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与生俱来,汉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汉民族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传统伦理观,以及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传统审美观,无不在汉语成语中有着深刻的反映。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注重从历史和文化延续性的视角去把握和分析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汉语成语;中华民族;伦理观;审美观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汉语成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编号:19A452)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以记录、表现和传播;同时,语言也离不开其承载的词面意义和深层的文化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汉语成语折射的中华民族伦理观和审美观等观念文化的透析,探寻古代汉族人民的文化心理状态,以求更深入地把握汉民族的文化,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成语。
一、汉语成语与中华民族的伦理观
伦理即社会人际关系的秩序和行为准则。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传统的封建伦理观念,其中包括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等。这些观念在汉语成语中有着比较突出的反映。
(一)皇权至上观念
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他们处在权力的金字塔尖。“九五之尊”“君权神授”“真龙天子”“称孤道寡”等成语就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反映。
“九五之尊”语本《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语,亦作“九五之位”,指的是帝王的尊位。其中的“九五”是卦爻位名:“九”是阳数的最高位,“五”是阳数的最中位。“九五之位”虽高,但居中,是典型的中正之位,故为“尊”。《易经》认为得此位者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1]。该成语突出强调了帝王之位的至高至尊。
“君权神授”亦称“王权神授”,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天命。”这是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他们认为王权是神授的,神圣不可侵犯。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也都自命为“真龙天子”,并大肆宣扬自己是天意的代理人,而天意又是不可违抗的。
“称孤道寡”语出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第三折:“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走马单刀镇荆襄。”意为称帝称王,比喻自封为王,或以首脑自居。该成语也是突出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二)男尊女卑观念
封建伦理观念中,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汉语成语中有着突出的反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语内容直接表现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例如:
“男尊女卑”语出《列子·天瑞》:“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其渊源可追溯到《易经》。《易经·系辞上》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易经》原意本是倡导自然和谐,主张阴阳各安其位。《易经》根据男性和女性各自的性别特质,要求男性效法上天做到高尚、正直,让人敬重;要求女性效法大地做到谦和、包容,使人亲近。可见《易经》原意只是讲男女在人生与婚姻中应该如何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到和谐生活的道理,并无男女不平等的内涵。但后世所说的“男尊女卑”则偏离了《易经》原意,演变为男女不平等的意思。
“三从四德”既是古时候为妇女设立的道德标准,也是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内所蕴含的重男轻女思想非常明显。
“从一而终”语出《周易·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指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语本宋·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古礼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与丈夫和谐共处,朴朴实实,恪守妇道。
“守身如玉”語本《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意思是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这条成语虽然不是专用于女性,但多数情况下是对女性的要求。
“女流之辈”语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好在张太太是女流之辈,尽着由他哄骗。”明显带有轻视的说法。
二是成语内容虽不直接表现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以女性来形容或比喻,从而实现成语的贬义色彩。例如:
“妇人之仁”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形容妇女的软心肠。该成语中的“妇人”就与“姑息优柔,不识大体”的处事特征联系在一起。
“妇人之见”意思是妇女的见解。由于旧时轻视妇女,故用来比喻平庸的见解。该成语中的“妇人”则代表平庸。
