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金岳霖

2024-02-21 02:08彭苏
名人传记 2024年1期
关键词: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

彭苏

金岳霖是第一届中国逻辑学会会长、近现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起近现代独特的哲学体系,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他一生未婚,却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尤其是与林徽因结下了深厚感情,迄今仍是众多媒体和网文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学术成就,还是生活、感情,金岳霖身上都笼罩着一层传奇色彩,仿佛生活在人们的传说中。

漫漫求学路

1895年,金岳霖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旧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本是浙江人,出仕后到湖南做了一个知府级别的官,并在长沙娶妻生子。其父官虽不大,但由于有后台,得以调至黑龙江漠河当了金矿局总办,后来被俄罗斯抓到圣彼得堡,但很快被放回国,返回了长沙。

金岳霖从小受的是旧式教育,后来进了由湖南近代教育先驱胡元倓创办的湖南第一所私立中学——明德学堂。明德学堂是黄兴、陈天华、宋教仁、陈果夫等人成立华兴会的地方,黄兴曾在明德学堂化学实验室为长沙起义制造炸药,近代诗人、画家、翻译家和小说家苏曼殊曾在该校任教。1918年,毛泽东曾为明德学堂留下“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的赞誉。1932年蔣介石视察明德时,题有“止于至善”四个大字。

1907年,金岳霖进入美国教会创办的雅礼大学预科,1911年,金岳霖到北京报考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金岳霖晚年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头一场考试是国文、算学、英文,英文我觉得不怕,算学靠运气,怕的是国文。”从教会学校出来的金岳霖英文自然不会差,虽然算学太难,但他的运气来了——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做。国文的题目是他熟悉的,结果他通过了这场考试。获得第一名的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化学家侯德榜,侯德榜在清华还考出过十门功课门门满分的好成绩。第二场考试金岳霖也通过了,由此,金岳霖成了清华学堂高等科的学生。

对于进校后的学习生涯,晚年的金岳霖在回忆录中未多提及,但当时清华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候清华学堂的伙食糟得很,四大碗、四大盘全是肉。外省来的学生吃不习惯,富裕一些的学生不食。”辛亥革命爆发时,极具爱国情怀的他立即剪去长辫以明心迹。

1914年,从清华高等科毕业的金岳霖获得官费留美,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商学。但他对商学不感兴趣,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与张奚若同班。当时胡适也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三人成为好友。

胡适回国后,徐志摩于1918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金岳霖又与他成为好友。金曾回忆说:“他和我们很不一样,头一点是阔,我只有六十美元一月,张大概也差不多,徐是富家子弟,他来不久,就买了一套七十二美元的衣服。”然而,贫富之差没有影响三人的友谊。

1920年,金岳霖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次年又到英国师从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和哲学家巴克。前者曾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理论(创造性思维阶段论),后者则是欧洲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大师。在英国期间,金岳霖攻读了被视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及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的大卫·休谟的《人性论》等著作后,思想发生变化,他晚年在回忆录中写道:“从此我进入了哲学。”

1925年,在美英两国留学十二年的金岳霖学成回国。次年,清华大学聘请他讲授逻辑学。他与冯友兰等人一起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金岳霖任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国哲学和逻辑学研究之巅峰

从1926年开始,金岳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1935年,清华大学出版部将他在清华讲授逻辑学的讲义出版,定名为《逻辑》。

在该书中,金岳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运用缜密的逻辑思维,将枯燥的逻辑理论阐述得一清二楚。此书出版后在中国学术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逻辑学专著。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将《逻辑》一书列入“大学丛书”出版,1937年再次印刷。一本高深难懂的学术著作能两次出版,可见此书的价值和影响。然而,几十年后金岳霖评价自己这本书:“写得最糟的是大学《逻辑》这本书,介绍一个逻辑系统那部分简直全是错误,我也没有工夫去改正我的错误。”

1938年2月,金岳霖随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经长沙南迁昆明,三校到昆明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个学院二十六个系,由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三位校长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梅贻琦主持校务,金岳霖出任西南联大文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兼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

