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钱”

2024-02-20 10:30陈彩虹
书屋 2024年2期
关键词:不值钱等式存量

陈彩虹

一、“钱”总是有限的

货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钱是货币的俗称。按常理,货币和钱是一个东西,仅仅是叫法上不同,两者不应当有什么区别,至少不应当有重大区别。事情并非如此。

千万不能小看这个俗称之“俗”,它的意义非同小可,暗含了“钱”与“货币”内在规定的不同,这就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的差别。“钱”是日常社会生活用语,“货币”是经济金融部门的用语,以及经济金融研究的学术或思想用语。简单说,一个具体,一个抽象。甚至于,从语言学的角度讲,“钱”和“货币”这两个词,指向了完全不同的对象。

深入地解读“钱”,一方面,它总是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的行为主体相关,如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等,即“钱”一定会归谁所有,不会“无主人”地存在;另一方面,它又总是和社会生活中具体的活动事项,尤其是经济活动事项相关,即它总是被使用着的,如购物支付、投資股票和社会捐赠等,哪怕是将“钱”存放在银行作为财富保存,也是一种使用。在这里,前者表明“钱”和所有者的关系,我们称其为“有钱的主体”;后者表明“钱”在使用中生成的具体形态,我们称其为“用钱的事项”。

不论是有钱的主体,还是用钱的事项,它们所呈现出来的“钱”的数量,都是有确定边界的。也就是说,人们拥有“钱”也好,使用“钱”也罢,不会出现无限大,或趋向于无限大的情况。这是常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很容易观察得到。我们从未见过或听说过,哪种主体会拥有无数的钱,哪怕一个非常富裕国家的政府,所拥有的“钱”也是数得过来的;何况大部分政府,还时常因为缺“钱”要发行债券,向公众借款。我们也从未见过或听说过,哪种社会活动事项,会使用大到不可计量的钱——活动事项有大有小,用“钱”也有多有少,但用“钱”无限度的事项在社会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

既然有钱的主体和用钱的事项都存在“钱”的数量边界,由它们加总而来的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全部“钱”的总量,无疑也是有限的。这还是常识,或简单的逻辑推论。这些有钱的主体和用钱的事项,不过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微观单位,它们“钱”的加总,仅仅是求有限数量之和的算术,不可能无中生有地计算出无限量的“钱”来。一句话,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微观单位“钱”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宏观层面“钱”的总量同样有限。这就引出了我们的结论,“钱”总是有限的。

“钱”的现实有限性,并不意味着我们关于“钱”数量的思维会受到限制。有人就深入地质问过,在有钱的主体和用钱的事项里,有没有某种特别的“主体”或“事项”,它们潜在地存在无限扩大“钱”数量边界的可能。只要启动这种可能,这样的“主体”或“事项”,就可以使一个国家或经济体“钱”的数量加总推演至无限呢?

先看有钱的主体。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部门将全部有钱的主体大致分为三类,即个人、企业和政府。显而易见,个人和企业主体是不可能扩大“钱”的数量边界到无限的。原因很简单,他们是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得到“钱”的,基于产品或服务的有限,他们不具备这样的扩大能力,也没有相应的社会扩大基础,还没有可供运作的扩大途径。那么,政府这个主体呢?

政府的“钱”主要来自税收、规费和政府企业利润,它们都是有数量边界的。但是,现代政府有向社会发债借“钱”的机制,且没有任何自然性的限制。这是不是说,政府有可能成为那个扩大“钱”的数量到无限的主体呢?回答是否定的。

一方面,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用于购买政府债务的“钱”是有限的,政府发债向个人或企业借“钱”,首先受制于这种有限性——政府即便可以无限度发债,社会也没有无限的“钱”可用;另一方面,借债总是要还的,还要附加利息,政府最终能够用于还债的“钱”,只能是税收、规费和政府企业利润,这些收入来源的有限性,约束了政府的还债能力,发债的无限性完全没有未来收入的保障。不错,政府可以“借新债,还旧债”,形成某种长期甚至扩大的债务累积余额,国债将永远地存在,甚至有人将此现象称为“国债不是债”,但这并不会改变政府发债受限的性质。可以肯定,政府无限度扩大“钱”数量的边界,永远只能是乌托邦式的想象。

