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助》中的饮食叙事与再现伦理

2024-06-01 04:10肖明文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克特女佣种族

唐 苇,肖明文

(1.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31;2.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

《相助》(The Help)是美国白人女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Kathryn Stockett,1969-)的首发之作.小说自2009年出版后迅速成名,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头名位置一年有余,并入选当年亚马逊网站年度最佳书单,迄今为止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2011年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以及最佳影片提名.

虽然小说的销售大获成功,评论界对它的反应却呈现两边倒的趋势.一方面,许多评论家和媒体对它评价颇高,充分肯定斯多克特对美国黑人女佣生存状态的真实描写以及为弥合种族隔阂所做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不少论者,尤其是黑人评论家,谴责斯多克特对种族隔离时期的非裔美国人进行负面描写以及对种族主义历史加以刻意掩盖.例如,普瑞米拉.纳达森(Premilla Nadasen)批评小说"从白人雇主的视角讲述黑人女佣们的故事,最后强化了她们作为被动的家政女工的刻板形象"[1](P2).不难发现,双方争执的焦点是作者的再现伦理问题,即身为白人的斯多克特是否公正准确地再现了种族隔离时期美国南方黑人女佣的生活经历.

鉴于《相助》是以黑人厨娘作为中心人物,小说中有丰富细腻的饮食细节,本文尝试运用饮食批评这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来解读文本.饮食批评着眼于考察食物背后的历史、政治、文化语境,为我们解读文学作品中的饮食叙事提供了一个适切的阐释视角.(1)笔者在近年来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以及出版的专著《舌尖上的身份: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中的饮食、自我与社会》(2022)和编著《英美文学中的饮食书写》(2020)中,对饮食批评进行了多维度的论述.笔者结合有关美国南方食物与黑人女佣的历史文化,从食物意象、厨娘形象与厨房空间三个层面对《相助》中的饮食叙事和再现伦理加以深入探讨.

一、依食辨人:南方食物与身份认同

马斯诺(Abraham 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对食物等基本要素的生理需求视为满足其他需要的基础,因为"还没填饱肚子的动物是不会对其他需要有所奢求的"[2](P2).然而,食物对人类与对其他动物的意义不同在于,食物不仅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更是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维度之一.食物对人的身份认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同个人或群体的饮食习惯表现出其种族、阶级、地域等身份信息.有学者指出:"食物对个人身份认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人类个体都是通过选择和整合在一起的食物来建构其生理与心理身份."[3](P275)

在小说中,形形色色的美国南方食物意象成为小说人物建构自我身份的重要手段.黑人女佣艾碧莲和明尼的食谱以羊角豆、玉米面以及炸鸡腿等为主.这些食物构成了非裔美国人的传统菜式,被称为"灵魂食物"(Soul Food).灵魂食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洲.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使得大批黑奴被贩卖至美洲,他们将原产于非洲的大米、豇豆、羊角豆(又名黄秋葵)等作物的种子带至美洲种植和食用."在依恋种子的过程中,黑人从内(向自己)而外(向世界)宣告他们将通过食物保持其非裔身份."[4](P273)后来,由于劳动强度大且伙食条件差,黑奴们又将主人抛弃的猪脚、牛尾、猪肠以及价格低廉的鸡肉等加入自己的食谱,通过煎炸等烹饪方式使其充满热量,以提供劳作时必需的体力.这些食物逐渐成为黑人非裔身份的象征,"隐喻着黑人边缘化的社会文化地位,成为黑人性的文化编码"[5](P138),也体现了被奴役、被压迫者的坚韧生存意志和忍耐精神.

