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式表达
——兼谈该类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理据及流行动因

2024-02-23 08:12马若宏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流行语矛盾语义

马若宏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

信息社会,网络媒介强大的传信功能使其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汉语的网络变异不仅成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不仅受语言现象、语言问题的研究取向所驱动,更受反映网络社交、青年文化等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所驱使,将社会问题置于学术研究中,关注真实语言问题.从微观视角切入,我们发现一类以矛盾方式加工而成的网络流行语,如"女汉子""朋克养生"等,它们以超常规组配的形式表层、语义搭配,达到出其不意的语用效果,反映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群体认知方式并透视其文化需求.探析汉语矛盾式表达的源与流,借以探知网络矛盾式流行语的生成机制与认知理据,阐释语言形式层面与意义蕴涵的深层联系,尝试为以言行事的网络文化释因.

一、什么是矛盾式表达

"矛盾"无论作为形式逻辑的概念还是日常生活的常见语词,人们对它都不陌生.《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矛盾"列出6个义项,其中我们所说的"矛盾"指向第一义项,即"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古代故事传说,有一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最坚固,什么东西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最锐利,什么东西都能刺进去.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没法儿回答了.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从语言学角度看,言语自相抵触的现象是矛盾,那么什么是语言研究维度的矛盾式表达呢?

(一)表达的矛盾与矛盾式表达

从言语自相抵触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矛盾式表达的研究应首先区分表达的矛盾与矛盾式表达.矛盾式表达作为语言研究的取向,其核心是作为语义超常组配、语用取效目的基础上的合法的言语成品.不包含因错误认知、欺诈意图等形成的违背常识、以假乱真类的"表达的矛盾".如因错误认知在当下已有科学定论的前提下,声称"太阳围着地球转";再如某网红主播为了卖货,诈称"我们这款面膜,获得过诺贝尔美妆奖"等.矛盾式表达在语言组织形式上类型不一,但在语义层面存在相反或对立,这种对立综合其他维度因素又可使语义矛盾得以消解.因此,首先明确的是,矛盾式表达不具备逻辑、常识的"硬伤",而是一种可从语言研究角度加以分析的语义加工方式.就如"最熟悉的陌生人"从表层看熟悉与陌生是相反的,但深层语义可以理解,因为曾经的熟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在某些方面变得陌生,而"圆形的方块"就是形式与逻辑的双重矛盾,是不成立的.因此我们讨论的矛盾式表达是那些将语义相反或不搭配的语言要素并置,表达事物、事理或认识的复杂的矛盾情况,从而达到意料之外的表达效果.

(二)矛盾式表达的三个平面研究

矛盾式表达研究由来已久,覆盖语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也反映了矛盾式表达研究的不同取径.从语法结构、义素关系角度来分析矛盾式表达,主要考察句法标记功能,以及反义义素如何构成矛盾修饰关系.如冯广艺在语法结构关系中提炼了一些矛盾式表达的标记词,并分为九类,分别是"A而又非A""既A又非A式""非A的A式""A的非A式""A非A式""非A的B,A式""因为A,所以非A式""A,非A式""A,但非A式"[1].矛盾式表达主要是语义层面的悖反,冯文归纳的矛盾表达的几种类型,主要是通过结构的肯否组合达到语义上的对立,形成矛盾表达.但矛盾主要是语义层面的问题,因此从标记词组合形式考察只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类矛盾式表达,对矛盾表达的复杂性探求还不充分.李晗蕾通过义素分析的方式,认为矛盾表达中矛盾义素被同化,如《围城》中的一段话"适才火铺屋后那个破门倒是好象征.好像个进口,背后藏着深宫大厦,引得人进去了,原来什么没有,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一无可进"修饰"进口","一无可去"修饰"去处",因中心语语义的概括性,在此语篇语境中将日常语义被淡化的内容揭示出来,看似矛盾但语义已同化.语法语义视角的研究,着力于讨论矛盾语义的生成路径、机制,以期对矛盾语义的加工方式释因.从语用角度分析矛盾表达多作矛盾辞格的分析,关注矛盾格的形成,同时重视其语用目的的讨论及语用效果的实现情况.因此,语用视角下的矛盾式表达研究多以矛盾修辞为称说方式,并将矛盾辞格命名为"映衬""警策""奇说"等.学界对王希杰为矛盾格下的定义较有共识,他认为矛盾格是故意制造的"矛盾",是一种"相反相成",把通常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两个概念或判断,临时地有条件地巧妙联系在一起,表达复杂的情感或意味深长的哲理[2].王先生这一看法实际上兼顾了矛盾格在形式表层及内容层面的双重特点,简言之是将相互矛盾的意思组合起来,深层却并不矛盾.矛盾式表达的研究侧重矛盾修辞,这与矛盾表达特殊的语用目的及语用效果是分不开的.

