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金
摘 要:“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加入社会工作培养体系之中的学理性并不突出,必须从学科属性上检视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内在价值勾连,从本质上审视其合理性及适切性。通过对社会工作本质内涵的反思性检视,学科技术性的导向发展并没有消解其“社会的”属性,二者形成对立与统一的关系,这也为“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定位提供了基础。从专业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出发,以“社会(性)”为核心解构和重构课程体系,重新建构了“四维一体九度”的课程知识体系闭环,进一步提高了本门课程的创新性和高阶性以及挑战度。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体系;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84-04
作为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史深受社会学学科的影响,从学院建制到学科培养体系,二者都紧密相连,这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尤为明显,二者共享专业基础类课程体系设置。其中要求“各专业必须从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女性学概论中至少选择3门作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这种重叠交叉的课程培养体系设置,更多地呈现出二者学科上的相似性,而对于其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则缺乏相应的探讨。在“社会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类课程普遍加入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体系的前提下,如何构筑适合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差异性的基础上探寻学理上的内在通融性,是本文的根本出发点。
探寻“社会学概论”课程在整个学科培养体系中的适切性,不能仅仅探讨此门课的课程内容与社会工作专业内容的相似性,本质上还需要回答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学科关系问题,即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学科属性中的内在关联性,这是我们解答本文核心关切的基本前提。只有找到学科内在属性上的一致性与共有性, 才能更好地建构起符合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一方面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学专业的内在相似性,另一方面在这一契合点上解构和重构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内容体系,最终搭建起符合社会工作专业内在精神气质的课程内容体系。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内在使命及反思性检视
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自身带有一种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于学科伊始的“社会工作何以可能”的探讨,来自于弗莱克斯纳在1915年的发问:“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这种不断的自我发问,一直推动着社会工作现代知识范型的生发,其起点来自于对“科学的慈善”和“助人自助”的不断反思[1]。“科学的慈善”是社会工作专业使命表达的最初宣言,最初的发展仍然属于慈善活动的范畴,其使命表达和慈善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对于那些受苦难的人施以援助。另外,现代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的完备,又在反向促进学科努力建构以人的现实经验为依据的知识,而不是诉诸于人的超验体验。这也意味着仅仅靠宗教的悲悯与助人精神难以构筑起一门现代性的学科,特别是以科学宣称的现代学科,这就要求精确化的、严肃的知识代替宗教虚无的、模糊化的知识,当然也必然要求发展出具体的助人方法。
“助人自助”的学科目标肇始于宗教的关怀,而坚持科学使命的人同样在此处找到了助人的最终依据,因为“帮助别人做到自己帮助自己”同样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知识,需要现代性的确定性知识范式。在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年代里,相当一段时间人们普遍接受学科使命的这样一种表达,在里士满发表于1917年的著作《社会诊断》一书中,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开端和标志,就在努力建构专业化的标准,把社会证据看成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基础[2]。在此基础上,她以“人在情境中”为基本理论依据,开拓出个案工作专业化的个案诊断过程,为社会工作学科范式的科学性提供了积极的条件。
肇始于里士满的科学性追求,社会工作始终在学科的科学性上努力追求,试图打造与经济学、社会学等现代社会科学相提并论的学科地位,这样导致专业的发展过于追求技术性,学科的专业性更多地转喻为它的“技术性”,因为只有技术性的呈现,才能以一种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精确的而不是模糊的知识表达学科的科学性。进入二十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引起了学界对于片面技术性追求的反思,著作《背叛的天使:社会工作如何抛弃了自己的使命》则把这种反思推向了高潮,书中他们尖锐地指出依靠个人主义的途径来解决社会问题,只会逐渐地背离贫困的人们,最终依靠收费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于中产阶层,从而背离了学科最初的使命表达。
