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桂翔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 集群建设国际镜鉴 协同效应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F427
【文献标识码】A
先进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的关键领域,是国家参与全球产业竞争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从量的合理增长到质的有效持续提升历史性转变的客观基础。而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聚集成群”产生协同效应,产业组织形态产生变革,使其更好参与并适应全球产业竞争新态势,不断增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这对于维护经济安全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和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计划,普遍通过加大政策、经济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以稳固本国在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中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从工业革命到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先进制造业始终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过程中,各主要经济体不断巩固并发挥自身所构建的集群特色和优势,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发展路径。
美国依托区域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有力推动科技资源汇聚。美国产业聚集呈现出区域分工协作的特点,从东部到西部,各个区域之间在生产资源要素禀赋、制造业基础设施条件及科技创新支撑条件等方面形成了相互协同的产业集群。例如,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依托本区域内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所具备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优势,主打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服务和软件开发服务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此外,通过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推进产业集群建设中的作用。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网络建设的典型,美国硅谷科技创新生态有两方面支撑主体,一是由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业构成的产业集群,二是其周边多所具有技术支持作用的高等教育院校。这些产业集群与周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将那些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实现集群内快速转化应用,缩短了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应用周期,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德国则针对不同科技领域,多措并举促进产业集群。一是积极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构建网络化互动交流机制支撑集群建设。德国政府将推进产业集群平台建设与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密切关联起来。在联邦层面上,主要以跨部门的“综合性集群战略”机制来统筹资源,并以构建高度网络化的本地互动交流机制为抓手,推动地理空间邻近且集聚的企业和各类组织实现更加紧密的联结。
二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产业集群建设需求,采取差异化支持与培育方式,推动创新发展。德国政府基于过往在汽车、通信技术、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产业集群建设上所奠定的基础,综合当前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安排,坚持分门别类制定差异化的集群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其中,既有面向单个产业,旨在促进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政策系统(如“生物区域计划”);又有以增强跨产业和区域协作的创新导向型产业政策(如“创新竞争力集群计划”);还有产业集群有机组合以促进创新的政策(如“走向集群计划”)。
三是紧紧围绕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需求构建起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德国将产业集群尤其是创新集群作为实现工业4.0计划的一条重要现实路径,针对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多、种类多和分布广的基本特点,一方面以信息物流形态为核心,以纵向、横向和端到端等方面的集成服务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建设,实现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重视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治理工具的运用,尤其是以集群信息平台为中心,为第三方机构发挥专业作用以及协调产业集群内伙伴之间的关系提供必要基础。
英国推出各项配套和服务政策,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生态。一是加大交通及配套建设方面投入,为实现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环境。近些年,英国政府加快完善综合配套,强力推進产业集群建设。例如,针对地区发展差异对产业集群建设所带来的制约,通过建设“M4走廊带”,将中小城市更有效地串联起来,形成除伦敦之外英国最大的IT产业聚集区。二是注重产业集群建设的生态环境营造,强化中小企业成长服务体系建设。还以“M4走廊带”为例,针对入驻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现实情况,产业集群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要强化成长服务体系建设,增强集群中每一个成员对于集群整体的贡献度。三是针对产业集群不同领域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以优化政策供给提升综合保障水平。当前英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生命科学、汽车行业、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差异,据此该国政府制定差异化的“行业协议”(Sector Deals),为集群不同领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技能培训、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环境等方面的保障,初步形成了集约资源办大事的思路格局。
日本十分注重产业集群中创新机构及发展机制的建设。一方面,针对先进制造业集群对于技术研发的高度依赖特性,通过健全完善创新机构与有关方面的衔接配套和支持机制,保障技术研发和转化所需要的资金、人才、资源等。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机制。日本政府针对产业集群建设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以及组织扩张阶段的不同需求,形成相互衔接且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政策体系,同时重视强化跨部门会商协调机制建设、健全集群创新要素流动共享保障机制。