西南联大建校后,由于抗战期间物资极度匮乏,教授们都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梅贻琦每月薪水不足六百元,而昆明市场上一支派克钢笔就要六千元。西南联大另一位负责人、北大原校长蒋梦麟靠典卖仅剩的衣物书籍维持生活。主持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后来被尊称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因贫困失去了两个孩子。日后的美国汉学大师费正清来到金岳霖临时搭建的住处与他交谈,一只硕大的老鼠穿过纸糊的天花板,差点掉在两人身上,而买一只猫就要两百块,几乎相当于金岳霖小半月的薪水。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中,金岳霖还是一如既往地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

金岳霖全力以赴地撰写其学术著作《论道》,并在1940年完稿,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著作出版之后在大后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贺麟,称誉《论道》“是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

在《论道》中,金岳霖试图用西方的逻辑方式建立起中国的形而上学体系,在这套体系中,他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中体西用的观点,而重新用西方哲学的视角来解决中国文化或者哲学遇到的问题。这种对于哲学的看法,可以说是真正接续上了中国哲学的传统,体现了金岳霖的中国情怀。

在此期间,金岳霖还完成了七十万字的《知识论》一书,该书围绕“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这一主旨,系统地论述了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形成以及知识的可靠性、衡量真假的标准等问题。然而,在一次日机突袭中,这部书稿丢失了。几十年后,金岳霖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时丢失书稿的情况:“那时候日帝飞机经常来轰炸,我只好把稿子带着跑警报,到了北边山上,我就坐在稿子上。那一次轰炸的时间长,天也快黑了,我站起来就走。稿子就摆在山上了,等我记起回去,已经不见了。”之后,金岳霖只得重写。可想而知,重新撰写一部七十多万字的学术著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

1948年12月,金岳霖将重新写好的《知识论》寄给商务印书馆,但此时北平即将和平解放,时局动荡,商务印书馆已经没有能力出版了。直到三十多年后的1983年,商務印书馆才出版了这本书,而次年金岳霖就去世了。

1948年,金岳霖与胡适、赵元任、傅斯年等八十一名中国顶尖学者一起,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50年,五十四岁的金岳霖出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包括清华在内的六所大学的哲学系合并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金岳霖被调整到北大。晚年时他回忆道:“周培源先生要我做北大的哲学系主任,我说我不干……周培源:‘要你做,你就得做。我就做起系主任来了。”

1953年,金岳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委员和常委,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此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我追随毛主席接受了革命的哲学,实际上是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金岳霖一生和毛泽东吃过四次饭,其中有一次是毛泽东共同宴请他和程潜、章士钊。他甚至和几位朋友商量为毛泽东祝寿,朋友把事交由他办,但他在回忆录中没有记录此事的下文。

1979年,在第一届中国逻辑学会上,德高望重的金岳霖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83年,他最看重的著作《知识论》在时隔四十余年后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最为遗憾的,是他在回忆录说到的,他一生只写过三部书——《逻辑》《论道》《知识论》,而且这三本书都是其在青年和中年时写的。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

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著名学者张申府曾说:“ 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那么金岳霖当是哲学界之第一人。”这是对金岳霖一生最好的评价。

传说中的痴情老金

金岳霖身材高大,一表人才,早年有一位美国女友叫秦丽莲,1925年两人回国后一直同居,金岳霖的朋友们都知晓。

清华“四大导师”之一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在其所著的《杂记赵家》一书中记录了一件趣事:1924年,赵元任夫妇从美国到欧洲,一天到饭馆吃饭时碰到金岳霖,金岳霖向有钱又大方的赵元任夫妇借了三十元。拿到钱后,金岳霖竟然和秦丽莲去了意大利游玩。《杂记赵家》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事:金岳霖和秦丽莲在北平时,杨步伟有一天接到金岳霖的紧急电话,本是妇产科医生的她,以为是秦丽莲怀孕了,到金岳霖家后才知道是金岳霖养的一只鸡下蛋下不下来。徐志摩也曾在文章中描述二人在北平时的形象:“老金他簇着一头乱发,板着一张五天不洗的丑脸,穿着比俄国叫化子更褴褛的洋装,蹩着一双脚;丽莲小姐更好了,头发比他矗得还高,脸子比他的更黑。” 著名国学大师吴宓是金岳霖的好友兼同事,他在1930年4月4日的《吴宓日记》中记载:“如感情浓厚,即仿金岳霖与泰勒(即秦丽莲)式而同居,或仿张奚若与杨景任式而结婚。”