小说中的黑人女佣艾碧莲就是这样一位坚忍不拔的女性,她烹饪的食物象征着她的品质.艾碧莲孑然一身,她的丈夫20年前抛弃她与人私奔,儿子在一场事故中丧生.然而,悲惨的遭遇并没有击垮艾碧莲,她在儿子葬礼五个月后"前去服侍李弗特小姐,她刚生下个女娃"[6](P3).由于选择有限,"1960年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就业黑人女性都在从事帮佣工作."[1](P2)然而,她们的薪资水平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处于最低薪资标准之下,并且要低于福利救济家庭标准"[7].按照艾碧莲的叙述,她的时薪是95美分,要低于1962年(小说的时间背景)美国联邦政府设定的1.15美元最低工资标准.微薄的收入严重影响到艾碧莲的饮食结构,导致她不得不依靠邻居种植的蔬菜作为食物主要来源."我们今天所知的多数灵魂食物都是由菜园里常见的蔬菜演化而来.非裔美国人在他们的菜园里种上许多食用的蔬菜,因为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提供食物"[8](P11).艾碧莲对灵魂食物的认同折射出非裔美国人面对恶劣生存条件时的坚忍特质.

与女佣寡淡无味的食谱相对,白人雇主的日常饮食堪称饕餮盛宴.明尼为雇主希莉亚太太和约翰先生准备的一顿晚餐就包括"猪排、炸鸡、烤牛肉、鸡肉馅饼、羊肋条、熏火腿、煎番茄、土豆泥",还有"时蔬"等菜肴[6](P46).与黑人的灵魂食物相比,白人食物的食材纯正而丰富,烹饪方法精致而多样,彰显出白人对黑人、自我对他者、欧美文化对非洲文化的优越性.正如有学者所说,白人"使用现代营养和纯正食物理论作为工具建构了一支更强大的白色人种并通过它维持其种族的纯正性"[9].通过对女佣和雇主不同饮食结构的客观再现,斯多克特揭示出美国南方文化中黑人的他者身份.

然而,斯多克特的部分饮食叙事又未能真正颠覆白人的种族优越性.小说中有一段明尼和雇主希莉亚太太一起进食的对话:

她照例在我对面坐下."拿鸡胸脯去吃,"她一双蓝莹莹的大眼睛喜滋滋地望着我,"拿呀.""我吃鸡腿."我说着从盘子里拣了块鸡腿,随即把《杰克逊日报》翻到"都市快讯"那版,往面前一竖,把她挡了个严实."那上面没什么肉.""我爱吃,油多."我读着报,不想理她."正好,"她取了块鸡胸脯,"咱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过了一会儿又说,"明尼,你知道么,有你这么个朋友我真幸运."[6](P213)

女佣和雇主对不同部位鸡肉的喜好折射出她们对各自饮食文化的身份认同."食物与许多让文化变得独树一帜的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味觉感受和饱腹感与群体忠诚连接起来.饮食习惯既象征又标识出文化疆界."[10]但是,斯多克特并未深入揭示该现象背后的权力运作,而是意图通过"安置一些能够超脱种族陷阱的'非凡'白人以简化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的种族主义运作"[11](P7)的叙事模式来粉饰尖锐的种族矛盾.小说中,希莉亚被美化为一个心地纯良、不带任何种族偏见的白人主妇,完全将明尼视为知己而非佣人.然而,即便是来往亲密的女佣和雇主,她们的亲密度也"无力纠正社会与经济不公,甚至无法结束白人与黑人女性对这些不公的持续沉默"[12](P11).换言之,希莉亚是一个不符合时代特征的完美角色.斯多克特意图通过美化白人的叙事来消弭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种族隔阂,却不免落入违背历史事实和利用黑人经历替白人种族主义者辩护之嫌.

小说中另一段饮食描写的再现伦理也令人质疑.为了报复前任雇主西丽太太的刻意中伤,明尼制作了一个拿手的巧克力馅饼并在里面添加了自己的粪便,佯装服软诱使西丽食用了馅饼.表面上看,斯多克特的确在替黑人发声:明尼勇敢地利用食物作为反抗种族主义者西丽太太的武器,颠覆了许多白人作家笔下逆来顺受的黑人刻板形象.然而,经一番仔细推敲,斯多克特的文学想象又有些不切实际和适得其反.

