;后为了彰显其文德,又设《庆善乐》,体现“文德洽而天下安乐”。唐太宗将实战经验、指挥思想、政治理念都融入其中,以至其名扬中外。由此可见,乐舞不仅体现了“容”,还阐述了乐、舞、国家政治这三者的联系,充分体现了礼仪规范、建功立业的精神思想。

4.2.2 以乐舞美育情操

艺术和美常常隐藏于日常活动之中,人们通过视觉、触觉等感知艺术美。因此,人的审美活动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发展的,它必然受到社会秩序的影响。在唐朝,乐舞也被用于满足审美需求和进行情感表达,《霓裳羽衣》中,曲、歌、舞的变化交融,刚柔急缓的动作对比,创造出了独特的形式美。这种层次对比能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引发观者无限的想象。而《屈柘枝》通过舞姿动态中的对立统一,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变化。紧凑的步伐不失平稳、快要静止却突然变化的动作等,都突出了刚柔并济的审美理念。以上论述说明乐舞以情感表达为核心,以情动人,因此统治者的道德教化从情感的角度切入事半功倍,乐舞所蕴藏的情感与统治者的政治理念相互配合,最终达到以舞美育情操的目的。

5 结语

我国古代的乐舞教育从远古时期的萌芽初生到周代的“以舞颂德”,从春秋战国的“尽善尽美”再到唐朝的“德美共存”,经过时间的沉淀,越发成熟。古代的乐舞教育是国家“德治”发展的基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道德、情感精神灌输给人民。统治者通过乐舞来协和、贯通、延续“德治”,最终达到以德治国、以乐养德。

参考文献:

[1] 孙宪鑫.周代乐舞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3.

[2] 张玉梅.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流变[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2):107-114.

[3] 段爱萍.论中国古代乐舞的思想教育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43-146.

[4] 董晓彤.中国古代乐舞教育思想的当代美育价值[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2.

[5] 李辉辉.唐代乐舞教育刍论[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0.

作者简介:周显宜(2003—),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马静(1985—),女,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舞蹈表演与创作。

猜你喜欢
德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荷叶礼赞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基于德治的视角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中华文化经典中德治思想与法治思想辨析
浅析德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不同特征及转化
以德治厂 诚信待客:记大连塑料机械厂
一部深度探讨德治问题的佳作
哪些游戏更有利于孩子智力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