“妇孺皆知”语本《战国策》:“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意思就是妇女和小孩都知道,指某件事物众所周知,流传得很广。该成语中的“妇”和“孺”都是没有见识的代名词。
“婆婆妈妈”语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你也太婆婆妈妈的了。这样的话,自是你读书的人说的?”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啰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该成语对女性的贬低也显而易见。
三是成语结构中的“男先女后”“雄先雌后”语序。例如:
夫贵妻荣夫唱妇随男耕女织男婚女嫁痴男怨女男盗女娼
男欢女爱男媒女妁才子佳人金童玉女男才女貌儿女情长
善男信女龙章凤姿龙凤呈祥龙跃凤鸣攀龙附凤孤鸾寡鹄
孙汝建根据《成语词典》作了一个统计:按照“男先女后”与“雄先雌后”的语序构成的成语占88%,按照“女先男后”与“雌先雄后”的语序构成的成语只占12%。孙先生认为这种语序规则“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成语构词中的反映”[2]。
(三)血缘亲疏观念
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国家制度以及确保它们得以维系的伦理道德,都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家族内的人际关系以血缘为纽带,血缘宗亲贯穿在整个封建社会,成为组织国家的基础。它渗透到各种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逐渐发展为封建社会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政治一体化---君权和父权交互为用,家与国彼此相通。这在汉语成语中有着清晰的反映。例如: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语本汉·王充《论衡·道虚》:“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意思是一个人得道成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任人唯亲”语出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过去张国焘的干部政策与此相反,实行‘任人唯亲,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是指用人不问人的德才,只选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任人唯亲”正是古代因血缘亲疏观念在用人方面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
“株连九族”源于《尚书》,是古代刑罚族诛的一种,即一人犯死罪而连带家族成员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这种违背人性、情理以及古代统治者津津乐道的暴虐刑制,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
“朋坐族诛”语出孙中山《讨袁檄文》:“头会箕敛,欲壑靡穷,朋坐族诛,淫刑以逞;矿产鬻而国财空,民党戮而元气尽。”该成语是指有点朋友关系的人被判罪,整个家族都被杀掉。指诛连治罪,残酷镇压。
(四)正统排异观念
中国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汉族人对异邦、异族则往往取歧视、排斥的态度。秦汉以前,对华夏以外的民族称为“夷、戎、蛮、狄”等;秦汉以后,对异族更加排斥和歧视,将域外少数民族称之为“胡人”[3]。這种正统排异观念反映在汉语成语中,就是含“蛮”“胡”等语素的汉语成语几乎全是贬义色彩的。例如:
“胡搅蛮缠”语本明·杨尔曾《韩湘子全集》第二十八回:“我两个是惯弄障眼法儿的,你们快去投别人做师父,莫在此胡缠乱搅。”在古代“胡”本指北方人,“蛮”本指南方人,各有粗野和蛮横之处。在汉人看来,胡人喜欢搅和,蛮人喜欢纠缠。“胡搅蛮缠”作为成语,今指行为粗野、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胡言乱语”语出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你则管哩便胡言乱语,将我厮花白。”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作非为”语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意思是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瘴雨蛮烟”语出宋·辛弃疾《满江红》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指南方有瘴气的烟雨。也泛指十分荒凉的地方。
这类成语还有“蛮打横冲”“蛮不讲理”“胡思乱想”“胡说八道”“胡编乱造”“胡喊乱叫”“胡拼乱凑”“胡歌野调”等等。
可以说,在汉语中,反映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伦理观念的成语俯拾皆是。如果不了解这些伦理观念,也就很难做到对相关成语的深刻把握和理解。
二、汉语成语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
语言象一面镜子,客观事物通过语言的折射,成为人们头脑中的一种镜像。审美观念是抽象的,而当它以语言为媒介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又是具体的。透过汉语成语,我们可以探寻到汉民族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许多审美观念。
(一)汉语成语与汉民族以“圆”为美的审美观
圆本是一种普通的几何图形。“天圆地方”是我们祖先以朴素的直观心理观察世界得出的结论。《淮南子·本经训》说:“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所谓“戴圆履方”,字面意思就是人类头顶圆的天,脚踏方的地。“由于天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古人极端崇敬天。由此爱屋及乌,对于天的直观形状‘圆也就极力推崇。”[4]因而“圆”便成为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美的几何形状,汉民族便有了“以圆为美”的审美观。含“圆”的成语绝大多数是褒义词,刚好说明了汉民族自古以来就存在以“圆”为美的审美情趣。例如:
“字正腔圆”语出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字正腔圆,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表示发音吐字准确、优雅。
“自圆其说”语出清·方玉润《星烈日记》七十:“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实难自圆其说。”意思是把自己的说法表达得周全、圆满,没有一点破绽。
“功德圆满”语出唐·陈集原《龙龛道场铭》:“更于道场之南造释迦尊像一座,遂得不日而成,功德圆满。”比喻功业和德行完美无缺。
“八面圆通”语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三八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花好月圆”语出宋·张先《木兰花》词:“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的家庭生活。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二)汉语成语与汉民族以“正”为美的审美观
“‘正本是一种空间位置,一种状态。在汉民族的审美观念中,‘正是一种空间美,符合汉民族的欣赏习惯,故而‘正由审美意识上的标准衍化为行为规范中的准则。”[4]“正”在儒家言论里是美好有积极意义的行为规范,体现出儒家的道德追求。如“名不正,而言不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以“正”为美的汉民族审美观念的支配下,由“正”参与构成的成语中存在大量的褒义词。例如:
“正直无私”语本《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意思是公正而无私心。
“正声雅音”语出唐·皮日休《通玄子栖宾亭记》:“其正声雅音,笙师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过也。”意思是指纯真优雅的音乐。
“名正言顺”语本《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正人君子”出自《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正色敢言”语出《明史·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意谓态度严肃,敢于直言。
“正身明法”语出《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意谓端正己身,严明法纪。
以上这些含“正”的成语都是褒义色彩的。含“正”的褒义成语还有不少,例如:
中正无私正义凛然正本溯源正大光明正心诚意平易正直
字正腔圆心正气和方正贤良一本正经浩然正气光明正大
反邪归正质朴守正搅乱反正大公至正神情气正邪不敌正
(三)汉语成语与汉民族以“对称”为美的审美观
对称是将物质材料按其组合规律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美。对称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的一种重要的审美标准。可以说,以对称为美的观念成为了汉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深根植于汉民族的意识领域,是汉民族审美心理的深层内容。汉民族崇尚与追求对称美,有着深层次的思想渊源。《周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汉民族古老而生命力极强的二元辩证哲学观念以及儒家追求的均衡平和、不偏不倚的中庸观念正好与对称的形式以及这种形式给人的稳定、均衡的心理感受相吻合,使得均衡对称的审美意识在汉民族文化生活之中表现得特别显现和突出。汉民族“以对称为美”的审美观念在汉语成语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首先,汉语成语在结构形式上,具有勻称和谐、庄重典雅、整齐一律的美感。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主。周荐对《中国成语大辞典》作过统计,该书“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非四音节构成的有794个,仅约占总数的4.43%。”[5]这还不包括双四字格式的形式,如“智者千里,必有一失”等。可以说,四个字,不长不短,整齐划一,给人一种和谐对称的感觉。
其次,汉语成语在排列组合上,两两相对,具有对称和谐的特征,从视觉上给人对称的平衡感。如:金枝/玉叶,悲欢/离合,天高/地厚,人杰/地灵,此起/彼伏,等等。
再次,部分数字成语在数字选用上也体现出均衡对称美。例如:一朝一夕,一清二白,一刀两断,一日三秋,一言九鼎,一目十行,三头六臂,三教九流,四面八方,四平八稳,四通八达,五光十色,三亲六故,三回九转,三贞九烈,十全十美,千姿百态,千秋万代,等等。
可见,汉民族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审美观,同样给汉语成语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如果不了解这些审美观念,同样难以做到对相关汉语成语的深刻把握和理解。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与生俱来,汉语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汉民族皇权至上观念、男尊女卑观念、血缘亲疏观念和正统排异观念等传统伦理观,以及以“圆”为美、以“正”为美和以“对称”为美等审美观,无不在汉语成语中有着深刻的反映。我们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注重从历史和文化延续性的视角去把握和分析传统文化,按照毛泽东同志所要求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戍国.周易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5.
[2]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6.
[3]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2.
[4]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225.
[5]周荐.论成语的经典性[J].南开学报,1997(2).(作者:宁佐权,邵阳学院文学院教授)
[责编:胡承佼;校对: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