以举例方式对矛盾式表达的研究传统作简要概述,实际上矛盾式表达的类型繁复、表现不一、研究视角庞杂.刘颖以真实世界与认知理据为参照,将矛盾表达的矛盾类型分为"真矛盾"与"假矛盾",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有助于厘清矛盾表达的形成机制.她认为"真矛盾"以真值语义为基础,是所要表达的事物本身就存在矛盾或心理认识的复杂描写;"假矛盾"是言语指涉的本身不存在矛盾,以语用目的驱使说话人运用了表层语言结构来制造矛盾[3]."真矛盾"例如《道德经》中的经典警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人们常规认知看"福""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福祸"岂能并举,然而将二者放置于一个句子结构中,组合的矛盾却体现了一种哲理思辨,因为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福祸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参照这种事物本身的矛盾统一律,表达也成立."假矛盾"的矛盾表达出于表达者的语用需要,将一组本不矛盾的对象置于一个序列中,或因不相关或因不协调而形成表达层面的矛盾.如《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这一小说题目,冬天和春天本身并不矛盾,分属于四季中的不同时节,作者将不相关的时节临时组配相互修饰,让人觉得是一种矛盾的搭配,但从小说内容看却是精妙的隐喻,用寒冬中人们心中的春意来喻指在抗战等艰苦岁月中的人民情怀.这类矛盾表达以表达者的认知为依据,体现了对非常规现象、事物、行为的一种认识,或用以赞美或用以敬称.比如常见的组合还有"富有的穷人",以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的富有与贫穷形成对照,用以表示并不富裕但精神富足的人.

二、矛盾式网络流行语的认知理据

矛盾式表达古已有之,以往的矛盾式表达研究关注过传统经典古籍中表达哲理的警句,关注过演讲中提振观众兴趣的爆点"金句",也讨论过文艺作品中艺术化的修辞手法,它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加工方式和修辞策略.当下,网络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与交流的重要场域,为该表达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我们更为关注这一表达模式在新媒介语境中如何被网民取用.追溯近二十年网络流行语,将其中符合矛盾式表达的案例析出,得到三十条符合条件的流行语,将流行语及其大致产生时间信息绘制成图,如图1.

图1 近二十年矛盾式网络流行语信息图

以三十例矛盾式流行语为例,我们发现该类流行语在形式构成上有差异,同时反映出语义矛盾类型的差异,进而体现了人们对"矛盾"的不同理解与加工方式.

(一)形式语义的构成

三十例矛盾式流行语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构式形式的矛盾式流行语,如"被就业""我可能V了个假N",构式具有能产性,该类流行语可类推;二是以修饰关系构成的矛盾式流行语,如女汉子、萌汉子、反派帅、野生美女、养生式军训、被动式追星、黑粉、小镇做题家、积极废人、985废物、理财式网购、朋克养生、社会性死亡、讴歌型吐槽、倒逼;三是以并列关系构成的矛盾式流行语,如高龄叛逆、社会佩奇、中年少女、土豪、知识混子、绝版平凡、同城异地恋、热心社恐、负情绪积极体、精致穷、巨婴、普信男.

(二)矛盾认知的理据

构式形式的矛盾式流行语,以构式压制语义层的"矛盾"形成特定的构式义,这一类我们观察到的案例不多,仅举两例.一是"被就业",从语义特征看"被"具有[-自主性]特征,而"被"的搭配词多为及物动词,而"就业""自杀""自愿"等具有[+自主性]特征,语义层面的矛盾体现于表被动的"被"与自主性不及物动词的超常组配形成语义搭配矛盾,在构式压制下形成"胁迫"的构式义来消解这一语义矛盾,形成了讽刺的语用效果.二是"可能V了假N",以"V了"的真实体验与"假N"的主观评价形成矛盾,这里的"假N"不是真值语义评价而是表达一种"低于(自我或他人)预期"的评价义.如"我可能穿了假羽绒服"是我对羽绒服质量的低认可度,"看了学霸的成果,我可能上了假大学"是比照之下,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自嘲.