1931年,同居五年多的金岳霖和秦丽莲劳燕分飞。就在这一年,金岳霖认识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三人很快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梁思成、林徽因在北平北总布胡同的家,是朋友经常聚会的场所,钱端升、张奚若、周培源、陈岱孙、朱光潜、巴金、沈从文、徐志摩等文化名流都是常客。金岳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些集会都是在我的小院里进行的,因为我是单身汉,我那时吃洋菜。除请了一个拉东洋车的外,还请了一个西式厨师。”他还写道:“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1932到1937年夏,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他们住前院,大院;我住后院,小院。除早饭在我自己家吃外,我的中饭、晚饭大都搬到前院和梁家一起吃。这样的生活维持到七七事变为止……”

西南联大时期,金岳霖在昆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随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至四川南溪李庄,金岳霖一有空就去看望他们。抗战胜利后,金岳霖与梁家一起回到北平,重回清华。

1955年4月,林徽因病逝。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送上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1972年,梁思成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在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去世前的几十年里,并没有出现过金岳霖与林徽因之间的传闻。

1990年,《人物》杂志第五期刊出了林洙的一篇文章:“我曾问起过梁公,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不娶的事。梁公笑了笑说,可能是1931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我们都哭了。当徽因把我的话告诉老金时,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2004年,林洙出版《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书中将原来的“1931年”改为“1932年”。而金岳霖1932年6月才搬到北总布胡同,此时林徽因正怀孕几近临产(其子梁从诫1932年8月出生)。

之后,国内外文章和书籍中所说的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是“天字第一号备胎”,林徽因也被污名为“绿茶鼻祖”,基本上都源于林洙的这番话。

遗憾的是,林徽因、梁思成和金岳霖已去世多年,此事再无对证。而其他众多有关林徽因和金岳霖的“感情”故事,如“梁思成二婚当日,金岳霖到林徽因墓旁默默独守一晚”之类,基本上都是后人牵强附会,真伪难辨。

其实,在林徽因去世后,金岳霖有过一次差一点就要实现的婚姻。

20世纪50年代,金岳霖经常参加中国民主同盟的学习,学习小组中有一位女同志,同他在一个组学习,时间一长,两人慢慢就有了来往,这个女同志就是大名鼎鼎的浦熙修。

浦熙修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抗战中是有名的进步记者,被称为大后方新闻界的“四大名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文汇报》副总编辑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全国政协文中资料研究委员会文教组副组长,还是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候补委员和民盟北京市委常委兼副秘书长。两人越走越近,金岳霖常邀请浦熙修到家里吃饭。两人渐生情愫,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然而不久,浦熙修患了癌症,两人终究没有走到一起。

一生未婚、无儿无女的金岳霖,一直由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照顾,已娶妻成家的梁从诫经常住在金岳霖家。1984年10月,八十九岁的金岳霖病逝。他离世前告诉梁从诫,不要给自己办葬礼,不保留骨灰。但梁从诫没有遵照他的遗嘱,而是把他埋在了父母的墓旁。

金岳霖晚年在回忆录中的《最亲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徽因》一节中写道:“爱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感情或感觉……爱说的是父母、夫妇、姐妹、兄弟之间比较自然的感情……喜欢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喜悦,它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生活差不多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生活。”这应该就是他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之间最真实的感情写照。

猜你喜欢
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论金岳霖接受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在理路
《林徽因传:一代才女的心路历程》:且以优雅过一生
善的原意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较真的金岳霖
林徽因VS陆小曼:富养的女儿差别在哪里
林徽因比张爱玲幸福的秘诀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