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共同体元素

2024-02-23 14:47:51文红玉魏晋
理论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家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红玉 魏晋

[摘 要]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不断探索的历史和现实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情、国情和世情的变化,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探索中,习近平以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情怀和文化自信,立足时代使命,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由小家及大家,在不同的共同体中突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家庭共同体层面提出树立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激发人们向德向善的力量;在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倡导以持久深厚的文化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些理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导向。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体;家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1.001

[中图分类号] D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01-0005-07

“共同体”是一个在西方学术界广为使用的分析性概念,广泛应用于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它涵盖多种含义,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共同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亚里士多德和汤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对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使其内涵在不同学科和文化背景下产生了多样性。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将共同体定义为一种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社会有机体[1](p58-65);英国现代思想家鲍曼将共同体理解为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或组织,既有有形的共同体,也有无形的共同体[2](p2);我国有学者认为,社会分为自然社会和人为社会,其中自然社会以感情、血缘等为纽带,而人为社会则以利益和契约关系为纽带。虽然不同学者对共同体概念的表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总的说来,学者们所描述的共同体的内涵与实质是相通的。共同体是一种基于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文化、历史、目标等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它可以跨越国界、地域、种族、性别等差异,也可以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范围或领域。共同体的成员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和正向支持,他們认同共同体的规范和理念,并愿意为共同体的利益和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明晰了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任务是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了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文明特有的精神追求,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话语上的层层递进,蕴含了不同层次的共同体思想,本文从家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层面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共同体元素,总结归纳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家庭、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一、以良好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一种基于亲属关系的共同体,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场所,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它对个人的成长、教育、价值观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家庭和城邦(或国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共同体,它们有着不同的目的、结构和功能。家庭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而存在的自然共同体,城邦(或国家)则是为了实现人类最高的道德目标而存在的政治共同体。进入当代社会,家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家庭不再是国家的附属物,而是国家的合作伙伴,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同时,随着社会变迁和个人选择的多样性,家庭的形式和功能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家庭的概念不再单一,而是变得更为多元。马克思指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3](p159)也就是说,家庭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最基本单位,一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社会制度的产物”[4](p95),这就明确了家庭是人自身的生产进而实现人类绵延继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的初级组织。正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在中国不仅是一个私人化的领域,还可以生产公共性,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力的生长点,是能够对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独特场域,是构建美好社会的积极力量”[5]。家与国已深度嵌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文明水平决定了社会的文明水平。正如国学大师梁漱溟所言,家文化乃中国文化的核心及伦理本位之所在,掌握了家文化就可以提纲挈领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6](p297)。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7]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同新一届全国妇联领导班子座谈时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要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8]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构建家庭共同体的路径。

(一)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家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着重强调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阐明了好家风在引领好社风、浸润好作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反复强调“文明”“文化”“家风”“生活”等关键词,揭示了“社会文明”“精神引领”等核心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9](p11)这表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宏伟构想中,新时代家庭教育事业不仅要让亿万个家庭幸福美好,更要以社会主义家庭文明的新风尚为目标,以家庭文明重建为手段,以守正创新的方法赓续中华文脉。新时代的家文化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求,是符合现代科学精神和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共同体,是国家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栖息之所,是寓居其中的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灵魂之火。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家风决定民风,民风塑造国风。正因为深知“家”对于中国人个体和集体的重要性,以及“家”所崇尚的文化对于中国人言行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历史机遇,将中华传统家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现代家庭精神有机融合,创造性地提出:“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7]家风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包括家风、家训等方面,体现了“修齐治平”思想和“德治”理念。因此,家风是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没有无数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子女教养良好,就没有社会风气良好;没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就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极为重视,即如何以德治国、以文育人。家风的本质就是一种“德”,家庭道德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一个家庭的价值信念、精神追求和整体气质。家庭道德既是个人之德,也是国家和社会之德,因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受到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而个人又是国家和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表现也会反映到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上。