韩国则注重从特定产业集群出发,以向外辐射的方式推进韩国整体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从集群内部结构优化入手,形成以“微集群”为基本单位的创新共同体。联合产业集群中多个企业和其他创新机构基于共同目标形成拟制组织,并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进一步促进技术、人才和数据等要素实现优化配置,提升资源运用的效能。另一方面,通过集群建设管理策略的分阶段差异化投放,促进形成集群格局。如韩国政府在2007年前主要通过“商业开发”+“指南”的模式促进集群形成规模;2008年—2009年则集中将集群建设成果向外辐射并逐步发挥创新集群机构的治理作用;2009年后集群格局进一步转向提升国家竞争力的目标,整个过程阶段特征明确,各阶段的政策导向差异较大。
第一,优化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两个方面的作用,而统合上述两个方面的重要措施就要加强顶层设计。要把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一是重点突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群,通过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有关区域形成跟进协同态势;将改革政策经验加以系统集成,加大对平台型大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培育力度。二是围绕自主可控目标,进一步完善我国先进制造业生态系统。从国际经验可知,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不仅仅是硬件方面的投入,还涉及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等配套链条的建立和衔接贯通。首先,注重整个集群自身的核心能力体系建设,立足国际竞争优势的巩固与拓展,使得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国际化等方面规划相互协调。其次,注重把握产业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动态联系,立足于健全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能力,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步伐,形成整体协同效应。最后,注重对规划的执行进行科学管理和动态监测,保持规划自身的开放性和适应性。加强对规划实施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运用,创新评价方式方法,保证规划始终成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基本行动纲领。
第二,注重模式创新,重塑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生态。综合各国实践经验,通过对全社会各方面资源的统筹与运用,把先进制造业体系的建设与增进全社会物质精神财富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在实践中,一是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生产资源汇聚创造良好条件。推进法制化建设,加快“放管服”改革,促进市场交易公平规则体系的健全完善,真正让集群建设过程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是通过建构多层次网络化的开放合作机制塑造集群网络和技术创新共同体。进一步引导先进制造业集群中不同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开展多维度的协同创新,形成不同层面的“微集群”。明晰集群中各主体之间的的权利义务责任,并在统一的竞争规则下开展高效协作,实现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三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深化区际产业集群合作机制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所提供的全方位支撑,因此应重点加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成渝”等区域的产业集群合作机制建设,把握好“统”和“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合理规划各地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任务与协同关系。
第三,加强科技扶持,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动能。首先,基础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方面。一是通过资源分配机制和科技支撑制度的改革进一步促进结构的合理调整,让基础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在合理调整基础产业集中度的过程中主动依托龙头企业和市场化机制重新配置创新资源,向着产品结构优化、绿色制造工艺、智能制造技术等重点领域倾斜,从而切实引导企业在战略、资源、研发、采购、销售、物流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结构性重塑。
其次,關键战略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方面。关键战略产业集群建设的任务在于牢牢把握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位置并且实现高水平的自主可控。因此,针对该集群建设的现状,在科技创新上要重在“强链补链”,增强产业链的整体性及其与创新链之间的衔接。坚持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特别是加强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支持。深化科技投入机制改革,通过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更多资源投入到这些重点企业中,畅通产学研协同机制,形成区域性的协同创新网络,从而支持产业集群建设。
最后,前沿技术产业集群科技创新方面。一是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建设与前沿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有效统筹起来,搭建并完善前沿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校所——城市——产业群”一体化建设的技术创新生态圈,瞄准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中前沿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与相关集群企业的合作模式。二是围绕新技术试验与示范应用需求,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作用。通过深化产学研制度改革,使得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教育、人才和科技等创新资源能够持续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为新技术开拓广阔的应用场景。
(作者分别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 孙智君、文龙:《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维度:理论阐释与政策实践》,《经济评论》,2023年第5期。
②孙元、张智明、胡峰:《基于TOE框架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模式探究》,《创新科技》,2023年第2期。
责编/谷漩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