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瓷金丝,“掐”出指尖上的非遗

2024-02-26 17:23于苑
世界博览 2024年3期
关键词:文海学艺景泰蓝

于苑

李荣魁作品《马到成功》。

被誉为燕京八绝之首的“国宝京粹”景泰蓝,曾是贵族们独享的幽蓝之光,后来从皇家来到了民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李荣魁,与景泰蓝相伴60余年,人生际遇都与景泰蓝有关。

李荣魁年轻时制作的景泰蓝作为国礼,送给了日本天皇。后来,阿里巴巴上市,马云专门请他设计景泰蓝礼品送给纽约证券交易所。笔者在拜访他之前,曾听到3个人说李荣魁从未与时代脱节,举的例证,就是这两件事。在景泰蓝这行当里,从艺超过60年,并掌握全套制作技艺的,如今仅剩他一人。

1956年,李荣魁刚初中毕业,家里不富裕,兄弟8人,他排行老二。人多要吃饭,他左思右想放弃了上学,想着找份事儿做。也巧了,他在《北京日报》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写着北京市特种工艺实验厂招收学员。第二天前去报名,一则面试身体健康,二则考试美术知识。报名200多人,考官每人发了一张白纸、一支铅笔,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他画了一朵牡丹,交卷之后回家等待。

一个月之后,厂里来人通知去上班。李荣魁告诉我:“从这一天开始,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会与景泰蓝相依相伴60余年。”

第一天报到,厂里开欢迎新员工大会,厂长说:“你们以后要学习景泰蓝,这是传承600多年的工艺,要下苦心来学。”这是李荣魁第一次听到景泰蓝三个字。会后分配工种,他被分到掐丝车间。车间主任指定刘庆林为李荣魁的师傅。闲暇时间,师傅讲景泰蓝的历史。他告诉李荣魁,你现在学的,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宫廷技艺,能够延续下来,确实不易。明清两朝,技法秘不外传,有官窑,无民窑。

李荣魁听来觉得神秘,从心里特别想学。他没想到,学手艺在行话里,叫偷手艺。有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学艺三年零一节(“一节”指半年的考验期),李荣魁只有偷学,还时不时被发现。

在点蓝过程中,配色极为重要,景泰蓝的颜色正不正,全看配色。

师傅掐丝用几微米的铜丝,掰成各种花卉图案,弄好以后,盖一张纸,放在工作案上,转身出去了。师傅回来之后问李荣魁:“你是不是动我这张纸了?”李荣魁不承认。师傅厉声道:“怎么没偷看?走的时候,我在纸上留了一根头发,回来时,头发没了,你肯定翻这张纸了。”拿绕金棒冲着李荣魁头上就是一下子。

有这一下疼,第二回李荣魁就记得了。结果一天师傅从外面回来,一看案子上的活儿,抬手又是一棒子,打完了才说:“你又偷看了,我在不显眼的地方搁了一点烟灰,现在没有了,还狡辩?”

一来二去,打得多了,李荣魁也就多留心。他说:“想把手艺学到手,先得把师傅伺候好了,师傅高兴了,就多教一点。平时仔细观察,看师傅做活时的手法。当时都是这样,谁也不例外。”

真正的传艺,是在3年以后,看徒弟的灵气、是不是学这门手艺的材料而定。熬到三年零一节,李荣魁正式出师。他说:“出师了,厂里才给安排生产任务,能够独立接活。那会儿学徒挣16元钱,出师以后,我就挣足了22元。”

景泰蓝8道大工序、108道小工序,全部掌握之人现在少之又少。李荣魁学艺40余年之后,方才通晓其中奥秘。

8道工序分别为: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焊、磨光、镀金、包装。工具使用上最讲究的,则为制胎。根据图纸纹样,将铜板剪裁、锤打,焊接成型。与量体裁衣相仿,剪成各种形状后,用锤子慢慢地打成型,这个过程只能靠手工和量尺去掌握。

景泰蓝之绝,在于掐丝点蓝,这也恰恰是师傅最大的秘密。每逢此环节,师傅往往背着李荣魁干活,从来不让他瞧。3年学艺,李荣魁早来晚走,靠“三勤”偷艺。一要嘴勤,不明白的多问,不怕烦,也不怕打;二要眼勤,自己干活的时候,偷偷瞄着师傅怎么干活;三要手勤,当时厂领导告诉李荣魁,只要你肯学,不怕你浪费原材料。仅掐丝一技,3年方才学成。掐丝绝在何处?师傅不说,可能你永远不知道。

铜丝软且具有弹性,如同钢丝,折弯后会反弹。比如,弯成45度,它还会回来一点。这就需要在掐制过程中,多弯一点点,掌握铜丝的反弹程度,便是诀窍。

景泰蓝之美,在于丰富的釉色变化,珍重华贵、金碧辉煌,纹饰图案清新、典雅,令观者赏心悦目。而若想达到此境界,最关键的就是点蓝。李荣魁告诉我,景泰蓝好不好看,色彩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色彩上,主要是各种图案的润色。

