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兴 黄星
編者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档案是文化的载体,档案馆是文化的宝库,档案事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国家相关文化战略,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是档案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命题。我刊特邀周林兴、陈烨、常大伟、杨茜茜、杨文和杨光六位学者及其团队,就“中华文脉的当代发展与档案事业”主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档案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学术力量。
摘 要: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档案领域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指明了方向,要求档案领域更加坚定地担负起新时代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使命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档案领域应增强历史自觉,树牢文化自信,立足档案文化内涵精粹与精神特质,结合时代语境与实践需求,通过坚定政治立场、担负档案文化时代使命,聚焦数智赋能、助益档案文化效能增量,开辟利用新局、推进档案文化活态传承,构筑人才生态、锻造档案文化智力引擎,探明新时代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理路,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以人为本
分类号:G279.2
The Logical Reasoning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Under the National Cultural Digitization Strategy
Zhou Linxing, Huang Xing
( 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Abstract: The National Cultural Digitalization Strategy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The Xi Jinpings Thought on Culture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archival field to practi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digitization strategy and requires the archival field to take up the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more firmly. In order to implement Xi Jinpings Thought on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national cultural digitization, the archival field should enhance historical self-awareness, build up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uild on the essence and spiritual qualities of archival culture, and combine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practice, so as to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the times by taking a firm political stance, focusing on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and empowerment, and helping the archival culture to increase its efficiency,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of utiliz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culture, and build an ecology of talent. Through a firm political stance, we will take up the miss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the era; focus on digital development to help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archival culture; open up new utilization situ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culture; construct talent ecology to forge the intellectual engine of archival culture; and explore practical ways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archival culture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ong socialist cultural country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undertakings with Chinese modernization.
Keywords: Xi Jinping Thought on Culture; National Cultural Digitization Strategy; Archival Cultur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People-Oriented
历史因延续性传承而厚重永恒,文化因创造性转化而繁荣兴盛。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1] 2022年5月,《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文化创造性轉化步入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这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高度阐明了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进方向。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为新时代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战略指引。在该会议上,习近平文化思想被首次提出,成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开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档案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深厚文化积淀,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伟力,在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天然优势,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明确要求利用档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其为档案领域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夯实了法理根基。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以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来弘扬和传承档案文化、助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已然成为档案领域的重大时代课题。对该课题作出学理解释,有助于激活档案文化创造活力、增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目标。
1 坚定政治立场,担负档案文化时代使命
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层累生成的,一种以档案的原始记录属性为基原的稳定的生活方式”[5],档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和血脉,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因。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档案事业发展特色与时代特征,结合当代中国现实和时代条件,紧扣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文化脉搏,赋予档案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新档案文化现代表达形式,彰显档案文化时代品格特质与精神风貌,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并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担负起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助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时代文化使命。