所罗门发表于1976年的著作《黑人的增权:受压迫社区的社会工作》一书[3],正式标志着对于技术性追求的专业发展道路的反思,以发展具有社区性追求的工作方法来解决个人面临的困境。这种对于学科发展内在属性的不断反思,持续地扩展着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视域。大卫·豪在其名著《社会工作理论导论》中,把社会工作分为四种范式:功能主义下的“修补者”、诠释理论下的“意义探寻者”、激进人本主义下的“觉醒提升者”以及激进结构主义下的“革命者”。“觉醒者”“革命者”的阐释,根本上表达了“对待现今世界的态度和意欲担当的基本责任意涵”[4]。
20世纪以来,社会工作沿着去专业权威、去病态治疗、去科技理性、去学科规训四个维度发展出了不同的实务模式。这种批判性的反思,一方面针对在福利国家体制下,社会工作越来越卷入行政性的文字工作和技术处理工作当中,顯示出行政化与官僚化的特征,进而逐渐走向解放的反面,成为社会规训的工具。另一方面则针对现代化下的碎片化实践以及后现代主义下的“多元主义”“权力”“参与”等表述,试图在“多样性”和“团结”之间保持某种平衡,福利是目的,同时也是解放的手段,这也意味着需要重新厘定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和核心价值。
上文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有关专业使命的论述作了一个概略地回顾。因其自身合法性地位的焦虑,社会工作专业始终致力于技术化的实证取向却导致专业本位主义的迷思,致力于与社会服务体制的接洽却导致行政化与官僚化,致力于专业权力场域的巩固却导致自身逐渐变成技术理性主导下治理术的一部分。针对这些自身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社会工作始终保持对于自身使命的警醒:只关注个人的问题,而缺少改变社会环境的潜质,更缺乏改变社会结构的动力。殷妙仲曾把社会工作这种内在的发展困境阐释为越专业的社会工作可能越远离社会[5]。社会工作自产生以来,其慈善使命的宣称注定其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为整个社会环境的公义和包容伸张,致力于整个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人类生活福祉的提升,而不仅仅是通过专业的技术性来改善个人的生存状况,甚至异化为社会富裕阶层购买服务之一种。这样一种内在使命的回归,可以表达为“社会的”或者“为社会”的核心使命,也有学者把它概括为社会工作的社会性。
这样一种有关社会工作社会性的表达,在社会工作学界并不陌生。2014年“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发展联合大会”发布的全球社会工作定义,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社会性的表达;“社会工作是一个……它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赋权并促进人的解放;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等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在这里,强调社会工作是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的福祉、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保护社会多样性等,都是在整个社会的范畴里讨论专业的核心使命与价值。某种程度上,社会工作专业正如鲍威尔所言,既是政治的实践,也是道德的实践[6]。
二、“社会性”的内涵及其意义生成
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只是从学科的使命与价值的角度倡导回到“社会的”变革实践,但是却没有在理论层次上建構起一门叫“社会”的社会科学,这一使命理所当然地落到了社会学的身上。为了更具体地回答社会工作倡导的“为社会”的核心使命,我们必须先回到社会学或者更一般的社会科学理论视域中,廓清社会性的有关讨论。
(一)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
“社会如何可能”是社会学专业试图回答的首要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学学科的立身之本,但是社会学的
“社会”到底所指为何?有学者笼统地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而在何谓“社会”的问题上则语焉不详。但这并不能否认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无不在指涉一种社会学的社会性意涵。
实证社会学一般假定了“社会”的整体性存在,因而也更加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研究。社会学创始人韦伯是人文主义范式的代表,强调只有个人的社会行动才是社会分析的主体,而国家、阶级等分析性概念仅仅是个人行动的集合体或者复合性概念。当把人们之间的行动界定为具有社会性的或者社会的,并不是说他们之间有交往,而是说他们有区别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的某种属性,人们之间的交往具有某种“社会性”,也必然存在着某种“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属性,而要界定这种社会的属性,某种意义上即是在界定交往的可能性,即如何开展互动行为的,进一步则可把这种社会性界定为“交互主体性”。
肖瑛在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中,认为“社会的”以及名词化的“社会性”是社会背后更为关键的概念,并把其具象化为四种存在[7]:与“异化”和“失范”对立的马克思意义上的“社会化人类”、与原子化对立的彰显其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与抽象性对立的彰显其具体性和相对性、与神圣性对立的彰显世俗性和日常生活性。在此,我们可以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把以上关于“社会性”的抽象性论说概括为三个层次:其一,一般意义上的人与人的连接性,对应于人的独立个体性;其二,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交融性,对应于某种纯粹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符号化的象征性关系;其三,人与人交往的可能性基础——交互主体性,一种人与人相互真诚投入的主观意义上的交互状态。
