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伟
和中国现代很多学科一样,历史地理学科也是现代建立起来的。侯仁之为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是该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北平历史地理》是其代表作。他毕生从事北京历史地理研究,这不仅是他立身处世的职业,也是他安心寄命的志业,以至于他女儿说是“本业不可废,志气不可夺”。
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建立,离不开对西方经验的借鉴。西方历史地理学的滥觞可以上溯到十六世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已蔚为壮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则相对较晚。侯仁之出国前,在这一领域跋涉近十年,到1947年,在成为英国历史地理学家达比学生以前,“还不知道有历史地理学”。在利物浦大学期间,侯仁之写出博士学位论文《北平地理研究》。
该书绪论标题为“地貌地形与地理关系”,开篇即将北平地理位置的优势展现出来。这里北靠燕山,西依太行,东临渤海,南接平原。幅员辽阔,水深土厚,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这里是华北平原的北端,南通中原,西达西北,东往东北,交通便利。这里是农耕区与游牧区过渡地带,又接近渤海,农耕、游牧和航海多种文化在此交融。这些为北平成为大都市乃至全国首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地理学在承认地理对人类活动先在性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改造和影响。有史可考的是,周武王封尧的后代在此建立蓟城。到了辽国,作为陪都,称为南京,金朝称为中都,元、明、清三代上升为国家政治中心,称为北京。
这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亦即北平建城的三阶段,依次是西周至隋唐的“边疆之城”时期,辽金的“过渡阶段”时期,元明清的“王朝都城”时期。这里,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对抗、消长与融合:“当蒙古人最终征服全国的时候,这座城市成为统一大帝国唯一适合的都城,因为这个大帝国既容纳了南方的农耕百姓,也容纳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在中华民族辽阔的国土上,在游牧和农耕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冲撞和融合的背景下,考察北平作为全国首都的形成。
北平位于华北平原的最北端,作为边疆城市,交通是大问题。北平最初是开通太行山东麓的大道;秦汉时,开通沿汾河,经太原、井陉到正定的大道;隋末唐初,隋炀帝开通了通济渠和永济渠,连接江都、洛阳和幽州。元朝定都北平统一中国后,北平人口激增,需要大量物资。这些只能从全国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获得。元朝统治者就修建运河来解决,明代对运河加以修缮和发展,形成了现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物资供给问题。
在具体方面,这部著作着眼点是城市建设和水系变化。在城市建设方面,这部著作考察从早期蓟城以来北平城的位置变迁、规模增减和布局变化。蓟城和幽州建置年代久远,无法细究。但书中对辽朝南京和金朝中都有仔细研究。对元大都,该书用大量篇幅进行叙述和考证,还强调,元大都虽然是游牧民族建设的,可完全符合汉民族的建筑理念,《周礼·考工记》的理想初次得到实现。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础重建北平城,该书对元明之际北平城的变化,尤其中轴线的移动,做了具体详尽的研究,对清朝皇家园林也做了详尽的考察。在水系方面,该书着力甚多。北平远离大河,雨季集中,河道不固定,又有运河注入,人工河流兴废无常。这些都增加了北平水系研究难度,而侯仁之对北平水利素有研究。这部著作从水系变迁和城市建设互相作用的角度出发,对历史上的蓟城、南京、中都、大都、北京城在选址和规划上如何考虑河流湖泊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历史地理分析方法。作为严格的学术著作,书后面的四个附录,依次是《北平历史沿革表》《古城研究文献来源》《古城遗址》《北平附近的河道变迁》。
侯仁之论文完成于1949年,他因此获得博士学位。虽然这本英文著作当时没能在国内出版,但思想一直印在作者的脑海里。后来,他一直做北京城研究,对北京城的建设和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侯仁之因此被称为三大历史地理学家之一,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9月24日,侯仁之去世前的一个月,《北平历史地理》由其学生邓辉翻译,样书送到他病房,放在他枕边。
对侯仁之来说,这不仅是立身处世的职业,还是安心寄命的志业,“不可废之本业”来自“不可夺之志气”。这志气,来自对古都北平的挚爱、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和建立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雄心。
1932年,二十岁的侯仁之求学燕京。宫阙庙坛的庄严壮丽,城关市街的规制恢宏,深深打动了他。他觉得这座古城的存在,不单是历代帝王意志的产物,更有着深刻的地理和历史背景。留学之前,他在北平生活十五年,从事研究十多年。生于斯长于斯,吾爱吾庐。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对现实的感受,他对古都北平產生了一种深沉的爱。不仅如此,他还要追究何为所爱,于是就有了对北平进行彻底、深入和持久的研究,这成为其终生不懈追求的职业、须臾未曾废离的本业。
往大处讲,这种志气来自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全面抗战爆发前,侯仁之一直在燕京大学上学教书。“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燕京大学被关闭,侯仁之被关进日本监狱。在监狱里,侯仁之开始构思《北平历史地理》的写作。他女儿回忆说:“《北平历史地理》写在敌寇入侵、国家危亡的时刻。它不仅是沦陷中的苦难习作,父亲更是以此明志:本业之不可废,志气之不可夺;确立以北京研究为安身立命的事业,为生活的重心,以事业寄托性命;坚信矢志不渝、终生不悔的‘献身’将使国家和社会受益。”它酝酿于日本监狱,完成于英国大学,是一部忧世爱国之作。
爱不是空谈和口号,而是投入和奉献。作为学者,对首都和民族的爱最终要落实到自己的专业研究上。对侯仁之而言,就是要建设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如前所述,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建设是滞后的。作为《禹贡》杂志主编顾颉刚的学生,侯仁之对历史地理十分熟悉。他后来没有留学哈佛和耶鲁、剑桥、牛津,而是到不太出名的利物浦大学,就是因为那里是历史地理学科研究重镇。侯仁之是有备而去的,是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建立中国历史地理学科而去的。1929年,陈寅恪赠诗给毕业生:“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这首诗侯仁之是知道的。他留学英国,就要是为学界、为国家洗掉这种耻辱。因此,就在妻子生下闺女的次日,侯仁之忍痛割爱,别妻离子,远赴异国,一别就是三年。
《北平历史地理》出版后受到学界和读者的广泛好评,作为译著能取得成功,也得益于翻译之力。译者邓辉教授是侯门高足,专业造诣高深,熟悉老师思想,翻译该书不仅得心应手,而且锦上添花,信而合其旨,达而通其意,雅而美其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