1.1 坚持党的领导,把稳档案文化创造转化方向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6]《档案法》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7],推动“党管档案”理念制度化、法治化,确保档案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行。因此,必须牢记“档案工作姓党、为党、护党”的政治属性,将“党管档案”理念贯穿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牢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向之“舵”。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为工作导向,从新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出发,正确把握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立足基点、政治方向与价值定位,不断强化档案文化新的使命担当,激活档案文化创造活力,使档案文化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进新征途中,档案领域应立足档案工作职责定位,围绕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结合档案事业发展的时代特色,系统厘清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框架下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代要求、目标任务与战略规划。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全力推进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规划、档案文化数字化利用服务、档案文化数字化安全体系建设,推动档案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弘扬,打造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服务国家战略推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模式与样态,在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助推档案文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
1.2 强化价值引领,筑牢文化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档案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明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最直接、最权威的原始记录,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足迹与曲折历程,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不仅对全民族思想认识起着巨大凝聚作用,还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具有重要引领价值。[8]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档案领域应当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大力推进历史文化档案、民族文化档案、红色文化档案等档案文化资源开放工作,持续开展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数据化项目,逐步推进档案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开发,不断激活沉寂在档案馆中的珍贵文化资源,挖掘阐发蕴藏于档案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围绕中心大局提供多样化档案文化利用服务,履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政治责任。[9]以档案文化资源中的权威观点、客观历史和翔实史料剑指歪理邪说、廓清谬论迷雾、消解杂音干扰,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生动故事,有力回击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思潮”等错误价值观念对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攻击,以档案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为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根基贡献档案力量。[10]
1.3 贯彻以人为本,彰显档案文化人本价值向度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始终。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践中,应时刻牢记以人为本,将“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作为新时代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力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档案文化服务,更好彰显档案文化服务人民的人本价值。从2018年至2022年,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累计开放档案77504.5万卷、件,接待利用者3431.7万人次,提供利用档案10713.9万卷次、件次;举办档案展览共计14611个,接待参观展览3518.4万人次;公开出版编研资料共计4033种。[11]由此可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在档案开放利用、档案文化服务、档案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涵养文化根脉、助推文化繁荣中展现了档案作为。在奋进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过程中,各级综合档案馆更应落实落细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加强档案文化资源数字化开发和现代化改造,将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置于数字社会的整体生态系统进行考察,不断创新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内容、形式及载体,使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协调融合,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线上+线下”联动式档案文化服务,推动档案文化成果全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2 聚焦数智赋能,助益档案文化效能增量
档案文化是存续中华文化基因标识、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珍贵资源。档案文化发展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创造转化。在数字时代,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与文化走向纵深融合,为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升档案文化治理效能带来全新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行动指引,以数智技术为驱动,以人民群众需求为靶向,最大化激活档案文化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现代表达形式,使其不断适应新的时代语境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实现现代转化应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强基固本。
2.1 解码时代意蕴,丰富档案文化内容要素供给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模式化、凝固不变的,而应该是动态化、可持续的,要不断注入新内涵、融入新思维,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量。[12]档案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与生俱来保持着动态演进性和持续稳定性,天然具备内容再生产、再创造的优势。依此而言,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应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聚焦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关切,遵循“科技兴档”基本原则,借助智能化技术对档案文化内容进行创造性重构与创新性演绎。不断丰富、拓展档案文化时代内涵与外延,赋予档案文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现实元素,为档案文化增添时代特色、技术特质、时尚美感及人文情怀,使档案文化不仅能拥有新颖独特、轻松愉悦、风格多样的内容承载,而且能具备映射中华文化精神、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价值延伸,有力促进根植于档案文化沃土中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内涵迸发新活力,实现在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程中彰显档案文化之魅,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2.2 建构全景场域,创新档案文化当代表达方式
数智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档案文化的内容结构、存在形态与价值追求,极大拓展了档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空间场域,为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条件。运用新兴技术赋能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能够重塑档案文化价值意涵、存在样态与体验模式,创新档案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更加生动鲜活、形象立体、饱满充实地呈现档案文化的内涵底蕴与美学意蕴,持续赋予档案文化新的时代风貌与生机活力,有效提升档案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不断延展档案文化转化发展场景,丰富受众文化消费感知与体验。在文化与科技逐步走向“双向奔赴”的语境下,档案领域应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把准人民群众的偏好特点与需求脉搏,瞄定智能技术应用前沿,助推档案文化与数智技术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多要素的交融互渗,将档案文化内容、意蕴及神韵等要素以感性直观、多维立体、形象生动等表达形式展现出来,推动档案文化动态转化、视觉呈现、交互表达,带给受众身临其境却又恍如穿越时空的数字化档案文化新体验,实现档案文化现代转化与当代表达,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釋放档案能量。
2.3 借势媒体融合,提升档案文化全域传播实效