(二)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有关“社会”的工作,而不是一门有关其他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界定了其本质属性,社会工作能够成为如其所是的一门科学,根本也在这“社会”上。如何界定这种社会性,在上文关于社会工作使命的探讨中,其实已经在回答这个问题,社会工作对早期专业主义的迷思、对行政化官僚化的反思、对过度市场化的警醒,某种程度上都是不忘社会工作的本质,试图带回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社会工作始终对以技术性为核心的专业主义保持警醒,试图在更大层次上改变自己的实践模式,这个更大的层次就是社会(性)。鲍威尔认为21世纪社会工作的政治任务即是回应社会排斥以及解决背后不公正的社会现实,从而促进社会融合和增进社会信任。甘炳光认为社会工作要成为一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科,就不能缺乏对更大社会环境的关注,不能片刻忘记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必须在实务活动中致力于更大的社会目标,促进整体社会的改善和发展[8]。
社会工作注重社会性的宣称,根本上也即是在强调人与人交往的品质属性,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依靠社会性的方法。小到两人或者几个人的连接(家庭功能的修复),中到不同群体组织之间的交流,大到整个制度结构的变迁,都是不同规模层次的交往形态,贯穿其中的都是“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性”的增强。在整个社会变迁或者福祉改善的层面,“社会性”的增强,同样表现在这种“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以及背后交互主体性的增强。在这个层面上,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恰恰体现在其社会性上,对“社会性”的准确把握而不是过分追求技术主义的逻辑才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
(三)社会性: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契合之处
依循上文的分析,社会工作的社会之意涵,与社会学视域中的“社会性”意指基本相同,从“社会性”这一相似点出发,为“社会学概论”课程在整个社会工作培养体系中找到了恰切的位置,也为本门课在整个学科体系架构上找到了意义之所在。作为专业基础性课程,“社会学概论”的学习,不仅仅是让社会工作学习者在“知其然”的角度对社会学基本概念有个基本的了解,
而应该“知其所以然”,在学科发展的内在关联上找寻二者接洽的意义所在,从学科内在属性上认识这样一门课在整个学科素养养成上的重要价值。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传授讲解,更重要的是让社会工作学习者体味社会之意涵,回归整个学科的根本属性,建构更丰厚的学科根基和知识素养,以便后续的专业学习能够在知识体系上催生出更多的学科创见。
三、以“社会性”为核心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
社会工作近三十年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是何种关系”的论争,社会工作一直致力于专业发展的独立性,特别是在学科建设上寻求一级学科的设立。这种学科发展道路上的纷争,并没有导致两个学科内在价值追求上的分离,“分而不得”的现实恰恰体现了它们的亲和性,萧子扬把二者相伴而生的关系称为“结缘”[9]。在学科培养体系上,两个学科不能把核心课程的共享视成理所当然,而应该在学理上探寻其内在契合性,并且在培养体系中探寻二者内在的关联和连接,最终形成学理上的相通与知识上的相互增益,这是专业培养体系架构下的必然要求。
社会工作培养体系下设置“社会学概论”这门社会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必然和社会学专业开设这门课有所差异(反之亦然)[10]。从某种角度上看,“社会学概论”教材的编著首先是满足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体现的是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核心关切。社会工作以及其他学科开设这门课程,可以使用相关教材,但这也必然要求其他专业培养者站在本专业的角度重新思考课程的核心架构,致力于解构与重构整门课的课程体系,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这门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社会学概论”这门课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体系适切性的基本前提。
在此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社会学概论》为例,重新探討了本门课的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问题。整本教材,除去导论一章,共有十二章的内容,内容体系庞杂,基本涵盖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从社会化到社会组织,从社会制度到社会流动,社会学经典的研究范式基本能涵盖到。但是由于整本书是在社会学作为一级学科的视野下编纂的,第十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的内容则完全可以在作为社会工作专业选修课的学习过程中省略,其内容可以在“社会工作概论”这一专业必修课程上习得,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重构整门课的课程内容体系的必要性。这样重新加以整理的教材内容总共十二章的内容,在整体内容的打乱和整理的过程中,本文打造了以社会性为核心命题的“四维一体九度”的课程知识体系闭环(图1)。
具体来说,“四维一体九度”课程知识体系闭环是以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社会性”的勾连为基础与核心,从社会公正、社会理性、社会保护以及社会团结四个维度来分解和阐释了其具体的内在指涉。为了在课程内容上具体呈现以上四个维度的内容,在对“社会如何可能”的解构基础上,把“社会学概论”重构为九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史及其基本方法开始,到社会化、群体与组织、分层与流动,再到社会发展和社会政策、城镇化与现代化,这九个专题以社会学的核心内容“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为内容的枢纽,基本涵盖了社会学概论的基本知识,也呈现了其核心价值体系。下文将从四维体系与九个维度的内容关联角度来简单介绍一下课程内容的架构。