再看用钱的事项。在社会生活中,“钱”主要有三大用途。一是支付花“钱”(购买商品或服务),二是投资用“钱”(组织生产经营和服务,或购买生息资产,以钱生钱),三是将“钱”作为财富保存起来(持有现金或存放银行)。自然界或许存在某种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但人类社会生活的事项,件件都是具体的,边界清晰,否则无法称之为“事项”,更无法运作操办。由此引致出来的,一定是数量边界清晰的交易、投资和财富保存等活动,也就是任何事项使用“钱”的数量都计算得过来,不可能是数量无边界的大敞口。

总而言之,在社会生活中,有钱的主体也好,用钱的事项也罢,它们关联的“钱”,超越不了有限性。具体地说,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任何这样特殊的微观“主体”或“事项”,它们有潜在的可能性,可以扩大“钱”的数量到无限大,或是趋向于无限大。基于微观上的如此定性,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在宏观层面上,无论如何也加总不了“钱”的数量到无限大。

二、“钱”和“货币”是什么关系?

《书屋》2023年第五期刊登了拙文《无限的“货币”》,讨论现代经济体系是否存在货币量无限扩张的问题,得出的结论令人有些惊讶:货币无限量或趋向于无限量,完全可能成为现实。这个结论的底层逻辑是,在现代经济体系下,货币的供应由各主权国家的中央银行掌管,并通过商业银行体系来运作,存在货币无限量供应的机制;而在消费品、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中,虽然前两大市场吸纳货币量有限(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会产生强大的阻力),但由“金融创新”而来的金融资产市场,各种金融产品可以无限扩大,吸纳任何量级的货币。正是现代货币供应机制和金融资产市场吸纳功能的对应,构筑了现代社会货币无限量扩张的现实基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中央银行实施“量化宽松”等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大放水”,在相当程度上支持了这一结论。

对于任何国家或经济体而言,一方面是有限的“钱”,另一方面是无限的“货币”,就会出现一个明显的逻辑冲突。毫无疑问,避免这个冲突的一条出路,就是认定“钱”和“货币”不是一个东西。然而,如此认定与常识严重相悖。

第一,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个人、企业和政府主体所拥有的“钱”,不论它们以何种形式存在,即不论是持有现金(纸币或硬币等)形式,还是存放在银行的账户形式,无一不是各主权国家中央银行发行或衍生出来的货币,它们使用完全相同的货币名称和计量单位,如单位为“元”的人民币。换句话说,有钱的主体拥有的“钱”,都是“货币”。

第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百姓使用的“钱”,不论是纸币、硬币,还是银行账户支付币,都是各主权国家中央银行发行或衍生出来的货币;就是各种各样的电子支付手段,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也都是直接连通到商业银行,再间接连通到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换句話说,百姓所有用钱的事项中使用的“钱”,都是“货币”。

那么,“钱”和“货币”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常识看来,它们完全对等,甚至可以说就是同一个东西;而从经济运行的现实分析,它们又有着如此的不同,仅是“钱”的有限和“货币”的无限就令人十分困惑。这个问题,将我们引向了一个认知它们的基本但极为重大的要素:时间。

选定一个时间点,如2023年9月1日。在一个主权国家或经济体内,个人、企业和政府等全部主体拥有的“钱”和在使用之中的“钱”,是一个有限的总量;同时,从中央银行发行并经过商业银行体系运行出来,进入整个经济体系,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主体拥有和使用的“货币”,也是一个有限的总量。这样两个总量,不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实践来看,是相等的,因为它们是一回事——所有的“货币”一经落实到各个主体之上或是使用的事项之上,就转变成了事实上的“钱”。

经济学给予这两个总量一个专用名词:存量。即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整个经济体存有或存在的数量,如同一个物品仓库里某时点现有的存货一样。与物品存货不同的在于,“钱”或“货币”存量本身就是综合价值形式,它们可以直接加总并比较大小,物品则会因为不同的性质和形态无法直接加总和比较,需要定价后才能求和和对比。由此,我们得到一个重大的等量关系:在选定的时点上,“钱”和“货币”的存量是相等的。