媒体融合是传播党和国家声音、满足人民群众文化信息需求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和塑造力。进入新时代,在媒体深度融合的驱动下,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需要在深入研究档案文化运行演化规律与媒体交互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基点,准确把握媒体融合的“时”与“势”,建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档案文化传播矩阵和服务平台,提升档案文化传播引导力、凝聚力和公信力,促进档案文化发挥强化民族文化认同、助推中国精神传承、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为服务党和国家战略任务部署筑基赋能。进言之,档案系统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目标指向,联合多方资源与主体力量,加快响应媒体深度融合、推进全媒体传播工程,集成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平台,融合主流媒体,打造协作联动、高效运转、精准有力的国内外档案文化传播服务场域,构建档案文化广域宣传发展格局,致力在交织碰撞、展播服务过程中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重组与本土化阐释,凸显档案文化的精神内核、民族基因与时代意涵,实现以档案文化之“媒”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以档案之力绘就新时代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图景。
3 开辟利用新局,推进档案文化活态传承
档案记载着国家在社会、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最持久的文化基因与情感内涵[13],贯穿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服务作用。新时代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聚焦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以社会利用需求为导向,持续激发档案文化创意活力,推进档案文化数字化产业布局,挖掘档案文化教育价值,不断拓展档案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化利用空间,开拓档案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新场景,使其广泛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充分发挥鉴往知今、服务现实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更好与国家战略相呼应、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3.1 深耕创意生态,擦亮档案文化特色品牌标识
以文化创意驱动档案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实质就是档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换言之,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离不开文化创意的赋魂与铸能。在文化创意浪潮的持续推动下,档案机构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时代价值,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引航,以文化创意理论与方法为框架规制,立足馆藏资源禀赋,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设计、美学心理、市场抽象规划等手段,以“人—物—时—事—地”为资源关联符,深度挖掘重大事件、历史人物、民族特色、红色记忆、区域风俗等特色档案文化标识,打造意蕴深厚、高辨识度、深受欢迎的特色档案文化IP,开发出融知识教育性、文化引导性、趣味娱乐性于一体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与档案数字藏品,推动档案文化数字化、故事化、场景化、生活化转化,使档案文化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崭新形态“登堂入室”,有效拉近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距离,更好弥合因历史久远、时代变迁、环境消逝而产生的疏离感与陌生感[14],从而持续绽放新的时代光彩。如苏州中国丝绸档案馆(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推出档案教育文化创意项目“第七档案室”IP,以“中央文库”为历史背景,运用内容解构、数字创意、沉浸互动等方式对馆藏丝绸档案文化资源重新加工整合,巧借解谜书、大型实景解谜活动、情景表演等多样形式对丝绸档案文化加以传承和弘扬,让中国丝绸文化焕发活力、重获新生。[15]
3.2 探求融合共生,加快档案文化产业数字布局
档案文化产业数字化是推动档案文化成果落地转化、激活档案文化创新发展潜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经,能够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与服务驱动,在新时代国家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16]档案领域应把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指向,基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精神要求,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协同影视、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等领域的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档案文化产业业态创新步伐,力争在档案文化资源采集、共享、开发、利用、服务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档案文化产业,不断调整优化档案文化产业数字化结构与布局,推动形成档案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格局。同时,还须找准档案文化与其他产业的结合点,尝试以“档案文化+”的开发模式推动档案文化与图书馆界、博物馆界、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融合创新、集群发展,逐步孵化和发展以数字文化感知、数字文化体验、数字文化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档案文化新业态,努力在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中推进档案文化创造转化与现代传承,助力党和国家文化事业发展稳步前行。[17]
3.3 挖掘育人功效,促成档案文化融入教育体系
档案文化作为诸多文化形态中最为原始、客观、真实的文化现象,是重现历史文化、塑造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其传递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及伦理规范,蕴含文以载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优良品格,是开展社会教育、国民教育的绝佳素材。《档案法》强调,加强档案宣传教育;鼓励档案馆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18]《“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档案文化教育能力明显提升[19]的发展目标。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并依托档案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档案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将“开展社会公众宣传教育”纳入档案文化资源开放共享与转化利用之中。[20]对此,档案系统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工作遵循,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实践指南,着眼社会公众的受教育需求,整合、提炼档案文化资源中的思想精粹与道德精华,运用符合现代文明实践要求的方式,推动档案文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好地在数字社会生活实践中推进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实现以档案文化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竭力将档案文化作为核心资源融入社会公众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中,全面发挥以档育人、以文化人的社会教化功能,为涵养人民精神世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助力。
4 构筑人才生态,锻造档案文化智力引擎
人才是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动力,能够为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持续内生活力。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离不开档案专业人才的智力驱动,需要充分发挥档案专业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此,应加大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实施人才强档工程,打造一支规模适当、梯队合理、素质优良、能力强劲的档案专业人才队伍,共同致力于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服务于档案事业现代化,更好地在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兴盛中展现档案人的担当作为。
4.1 培塑专业队伍,夯实档案文化创造转化基础
高素质档案专业人才队伍不仅是推动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主力军,还是档案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永葆生机、传承不竭的根本保证。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和综合档案馆共有专职人员42134人,其中具备博士研究生档案学专业程度的有13人(占比0.03%),具备硕士研究生档案学专业程度的有612人(占比1.45%),具备研究生班研究生档案学专业程度的有136人(占比0.32%),具备大学本科档案学专业程度的有5070人(占比12.03%),具备中等专业学校档案学专业程度的有1318人(占比3.13%)。[21]据此可知,当前我国档案机构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尚不均衡,仍须不断加强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为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档案机构应立足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柔性引进、培养管理、考核评价等政策制度,增强档案专业人员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引导档案专业人员坚定职业自信、专业自信,培塑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实践,推动档案文化实现现代转型,进而不断延伸档案文化服务触角,最大限度发挥档案文化赋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推动文化强档工程向纵深发展,助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化落实。
