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优化研究

2024-02-13 22:39古敏杨达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财会学习 2024年1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科研经费

古敏 杨达理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引言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科研经费作为支持这一进程的关键资源,其管理方式对于医疗机构的科研活动和整体运营具有重要性影响。然而,随着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改革,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管理上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这个新的环境下优化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是现今医疗机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医疗机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优化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也对于推动整个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政策持续更新

为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创新、优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放管服结合,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文件,如《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 号),《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 号)等。

(二)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取得新突破,国家财政科技支稳步增加。2022 年科研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 万亿元,迈上新台阶。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次突破2000 亿元,规模位列世界第二位。从投入强度来看,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在世界上位列第十三位,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对医疗机构的影响

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给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积极的机遇。该改革强调科研活动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使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目标和实际需求,更加合理和高效地分配和使用科研经费。同时,改革也倡导以项目为单位的经费分配方式,这不仅强化了对科研成果的追求,也优化了经费使用,提升了科研效率和质量。这些新的机遇使得医疗机构可以从多方面优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提升科研活动的效能,推动自身的科研发展和服务提升,对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改革的机遇

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改革旨在简化流程,提高效率,为医疗机构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供更多的自主权,使得经费的使用更为灵活,更能满足科研活动的实际需求。该政策改革还倡导项目结果导向,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将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的实际成果,有助于提升科研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这一改革也明确了科研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制度,使科研经费的使用更为透明,提高了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开性,给医疗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医疗机构科研经费管理的挑战

(一)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重视不足

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上的重视程度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科研经费的规划和分配缺乏长期和全面的视角,经常出现短视和盲目性,导致科研经费的浪费和滥用。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和审计机制不完善,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得不到保障,影响到科研活动的公正性和公信力。此外,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使用的过程中,对风险管理和预防的忽视,使得科研经费的安全性和效率受到威胁。并且,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使用的过程中,对科研成果的追踪和评估不足,也影响了科研活动的效益和价值。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上的重视程度不足。

(二)科研经费内控管理制度的缺失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规范的内控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的规划、分配和监督往往各自独立,缺乏协调和统一,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降低。此外,缺失的内控管理制度也使得医疗机构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对风险的识别和防范不足,科研经费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同时没有内控管理制度的约束,经费使用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受到影响,甚至引发公众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质疑和不满。因此内控管理制度的缺失也会给医疗机构的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

(三)科研经费管理的高风险性

首先,由于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科研经费的使用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大量经费的损失。其次,科研经费的管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经费的申请、分配、使用和监督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的风险点。如在经费申请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缺乏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机制,则会出现经费的挪用和浪费[4]。另外,科研经费的管理还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管理不当,则易触犯法律,给医疗机构带来法律风险。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涉及医疗机构的声誉,如果管理不善,会引发公众对科研经费使用的质疑和不信任,对医疗机构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管理中面临的高风险性。

三、医疗机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建立项目负责人管理责任制

建立项目负责人管理责任制是对医疗机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补充。通过明确项目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可以有效地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并加大监管力度。在此制度下,项目负责人需要对科研经费的申请、使用和管理全程负责,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项目负责人还需要定期向管理层报告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提供必要的财务报告,以便管理层进行审计和监督。此外,项目负责人还需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追踪和评估,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能够产生预期的科研成果。这种管理责任制有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透明度,防止经费的挪用和浪费,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医疗机构的科研效益。通过实施项目负责人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可以提升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降低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从而推动医疗机构的科研发展和服务提升。

(二)建立健全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对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升经费使用效率和防止经费滥用的关键措施。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为科研经费的适度控制和合理利用提供制度保障。为此,制定一套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流程、风险防控、审计监督、信息披露等多个环节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预算编制应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分配,充分考虑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预期效益。审批流程则需要设立严格的审查门槛,确保科研经费的合法合规使用。至于风险防控,则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审计监督环节,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信息披露则需要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增强公众对科研经费使用的信任。这样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够全方位地覆盖科研经费的管理流程,提升经费使用的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帮助各个部门,包括管理层、财务部门、科研团队等,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从而提高经费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首先,医疗机构应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会议,提高员工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员工了解科研经费的管理流程和规定,减少误解和疏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其次,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便及时收集和处理关于科研经费使用的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的报告和审计,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再次,医疗机构应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公开和透明的信息可以增强公众的信任,降低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例如,可以定期发布科研经费的使用报告,让公众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5]。最后,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便各部门之间可以及时和有效地沟通,解决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和报告,让各部门了解和协调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通过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管理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降低科研经费管理的风险,从而推动医疗机构的科研发展和服务提升。

(四)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

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对于医疗机构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至关重要。监管机制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经费的合规使用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医疗机构需要将监管机制纳入科研经费管理的全过程,涵盖经费申请、分配、使用和评估等各个环节。在这一工作中,具体方法如下:其一,设立专门的监管团队,负责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审计。这个团队应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和审计技能,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处理可能的违规行为。同时,监管团队还需要定期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以便于制定或调整科研经费的管理策略。其二,医疗机构应积极引入第三方的审计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外部审计。外部审计可以提供独立的、客观的审查,帮助医疗机构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的不足,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其三,医疗机构应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透明度。通过公开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可以增强公众的信任,降低可能的信誉风险。同时,公开的信息也可以为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提供依据,提升监管的效果。通过这些方法,医疗机构可以有效地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科研成果的产出,从而推动医疗机构的科研发展和服务提升。

(五)改进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改进项目风险管理机制是医疗机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风险,如经费超支、项目延期、科研成果不达预期等,这些风险会影响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因此,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机制,以便于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风险。在识别风险的阶段,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数据、项目报告和审计报告等信息,确定可能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包括项目的复杂性、科研团队的能力、经费的充足程度等。在评估风险的阶段,医疗机构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这一工作可以通过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进行,例如,可以使用敏感性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在控制风险的阶段,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和实施风险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的影响或减少风险的发生可能性。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包括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接受等,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风险的类型和程度进行。通过改进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医疗机构不仅可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从而推动医疗机构的科研发展和服务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在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管理上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管机制,并改进项目风险管理机制,医疗机构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提升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增加科研项目的成功率,从而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然而,这些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医疗机构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改进。希望本文观点和建议能够对医疗机构的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管理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科研成果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转化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