时间变动,来到9月2日,假定中央银行新增加货币供应量,经济学称之为:增量。一般认为,这些增量货币,发出的瞬间就是“钱”。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不确定的事情。恰恰是这个“很不确定”构成了“钱”和“货币”关系认知的关键。这一天新增的货币供应量会有三种可能的运行结果,重塑并展现当天“钱”和“货币”的新关系。

第一,正常进入经济体系之中。从中央银行增加发行出来的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运行,顺理成章地转化成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主体拥有或使用的“钱”。这里的“顺理成章”,是指各个主体正好需要或使用这些增量货币。在这种情况中,货币的增加等于“钱”的增加。这一天结束时,新的存量等式形成。

第二,在银行体系内转移,未进入经济体系之中。从中央银行增发出来的货币,并未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运行,转化成个人、企业和政府拥有或使用的“钱”;而是在银行体系内部“转移”,或是回到中央银行。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增加了,但“钱”没有增加,存量等式维持前一天的状态。

第三,强行进入到经济体系之中。从中央银行增发出来的货币,是有各种各样的手段,使其强行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所拥有或使用的,如经济危机时中央银行“开飞机撒钞票”,直接向这些主体“发钱”(通常冠名为“刺激需求”类目的)。这里的“强行”,是指中央银行单方面意愿来增加货币供应,并不是各个经济主体主动的正好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增加了,“钱”也增加了,新的存量等式形成。

容易看到,这里值得重点分析的是第一种和第三种运行结果。由于新增货币都成了“钱”,相比于9月1日,整个国家或经济体“钱”的总量,在9月2日都增加了。这两种结果从表现形式看完全一样,但“顺理成章”转化为“钱”,和“强行”进入变成“钱”,一个是供求契合之为,一个是硬性派送而来,使得新增“钱”的性质大相径庭。

基于供求契合而增加的“钱”,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投资、生产、服务和生活等需求所引致出来的,它们将完善市场的供求关系,激励生产和服务供给,提高社会就业水平,配合、推动和支持社会财富的增量创造,进而使整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总财富量增加;硬性派送而增加的“钱”,则由于它们并非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中各个主体的实际需要,特别是生产和服务供给方的需要,它们并不能够带来社会财富的追加创造,无法增加社会总财富的一分一毫。可见,新增的货币虽然都成了“钱”,但不同方式而来的“钱”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在规定。这种内在规定,提出了经济学研究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社会经济生活重大的现实难题。

这就是货币的价值问题。“货币”和“钱”都是财富的一般代表,在上面的第一种结果中,货币供应的增加,带来了财富的实际增加,这时增加的货币就是实实在在富有价值的,它们和存量的“钱”一起,代表着新的更大的社会总财富;而在第二种结果中,货币供应的增加没有带来新的财富增量,如此增加的货币是没有价值的,即便转变为了“钱”,它们和存量的“钱”加在一起,仍然只代表以往既有的社会总财富。两种结果一比较,“钱”和“货币”的关系就清晰了。

概而言之,“钱”是存量财富的代表,“货币”则是存量财富和可能增量财富代表的相加。由于存量的“钱”和存量的“货币”相等,对于货币来说,重要的就是它的增量。如果说,增量货币带来了增量财富,增量货币就是有价值的“钱”,能够维护或增加存量“钱”或“货币”的价值;如果说,增量货币没有带来增量财富,增量货币就是没有价值的“钱”,必定摊薄或减少存量“钱”或“货币”的价值。这类似于做馒头时的“和面”,水和面粉的量相配,才能够“和”出“好面”;如果只增加水,不相应增加面粉,既有的“好面”就会被稀释而做不出好馒头来。

三、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

货币数量和货币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始终就是货币理论、政策、制度和实践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的内在冲突在于,货币数量和货币价值究竟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我们是“两个东西”论者,尽管从表现形式上,它们时常只以一种面目出现。如100元人民币,这里的“100元”可以说是“货币数量”,也可以说是“货币价值”。两者的不同在于,货币数量“100元”是指中央银行以其发行权威标示的货币名称量;货币价值“100元”则是指它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交换到的商品、服务等的数量——100元可买一个杯子,和100元可买两个一样的杯子,货币数量相同但货币价值显然不同。经济学将这样“两个东西”命名为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

