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探索 *

2024-02-19 02:35杨支兰郝雯君李春莲牛桂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专科导师

杨支兰 郝雯君 李春莲 牛桂芳 赵 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619)

继2010 年国务院批准设置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2013 年国务院学位办又发布了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自2014年开设,于2015年进行正式培养[1]。MNS 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并具有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2]。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国内有诸多院校开始培养MNS 研究生,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中医院校开展MNS 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可借鉴经验较少。山西中医药大学自2015年开始招收并培养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以来,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并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实践培养模式

1.1 临床实践培养目标经过前期对临床实践基地和院校护理专家的广泛调研,结论为中医院校MNS 研究生培养可以依托院校中医专业教育优势资源,使之具备一定的中医护理能力,通过临床实践使之具有一定的中医护理思维并能将中医护理理论及特色护理技术运用到护理临床工作中。因此,结合国家对MNS 研究生的总体培养目标要求,确定中医院校MNS 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目标为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具备基本的中医护理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具备临床护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能对下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专科领域的临床工作水平。

为了明确如何指导MNS 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了《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大纲》。细化了不同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的临床实践目的、实践内容、轮转安排及考核办法等的要求,并对各实践科室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提出具体目标要求。

1.2 临床实践方式与内容实行“集中轮转与专科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实践模式。从第二学期开始,共18个月。集中轮转要求在研究方向相关科室轮转至少12 个月;专科实践要求在本专业领域临床训练至少6 个月,且专科相关领域科室不少于3 个。如临床护理工作满3年及以上者,可适当减少通科护理实践时间,但不得少于6个月,同时要相应增加专科实践时间。

临床实践内容则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方向需求、学生的临床经历及临床能力水平等,与导师协商,制订个体化的实践计划。在集中轮转实践阶段,要求研究生掌握通科中西医临床护理基本技能;在专科实践阶段,根据研究生的培养方向重点培养研究生专科领域护理技能,及发现与解决专科领域科研问题的能力。要求研究生在临床实践导师指导下,负责3~5 例住院患者的整体护理,并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熟练掌握常见基础护理技术和所在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技能,熟悉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熟练掌握健康评估技能及护理病历的书写;(3)熟练掌握所选专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原则与技能;(4)熟悉所在专科护理领域的护理管理特点;(5)参与所在专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

1.3 临床实践轮转安排在临床集中轮转实践阶段,围绕“夯实西医护理,突出中医特色”办学理念,充分利用中医医院的优势资源,突出研究生培养的中医护理特色,每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选择均按照一所西医医院和一所中医医院搭配的方式,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同时促进人才培养与不同护理专科临床前沿的无缝对接[1]。结合研究生的专科领域方向,充分采纳导师意见,实施个体化的实践轮转安排,使其在专科方向的科室重点实践;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定数量的中医相关科室进行轮转,以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和基本的中医护理能力。此外,依托实践基地专科护士培训平台,尽可能地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践基地专科护士培训领域有效衔接,为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实践训练环境。

1.4 临床实践过程管理科学化管理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3]。为保证实践效果,应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人员(临床实践教学领导组、指导教师团队)的职责,严格管理实践过程。集中轮转期间,要求研究生在每个科室完成护理查房、小讲课各1 次;每月完成读书报告1 次;在所选专科领域完成不少于2 份的护理完整病历书写;并按要求填写临床实践手册相关表格。专科实践阶段要求研究生每月写1 份跟师笔记和临床专科实践心得与反思,并经指导老师评阅;此外,每月安排不少于2 个半天的时间,以文献查阅、讲座、教学研讨会、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各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把考核贯穿于临床实践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对每一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学生实践任务顺利完成,保证临床实践的培养质量。

1.5 临床实践师资配备根据专业学位特点,建立临床导师制和学校导师制相结合的“双导师”带教模式,每名研究生由1 位学术导师和1 位临床专业导师共同负责,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充分发挥专职导师和临床兼职导师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此外,各临床实践基地根据基地师资队伍整体情况制定遴选标准,从临床实践基地选聘本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护理骨干担任带教老师,为MNS 研究生组建导师组负责制下的专业化的教学团队,保证研究生轮转科室至少有1 名带教老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学院导师、临床导师以及轮转科室临床带教老师组成的导师小组,从临床实践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有效保证MNS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6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与素质、临床工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实行过程考核和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包括“出科考核+中期考核+毕业考核”。确立各阶段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组织形式,形成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考核体系。

