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石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石河子 832028)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农业源污染普查,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准确判断当前农业环境形势;有利于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1],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普查涉及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秸秆、地膜等诸多方面,污染来源面广,意义重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一团积极增强农业污染源普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站位,精心组织,对辖区内种植业污染源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第八师一四一团2022年的耕地覆膜面积为1.2万hm2,占耕地面积的95%,地膜覆盖生产已成为确保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现已在棉花种植上广泛使用。第八师一四一团对残膜污染状况进行了监测,平均农田地膜残留量12.66 kg/667 m2。距新疆自治区提出的残膜量5 kg/667 m2的目标有很大差距,所以残膜的回收与污染治理已迫在眉捷。
第八师一四一团制定了残膜治理方案,加强组织机构,各单位成立相应的残膜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残膜治理的检查验收考核工作。一是加大监测力度。在春季农田残膜污染状况监测中,设置取样点2 802个,调查面积2 802 m2,监测总面积1.17万hm2,平均农田地膜残留量为12.66 kg/667 m2。其中:农田地膜残留量0~10 kg/667 m2的面积为0.33万hm2,占比28.21%;农田地膜残留量10~20 kg/667 m2的面积为0.80 万hm2,占 比68.38%;农田地膜残留量20~30 kg/667 m2的面积为0.04万hm2,占比3.41%。二是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由职工签订生态卫士承诺书,开展残膜治理整治专项行动。三是严格按照2016年颁布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规定,全部采用了0.01 mm的地膜,用量为5.0~5.6 kg/667 m2。四是加强残膜回收工作,在春播前与秋收后对残膜进行机械回收,回收的残膜集中堆放,严禁焚烧和掩埋。连队两委对回收质量进行现场验收,并将验收结果在单位进行公示,将残膜管理纳入职工管理。五是积极推动厚膜应用,一四一团2022年推广使用0.015 mm加厚膜约0.13万hm2,投入资金59.517 93万元,受益农户493户,合作社3家。
团场虽然每年都在加大残膜治理的力度和考核,但受回收机械限制,始终不能达到95%以上的残膜回收率。而效果好的机械成本较高,农机户不愿购买,最终由于地膜回收机械落后而造成回收率低。
收回的残膜集中统一堆放在各堆放点,长期无法回收利用,影响环境质量。
可降解膜由于技术不成熟且成本高,团场目前未推广。
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建议普及残膜回收,设立残膜治理专项经费。一是用于补贴回收质量较好的机械推广与应用,将残膜回收机械做为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标配;二是用于可降解膜的推广与应用;三是用于回收企业的政策补贴,推动地膜回收后的无害化处理,回收再利用体系的建设等。
从肥料的用量来看,棉花及大田作物通常施尿素40~46 kg/667 m2,磷酸钾铵16 kg/667 m2,磷酸二铵12~15 kg/667 m2。酿酒葡萄通常施尿素12 kg/667 m2,磷酸一铵17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
一四一团每年基施肥一次,追肥从6月中旬作物头水开始到8月下旬滴水结束,采取水肥一体化随水滴施技术,全生育期施肥6~7次。全团全年共计施入纯氮3 559 t,五氧化二磷1 441 t,氧化钾1 260 t。全年肥料纯量施用量6 260 t。
对化肥依赖,长期使用化肥,有机肥投入少,土壤有机质下降,理化性质变差。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继续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建议合理配置有机肥、氮磷肥比例,重视补充中微量元素。合理运筹水肥供应,对保水能力差的沙土地可以少量多次进行滴施,以减少肥料的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有机质。强化化肥中有害物质的监测,根据肥料性质确定施肥方法及时间,确保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
一四一团棉花施用农药情况见表1。农药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而使用的化学物质,虽然目前农药应用逐渐向低毒性、高活性、环境相容性好的方向发展,但农药的长期使用依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残留物对土壤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长期单一使用农药增加昆虫抗药性等等。一四一团部分职工不能正确用药,过量使用农药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农药在土壤中蓄积而产生污染,而且还会通过蒸发、蒸腾作用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表1 一四一团棉花施用农药情况
3.2.1 生物防治措施不到位
植保工作基本以技术指导为主,管理为辅,虽然提高了职工的自主意识,但对病虫害的调查和管理也增加了新的难度。造成效果较好的生物防治方法推动不利,频振灯亮灯率直线下滑,捕杀等生物防治措施基本停止。
3.2.2 盲目防治
病虫害植保人员缩减,个别职工不能客观对待虫害的发生,没有做好防效调查就盲目用药。比如在棉叶螨的防治中,盲目兼防兼治棉蚜,造成后期棉蚜迅速繁衍,最终增加了棉蚜防治次数。防效不好时,盲目增加药量,不具体分析造成防效低的原因(水量、防治时间等)。由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从而增强病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喷洒的70%~90%农药流失到了土壤中,这些农药在土壤中蓄积,流失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现代植保观,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从营造良好的棉田生态系统出发,生态调控和人为干预有机结合,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为中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害化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补充,以提高防效、节约成本、减轻为害为目标,加强职工绿色植保培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
总之,农村环境整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尽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的短板。按照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打响农业污染治理攻坚战,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废弃物资源化,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者作用,引导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补齐短板。建立稳定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经费渠道,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合理保障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