综合前面关于“钱”和“货币”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个简单的货币数量等式。

等式一:存量“钱”=存量“货币”

等式二:前期存量“钱”+增量货币=本期存量“钱”=本期存量“货币”

我们先将“钱”搁置到一旁,就“货币”进行讨论。由于增量货币可以分为“有价值”和“无价值”两种形态,等式二会有两种结果出现,它们表现为下面新的货币数量等式。

等式三:前期存量“货币”+“有价值”增量货币=本期存量“货币”

等式四:前期存量“货币”+“无价值”增量货币=本期存量“货币”

仅从货币数量关系来看,等式三和等式四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等式三中的增量货币“有价值”,而等式四中的增量货币“无价值”,造成了等式三中“本期存量”不仅货币数量增加,而且价值增加;等式四中“本期存量”则只有货币数量增加,没有价值相应的增加。两相比较,我们又得到两个货币价值的关系式。

等式五:前期存量“货币”+“有价值”增量货币=本期存量“增值货币”

等式六:前期存量“货币”+“无价值”增量货币=本期存量“原值货币”

从货币价值来看,这两个等式表明的就是前期存量“货币”和本期存量“货币”关系的不同。它们可以表达为下面更为清楚的货币价值关系式,解读当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增加时,采取“顺理成章”和“强行进入”两种不同的方式,会对货币价值带来不同的后果。

不等式五*:前期存量“货币价值”<本期存量“货币价值”(本期存量“货币”价值增加)

等式六*:前期存量“货币价值”=本期存量“货币价值”(本期存量“货币”价值不变)

这样两个关系式的意义十分重大。不等式五*所展现的,不只是本期存量的“货币”价值增加,更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财富总量,也就是经济价值总量的增长;等式六*则告诉我们,时间变化,货币数量增加,但财富总量或经济价值总量仍然徘徊在前期的水平上。更重要的在于,等式六*中的货币数量增加,不只是显现了它的“无价值”性,还有它潜在的对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经济价值总量的负面冲击——以虚无的价值形态占有或侵蚀既存真实的价值形态,造成既存经济价值总量格局的无谓调整,大量耗费甚至损毁已有的总财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通貨膨胀、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等货币金融灾难,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都可以由等式六*衍生出来。

应当说,将时间因素(前期、本期),数量因素(存量、增量)和形式及内容(数量、价值),综合起来归结到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之上,是经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从时间因素上看,“前期”可以回溯到最早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拥有或使用的“货币”,那时的“货币”由零发行开始,从无到有,一定是根据个人等主体实际需要而供应的,因而可定位于实际价值;而“本期”由于货币增量的出现,这种增量存在“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不确定性,形成的“本期”货币存量,就只可能是名义价值了。

需要强调的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不大可能将“前期”总是回推到货币发行的最早起始时刻,而是会选择靠近的有比较意义的时间节点。这样一来,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就由某种绝对的含义,转变为相对的理解了。通常的做法是,将任何选定的“前期”作为实际价值标准,而将后来变化的状态,归到名义价值上。如2000年存量“货币”选定为相对的实际价值标准,2023年底的“货币”存量就是名义价值,以便比较不同年份之间货币价值的变化。

在这个视角上,我们回过头来看“钱”和“货币”的关系。由于“钱”的有限性,它总是会落实到个人、企业和政府主体拥有或使用项目之上,属于既已存在的事实,因此,它可以归于时间上的“前期”,数量上的“存量”,和形式内容上的“价值”,也就是已经存在的实际价值;而“货币”会在前期和本期、存量与增量,以及数量和价值之间,来回地游动,属于非确定、未完成并向着无限开放趋势变动的可能状态,它总是可以表达为名义价值。

