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家具与苏作家具的对比研究

2024-02-09 03:29韦雅琪
收藏与投资 2024年1期

摘要:大理白族家具是中国少数民族家具中的经典之一,同时明清家具对白族家具的影响深远且复杂,本文选取明清家具中具有代表性的苏作家具,与大理白族家具作对比研究,深入分析相隔甚远的两地区家具的不同设计风格,并从视觉造型、雕饰技法、用材、社会文化等方面阐述白族家具与苏作家具间的差异与关联,有助于加深对白族家具的了解,丰富对中国家具的认知。

关键词:白族家具;苏作家具;家具对比研究;明清家具;少数民族家具

中国白族家具和苏作家具在设计风格的多个方面都有所差别,在对比其中差异的同时,更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家具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解家具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语境下设计的关键性。苏作家具和白族家具各有其特点和独特的风格,两种传统家具的风格各有所长,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具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分析、一探究竟。

一、白族家具与苏作家具概述

(一)白族家具特点简析

白族家具是指大理白族人所生产和使用的家具,白族硬木家具会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结合以及线条的优美流畅和构造的稳固可靠,比如白族的圈椅,“它的椅背搭脑与元代的圈交椅很相似,一条曲线顺势滑至前方,形成两只扶手。扶手两端或出头向外翻卷或者不出头、直接与鹅脖相接而下成为一个整体[1]。”依靠刻、雕、镂、彩绘等精湛的工艺技法,表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独具魅力的艺术特征包括雕饰丰富、注重装饰、极致的线条运用、色彩斑斓的彩绘、地域特色的体现以及传统工艺的保持。其中,纹案充满生机,反映了白族宗教信仰、自然界观和民族历史,如神兽、鸟、花卉等元素,强调了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

(二)苏作家具特点简析

苏作家具也叫“苏式家具”,以造型俊秀、工艺精湛、线脚多样、巧妙的材料运用等特点留名青史,与“广作家具”“京作家具”并称为明清家具的三大名作,主要盛行于明代,集中生產于江苏一带。随着苏州、扬州地区家具制作水准与声望逐步提高,人们便称其为“苏作家具”。明代苏作家具注重家具的功能性,家具造型通常简单明了,强调几何形状和直线,以及木材本身的纹理和质感。

此外,明代的苏式家具造型俊秀又朴素淡雅,颇有江南人家的格调。其艺术风格特征在于小巧轻盈的造型与简洁典雅的装饰。家具设计和工艺手法都经过精心设计与琢磨,尺寸和比例都严格考究,确保每一细节达到完美。清代苏作家具逐渐由大方简约变得精致繁杂,更多强调家具的艺术性。

二、白族家具与苏作家具的对比分析

(一)视觉造型对比

白族家具比较浑厚多样,惯用彩绘装饰(图1),质感厚重,色调深沉,结构沉稳。此外,由于白族家具常采用较为厚重的木质材料,左右有雕花的加强架,因此呈现四方形结构,线条流畅,且展现了较为粗犷或简单朴实的造型。苏作家具简洁素雅,比例极佳,相比于白族家具,多了一分俊美与轻巧,少了一分厚重深沉与繁杂。在视觉造型上,色浅简约,对比白族家具,也多了一缕江南文人的气息(图2),椅背搭脑作弧形向后弯曲,背板呈弧形,板上部雕铲地花瓣式开光,内雕螭纹。座面上三面装围栏,座面下装壸门牙子,正面牙子已失,腿间装步步高管脚枨,此椅通体线条瘦劲而不失柔和。

色彩方面,彩绘在白族家具中也很常见,它丰富了家具的色彩,增添了装饰效果。彩绘官帽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牙条与牙头的处理上相对内地也加长许多,几乎已经囊括了三边长度,通体雕花并加以彩绘。像这样的做法在白族许多家具中是比较常见的。”[2]

(二)雕刻工艺对比

“工艺不仅影响或决定、产生了一定的装饰形式,工艺方式有时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方式和装饰的形式。”[2]白族家具以其繁杂的雕刻装饰而闻名,习惯采用通体木雕,通常在家具的各个部分进行雕刻,如扶手、靠背和横梁等,例如白族大部分的靠背椅,靠背位置会采用平刻或浮雕式剪影的方式去雕刻龙凤纹、喜鹊、狮纹等吉祥纹饰(图3)。“为了体现雕刻图案的文化、艺术等特性以及每个工匠个人对图案的理解和表现能力,相当部分的雕刻工作仍必须是需要手工来完成,这一步是大理白族家具造型和装饰过程中体现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3]