二、矮胖的黑人厨娘:刻板印象与种族偏见

拥有一手好厨艺是黑人女佣安身立命的法宝,也是白人雇主最看中的技能.黑人女佣通常被白人视为天生的厨艺好手,这与南方文化中的"黑人保姆"(Mammy)形象不可分割."Mammy"一词源于英语词根"ma'am"(夫人,女士)与"mamma"(妈妈)的混合,用来指涉那些替白人照看小孩的黑奴保姆.[13](P4)事实上,黑人保姆通常一人身兼三职:代理母亲、教师和厨娘.对黑人保姆厨娘身份最经典的视觉呈现之一是美国著名早餐品牌"杰迈玛大婶"(Aunt Jemima)(2)杰迈玛大婶最初源于黑人说唱团演出(minstrel show)中的人物形象,后因该形象容易让人联想到精湛的厨艺成为美国珍珠面粉公司(Pearl Milling Company)的商标.1893年,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该商标转让权的戴维斯面粉公司(R.T.Davis Milling Company)邀请做过奴隶的黑人厨娘南茜.格林(Nancy Green)扮成杰迈玛大婶的形象充当其产品代言人.1925年,桂格燕麦公司(Quaker Oats Company)购得杰迈玛大婶品牌并一直延续使用至今..广告上的杰迈玛大婶虽然几经更改,但腰系围裙、面露笑容、擅长厨艺的形象始终未变,反映了许多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黑人厨娘情结."杰迈玛大婶形象深深根植于美国白人的意识之中,象征着连接他们与旧南方之间的一条放心纽带.在旧南方,厨娘们不计报酬地幸福劳作."[14](xv)黑人厨娘形象在美国消费社会的风靡折射出白人通过现代商业和技术手段恢复内战前白人至上身份的企图,"这个奴隶形象和产品本身解决了当今住家保姆短缺时代如何将食物摆上餐桌的问题"[15](P29).

小说中,斯多克特试图通过再现艾碧莲和明尼的厨娘身份来揭露黑人女佣遭受的种族偏见与压迫.艾碧莲与明尼在白人家庭以照看小孩和烧饭为主,虽然以艾碧莲与明尼为代表的黑人女佣相较内战前的黑人保姆而言,拥有更多的人身和职业自由,但是实际情形并没有多大改善."所谓劳力市场的新变化不过是'保姆'工作的新形式."[16](P62)厨娘形象在女佣身上的复活意味着白人对黑人妇女偏见和剥削的延续."许多美国黑人通过尽量避免与白人接触来应对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带来的耻辱,而厨娘们却别无他选."[14](xiii)13岁的艾碧莲工作第一天因为填错了防止女佣偷银器的清物单而遭解雇.明尼14岁生日当天,母亲给她传授了几条"在白人太太家干活"的规矩,其中包括"你给白人家烧菜的时候,得换根汤勺试咸淡"和"你每天都得用同个杯子、同把叉子、同张盘子,把它们搁到另一个碗柜里,告诉白人太太往后你就用这些餐具"[6](P38).这些经历和"规矩"表明,"厨房与家政范围内的黑人妇女仍身处奴役之中"[4](P275).艾碧莲与明尼的遭遇凸显出种族隔离时期白人社会对黑人女性的歧视和压迫.

然而,斯多克特对黑人女佣的部分形象刻画又折射出她无意识中的种族偏见.在斯多克特笔下,厨艺精湛的明尼被描写为"150斤、一米五几"[6](P35)的矮胖身形.该形象刻画无疑有落入白人作家对黑人保姆刻板描写窠臼之嫌.据学者考证,"在185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保姆人物被描写为体型庞大或超重"[13](P7).随着无数白人主流文学作品和电影广告等媒介对这一刻板形象的重复再现,人们往往会无意识地认为黑人保姆都是肥胖的.斯多克特对明尼矮胖形象的刻画折射出这一偏见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明尼被刻画成享受烹饪鸡肉的黑人厨娘."执铲弄锅烹煎鸡肉总让我感到生活有那么丝亮光,我几乎忘了自个儿在为个酒鬼弄吃食."[6](P213)与黑人保姆体形肥胖一样,黑人喜爱鸡肉也是一种偏见印象,是白人主流文化权力运作的结果."重建时期如此多的流行文化再现增强了一个信念:美国黑人的遗产是一个幼稚、野蛮、喜爱鸡肉(极端化)的人种的遗产."[(P17)]

