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流课程建在思政育人的沃土上

2024-02-19 15:25龚玉清
广东教育·综合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政微信课程

龚玉清

九月,7000余名大一新生跨入校园,开启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大一新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也具有认识浅显等特点,更需要人生向导和教师的指引。如何帮助刚刚跨入校园的莘莘学子,系好大学学习生活的第一粒纽扣,我带领课程教学团队,探索了一条基于思政课程和混合教学的教学改革之路。

缘 起

九月的南方海滨城市,天气依然炎热。新学期开学不久,学校刚刚举办完庆祝教师节活动。某个周三下午,我如同往常一样提前十五分钟赶到实验机房,准备“平面设计”课程的实验课。不巧的是,空调发生了故障,给实验室管理员打电话反馈情况,得到的回复是:当天报修,第二天才能来维修。5个班的152名学生在一个机房里,十分燥热。女生还比较平静,一些男生忍不住抱怨。我看到这个情况,以身说教,让学生们忍耐一下。实验课开始,我根据课件明确实验作业任务及要求,并将微信上的图文步骤说明推送给学生,之后,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要求学生将实验作业结果上传到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课后进行作业批阅。

平静的日子突然被学生发的一条朋友圈微信打乱了。看到这条微信的时候,我心里猛地一惊,没想到作为班长的他竟然公开在朋友圈里吐槽老师,没有想到这门课程被吐槽这么狠,这么不留情面,更没有想到还有不少学生对此附和、嘲讽、甚至发表情包哄笑。我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哇凉哇凉的。从教25年,脑海中回忆起所有和学生交流的画面,从来没有被这么赤裸裸地挖苦讽刺,第一次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学生对自己真实的评价,我甚至有些怀疑:课堂教学效果真的这么差吗?为什么学生不能坦诚地与我面对面交流呢?

交 流

我平复心情后,当即给这个班长发了两条微信,告知更好地沟通方式和建议。第一条微信:“XX同学,刚刚看到你在朋友圈的各种吐槽,我觉得,作为班长,你可以把意见建议收集反馈给教师,而不是引發大家的跟帖和不满,你说对不对?”第二条微信:“班长有责任引导和沟通好全班,以后毕业了也是很重要的。你说的几个问题,我会改进教学。坏了的空调也在报修。尽量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资料和参考,微信朋友圈的文章就是为了大家课后可以有个参考。”学生也回复了,表示因为个人原因,心情不太好,不应该这么冲动。老实说,看到回复,学生未必就真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未必就心悦诚服地接受建议。他有可能是屈服于教师手中的“权威”,也可能是对课程考核和在校发展的担忧和“算计”。

于是我决定和他当面谈一谈。面谈前,我和他的母亲取得了联系。他的母亲向我讲述了孩子报考学校的理由、性格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母亲在外省的一所高校任职,批评了孩子公开发微信吐槽的方式不当。我听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担忧,也确定了彼此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希望学生母亲放心,我会正确处理好此事。利用课前时间面谈,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瘦高文静的男生,一点也看不出微信上所表现出的犀利、刻薄、嘲讽的样子。面谈开始,我首先诚恳地向他说明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讲解不够细致,机房投影不够清晰,空调维修不及时等。然后指出他作为班长,应该带头跟大家说明情况,而不是公开在微信上吐槽。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利于班级团结和学习风气的养成,对教学秩序造成不好的影响。他时而道歉和补充解释,时而提出改进建议。双方都很平和,气氛也很轻松。面对面交流,有一种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这是在学校这个教书育人的特定场合所蕴含的氛围,胜过网络上的千言万语。面对面的交流,让师生彼此放下线上形成的“成见”,不回避问题,通过眼神、语气和手势等,传递着真实的育人力量,展开教学改革的行动。

改 革

行动的发轫之初,是思想上的触动。思想的触动,引发了变革教学的行动。为了解决微信图片和文字讲解不够清楚连贯的问题,我利用电脑和录音设备,录制111个教学微视频,详细演示说明,并插入关键步骤字幕。视频既有PS软件的操作说明,也包含64个项目案例,学生可以边做边学,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基于校内的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了包括教学微视频、教学课件、习题题库、作业练习、图文素材等在内的“平面设计”在线课程,体现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的递进过程,受到学生的点赞。