以修饰关系构成的矛盾式流行语,修饰词所示特征为中心语本不具备的,形成一种修饰关系允准的"矛盾".这类流行语中有不同的类型,有依据真实情况的特殊性,本不具有可修饰关系的词语形成修饰关系,体现为"不是A的A"的矛盾组合,如女汉子、萌汉子、黑粉、倒逼等,这几例在语义特征上存在矛盾,修饰语为中心语本不具备的特征,如:

女汉子:女[-男子]、汉子[+男子]

萌汉子:萌[+稚嫩可爱]、汉子[+强壮阳刚]

黑粉:黑[+抹黑丑化]、粉[+追捧喜爱]

倒逼:倒[+逆向]、逼[+推动]

另有基于认识的复杂,采用本不用于修饰某中心语的修饰语来作修饰,体现为"不像A的A".如野生美女、养生式军训、被动式追星、小镇做题家、朋克养生、理财式网购、社会性死亡、讴歌型吐槽等.比照常规修饰关系,这类矛盾式流行语是一种非常规的修饰组合,体现了对某一常规现象中非典型特征的认识或反常现象的思考.如:

野生美女:野生是非述人的,用来修饰美女,是矛盾搭配.该词是比照一般意义上精致打扮或人造的美女,以野生词义中"自然态"来喻指、凸显女性的"天然"美.

养生式军训:军训作为高强度、集中性的军事训练,养生是休养生息的状态或方式.养生一样的军训是超常组配,以养生的方式应对高强度军训,是网友对于军训之"苦"的一种疏解.

被动式追星:追星是采取积极方式关注和追踪偶像,从行动表现看是主动的,而被动式却反映了行为主体的非主动性,二者形成矛盾组合,该词表示一种主观无奈、无意间而行为上达成了追星的效果.

小镇做题家:这里的家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方面出类拔萃的人,在小镇专注做题的人不能体现出"专家"的核心语义,将小地方出身、擅长做题应试与理性中成为人才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落差矛盾整合,是当代许多青年才子自嘲的一种用法.

朋克养生:朋克是一种音乐类型,特点是不在意音乐技巧,放肆不羁,而养生是精细的养护自身.养生一般不会以随意、放肆的方式进行,因此朋克养生形容的是一种作死毫不在意的养生理念.

理财式网购:网购是一种消费,消费的支出与理财的收益是矛盾的,理财式的网购是指通过消费购买具有升值价值的产品,达到理财收益的效果.

社会性死亡:对大众而言,谈到死亡我们习惯地认为是生物死亡,作为社会学术语生僻词"社会性死亡"本指社会关系的终止.该词表示社交中难言的尴尬处境而爆红,简称社死.社会性修饰死亡利用人们的习惯认知,将生物死亡与社会死亡形成对立,指的是人虽然活着,但从社会关系来说已被抛弃或终止,比喻尴尬至死.

讴歌型吐槽:吐槽多指挖苦、调侃等,讴歌型吐槽指以"彩虹屁"夸奖等方式,实际上实行批评、调侃的目的.

三是以并列关系构成的矛盾式流行语,体现为事物、主体或行为"又A又B"的特点,而A与B的特质在常规认识中往往不同时兼具,因而形成一种矛盾感.如高龄叛逆、社会佩奇、中年少女、土豪、知识混子、绝版平凡、同城异地恋、积极废人、985废物、反派帅、热心社恐、负情绪积极体、精致穷、巨婴、普信男.比如"社会佩奇",小猪佩奇是儿童动画中的形象,从动画受众、动画内容、动画形象多角度看,"佩奇"形象代表的是稚气、幼小.后因短视频平台流量效应使然,个别主播以"佩奇"纹身贴纸加上社会化口号组合形象出镜,以大众既有印象中卡通形象与混迹社会习气之间形成一种错位,"佩奇"图像与纹身符号意象形成了"稚气"与"混迹社会"的矛盾组合.稚气与社会习气两种气质一般不会同时彰显,这样又A又B式的组合对装成熟的青少年或是装稚嫩的社会人,构成了一种讽刺或调侃义;"同城异地恋"中异地指他乡、外地,而同城从行政归属上是同一属地,同城却又是异地这样的矛盾,是情侣对大城市恋爱的困难与不便的一种自嘲;近期流行的"普信男",因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而火爆全网,普通又自信形成一组矛盾组合,是演员在作品语境中对条件普通同时却很自信的男士的一种调侃和吐槽,同时被网友转发讨论而形成流行态势.