社会公正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其产生初始就以回应社会公正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所归,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加大等社会状况,社会工作敢于直面社会问题并以切实的社会实践来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都是社会公正价值观的真切体现。为了呈现这一部分内容,社会底层的研究视角、产生的社会历史状况、分层的研究维度、现代社会的变迁与治理,都是对这一维度的强力支撑。
社会理性是社会工作的实践原则。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科学的助人活动,区别于一般的行善与救济。在这里,社会理性也即是科学理性,强调以利他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专业的方法、手段和专业理论来有技巧地改善不同生活群体的生活状况,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为了呈现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对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群体和组织的运作机制、社会问题和社会治理以及城市化等展开讨论,希冀对科学性能够有一个整体把握。
社会保护是社会工作的最终功能。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的过程中,总有一些群体和个人被其抛离这个快速轨道,成为整个社会的孤儿,而为了保护这一部分群体,就需要社会工作积极践行自己的核心价值使命,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以及优抚安置之外组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保护体系,在社会问题诊断、社会资源链接、社会福利递送、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上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呈现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从社会问题研究方法、群体与组织的运作机制、社会分层与流动的动力机制、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社会治理与现代化等方面来构建一个支撑体系。
社会团结是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学的基本议题,同样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后现代社会的来临,都使社会团结和整合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社会工作的社会团结主要通过其再组织化社会的手段实现的,个人的困境与社会环境的连接,互惠性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以及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最终达成社会团结的目标。为了呈现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从社会化的主要途径、群体和组织的功能、分层和流动的动力机制以及社会治理的讨论等搭建起一个内容支撑体系。
四、结语
作为一门有别于社会学的社会科学,社会工作的整体学科体系必然不同于社会学的学科体系,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二者内在的关联性,即对“社会
的”以及“社会性”的强调。此内在一致性,也是“社会学概论”课程在社会工作培养目标中的价值所在,也为其在社会工作的培养体系中找到了恰切的位置。课程规划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核心和标准,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作为社会学的基础性课程,“社会学概论”加入到社会工作
的课程规划中来,无论是在教学实践上,还是在课程理论的建设上,都需要为二者的接洽和融合提供一个理论性的分析基础,而学科属性上的内在一致性,为这种分析提供了可能。
本文不仅在理论上回答了二者接洽的可能性,还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上探索了教法改革的可能性。作为社會学的基础性教材,其必然是以社会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为根本,作为拿来主义的社会工作,解构和重构整本教材的课程内容也是必然要求。为此,在对“社会如何可能”解构的基础上,把“社会学概论”重构为四个维度、九个方面的内容,最终完成了“四维一体九度”课程知识体系闭环,不仅提高了整门课的内在契合性,体现出社会工作学科属性中“社会”的特殊品质,从根本上提高了本门课程的创新性和高阶性以及挑战度。
参考文献:
[1] [美]弗莱克斯纳.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J].胡杰容,邓锁,译.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3(1).
[2] [美]玛丽埃伦·里士满.社会诊断[M].刘振,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2-3.
[3] SOLOMON,B.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y[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3-4.
[4] 陈涛.社会工作专业使命的探讨[J].社会学研究,2011(6).
[5] 殷妙仲.专业,科学,本土化:中国社会工作十年的三个迷思[J].社会科学,2011(1).
[6] 陈锋,陈涛.社会工作的“社会性”探讨[J].社会工作,2017(3).
[7] 肖瑛.回到“社会的”社会学[J].社会,2006(5).
[8] 甘炳光,梁祖彬.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57.
[9] 萧子扬,马恩泽.与社会学结缘的中国社会工作——一个学科史的考察[J].社会工作,2018(5).
[10] 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 学,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