明代銅胎掐丝珐琅花果纹三足炉

珐琅料,本身是一种矿物质(石英、长石等矿物质的混合料),此外,还有一些贵重金属的氧化物,如铜烧制以后脱皮的氧化物。两者进行混合,再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会形成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

李荣魁在学艺时,仅点蓝就花了5年时间才掌握。在点蓝过程中,配色极为重要,景泰蓝的颜色正不正,全看配色。不同的色相与色调,需要配出十几种过渡的颜色。比如从红配到橘红,就需要十几道颜色,形成渐变的效果,类似国画里的晕染效果,在景泰蓝的工艺中则称润色。

师傅若不教,基本只能配出两三种颜色,不能适应景泰蓝图案的需要。而景泰蓝呈现的颜色,最多可达60余种。尤其是一些特殊颜色,更是秘中之秘,比如,绿色釉料加上氧化铜,会形成金星绿的颜色,在釉料里会闪现点点金星状,光彩夺目。而中国红的颜色,则需要纯金的氧化物,融合之后,才会变得颜色鲜艳。他说:“这都是几百年来秘不外传之法,要是师傅不说,仅靠自己琢磨,可能一辈子也悟不透。此为景泰蓝的精妙之处。”

景泰蓝技艺繁杂,达百余道工序,从业者大多数只掌握某一环节,即:制胎只会制胎,烧制只会烧制,只有领头的大师傅,才会全活儿。李荣魁说:“我耗费心血,才掌握全活儿。这和景泰蓝几百年的传承方式有关。师傅带徒弟,唯一的途径便是口传心授,尤其是关键之处,只有少数人知道。师傅不到万不得已,又不愿意说。长此以往,确实对景泰蓝的传承不利。”

李荣魁退休之后,应老板黄景仁之邀,任职景泰蓝总工艺师,负责景泰蓝从设计到成品生產的全过程。他说:“当时还有一个心思,我岁数越来越大了,如果能把景泰蓝技艺,传给更多的人,也算是一件好事。”

李荣魁的徒弟黄文海,在7岁时就见过他,只是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跟随其学艺。李荣魁教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景泰蓝制作的局限性。

黄文海告诉我,当时他的一个朋友结婚,想让他照着图样做。于是黄文海拿了许多图样,想请师傅按图制作景泰蓝,作为新婚礼物。没想到李荣魁拒绝了他,说:“不成,图样得改,景泰蓝的制作有局限性,不能有大面积的留白。必须加一些纹样衬上去,否则蓝料会在烧制过程中炸裂。”

第一次听说景泰蓝制作有局限性后,黄文海还从师傅这里听到更多关于景泰蓝的秘密。黄文海说:“师傅丝毫不保留,都讲给我们听。”

一件好的景泰蓝作品,必须要有文化内涵。历朝历代,特别是在康熙年间,要求景泰蓝作品“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设计出图样,从造型、花纹到图样,都要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文化背景。

1980年,中国外交部准备在中日友好周年纪念时,赠送日本天皇一件礼物,指定为景泰蓝。当时给北京珐琅厂分配任务,征集了20份设计图稿。李荣魁用了三天三夜,设计出图稿,交到珐琅厂,后经过在北京饭店的审稿会后,最终入选。

这件景泰蓝作品名为《中日友好杯》,1.1米高,重105斤。“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10个字,在作品上得到完美体现。其上有龙凤图案,正面牡丹花与长城,一为国花,一为中国的象征;背面则是樱花和富士山,两侧配有双凤金耳,象征着吉祥、和谐。这件国礼由符浩先生(原中国驻日本大使)送给日本天皇,当时全世界74个国家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2006年,景泰蓝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荣魁成为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这让李荣魁既高兴,又有些感慨。他说:“高兴的是国家重视了,感慨的是600余年的技艺,现在能够掌握全活儿的人越来越少,再不传下去,以后就没人懂了。”

和李荣魁聊天,他讲得最多一句话,便是“手艺活儿,太不简单了”。问他为什么?他答道:“景泰蓝技艺繁杂,干一会儿便手酸,眼睛酸,时间长了会流眼泪,但这就是手艺的价值和命运。我在学艺时,就听师傅说过一句话:没有心力,难出妙品。这项技艺传承了600余年,这句话一点儿没错。”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文海学艺景泰蓝
国宝京粹景泰蓝
封三·刘文海
彩插·画家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小熊学艺
文海红国画展
乾隆款景泰蓝花开富贵 加座兽足天球瓶
母鸡学艺
何谓景泰蓝?
郑人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