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情动 境由心设 化境有方 寓教于乐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2024-02-17 22:42
中学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创设初中语文文本

吕 琪

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发展其心理机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生活性极强,强调综合性,那么教师不妨将情境教学利用起来,通过情境的创设,创造灵动课堂,优化教学成效,令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和探究之中。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意义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与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显著正相关。在教学情境中,学生不断地被吸引,学习动机得到了强化,亦提升了情境创设的教学效率。所以,在情境与动机的高效互动下,学生内驱力被充分调动,维持了专注的学习行为,最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丰富学生审美感受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文章有大雅而静默,学生未必有相应的审美能力去感受作品之韵。此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带领学生感知美、领悟情。其历程如下:首先,进入情境,感受美的表象;其次,分析情境,感受美的实质;再次,重现情境,表达美的感受;最后,驾驭情境,萌生审美动因。

3.发展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组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情境可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角度来理解文本,锻炼审美能力,提升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科素养。

二、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如今的主流,教学聚焦于核心素养,教育重在提升思维品质与审美情趣。但是,现今的教学体制依然让学生陷入应试窠臼,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认知也尚未完全形成。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扣学生的兴趣、喜好,以学生为主体,把握其内心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改善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增强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只有令学生获得“焕然一新”的体验,其学习意愿才能增强。适宜的环境激趣的美感体验和强化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热情满满,化“境”为动。

2.趣味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难以长时间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在授课时,教师应当“趣化”教材、“活化”课堂,为学生营造趣味十足的情境,如比赛、角色扮演等,以此唤醒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课堂不再生硬、乏味,而是更加精彩、更具趣味,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还会令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由最初的“苦学”逐步转变为“乐学”,由开始的“要我学”逐步过渡为“我要学”,萌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这意味着教师要积极创新、持续探索、灵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够令语文教学变成一门“愉快的艺术”。

三、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1.捕捉生活话题,深化生活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语文与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开展生活化教学是课程育人价值的回归,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举措。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令语文与生活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当然,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情境的支持,只有处于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其展开深入交流对话。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牢牢抓住教学内容,探寻与其相关的生活元素,在课堂上加以展示,以此创设生活化情境。如此,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获得更加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背影》教学中,教师并未直接引入新课内容,而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设计了话题交流活动:以“我与父亲之间的一件事”为主题,分享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一件难忘或印象深刻的事情。这样,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唤醒学生的内在情感。完成上述操作后,教师再引入新课内容,带领学生解读朱自清的《背影》。因为有了一定的情感铺垫,所以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从作者的角度感受其与父亲的点滴,为文本精髓的把握夯实基础。如此一来,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深度的拓展,还锻炼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用心感受父母之爱,并更加关心、敬爱父母。

2.紧扣教学目标,巧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现代心理学看来,任何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当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时,就会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追索创新。情境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内趋力,令其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获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即将文本作为载体,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体会情境氛围,自觉、用心地阅读文本,并展开积极思考和探究,强化阅读实效。

例如,在教授《再塑生命的人》时,让学生先读文本开头一个小片段,读到海伦凯勒的“暴怒无常”和“混沌迷茫”。以此为立足点,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孩子最后考上了哈佛大学,是谁在她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老师。同时继续进行深入引导,为了展现老师的巨大能量,海伦·凯勒用了“再塑”这样一个词语,再塑,恩同再造,她到底做了什么,让海伦这样的孩子最后能够静下心来潜心求学?随着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学生被问题意识所引导调动,最终激趣于行、学成于思。当然,为了保证问题情境的有效性,教师要严格遵循目的性、指向性等问题原则,设计切实有效的问题。如此,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带着问题探索文本,进入情境之中,感受文本内涵以及思想情感,更加顺利地达成预期的阅读目标。

3.营造演绎情境,深化文本理解

如何对文本形成深刻感知?化身文本人物、加强与角色的交流对话是一大关键。此时角色加工和演绎可以提升感悟、强化审美体验。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文本,不乏适合改编的作品,教师可以就这类作品进行改编,以情境剧的形式进行呈现,邀请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角色,重现作品情节。在演绎中,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把握其形象、心理等特点,感受作品语言风格。通过重现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到细节的艺术性、合理性,感受主人公语言的典型性和精练性,同时在情感的冲突中把握张力。在角色扮演中,原本静态的语言文字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论是扮演者还是观众,都得到文本的浸润与实践的体验。

例如,讲授《智取生辰纲》,文本主要是叙述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取的经过。文本情节跌宕起伏,十分有趣,深受学生的青睐。当教师讲授完基础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重现故事情节。这样,在演绎中,学生深化了对不同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体会,对文本的理解自然也会更加深刻。同时对比影视作品的相关片段,让学生说说各自演绎的不同。总的来说,表演是一种集肢体、语言以及内心理解为一体的实践活动,通过表演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完全参与到文本学习和探索中,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学习的价值,并达到锻炼综合能力的效果。

4.应用信息技术,展示图画情境

教育信息建设持续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成为现阶段广大教师重点探究的课题。新课标明确提到:“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显然,这就为初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为了更好地迎合时代趋势,教师要与时俱进,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善用、乐于运用信息化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将视频、动画、图片以及声音等组合起来,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内容简单化、直观化,帮助学生化解学习疑点和难点,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三峡》教学中,据了解,班上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真正领略过三峡的风采,仅凭课文很难感受到三峡的宏伟与壮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从互联网渠道查找了三峡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并加以有效整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随着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带领学生鉴赏三峡的美景,感受作者笔下的沿溯阻绝、清冽明丽、空灵肃杀。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或是谈谈观赏图画和阅读文本的不同感受。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鼓励学生绘制三峡风光图,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动手操作等能力。这样,通过图画情境的展示,将课文内容具体化、直观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自然的壮丽、雄伟,激发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5.构建吟咏情境,强化教学评价

所谓“经典咏流传”,但如今吟诵和涵泳却被程式化的朗读所取代。如果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吟咏文本,并配上简单的肢体语言,结合自身情感体验,便能在氛围感中提升素养。

例如,在《沁园春·雪》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就文本展开吟咏。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在重读的处理中,学生能更好地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地的情感,感受其爱国、爱家的深厚情谊。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对学生吟诵行为的认可、评判,更是对学生吟诵行为的鼓励。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吟诵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评价环节的重视,鼓励学生依次吟诵,其他学生认真聆听,从字音、节奏、语气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评估。尽可能地采取多元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最终形成课堂评价量表,多元反馈,多渠道鼓励,最后落实到亲子共读,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家庭中实现课堂的延伸。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审美感受以及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研讨和实施情境教学,为学生打造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完全参与其中,在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演绎情境、图画情境和吟咏情境的辅助下打开阅读思路,产生强烈的发现和探究热情,锻炼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思维品质。长时间坚持这一做法,语文教学效果会得到优化,学生语文素养也会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创设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