(二)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0](p42)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立场作出的重要论断和部署。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9](p9-10)文化自信自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代人的重大使命。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宝库中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文化成为必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观念,以《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教、家学为具体传承方式的优良家风文化,以勉学、勤劳、孝顺、谦让、诚信、节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家庭的支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需要家风文化滋养。面对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维护家庭的价值秩序和文化传承,都需要科学理论的引领。长期以来,由于“西方中心论”和中国话语缺失的双重影响,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曾经成为解读和评价中国家庭的尺度,但是,这些源于西方语境的理论难以有效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家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摆脱对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的惯性依赖,走进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世界,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更有解释力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11]新时代家风建设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充分吸收中华民族血液的思想道德养分,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7](p2)通过“三个不可替代”的理论建构,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层面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一是作为个体安身立命载体的实体家庭,关系到人民幸福美满;二是作为社会初级组织的功能家庭,关系到国家强盛和社会和谐;三是作为安顿人的意义世界、源起中华文明的隐喻家庭,关系到文明形态的升级焕新[12]。并立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提出“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7](p2-3),确立了家庭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家风建设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人民精神家园

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和不懈努力,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最终在中华大地上构建并实现了共同的发展和繁荣,展现了共同的精神和价值。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可以从有形共同体和无形共同体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有形共同体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和现实表现,主要表现在国家统一上。国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政治组织形式,是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數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其二,无形共同体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追求,主要包括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础,是增强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重要源泉;情感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心理纽带,是巩固各民族团结友爱的重要力量。中华各民族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实践中,培育了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中华情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紧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9](p6)这要求各民族成员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和价值。

(一)准确把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九州共贯的大一统传统

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两个概念组合而成,即“中华民族”和“共同体”。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既有差异又有联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数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过自在发展,由多民族汇聚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拥有着几千年延续不断文明的历史共同体,是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把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词汇,既丰富了概念的含义,也反映了政治的变化。既回顾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和现实成就,也展望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前景,更把每个人的命运选择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共同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9](p5-6)与此相对应,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大一统传统中形成了多元而又团结的统一格局,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中形成的。首先,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和谐,主张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中华文明坚持以人为本,主张人类社会应该实现公平正义,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零和博弈等旧有思维模式。这些历史传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其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中形成的。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民族,各民族之間始终不断发生着相互的交往、交流、交融,或融合,或分裂,或兵戈以对,或互换有无,你来我往,交流交融。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上互相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活动地域上交错,甚至血缘上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开,打不散。天下一统成为众望所归,各民族逐步结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中华民族。这个整体既包含多元性,也具有统一性。最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益于中华文明向内凝聚的特性。这个特性保证了文明的连续性,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团结是福,分裂是祸”;追求各民族文化融合,国家不可分裂,强大团结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一项突出任务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和长久的是提升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各民族文化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让各族人民认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与其他族群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命运,应该团结协作、共同发展。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意在建立一套能够解释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包括历史、现状和未来。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要从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等特点出发,认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和特色。坚持“两个结合”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借鉴和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就是要按照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逻辑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就是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系统阐述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过程、结果、规律、特点、价值等内容,提供有说服力和指导力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13]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必须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特殊性。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而这些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这些传统的理解和传承对于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其哲学、宗教、道德观念、文学和艺术传统等。要实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文化传承和创新交融也至关重要。中国拥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鼓励文化的创新和交融有助于形成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此外,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元素。这些符号和形象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共鸣和认同,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内部的团结和统一。这些共享的符号和形象包括语言、节日、传统服饰、音乐、艺术和宗教等,它们在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文化共通之处。

