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霞
摘要:在中國悠久的文化历史中,篆刻艺术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从明代开始,篆刻成为一门比较独立的艺术。秦汉印章是当时不可替代的传统,其中不仅包含篆刻艺术的深刻精髓,还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视觉体验。从古玺式篆刻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独特的美,从中发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传统的艺术,比如书法和绘画,都可以为其提供丰富的艺术素材。因此,本文根据古玺式篆刻的发展历程及时代特征研究予以分析。
关键词:古玺式篆刻;发展;时代特征
古玺因具有较强的写意性和丰富的特点,其篆刻形式更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审美特点,同时,古玺印的形式也越来越为现代印人所喜爱。古玺篆刻艺术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而人们对它的理解与研究也经历一段曲折。篆刻史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中国美术家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生命的发展,而篆刻史上的审美文化更替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中国的汉印风格是篆刻艺术最主要的特征。在汉印篆刻艺术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艺术领域中,人们的创作意识越来越弱,对汉印篆刻风格的盲目追逐,给当代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而其发展空间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古玺印式篆刻中,印字多为异体字,多通假字,字体风格多样,十分符合当今印人的审美情趣,也进一步推动了古玺式篆刻的发展(图1)。中国的古玺式篆刻艺术拥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在过去,印章可以作为十分重要的信用物,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这门艺术一直流传下来。后世的发展,多是从秦汉时期展开的。古玺式篆刻艺术能够经得住时代的考验,很多过去的艺术品到现在依然有当时的特征[1]。
古玺的篆刻风格放荡不羁,与现代印人的篆刻形式相吻合,也与现代艺术家崇尚形式、崇尚率真的艺术美学特点相吻合。当前,古玺印法中的大写意印风已成为中国古玺篆刻的主要流派,而关于古代印法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和丰富,为我国篆刻界的研究提供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资料。古玺印式由盛转衰,直至今日之发展,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被发掘,其多样的艺术风格犹如一座待发掘的宝库,而其顽强的生命力更是激发了当代印人稳健发展的动力。从古玺篆刻审美的内在属性的层次来看,其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之分(图2)。自然境界,是一种低级的生物意义上的境界,因为它只存在于感性层面,所以缺乏更高的灵性视野和内涵。功利境界,则是将古玺印章的艺术形式作为篆刻家抒发情感的媒介,是一种超越理性思考、升华到知性体验的独立认知,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诗性空间,从而导致审美境界的缺失。道德境界又超出个体的功利,具有社会的普遍性,并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社会功利的时代,因而有一种持久的生命力。天地境界,则冲破古代玺印的感性、功利和伦理的桎梏,使人与天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广阔的诗意空间[2]。
从古玺印的审美观来看,能够达到“逸品”“神品”的作品,少之又少,而大多处于其之下的“能品”与“妙品”层面。其刀法能达到“神品”“妙品”的,更是凤毛麟角。从境界上来看,大部分人都是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之间徘徊的。形式主义和陈列性的影响,使人们过于注重视觉和形式美,而忽略古玺印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情趣。形式之美,只一眼,便令人赏心悦目,而中国的篆刻艺术,却要有一种永恒不变的悦心和悦心的鉴赏,直抵天地,以有限创造无限,这是中国艺术的大智慧。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以“道”为体,以“意”为美,在“大美”象之外寻求“虚无”,达到对具体形象、形式和感官的超脱,诠释深邃的宇宙情怀。中国艺术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留”与“隔”,它所释放的是无尽的意蕴,而非无限的观赏性。古玺印章的美学品质是由文化滋养而成,而篆刻者的精神修养则是其艺术水平的高低。由于篆刻艺术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其美学风格的表达可以是道家的朴素、变异、博大、玄妙;儒家的中和、至诚、崇高、充实;释家的清、孤、淡、虚灵、寒或它们的美学的交错和交融。古玺篆刻审美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构思和结构的精巧,同时其版画的设计也是千变万化,其上所排列的印文具有天然的特色,是作者的独到之处。作者巧妙地使用章法,使得整个结构在不平衡的情况下,达到整体的和谐之美,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日庚都萃车马》印是我国古玺印式篆刻名作,它的版面布局宽阔、神韵多变、形体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美学价值[3]。
其一,要掌握古玺篆刻,必须具备扎实的汉印基本功和高超的刻印技术。古玺篆刻风格因其与其他流派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古玺篆刻必须正确地选取文字,科学、合理地通假、挪让,并以高超的刻印技术来完成。另外,古玺篆刻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保证所印的文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使观众反复诵读。
其二,创新是自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优秀的艺术家则能够打破目前的发展限制,发挥自己的潜力。如今,篆刻界正致力于打破传统和理性的束缚,追求更为宏大、奔放的艺术效果,所以,古代印章篆刻的方式成为篆刻家追求艺术的重要手段(图3)。古玺篆刻多是以六国古文为基础,而战国古文则是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金文,在诸侯割据的情况下,按照地域文化,形成一种地方性的字体。因战国古文形态不一致,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而古玺印式的印纹在其上的造诣也是千姿百态、神秘莫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