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2024-02-16 00:00:00陈花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年2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知识点

摘 要:现阶段,应开展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基于构建主义理论,重构大单元教学生态体系,引进一套完善的大单元教学循环,带动学生在学习期间持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单元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4.06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环节应当基于过程引导思想,对大单元授课活动进行灵活管控,从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等多个维度带动学生参与高效学习。

一、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原则

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遵循以下原则,从宏观层面上讲,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具备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教师需秉承整体性原则,将该目标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参照方向,对内容进行整合,将单元内的课程知识视作为一个整体,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展示,帮助学生进行整体化学习,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架构。因此,教师需结合系统性、整体性原则来开展研学活动。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遵循一个明确的学科逻辑,而该学科逻辑可视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教师需要在大单元设计环节秉承核心素养导向原则,明确课程中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指标,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来规划后续的研学活动。

另外,大单元教学应当实现理实并重,教师在大单元设计环节需遵循理实一体化原则,将知识理论和实践内容巧妙结合,设计多元化情境,打造多方位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除此之外,大单元教学还应当具备灵活性、动态性,教师需结合教学评一体化原则,将评价事务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教学反馈的依据,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完成最终的研学任务。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大单元设计环节需遵循以上原则,给予学生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二、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难点

从上述单元设计原则中不难看出,进行单元知识整合教学是大势所趋,但是单元内的知识点涉及面较为广泛,而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与衔接还面临较大的难题,教师可能会面临知识点之间衔接不紧密以及逻辑表述不清晰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此外,在教学方法应用方面,教师所采取的模式过于单一,只是参照传统的单元课程结构,引进单一教学方法,将课程知识进行逐一讲解,却没有进行串接教学,无法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关系,此类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未充分遵循单元整体教学思想,以至于教学效果不佳。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难点大致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教师需秉承整体化教学思想,识别单元中所囊括的核心素养指标,开展精细化授课,从而提高单元教学水平。

三、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引进导学案,展示单元学习任务和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需要优先对导学案进行设计划分,导学案是学生了解单元的窗户,也是学生进行单元知识初步探究的重要媒介,其中应当囊括单元学习方法、任务、目标,帮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建立起初步的印象。在导学案设计环节,教师需要紧扣课标,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以核心素养为媒介,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具体来说,教师需列出单元学习任务,而相关任务主要是以核心素养为参照,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指标中梳理各细项任务,指引学生通过层次化、整体化学习,进一步细化学习方向。同时,在导学案中还应当展示单元知识背景,引领学生衔接背景以及单元课程知识进行正向迁移探究。因此,教师需结合上述方法,对单元导学案进行合理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列出单元学习任务和目标,指引学生参与系统性、自主性学习,从而在对后续单元的正式学习前,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期间,教师需明确单元主题:维护国家利益。本单元导学案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让学生产生责任感,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设计过程中,教师需紧扣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问题引导和层次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单元学习任务如下:

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与重要性,通过分析国内外时事案例,理解国家利益的多维度内涵(如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通过讲解中美贸易战,引导学生分析其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理解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历史上的爱国人物和事件,体会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利益奋斗的志向。讲述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了解国家安全的涵盖范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网络等),认识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挑战,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目前,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网络安全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一大重要隐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自觉抵制网络危害,迫在眉睫。

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学会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知道如何报告和防范。组织“我是小小国家安全卫士”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发现并协助处理潜在安全威胁的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国家安全理念,切实做到“维护国家安全,从自我做起”。

关心国家发展,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和未来规划,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组织学生观看“中国天眼”FAST项目的介绍视频,讨论科技进步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2.课堂情境设计,增强沉浸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单元设计环节也需要加强课堂情境设计,增强课堂教学的沉浸感,其作为一个关键环节,可引领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从而提升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在该环节,教师可以围绕着单元主题,引进实际案例和故事,如社会热点、新闻事件,引领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重要性。案例和故事应当具备启发性和代表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提升情境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情境课堂上进行探讨沟通,发表自己观点,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探寻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从而培养思辨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带领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互动沟通。除此之外,在设计课堂情境时,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言语和形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背后的情感力量,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其中的知识原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通过分析情境中的道德问题、法治问题,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形成道德观和法治意识。

例如,在《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引进案例主题:“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在课堂上,教师播放了一段关于中国科学家在疫情期间迅速研发出新冠疫苗的新闻视频。视频展示了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成功研制出疫苗的情况,为全球抗疫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科学家们要如此努力地研发疫苗?”(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提高学生集体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民族自豪感。)

学生回答:“因为他们想保护更多人的生命,让国家更好地应对疫情。”(学生理解到科学家们的努力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话题为:“如果我是那位科学家,我会怎么做?”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小组讨论:“我会像他们一样,放弃休息时间,全力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因为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学生表达了对国家利益至上的认同)

3.借助思维导图,串接单元知识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单元教学过程中也需要秉承整体化教学思想,通过引进思维导图,串接单元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对单元课程更为整体、全面的认知能力。思维导图能够系统性地呈现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内各课程的知识内容,将其以层次层级结构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在绘制思维导图环节,学生也可以进行思考探究,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此外,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还可以迅速抓住知识重点和难点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在大单元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包含知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将相关目标设置为思维导图的核心依据;之后围绕着相关目标梳理本单元各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理清核心概念、基本原理、重要事件等,将相关知识点串接成线、面,成为思维导图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以上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绘制思维导图,而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引和帮助,使其能够准确理解和呈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效率。

例如,在上述单元中,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维护国家利益

分支一:国家利益至上

子分支1:国家利益的内涵(实例: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经济发展等)

子分支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例:疫情期间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子分支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重要性(实例:国家强大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

分支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子分支1: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实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的安全)

子分支2: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实例:加强国防建设、打击恐怖主义、保护生态环境等)

子分支3: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关系(实例:公民应遵守法律法规,不泄露国家秘密,积极参与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分支三:建设美好祖国

子分支1:关心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实例:了解国家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子分支2:如何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实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投身国家建设;参与志愿服务,传递正能量)

子分支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培养(实例:通过历史故事、现实案例等,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4.设计单元实践任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完成上述的理论教学之后,引进单元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论进行迁移性探究。在此期间,教师需明确设计目标,紧扣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实践任务,引领学生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在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养,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师可以引进实践任务“我是小小国家安全宣传员”,通过策划并实施一次校园或社区的国家安全宣传活动,加深学生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锻炼他们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在任务开展之前,需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国家安全主题的宣传活动。小组成员需共同讨论并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宣传内容、形式及时间安排。某小组选择“网络安全”为主题,设计了以“守护网络空间,共筑安全防线”为口号的海报,并准备了一场关于网络诈骗防范的短剧表演。并且,各小组根据活动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宣传材料。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支持。教师引导学生访问国家安全部官网,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政策和案例,并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内容。各小组在校园或社区内开展宣传活动,向师生或居民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国家安全意识。其中,某小组在校园内设置了宣传摊位,通过展示海报、播放视频、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师生驻足观看和咨询。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进行反思总结,撰写心得体会。教师组织全班分享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及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例如,在海报设计中融入美术元素,在演讲或小品表演中运用语文和表演技巧,在资料收集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活动内容,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关联性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总体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环节,教师应当对现有的单元教学框架、体系进行重构,引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带动学生参与高品质学习,增强其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昝蕾《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深度教学策略》,《学周刊》2023年第32期。

[2] 张文芹《基于大单元设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求知导刊》2021年第30期。

(陈花,1983年生,女,汉族,江苏启东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知识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一张图知识点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