三、以持久深沉的文化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思想既适用于中华各民族之间,也适用于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成部分和基础,二者是由国内到国际的空间和逻辑延伸,其中蕴含着的是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构想以及中华优秀文化“推己及人”的重要基因。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就是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性的,需要在共同体中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他把共同体分为真正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前者是人的精神和道德的联合,后者是物质和利益的对立。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幻共同体,如国家、资本、货币等,认为它们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和自由,陷入了异化和剥削。他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和分工,建立公有制和自由联合的生产方式,实现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不再受物的支配,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进行生产和消费,实现了个人、共同体、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提出“真正共同体”的思想实际上是对于文明的高要求,是追求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精神层面上的自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合作,倡导以对话、协商、包容、互利为原则,解决国际冲突和危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概念与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有一定联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大一统”“天下大同”。在《礼记·礼运》中就有对于“大同社会”的初步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14](p582)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为核心的天下观。由此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文化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他对发展中华文明的思考运用到解决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具体体现,践行了“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家庭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延展,扩大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影响。

(一)人类文明发展的全新方位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一种国际关系新理念,他认为文明是最基本的身份认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要威胁。由此他将世界划分为几种主要的文明,如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等,并指出西方文明面临着来自其他文明的挑战和反抗,特别是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因此他建议西方文明应该维护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利益,与其他文明保持距离和平衡,以避免大规模冲突和战争的发生。无独有偶,福山在其备受争议的“历史终结论”中,断言自由民主制是人类政治发展的终点和最佳形式,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笃定西方文明已經取得了历史的胜利,其他文明应向西方靠拢或被西方同化。虽说这些观点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但不能掩盖的是这些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不仅不符合当今世界多元化、开放化、合作化的趋势,更背离了历史进步的方向。

在关于国家间的关系和新型国际体系的构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多姿多彩、发展道路多元多样,这是世界应有的样子。人类历史不会终结于一种文明、一种制度。”[15]世界各民族文明各有其特点,因此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是根本目的。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讲话时也强调:“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6](p29)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源于中国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独到见解,反映了中华民族“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的历史情怀和“达则兼济天下”的崇高目标。在2023年3月1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17],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相互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这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类发展方向的思考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作出了全新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18]以文化启智润心,促进世界各族人民心灵沟通,才是解决当今世界各种突出问题的长久之策。

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可以增进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激发文明,创新活力,丰富人类精神世界。以深厚的文化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思想为根脉,把握时代潮流,回应人类共同关切,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

(二)和而不同,中华文明的一贯追求

“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华文明的精神理想平和而坚毅,胸襟宽广而开阔,有着深切关注人类命运的天下情怀。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9](p6)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

回顾世界历史,一些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对外侵略、殖民、掠夺,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而中国不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老路,不照搬西方国家发展模式,不靠殖民掠夺,不转嫁矛盾,通过独立自主、艰苦奋斗,通过与其他国家互学互鉴、合作共赢,在和平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掀开了人类现代化史上的崭新一页,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不断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特征,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尊重和借鉴、相互交流和融合,才能为人类解决时代困境、实现共同进步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文明只有在各国各民族的发展中相互交融,才能汇聚成共同的价值取向,真正形成共同体。因此,我们要同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合作,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平等、互鉴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人类社会更美好的未来。

四、结语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9](p11)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共同体元素,由小家及大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共同体元素是一个富有丰富内涵和创新特色的理论构想,从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角度来看,它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导向。它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同时也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刘亚秋.“家”何以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社会性基础[J].江苏社会科学,2022(1).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02).

[8]习近平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组织动员广大妇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N].人民日报,2023-10-31(01).

[9]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1]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01).

[12]尹旦萍.习近平关于家庭建设重要论述的意蕴及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8).

[1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10-29(01).

[14]孙希旦.礼记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

[15]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以金砖责任应对共同挑战,以金砖担当开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23-08-24(01).

[16]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7]习近平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3-03-16(01).

[18]習近平复信希腊学者[N].人民日报,2023-02-21(01).

猜你喜欢
家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科学导报(2023年92期)2024-01-06 05:44:03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西部论丛(2018年8期)2018-09-03 08:41:50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学理论·下(2017年12期)2018-03-23 07:51:40
论习近平家风建设思想
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与党内政治生态净化
中州学刊(2016年11期)2017-01-06 01:58:58
陈云的家风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红广角(2016年7期)2016-08-05 16:21:42
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建设
现代交际(2016年8期)2016-05-23 15: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