矛盾式流行语的构成方式与以往矛盾式表达的形式无出其右,但矛盾式流行语所体现出的语义"矛盾"多基于"假矛盾",即以创作者、表达者认识层面的矛盾认知,将不同的对象置于一个矛盾序列中,或因不相关或因不协调而形成表层语义矛盾和深层语用的强评价效果.这些流行语或是新造,或是翻红,都是在网络中传播为人所广泛使用,它们在矛盾类型上的显赫,主要受网络语境的特点所影响.网络提供的不是真实语境,而是一种"拟态语境",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4].网络提供了多维的观察视角,打破了现实世界的边界感,也从认识上促成了人们思想的碰撞,在以言行事的网络拟态语境中,观察的是建构的虚拟世界,这种观察更多是颠覆已有认识,将互联世界的一切联系到一起,所谓表达的"矛盾"关系,也多是认识层面的有意建构和无限联想,少有以真值语义为基础的"真矛盾"的反映论组合.

三、矛盾式流行语的流行动因

以单独个例为考察对象,容易将流行语视为某一事件偶然触发或是语用的特例,而忽略它们在类型上的相似性.以矛盾式表达为研究视角,我们发现这种基于"矛盾"关系的认知理据已成为流行语加工的一种常见方式,矛盾式流行语是能产性较高的一类流行语,而这类流行语体量在不断增加并持续流行,其流行动因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解释.

(一)认识更新与现象思辨

认识的更新不仅包括对新事物的发掘,也包括对旧事物特点及事物间联系的重新思考与思辨.网络媒介提供了虚拟现实的信息交互空间,而网络并非无差别地如实反映现实,它源于真实世界又留有更多的联想空间,网络空间的拓展和媒介互联的功能为矛盾式流行语生成提供了可能性条件.梅罗维茨提出了"新媒介-新场景""新场景-新行为"的关系论述,认为网络新媒介的产生制造了迥异的"线上新场景",而人们为适应这些新的场景产生了新的社会行为[5].网络新媒介打破现实场景的种种时空界限,各异行为的写照、多元思想的碰撞,形成了人们认识的更新和对现象的思辨.网络媒介的呈现人们视阈更宽,因此对事物、现象等有了更多的比照视角,有人因为看到学霸的优质成果,而调侃自己"我可能上了个假大学",有人因为看到高度自律、执行力强的人完成各种计划目标,而调侃自己是个"积极废人";通过媒介人们可以在虚拟空间展露心声,从而将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不到的内心想法表露,形成了常规行为和真实内心的比照,如一位日常生活中严肃的中年女士在网络上会去追星、看动漫,被自己或他人称为"中年少女".种种比照与思辨,发现的是"矛盾",但不是为制造"矛盾"而加工语词,而是以"矛盾"的语词来表达个体差异、生活维度和想象空间.

(二)情绪张力与文化透视

矛盾式表达的高情感张力及以流行语文化表征所透露出的青年亚文化特质,是驱动众人关注、高频使用及能产的重要语用因素.矛盾式表达以其语义关系的冲突与对立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语用取效来表达情感,当这种情感产生共鸣在网络则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表达与共鸣使网络用语得以流行.网络空间人们为什么更愿意、更需要表达?因为网络语言作为重要的网络文化表征,它反映了网民的文化特质与诉求.斯图尔特.霍尔吸取了语言学诸多理论涵养,将结构主义符号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提出文化表征理论,他认为事物自身不具备意义,事物意义是借由语言和其他以语言方式运作的各种文化符号所生产和建构的[6].矛盾式流行语不是一词一语的讨论,它们反映出人们对自身矛盾的一种焦虑与消解、对现实矛盾的一种关切与评价、对网络审美反差的狂欢与调侃."985废物""小镇做题家"反映青年才子对理想与身份之矛盾的焦虑;"普信男""精致穷"表达了现代人对现实与追求之矛盾的关切;"朋克养生""积极废人"则代表了不走寻常路的肆意和自嘲.

四、结 语

网络的媒介功能支持了海量信息的存储与传递,正因为如此,只有那些非常规、标新立异式的内容更容易被人们发现并关注.这与传统新闻学"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论断十分相似.矛盾式表达以其特有的形式、语义的"冲突感",形成反常规的搭配、新异的表达效果,因此,我们从以往矛盾式表达寻迹,进而去关注这一表达在网络语域的使用情况.发现矛盾式流行语已成为能产性高、彰显态度的一类流行语,同时网络泛娱乐化及求新立异的特点,使得如矛盾式表达这类特殊修辞方式构成的构式及流行语要比其他语域都要丰富.王希杰先生曾提出修辞学中重要的"零度""偏离"概念,认为两个概念相互参照易于解释修辞问题,"零度"是理想化的方法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偏离"是面对现实的策略和手段.如果我们将常规语义组合视为表达的基本范式,那么矛盾式表达就是基于语用目的的一种"偏离"策略.在网络求新立异的语用环境中,或许"偏离"才是一种常态.

猜你喜欢
流行语矛盾语义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语言与语义
大学流行语考察
巧借 流行语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