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舜粤
1958年9月,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的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被正式提上了日程。1958年9月10日,中央军委第115次会议讨论通过在北京兴建军事博物馆的决定。
“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
1958年10月12日,军博陈列大楼建筑工地正式开工。总筹委副主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在开工典礼讲话中指出,筹建工作“任务重大,时间急迫。明年国庆节正式开馆,8月1日就要预展”。
这可急坏了施工单位。当时,负责施工的是解放军工程兵第二八一部队。设计团队还在搞设计方案,施工团队就已经进场。最终,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解放军總后设计院等单位的欧阳骖、吴国桢、阮绍先设计出了初步方案。整个建筑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热火朝天地开工了。
经过不到10个月的奋战,军博大楼终于在1959年7月29日竣工,高高耸立在北京西郊,7月30日,在军博大楼前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典礼。
大军徽创造纪录
这座雄伟的建筑物,平面呈“山”字形,两翼是三层建筑,中央部分高达七层,再上面是一座37.37米高的塔座,托着一个直径6米鎏金的“八一”军徽。
大军徽创造了好几个纪录。一是最高:它上沿最高点距地面94.7米,下沿正中点距地面88.7米,是“全世界设计在建筑物顶端、距地平面最高的军徽”。二是最大:它直径6米,厚度约为2米。三是最重:它用黄铜铸造,重达2.5吨。四是最贵:它通体鎏金,使用了特批的300两黄金。
大铜门的原料特殊
军博的四扇厚厚的大铜门也有一段传奇故事。门上“雕刻着盾牌、红缨枪、冲锋枪、指挥刀等各种武器,周围还刻有以麦穗、红星和旗帜组成象征胜利的花环”。大门和兵器馆铜门的原料来源于福建前线战士们在金门炮战中收集的废炮壳,以及抗美援朝中收集的美军炮弹壳。
跨过大门,就进入一个方形的中央大厅,这是整座建筑的中心。它的墙壁、柱子和地面,“都是用紫铜色、晚霞色等10多种颜色的大理石装成的”,栏杆四周塑造着以八一军徽、红旗组成的装饰花纹。天花板上则镶嵌着一盏放射出128条镀金光芒线的红星灯。
中央大厅东、西两翼各有三层,每层有式样大致相同的三个展览厅,再加上主楼四层的两个展厅,一共有20个展厅,“展览面积达29000多平方米,比1954年竣工的北京展览馆的展览面积大一倍多,每天可容8万到10万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