由护士长和实践指导老师组成考核小组,在研究生出科前,严格对照MNS 研究生临床能力各项考核指标,对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水平进行全面的出科考核。阶段考核包括中期考核和毕业考核。中期考核:在第五学期初,由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主要考核与检查研究生的专业态度、课程学习、科研进展、教学水平、专业实践水平等内容。考核不合格者,做延长学制甚至淘汰处理。毕业考核:在临床实践结束前进行,由护理学院与临床实践基地共同组成考核专家小组,在研究生实习的医院进行现场床边考核。重点考核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包括思想品德及素质、临床护理病例分析与书写(包括中医护理思维)、临床护理技能操作能力(包括中医护理技能),全面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和临床思维能力。具体过程如下:考核小组选择该研究生本专业研究方向的常见病患者并收集其病史资料。该研究生从护理评估开始,收集患者的护理资料,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方案,针对主要护理诊断(2~3 个),写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根据护理计划中最主要的护理问题,现场为该患者实施护理技能操作1项。评价包括护理措施实施效果、患者状态、有无新的护理问题等。

2 效果

山西中医药大学2015年、2016年共招收37名3年制的全日制MNS 研究生。对毕业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实践轮转安排满意度为91.89%(34/37);临床实践时间安排满意度为94.59%(35/37);临床实践内容安排满意度为89.19%(33/37);临床实践教学指导满意度为81.08%(30/37);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满意度为83.78%(31/37);中医护理能力培养满意度为97.30%(36/37),表明中医护理特色的MNS 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实践基地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方面对山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普遍给予一致好评,充分肯定了山西中医药大学MNS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3 讨论

3.1 该实践模式符合我国MNS 研究生培养要求我国MNS 研究生总体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本学科坚实和系统的理论专业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问题,具备较强的研究、教学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专门人才[4]。培养应立足于使MNS 研究生能够成为直接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专科护士和护理专家[5]。因此,实践模式应将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和专科护理能力作为核心,综合培养研究生临床管理、教学及科研能力,注重学位教育与职业标准、就业方向的紧密衔接;遵循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规律,紧密结合教育部、学位办有关文件,顺应我国护理学科的发展方向,注重对高层次、专科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3.2 该实践模式体现了中医院校MNS 研究生培养的特色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护理学整体观、辨证施护观在防治未病、疾病康复、养身保健方面的优势越来越被重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强化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能力[6]。MNS 研究生作为高级专科性护理人才,要胜任护理专业岗位,就必须具备该岗位要求的能力。而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模式进行相关中医护理能力的培养时,突出中医特色,一方面拓宽了学生职业选择领域,另一方面为中医医院岗位提供了人才。因此,中医院校应充分利用中医医院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教学资源,在临床实践模式中增加相关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养,突出研究生培养的中医护理特色。此外,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应紧密围绕临床问题,可以从中医护理角度进行选题,并开展相关研究,能对促进我国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3.3 中医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由于目前我国中医医院临床护理人才多来自西医院校,中医护理基本技能及临床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加之高学历护理人才的就业选择倾向于学校,而对于临床医院尤其是中医院的选择积极性不高,使具有较高临床中医护理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普遍短缺[7],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医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加强中医临床护理师资力量建设、优化导师队伍的学历结构、适当引进中医师资力量、加强院校合作。中医院校可与西医院联合培养,实现中西医的优势互补,既可以增强高等中医院校相对薄弱的临床师资力量,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高,也可为临床不同性质的医院提供优质专业研究生。

4 小结

目前,我国中医院校MNS 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MNS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8]。我们仍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医院校的优势教学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强化中医护理能力的培养;如何将MNS 教育与专科护士培养有机结合,体现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等问题,总结与发现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中的经验与不足,不断调整和完善临床实践模式。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专科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V eraW an g
导师榜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