明代苏作家具,它们看重的是另外两个维度:“工艺”与“材质”。常见的雕刻手法包括小范围的浮雕、透雕、嵌木、线刻等。如图4所示,背板稍向后弯曲,板满雕双螭纹。席心座面,壸门卷口,雕卷草纹。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性。苏作家具的图案包括但不限于山石、花鸟、海水、龙凤、灵芝纹等元素,局部主要装饰缠枝莲或缠枝牡丹的花纹,这也是区别于清代广式家具的特征之一。进入清代初期,雕饰纹样和语言逐渐世俗化、烦琐化,与市井生活有关的吉祥、戏文图案崭露头角。苏作工匠中有这样一种雕刻规则:“雕刻要有节奏,层次分明,光滑平整,棱角分明。”说明了苏作家具的雕工不仅要光滑棱角分明,还要生动传神。比起大面积装饰,更偏爱局部雕刻,适度且克制,不会扰乱整体素雅的调性与均衡布局。“均衡是指单件苏作家具中各装饰部位雕饰的纹样上下、左右平衡或成套家具同一装饰部位所雕图案相互平衡,给人带来视觉心理的平衡感。”[4]随后,清代时期的苏作家具相比于明代时期也更注重装饰,与白族家具的共同点也会更多一些。

(三)装饰手法对比

除了雕刻装饰,比如白族习惯于使用通体装饰的方式,也在靠背、腿足、扶手等局部位置精雕细刻。除了前文所提到的彩绘装饰。“白族传统家具大胆借鉴了藏式家具与内地传统漆器的彩绘特点风格,采取髹深色底漆,并加以彩绘装饰,体现出多彩的艺术风格。”[5]苏作家具几乎不使用彩绘,通常喜欢展示其原本木质(图5),部分使用“漆艺技法”,白族家具会多一份异域风情(图6)。“在结合木雕工艺的基础上,大量使用彩绘来体现家具的华丽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材质的美感,很多家具上髹黑漆,覆盖了材质的纹理。”[6]

白族家具另一大装饰特色是通常会在座面与靠背部进行大理石镶嵌,虽然有受到清式家具的部分影响,但依旧有自己的特色。这个过程要求工匠精准地切割和镶嵌,以确保它们与家具表面完美契合。明代的苏作家具几乎不会使用大理石做镶嵌装饰,它本身就以榫卯结构、简洁内敛著称,更注重木工连接。该结构不需要胶水等辅助材料,而是通过精确的几何形状和结构来保持家具的稳定性,既美观又不易散架,有浑然一体之感。

(四)用材对比

白族家具基本是就地取材,從木材到大理石到染料等,当地有丰厚的资源可以利用,硬木软木都有使用。其中,椴木、花梨木、榉木、楸木、桦木用得较多。部分家具会重视木材原本颜色与色泽的展现,当然,大部分会进行彩绘装饰。这非常符合白族人民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性情。苏州地区的硬木资源相对大理较匮乏,但工匠们擅长精兵简政、就地取材,不浪费每一小块材料。苏作家具常采用天然木材的原色或深色,以增强和谐感、轻盈感。关于用材,清中期之前,苏作家具雕刻主要使用榉木、老花梨、楠木等质地细密、纹理优美的木材,一般使用单一材种,清中期之后老花梨材料逐渐减少,老红木取而代之并成为主流的家具雕刻用材 。[7]

三、造成差异的因素

(一)地域

地域因素的影响对家具制作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某些地区可能有丰富的木材资源,而其他地区可能更适合石材或竹子等非木质材料。家具制造者必须根据当地可用的材料来进行设计和制作,这直接影响家具的外观和性能,这要求家具制作者在设计和构建过程中考虑木材的适应性。例如大理地区由于木材石林资源丰富,因此,家具风格也相对厚重。地理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可用的木材。

(二)文化

白族家具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也许在发展的过程中,汉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交融的过程,但自己的特色依旧十分明显,少数民族的热情奔放也在家具设计领域大放异彩。苏作家具多盛行于江南地区,自然展现出内敛、含蓄与高雅的江南文化,即使过了明代的鼎盛时期,不再进入宫廷,苏作家具在清代依旧受到民间文人的喜爱,能在书房厅堂中见到它的身影。

白族家具面向的用户群体更多是普通百姓,因此,生活气息也“浓烈”许多,加上本土盛行的以“本主崇拜”“佛教”“道教”为主的宗教文化也在家具彩绘纹样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文化地域是造成两种家具差异的主要原因,家具作为生活器具,从宏观到微观都反映了发出不同地区人们的价值观与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家具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白族家具和苏作家具的对比分析发现,两种家具都与各自地区的人民的文化、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紧密联系。不论是白族家具的厚重沉稳还是苏作家具的俊美简素,它们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两者间的差异,即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生活方式与信仰,同时加深对家具设计文化的理解。

作者简介

韦雅琪,女,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家具设计。

参考文献

[1]胡文彦.中国家具鉴定与欣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张瑞.大理白族家具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3]许平.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

[4]朱云龙.冷拼雕刻技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5]张瑞.大理白族传统家具彩绘艺术审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6-109.

[6]张瑞,李纶,许佳.大理白族家具起源及发展初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6-82.

[7]汪文忠.楠木的生长特征与种类[J].中国木材,2015(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