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2024-02-22 07:26:52林振调邵伟德
体育教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共育

林振调 邵伟德

摘  要:“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同样,中小学体育也应提倡“三全育人”,即通过全员育人,夯实青少年全体学生的体育公平均等化教育;通过构建課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育人体系;全方位育人,开发青少年体育“健身育人”的多维价值,共同实现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三全育人;均等化教育;“家校社”共育;健身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1-0034-02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全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优势,使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与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筑牢群众体育根基、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实现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落实习总书记体育“从娃娃抓起”的指示,又要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三全育人”的基本精神,发挥体育“立德树人”优势,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一、全员育人,夯实青少年全体学生的体育公平均等化教育

“教育公平”既指向区域、城乡、校际、个体之间的教育均等,又包含不同类型与同类型人才接受的教育机会、条件与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公平性。“教育公平”其要旨在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差距,让各个不同区域、城乡、校际的孩子都能实现相对的均等化教育,进而对未来有希望与期待。目前我国教育公平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公平性不足;不同类型与同类型人才成长机会的教育公平性欠缺。而体育教育的公平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同一层次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学习基础与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处理好优秀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体育教育均等化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竞技运动“锦标主义”思想已成为学校领导衡量体育成效的依据,由此把学校体育工作重点聚焦于少数优秀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忽视了普通学生体育的普及工作。要实现青少年体育全员育人的目标,必须扭转校长与体育教师衡量学校体育成效的传统观念,以普通学生的学校体育普及工作为先,兼顾少数优秀学生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

(二)处理好普通学生之间的体育教育均等化问题

在班级授课制长期存在的前提下,很多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中,没有注意到体育弱生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了这部分学生[1]。因此,要实现普通学生之间的均等化教育,势必要重视班级同龄学生之间的差异。其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了解同龄学生差异基础上进行分层。差异性主要包括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体育学习基础等,差异分层可划分为:A类为优等生、B类为中等生、C类为困难生。其次,研制分类教学目标。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以分类考核标准(A类优等生的考核标准、B类中等生的考核标准、C类困难生的的考核标准)作为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力争每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达成设定目标。再次,灵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如A类学生采取重竞赛、促提高、增能力的教学模式;B类学生采取重常规、促巩固、强反馈的教学方法;C类学生采取低起点、重基础、多鼓励的教学模式,以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困难生吃不了”的矛盾,实现全员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全过程育人,构建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育人体系

以体育人的过程包含了课内体育教学、课外体育与校外体育,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应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其主要策略是开足开齐体育课,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师课后服务待遇,提升体育课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的政策,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上文件充分说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之举。然而,传统学校体育育人模式主要侧重于学校,忽略了家庭与社会对体育的贡献与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在“主阵地”上形成“新纽带”;立足家庭主体,把“旁观者”变成“主力军”;激发社会力量,把“满天星”聚成“一团火”,开创“家校社”机制共建、过程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全程协同育人新格局,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学校为主体,构建体育“家校社”育人共同体

学校体育、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学校体育为主导、家庭体育为基础、社区体育为辅助的逻辑关系”[3]。因为学校具有资源集中式、课程系统化、发展持续性的育人优势,体育教师在完成校内体育育人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体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体育教师、家长与社区指导员的“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实现学校体育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有效互补和相互促进,达成学校体育全程育人目标。

(二)以家庭为协助,提高家长体育知识技能和参与度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有义务与责任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身体的健康。要改变家长对体育的传统认知及其体育知识技能匮乏现象,“家委会”作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需要承担引导家长普及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开展常态化家庭亲子体育活动、交流家长们督促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任务。

(三)以社会为拓展,提供社区体育各类运动资源供给

改变当下体育场馆闲置、收费等现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管理与配合社区管理部门积极统筹各类运动场馆、运动器械与运动设施,引导与组织青少年各类社区体育活动与竞赛、少年宫体育活动与竞赛、传统节日活动与竞赛等,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业余竞技体育活动和群众体育运动,凝聚“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营造浓厚社会体育氛围。

三、全方位育人,开发青少年体育“健身育人”的多维价值

“身心协同发展”是指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它源自人们对健康取义、体育价值追求及人之存在方式的共性理解[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体育提出了“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目标。其中既包含了“增强体质”的生理学目标,也包含了享受乐趣的心理学目标,更包含了“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育人目标。这就要求学校体育要改变以往过多重视学生生物学功能而忽视“以体育人”的价值,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享受乐趣”为先导,调动青少年参与运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沿袭了“以教定学”的灌输式方式,忽视了青少年学生体育需求的满足与体育兴趣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要改变这一体育教学顽疾与现状,需要落实体育选项课制度,让学生自觉、自主、自愿选学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进行深化学习,才能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

(二)以“增強体质”为重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体魄的形成,需要通过后天刻苦训练获得,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学校、家庭与社会需要合力实施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家庭健身活动、社区个性化运动等形式,形成“一校一品”“一家一新”“一社一特”的体育项目,培养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三)以“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宗旨,培育青少年的体育品德

毛泽东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蔡元培认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他们都将体育视为德育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培育各类体育品德,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团队协作等。因此,新时代学校体育要高度重视全方位育人,以运动竞赛为杠杆,以体育品德核心素养为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以体化人、以体育心目标。

四、结语

以体育为舞台,能够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充满活力;以体育为媒介,可以助力青少年道德高尚、放飞梦想。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青少年体育应以开放的胸怀与务实的态度,积极探索“三全育人”机制,使每一位青少年都能从体育教育中享受乐趣、身体健康、人格完善、意志坚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张朝辉.因材施教时应考虑的心理因素[J].体育教学,2014,34(04).

[2]朱姣.“双减”背景下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策略:家校社一体化探索[J].体育教学,2022,42(02).

[3]李启迪,李朦,邵伟德.我国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价值阐析、问题检视与实践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9).

[4]邵天逸,栗家玉,李启迪.“全面发展”视域下学校体育理念的要旨论绎、问题审思与时代推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01).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智富时代(2017年9期)2017-11-04 00:35:1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