再者,斯多克特笔下的明尼还努力学会烹饪欧洲食物来取悦白人雇主.由于希莉亚太太的隐瞒,男主人约翰先生对明尼来做帮佣并不知情,因此明尼担心被约翰先生撞见后要倒大霉.然而,这种担忧被两人真正相遇时明尼招待约翰先生的一份三明治打消了."我拿出熏火腿和煎锅给约翰先生预备午饭.约翰先生期待得张大清澈的双眼,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给他做好三明治,再用油纸包上.终于,我享受到喂食他人的那份满足感."[6](P135)显而易见,斯多克特的初衷是想通过三明治带给双方的满足感和其乐融融的氛围来弥合种族矛盾的鸿沟,但她却忽视了食物中隐藏的政治符码."黑奴们习惯她们的非洲烹饪文化,但她们不得不学会欧洲烹饪技巧以成为西方传统规定的'好'厨娘."[4](P273)作为一种典型的欧洲食物,三明治承载着白人雇主对黑人女佣的权力支配与压迫,却成为女佣与其说是喂食不如说是讨好雇主的工具,斯多克特无疑是在通过美化叙事的方式来抹除黑人女佣遭受的种族偏见与不公.

三、黑人女佣在白人女性的厨房里烧饭:厨房空间与权力运作

女佣与雇主的对立关系不仅体现在饮食的身份认同和厨娘形象的文化建构上,还体现在厨房空间的权力运作中.权力与空间之间密不可分,"空间在任何公共生活中都极为重要;空间在任何的权力运作中也非常重要"[18].在人类历史上,厨房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厨房的历史由此成为妇女的历史——一部不存在于文字而存在于空间、器皿、日常与食谱中的历史."[19]厨房往往成为权力建构的空间,体现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作为黑人女佣的工作场所,白人厨房对她们来说是一个矛盾的空间.一方面,白人厨房是她们为数不多可以谋生计的空间.由于没有其他好的选择,"1960年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就业黑人女性都在从事帮佣工作"[1](P2).她们在白人厨房施展厨艺,以获得相应的报酬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白人厨房又是她们受歧视受压迫的空间.她们在这里接受白人雇主的命令和差遣,没有自由且经常遭遇不公."作为一个群体,她们每天被隔绝在白人家里以获取最大报酬,却也承受着最剧烈的痛苦."[14](xiii)白人厨房因黑人女佣的角色参与而渗透着性别、种族与阶级三重权力关系的运作.一方面,黑人厨娘在白人厨房替代白人妇女承受着父权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另一方面,她们作为生活在底层的有色人种又受到来自白人社会的种族和阶级双重压迫.

斯多克特通过再现白人厨房空间里的权力运作来揭露黑人女佣遭遇的双重压迫.小说中,女佣的活动空间大部分局限于厨房中,与雇主们的休闲娱乐的客厅和享受美食的餐厅形成了显著的对照和隔离."美国厨房自种植园时期就是隔离空间,与房屋的其他部分分离开来.这种分离是种族隔离制度在结构/物理上的实施,象征着黑人与白人在空间上的分割.这种分割即使在厨房成为房屋的一部分之后仍然存在."[20](P114)雯小姐大学毕业后回家向母亲打听女佣康斯坦丁的下落时,第一反应是她"是不是在厨房里?"[6](P65)而母亲向她介绍新女佣时也说到:"尤金娜,到厨房这儿来,我来给你介绍我们的新女佣,帕卡古拉."[6](P66)此外,当希莉亚太太期待在慈善会上能与明尼碰面时,明尼却说"我只会在厨房里"[6](P303).更有甚者,黑人女佣被要求只能在厨房吃饭.明尼的母亲教育她替白人雇主干活的规矩时特别强调这一条,而明尼严格遵守了规矩."在白人太太家的第一天,我在厨房里吃了我的火腿三明治,把我使的盘子单摞到碗柜边角上."[6](P39)空间上的隔断象征着黑人与白人在权力和地位上的巨大鸿沟.此外,白人厨房是黑人女佣工作期间遭遇不公时寻求精神庇护的唯一空间.当李弗特太太察觉艾碧莲与雯小姐私下交谈过,并意图追问其谈话内容时,艾碧莲为了回避她,只好从客厅走去厨房.同样,明尼初次遭遇约翰先生时,害怕他会伤害她,约翰先生为了安抚明尼,便对她说,"来吧,我们去厨房聊聊……我发誓,你在这儿很安全"[6](P133).可见,厨房俨然成为黑人女佣的空间代名词,标识出她们在物理和心理层面对白人雇主的从属地位.

