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一张关于网易公司内部严查贪腐的聊天记录在网上流传,涉及网易游戏业务营销线的多名高管。此消息一出,在游戏行业掀起轩然大波。网易游戏市场部、渠道中心的多名高管被带走接受调查,涉及金额或达上亿元。
无独有偶,11月5日,字节跳动(抖音)内部发布了年内第4份《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通报》。通报显示,103人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辞退(含外包人员及实习生),其中11人因涉嫌构成刑事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从网易游戏的高管被查,到新浪微博、字节跳动、腾讯等公司的反腐通报,近年来互联网大厂的反腐力度加强。事实上,这股“风潮”不仅仅揭示了大厂内部存在的贪腐问题,也映射出整个互联网行业在快速扩张背后所隐藏的治理挑战。
从时间维度来看,自2009年阿里巴巴成立廉政部开始,互联网大厂的反腐行动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各大厂对内部反腐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比如2017年,京东就联合腾讯、百度、联想等企业发起了“阳光诚信联盟”,旨在通过互联网手段反腐败、反欺诈、反假冒伪劣以及打击信息安全犯罪,共同提升联盟成员内控部门的履职能力和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2019年,互联网大厂进入反腐密集期。有设立监察部门的,也有高薪聘请专业人员的,还有动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查处腐败行为的……
随着大厂反腐力度的明显提升,让人深切感觉到一场反腐风暴已然席卷了整个互联网行业。
腾讯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自2019年以来每年都会公布反腐数据。根据公开信息,2023年全年,腾讯共发现并查处70余起触犯“腾讯高压线”的案件,涉及120余名员工,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至公安机关。在腾讯公布的17例典型案件中,超过六成涉及侵占公司资产。
腾讯之外,2024年3月29日抖音也发布了2023年度的集团反舞弊通报:共查处违规案件177起,23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此外在《2024年上半年抖音集团反舞弊通报》中,抖音详细公布了8个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其中电商部门的前员工李某、朱某、许某利用职务之便,为外部人员或服务商谋取不当利益,并收受巨额好处费。
事实上,包括美团、小米、360、百度、滴滴等大厂,近一两年都闻风而动,加大了反腐力度,并密集公开了自家的反腐“成绩单”。
不可否认,大厂的反腐行动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背后所暴露出的行业治理挑战却不容忽视。
从大厂揭露的贪腐案件中可以看出,涉事员工大多集中在上游供应链及下游销售部门。例如在采购、销售、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一些员工就会利用职权之便,收受回扣、虚构合同、套取资金等。
以2023年抖音披露的9起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案件来说,其中就有4起直指抖音的中国销售业务平台,其余则涉及抖音电商和生活服务等多个核心业务板块。
再比如美团,2023年美团协助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了93起涉嫌犯罪的内外部人员案件。其中7个案件的舞弊贪腐行为发生在生鲜商品、休闲食品、仓库装修等采购环节。
由于头部互联网企业规模庞大,上下游链条中涉及的资源分配错综复杂,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违规操作便会如暗流一般涌动。
除了上下游环节成贪腐“重灾区”之外,另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在各大厂的贪腐案件中,低职级人员的贪腐频发,且涉案金额往往较大。
传统上,人们会将贪腐行为与高级管理人员联系在一起。然而,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来看,贪腐行为并不受职级的限制。低职级人员一旦掌握了一定的权力或资源,同样有可能滋生更大的贪腐行为。
2024年上半年,杭州警方成功侦破了阿里巴巴内部的一起贪腐案件。涉案人员王某在短短一年间,竟非法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余万元。然而,王某在阿里巴巴仅仅是一名运营人员,专职于家具类官方旗舰店入驻审批的初步筛选。就是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权力,却被王某做成了一门上亿元的“生意”。
据了解,王某拉拢亲朋好友,组建起一个庞大的“中介”与“商家”网络,他们四处搜寻有入驻需求的家具类商家,将手中的审批权公然标价,每一家店铺的入驻都要收取高额“费用”。
被查之前,共有400余家商家通过王某的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审批,涉案金额总计高达1.3亿元,而王某本人则非法获利超过9200万元。
从高管到小职员,从采购商到供应商,互联网大厂滋生腐败的关键问题在于内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基于信息高速处理的工作特点,大多数规模化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会采取扁平化管理、短链路决策的内部权力分布模型。
在此模式下,员工也会被赋予诸如平台准入审核权、平台规则裁决权以及流量资源分配权等关键权限,这些权力使他们能够对平台内的第三方经营者产生广泛而直接的影响。
这种高度授权的模式,是大厂容易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点,2024年3月,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与阳光诚信联盟发布的《互联网企业廉洁合规倡议》指出,企业廉洁合规治理机构和最高管理者在廉洁合规管理体系中具有领导作用。
同时,要对互联网企业重点岗位人员强化风控、健全机制。如针对采购岗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可采取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建立关联关系审查机制、建立采购权监督机制、严格落实审批责任制、对唯一性采购项目进行重点审查等举措。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有助于预防反腐,但相对于不断扩张的业务和不断增加的员工而言,反舞弊部门的人员数量有限,力量略显薄弱。
目前来看,大厂反腐的线索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内外举报,比如员工举报同事、主管,或者员工与合作方分赃不均、撕破脸后被举报等。不过,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反腐,等到反舞弊部门接到举报再展开调查时,资金基本已经流失掉了。
不过,目前大厂反腐正呈现出技术化趋势,不少大厂都会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来识别异常交易和可疑行为,或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调查和取证等。例如,字节跳动2017年就开始建立专用数据库,花费一年时间导入业务数据,监察、审计人员可以从中检索。此外,系统还会自动识别风险,推送给业务负责人。
在这场反腐斗争中,只有那些能够坚守底线、勇于向内“挥刀”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自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