4.2 建强档案智库,凝聚档案文化创造转化智慧
《规划》提出:“依托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筹建若干个档案事业发展战略智库,为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持和决策咨詢。”[22]档案智库作为新时代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思想库与策源地,能够为档案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23],有利于为数字时代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强劲的发展动能,更好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现以档案文化之“筏”行文化强国之“舟”的目标。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档案领域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理论支撑,立足国情和档情,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人民现实需求,紧抓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契机,汇集多方档案专业团队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政校企等各领域档案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的智力优势,建设定位明晰、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中国特色新型档案智库,为开展面向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权威指导。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通过汇聚全国高校档案专业、档案局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的研究学者与实践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建成我国高校首个档案智库——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24],能够为档案文化数字化整合利用、开发转化、传播服务等理论研究深化与实践成果孵化建言献策,促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走深走实,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稳步实现。
4.3 革新培养体系,积蓄档案文化创造转化后劲
“我国档案事业建设的前景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以及所培养的档案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25]在全面推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须不断创新高校档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适应文化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先进性、专业性档案人才,为推动档案文化可持续创造性转化积蓄后劲与势能。高校档案专业应依循时代发展新要求,着眼国家战略发展需要与人民群众实践需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将自身打造为多层次、专业化、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阵地熔炉”,致力成为践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促进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与智力库。具言之,应顺应文化数字化发展趋势,以回应时代呼唤与社会问题为出发点,秉承新文科思维与课程思政理念[26],积极与其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办学联盟、产教融合平台或实践教育基地等,构建以文化数字化为导向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育高水平、高素质档案专业人才,为不断推进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蓄势增能,确保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档案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为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及中山大学等6家机构联合发布《公共文化管理学科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与公共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27],有利于为文化数字化时代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青年智慧,为建设档案强国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5 结 语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为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厚植了环境沃土。面对新时代使命任务,档案领域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以回应时代发展需要与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为重要关切,通过深挖档案文化资源价值内涵、提升档案文化利用服务效能、锻造档案文化人才队伍等,全面推进档案文化创造性转化,肩负起助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担当,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凝聚力量、铸魂聚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综合档案馆社会影响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BTQ10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贡献说明
周林兴:提出论文选题,设计论文框架,撰写审定论文;黄星:收集素材、数据,撰写修改论文。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194.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3]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30].https://www.gov.cn/ govweb/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
[4][7][18]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N].中国档案报,2020-06-25(1).
[5]谢诗艺.本体与空间:中国档案文化阐释[J].档案学通讯,2017(6):63-6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
[8]周海涛.红色档案经典在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中的作用评析[J].档案管理,2020(6):118-119.
[9][13]周林兴,崔云萍.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文化的建设路径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3(2):10-17.
[10]陈向阳.用档案发声 以史实亮剑 主动打好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战[J].档案与建设,2022(6):4-6.
[11]数据为笔者依据国家档案局网站统计年报摘要计算得出。
[12][14]唐建兵.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探析[J].江淮论坛,2023(3):124-129.
[15]徐拥军.档案事业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EB/OL].[2023-11-05].http://www.zgdazxw. com.cn/news/2023-08/07/content_341784.htm.
[16]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EB/OL].[2024-01-01].https://www.gov. cn/xinwen/2020-09/18/content_5544581.htm.
[17]周林兴,黄星.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档案力量[EB/OL].[2023-12-05].http://www. zgdazxw.com.cn/news/2023-12/05/content_343177.htm.
[19][22]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中国档案,2021(6):18-23.
[20]卜鉴民,邵亚伟,吴飞.面向公众教育的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实践图景与未来展望[J].档案与建设,2022(1):25-28.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22年度全国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一)[EB/ OL].[2023-11-06].https://www.saac.gov.cn/ daj/zhdt/202308/b2d8cfbede0546c68b4bfdb088 9f2702.shtml.
[23]周林興,崔云萍.彰显中国特色新型档案智库的时代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28(8).
[24]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EB/OL].[2023-11-08].https:// irm.ruc.edu.cn/kxyj/yjjg/dasyfzyjzx/797c654500a04691af 3b0282c5ddd382.htm.
[25]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08-209.
[26]周林兴,黄星.新文科视域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3(4):4-13.
[27]国家级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研讨会落户深圳[EB/OL].[2023-11-09].http://www.sznews.com/ news/content/mb/2023-10/30/content_30559041.htm.
(责任编辑:张 帆 李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