为解决课程思政育人空缺的问题,我将思政元素融入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实操实训中耳濡目染。例如,设计一份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教师节海报,培养学生尊师重教,唤醒师生之间的朴素情感,让学生学习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为自己的母亲设计一份妈妈相册,激发学生知恩图报、发奋学习、回报母亲、回馈社会的内在情感,让学生感受知恩感恩的中华传统美德,同时感悟由家及国的情感升华。

为解决教材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的问题,我花了六个月的时间编写《Photoshop边做边学(微课视频版)》教材。这本教材在2021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入门基础、抠图技法、变形操作、创意绘制、色彩应用、光影变化、特殊效果、人像修图、字体设计和合成设计,从图像元素到综合设计的渐进过程,为学生们提供很好的学习参考。我还将它作为奖品,奖励课堂踊跃发言、积极参与教学示范的学生。

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课程,扩大社会效益,我于2020年12月将课程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目前共开设了五个教学班,累计有3793人选课;2021年12月上线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平台。基于项目案例和混合式教学设计,按照“学为中心、问题导向”的思路,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升”的方法路径,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软件解决平面设计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条吐槽微信,让我激发了这么大的能量,对课程教材、配套在线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教学改革,从吐槽到点赞,化对立为共进,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内涵。

反 思

教学相长,思政育人。这条微信像一根刺,我要用教学改革行动把它拔出来。教师不能停留在原地,自我循环,而应当不断生长,不断更新,因为时代在变,学生在变,课程内容也在推陈出新。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尊敬师长,积极向上成长,实现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思政教育的结合,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启迪心智,铸魂育人,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非常迫切且十分必要。“平面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我以思政元素作为作业素材,聚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工匠精神、职业伦理、法制精神等德育精神,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很好地结合起来,统一到课程目标和教学

当中。

平等对话,关注体验。在数字化时代,学生在某些方面也许比教师懂得更多,各种扑面而来的新技术、新知识,在逐步消解教师的“权威”,教师传授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思维层次,远比传授更多知识有用。微信吐槽事件,让我领悟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安规守矩”和在网络上“放任自我”的强烈反差,既是因为表达方式不恰当和沟通渠道不畅通,更是因为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导致不信任的教学氛围,进而导致班级风气的“带歪跑偏”。建立基于相互理解的平等对话,关注学生的内心真实体验,是消除教学矛盾、改进教学关系、实现教学互促的最好方法。

改革教学,促进迁移。教师是教学的“操盘手”和“魔术师”,学生可观察、可量化的表现是教学的成效评价依据。我教授“平面设计”课程,面对150多名学生,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时能采用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教学怎么混合?多大程度上进行混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课程学时、理论实践等方面精心设计。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基础较为薄弱等特点,设计基于真实场景应用需求的项目案例,“理论精讲+实践操作”,以讨论、交流、辨析、合作等方式,使课程目标向更高阶迁移,促进学生平面整体设计能力生成,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改革后的学生评价,最能够说明成效。有的学生评价说,教师很亲切,把复杂的问题处理得简单易懂;有的说,教师的讲述方式十分有趣,教学达成度很高;还有的说,课堂互动好,形象生动,寓教于学,有料有趣,可以学习额外的技能,希望学校以后多開设类似的课程。获得学生的认可和赞善,是对我的最高奖励。为了进一步扩大教学改革的成效,我和课程教学团队针对多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重点推进以课程思政和混合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平面设计”“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四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出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Photoshop边做边学(微课视频版)》《Premiere Pro CC视频编辑基础教程》三本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教材等,春风化雨,大爱无痕,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将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热爱深深融入教学改革之中,融入学生的心田。

注:本文系广东省第十二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高校本科组获奖文章。

责任编辑 罗 峰

实习编辑 杨曌辉

猜你喜欢
思政微信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