在这里,“钱”的有限性,就是实际价值的别名。它可以用来说明货币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的深刻理解——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只要货币的供应出现增量,只要货币供应的增量突破既有存量“钱”的有限性,我们就必须进入这种增量是否“有价值”的考量认知之中,就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防止货币增量的“无价值”性出现,进而防止这种“无价值”性增量对于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既存财富的负面消耗和损毁。必须清楚的是,现代中央银行可以是无限量货币供应的“印钞机”,但永远也不可能是社会财富的创造机器,名义价值再大,也不可能自动转化为实际价值。或者说,在价值问题上,“货币”永远也不可能总等于“钱”;在极端的情况下,“货币”甚至都不是“钱”。

四、“钱不值钱”:经济生活的理解

货币理论的抽象和经济生活的鲜活,是一对孪生兄弟,很相像,又不同,可以相互比照来辨识。当在概念、数据、模型、公式和逻辑推演中出现理解困难时,一种现象、一个故事、一句俗语,都可能以其生动形象的可观察性,打开理解复杂问题的那个结。在“钱”和“货币”关系问题上,最为经典的生活说法就是“钱不值钱”。它以老百姓人人都懂的关于“钱”的表达,将货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得淋漓尽致。

“钱不值钱”中有两个“钱”字。从语言形式上看,它们完全相同;但从语义上来看,差别就大了,实际表示两种“钱”。第一个“钱”字指称本期的、数量的和形式上的货币,即名义价值;第二个“钱”字指称前期的、价值的和内容上的货币,即实际价值。这个四字平常语概括了货币问题中时间、数量、内在价值规定等全部因素。

在这里,最要紧的在于,作为名义价值的第一个“钱”,并非实在的价值,它可以是足够大的数量或巨量,或无限量;但作为实际价值的第二个“钱”,必定无疑是数得清的有限数量。在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经济生活中,无限量就是“无价值”;唯有有限的“钱”,才有价值可言。这是微观层面经济活动的直接感觉,也应当是宏观层面经济管理的理性认知。

不得不说,汉语是神奇的,相同句子中同一个汉字可以同形不同质。这一点,很多语言做不到。如“钱不值钱”的英文,似只可表达为“Money is no longer so valuable”或者“Money is worthless”,如果译为“Money is not worth money”,不论语法形式还是实际内容,都讲不通。正是基于汉字“钱”的丰富性,使我们能够以国人的生活经验深刻理解纷繁复杂的货币问题。

“钱不值钱”首先是一种感叹。经济生活属于感性世界。当“钱不值钱”一说在社会中出现时,老百姓是在表达一种情绪,或许抱怨,或许伤感,又或许无助。此乃人之常情,源起于强烈的对比心理或情感刺激——老百姓看着手头拥有或正在使用的“钱”,已经不再有以往同等的购买力,同样的“钱”再也买不到先前同样的产品或服务,内心不可能平静如初,但又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去改变现状,无可奈何的感受聚合为“钱不值钱”感性十足的叹息,就是自然不过的事情。

“钱不值钱”又是一个判断。经济生活属于真实世界。源自经济生活的语言表达,必定有经验事实的对应。通常而言,“钱不值钱”是具体的人在具体的经济事项中,具体经历过“钱”的价值变化说出来的。不论这种说法是个别的还是群体的,它做出了一种时间间隔里的比较、度量和计算,得到了一个经验十足的结论。提供给社会的就是一个真切可靠的判断:现在的“钱”和过去的“钱”,真的不再是同一回事了。

既然是一种经验判断,“钱不值钱”的认识论价值突显出来。从人类认知规律来看,这样的判断是理性思考的基础,也内含了理性思考的成分,但它不是理性思考本身,并不能够直接导向富于理性的实践。也就是说,当经济生活中“錢不值钱”的说法流行开来时,它并不会自动地成为人们改变经济行为的“路标”,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尽管人们也会本能地采取一些办法,尽量去消解“钱”的价值变化带来的实际损失或预期损失。那么,从理性层面讲,“钱不值钱”应当引导出人们何种的经济行为?实际生活又是怎样的情形?