然而,斯多克特对厨房空间的部分再现又因美化痕迹过于明显而缺乏说服力.明尼从开始对希莉亚太太心存芥蒂,到后来在厨房里真诚地向她传授厨艺;从开始忌惮约翰先生伤害她,到后来在厨房里欢喜地为他烹调美食.艾碧莲在白人厨房里受到雯小姐邀请合作一本关于黑人女佣经历的书.她从开始碍于种族隔阂拒绝雯小姐,到后来放下防备在自家厨房接受她的采访.表面上看,斯多克特通过讲述白人与黑人在厨房里互助互爱的故事颠覆了厨房空间的权力运作,消弭了白人与黑人从物理到心理上的种族隔阂,使厨房回归它作为人类分工合作空间的本质.然而,希莉亚跨越种族界限视明尼为好姐妹,雯小姐冒着生命风险鼓励艾碧莲勇敢发声,这些再现仍是基于白人作家的"白人知己"和"白人救世主"叙事传统上展开的,反映了作家无意识中的白人至上主义情结.斯多克特将小说的故事主线建立在一个消除了紧张种族关系的厨房空间之上,本质上"并未完全脱离白人对种族历史歪曲再现的悠久传统"[21](P16).正如兰卡斯特所言,"白人妇女的厨房是种族隔离时期跨种族关系发展为数不多的空间之一,但是黑人女佣与她的白人雇主在地位与权力上的鸿沟严格限制着这些关系"[20](P113).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斯多克特并没有完成为白人厨房里的黑人女佣发声的伦理目标,而是在用其美化叙事遮蔽厨房空间中的权力运作.

四、结 语

长久以来,许多美国白人作家因其无意识偏见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对种族历史进行了歪曲再现,此类作品阻碍了美国白人和黑人乃至全球读者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对白人作家的跨种族书写进行理性思考和批评,有利于消除种族歧视进而促进种族平等.本文从饮食批评视角出发,对小说《相助》中的饮食叙事所反映的种族矛盾和再现伦理进行多维度解读.作为新世纪以来跨种族创作的杰出代表之一,斯多克特试图通过饮食话语来传递消除种族隔阂和为黑人他者言说的美好愿景.但作为一名白人作家,斯多克特未能真正摆脱根植于美国白人主流文化之中的种族偏见和白人至上主义情结,其叙事效果与其写作初衷产生背离,不但未能颠覆反而强化了读者对黑人女佣的刻板印象.在21世纪美国白人与黑人对种族关系发展持不同态度的形势下(3)《相助》出版于奥巴马总统就职整三周之后的2009年2月10日.据盖洛普少数族裔权力与关系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11月奥巴马当选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之后,美国民众对黑白种族关系发展趋势的乐观程度达到峰值:相信黑白种族关系"最终会得到解决"的人数比例达到67%,只有30%的美国人认为黑白种族关系将"一直是个问题".然而,这其中持乐观态度的黑人要比白人少得多.自1999年以来,黑人就比白人更加怀疑黑白种族关系最终会得到解决.参见Jones,J.M.Americans'Views of Black-White Relations Deteriorate.http://news.gallup.com/poll/184484/americans-views-black-whiterelations-deteriorate.aspx.,小说《相助》及其改编电影的横空出世和迅速走红绝非偶然,2018年火遍全球的电影《绿皮书》即是明证,这类文艺作品值得学界密切关注和持续介入:白人作家进行跨种族创作值得大加鼓励,因为这对于白人了解其他种族和改善种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白人作家必须在充分尊重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对其他种族遭遇的偏见与歧视进行公正准确地再现.

猜你喜欢
克特女佣种族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论美国基于种族的“肯定性行动”
漂亮的女佣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漂亮女佣
跟踪导练(一)3
女佣
女佣的规矩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
青蛙赫克特打嗝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