首先应当引导出来的,是去赚更多的“钱”。由于人们手头“钱”的数量有限,当它的价值减少时,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和富有者的财富水平就将下降。增加“钱”的数量来弥补价值贬损,保有生活或财富水平,就可能成为人们行为的一种内在驱动力量。显然,理性的选择是,合法和合理地去赚取更多的“钱”。在常态的情况下,人们赚钱的动力来自提高生活水平或财富水平;相比而言,“钱不值钱”情况驱动的赚钱,其动力应当更为强大,因为它涉及手中的存量财富,不至于悄无声息地“被掠夺”。

其次应当引导出来的,是积极的消费,不刻意省钱。“钱不值钱”总是有个时间间隔的,及时花“钱”购买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不是等到“钱”的价值减少了再来消费,无疑是理性的做法。一般地讲,只要手头的“钱”有了“不值钱”的现实性,或者说有了较为明确的预期,积极的消费就应当为之。否则,手头有限的“钱”就将变得价值更少,未来无法享有当下同等的消费,降低实际生活水平。

再次应当引导出来的,是进行“以钱生钱”的投资。这一点,和赚更多的“钱”道理完全一样,也是通过增加“钱”的数量弥补可能的价值贬损。不同的是,通常所说的“赚钱”,是指个人通过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得收入的行为,它表现为工资、实体企业经营利润等;“以钱生钱”的投资,则是指“钱”的资本化来获取利息、回报或金融市场价差,即购买债券、股票等。只要投资得到的增量“钱”足够多,当事人的生活或财富水平就不会降低,甚至还可能有某种提升。

概括起来看,从“钱不值钱”的经验判断上升到理性的选择,人们应当在赚钱、消费和投资等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行为改变,即更为积极地去赚钱、消费和投资。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受制于人的理性有限(如人们对于“钱不值钱”的认知就存在偏差,有人认为严重时有人可能认为不严重),同时受制于信息的不对称(人们掌握不了他人使用“钱”的情况,更掌握不了“钱不值钱”的全局情况),还受制于关于“钱”的知识和技能有限(不是人人都懂“钱”和会用“钱”),以及外部环境的不协调(如找不到赚钱机会,金融市场风险过大等),更有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如人们将节俭作为一种美德,省钱总是第一),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多地受到偶然的、经验的和历史惯性力量的作用,具有物理学中“布朗运动”的无规则特征,因而在“钱不值钱”判断之后,并不能够催生某种规律性强的群体经济行为的出现。换言之,在“钱不值钱”出现后,人们的经济行为并不足够理性,甚至比常态情形下更缺乏理性。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无可置疑。它从微观层面人们的经济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或经济体宏观层面管理的高度。如果说,“钱不值钱”出现之后,人们的经济行为自觉地发生积极的改变,那么,它会集合为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宏观运行的良性状态,保证“钱不值钱”不至于走向极端性的境地,避免或减轻经济金融灾难的发生,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甚至于金融危机等。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钱不值钱”引导人们赚取更多的“钱”,潜台词就是社会就业量的增加,就是商品和服务供给总量的增加,它将形成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新的均衡,吸纳新增的货币量,阻止“钱不值钱”趋势的强化而可能导致的经济金融灾难。其次,“钱不值钱”引导出来的消费扩大,则从需求一方活跃市场和繁荣市场,及时地均衡商品和服务市场的供求,平抑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让“钱不值钱”不至于极端化累加而滑向深渊。第三,至于投资,更是市场的均衡力量,一方面将有效地转移部分当下消费支出,平衡市场供应的瞬时压力;另一方面,推动生产和服务的供应增加,叠加起市场供求均衡的力量。一言以蔽之,“钱不值钱”之后人们自觉的理性行为,将有力和合理地作用于市场供求的关系,集合成宏观层面经济金融运行的平衡态势。

找出问题之根就是解决问题的前奏。既然“钱不值钱”情形下,微观层面人们的理性行为并不足够充分,宏观层面的管理就不能只是一般性地运用经济政策、制度和实用措施去扩大就业、刺激消费和鼓励投资,还需要激发、渲染和引导人们经济理性,需要推动经济学者们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更多普及,需要提升整个社会对“钱”和“货币”的认知水平。必须清楚的是,任何的政策、制度和措施,当且仅当它们能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并成为行为实际的驱动力量时,才会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不值钱等式存量
值不值钱
组成等式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多了就不值钱了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面子
速填等式
腐败存量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