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篇目生动、立体、鲜活,是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通过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红色经典篇目能获得深刻、持久的精神感召。以《白杨礼赞》为例,可以依托品读涵咏、为文配画、播放影片、思维导图等学习情境的创设,有效传递红色经典篇目的历史认知价值与当代教育价值,激发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愿景。
关键词:红色经典;学习情境;白杨礼赞;育人
*本文系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十四五”全国数字化学习研究规划课题“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语文红色经典实践研究”(编号:2023BB068)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文,作为践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它的课程使命之一就是传承并弘扬优秀革命文化。以阅读红色经典篇目来帮助学生传承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是实现其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第四学段(七到九年级)语文教学提出,“注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体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体认英雄模范忠于祖国和人民的优秀品质,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1]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来看,红色经典篇目占有显著地位,仅初中就有30余篇课文是革命文学篇目。红色经典篇目蕴含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优秀民族文化精华,是体现民族文化的生动素材,是培育学生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和彰显民族自信的有效路径和现实选择。阅读红色经典篇目,不能仅靠零碎的知识记忆,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加深刻、更为持久的精神感染。
落实素养形成的课程改革,首先就要创设基于情境的学习任务。最新版课标高度重视情境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情境”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不少于40次。同时,新课标也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1],要求教师“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因此,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2],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红色经典选文篇目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必要且迫切的。
由于红色经典篇目与一般读者(初中学生)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难以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教授红色经典篇目时应设置与文本和学生认知相契合的真实学习情境,引领学生浸泡到语言文字中,最大程度地拉近学生和红色经典篇目的距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促使红色经典篇目在新时代焕发活力,让红色经典篇目里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地、传承。
茅盾先生的托物言志抒情散文《白杨礼赞》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八)上第15课的课文,其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纵横决荡、以鲜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坚强精神和顽强意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必须学习的红色经典篇目。下面就以《白杨礼赞》的教学为例,具体讨论其学习情境创设问题。
一、品读涵咏,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让学生走进红色经典、感悟红色基因的前提是要有情感的投入与共鸣。先感而后知,只有让学生参与红色阅读,反复涵咏品咂,才有可能体味经典中包蕴的深厚情感汁液,红色经典篇目教学方能达到预期的家国情怀构筑效果。
中国的语言文字本身就自带情感,红色经典篇目更是家国情怀沛然。以朗读为基石,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打破阅读壁垒,感受文化之重,领略浩然之风,同时为接续的课堂教学铺垫与蓄势。教学《白杨礼赞》时,可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朗读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配之以白杨树唯美的画面,视觉、听觉相结合,便将学生带入“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的意境。听完音频朗读后,再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教师适时引导,随着朗诵过程中声音、气势、语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学生就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并体会到茅盾先生所表达的独特情感。尤其要有感情地联读散文中的这四句话: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1段)
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4段)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6段)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第9段)
“实在是”“决不是”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因此要重读,一字一顿,读出分量感。第4、6段应该读出转折之感,“然而”停顿,“然而”前面部分语调低沉,后面部分语调再上扬。第9段“看不起”应该读出批评的意味,“贱视”和“高声”应当重读。这几处语言表述要高昂激越,這样才能读出茅盾先生的赞美敬佩之情。
这种借助音频的浓情朗读,穿透人心、激荡人情,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了学习者的深度阅读兴趣和心理情感体验。学生有了兴趣,有了好的阅读心态,就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文本真正的内涵,在品读涵咏的情境中“投情”,与红色经典篇目中的人物同频共振,实现情感共鸣。同时,这种“沉浸式朗读”也有助于学生体味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所蕴涵的昂扬革命精神,深刻理解“白杨树不平凡”的特质,感悟中国共产党绝不妥协的精神风貌和北方军民坚强、质朴、力求上进的意志品质。
另外,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剧本朗读与剧组论坛的方式,聚焦用诗意的笔触来描写战争的创作意图。总之,借助朗读、改读、议读等多元化的朗读方法和综合丰富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用声音寻绎作者的抒情脉络,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真正走进红色经典篇目,真正把握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为文配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白杨礼赞》中茅盾先生以审美的眼光看待西北自然景观,“白杨树”是客观物象经过作家的主观情感观照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如何激发学生探寻散文中“物象”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仅仅以单一的提问法来推进课堂教学,而缺少学习情境载体下的任务驱动,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茅盾先生在文中赋予“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此时可以课前布置作业——“为文配画”。
这样的任务驱动,可以引领学生感受白杨形象,促使学生思考这幅画要选择什么样的形象来绘就,要画出白杨树的哪些特点,应如何布局留白,该怎么处理色彩的明暗交替……如此一来,就能够顺势而为地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
教授本课前,老师收集学生画作,从不同角度筛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上课时粘贴在黑板上,作为课前导语。精心绘制的插图,既能激活同学们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潜质,又能活跃课堂氛围。以下内容为教学片断:
师:如果给课文《白杨礼赞》做插图,你会选择哪一幅?请说出理由。
生1:我选择第一幅“白杨图”,你看白杨树的干是笔直的。
生2:我认为第一幅画,还有瑕疵,叶子不是团团向上,紧紧靠拢,有的叶子耷拉下来了。
全班(笑)。
师:那为什么耷拉下来,就不好?
生2:因为课文第5自然段上没有写。
生3:是因为叶子“团团向上”“紧紧靠拢”“力求上进”,才能表现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士兵团结向上。
(掌声!)
新课标提出“能针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根据需要策划创意活动,从相关学科材料中搜集资料,整合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1]为散文配图画并解说,旨在利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设置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帮助他们感受红色经典篇目的永恒艺术魅力与情感当代价值,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本节课,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充分激活,他们在绘画中去体味,去发现,去感悟,知识跃然于画中,素养提升于笔尖。通过一幅幅画作,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展现于我们眼前,他们对作品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真正领会到课本中红色经典篇目的精神魅力。上述教学情境的设置,依托于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有机整合,巧妙运用文学表现与绘画表现的共性与差异,源自文本、诉诸画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文本内部意蕴相融合,学生的不同表达与自身的独立思考、阅读个性相契合,这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他们今后阅读红色经典篇目的信心与动力。
三、播放影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众所周知,红色经典篇目多以中国革命战争为时代背景,与学生之间的时间距离相隔较远。单靠课堂知识教学,难以将革命历史立体呈现于学生眼前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红色经典篇目中战争事件的描写、革命英雄形象的讴歌等,很难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对浴血战斗的革命英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多仅停留在文字阅读层面的认知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十分浅显、疏离。
为了拉近学生与时代背景的距离、与文本的距离、与人物的距离,教师在教学红色经典篇目时,可采取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比如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优质红色经典影视片断、红色歌曲等,帮助学生对红色经典产生直观、具体的了解,促使学生开阔学习红色文化的眼界,知人而论世,在厚重的历史图卷中展開对文本的阅读学习。
《白杨礼赞》创作于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茅盾先生亲眼目睹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北方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情景,但在散文中,文本对这一背景基本“缺席”,将不能直说的思想和情志都寄托于“白杨树”这一意象上。因此,教学时就应该适时补充背景资料。比如,播放当年华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的影片资料,让学生亲密“接触”那个时代的背景。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一撼人心魄的时代背景,才能接近作者情感的内核,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深切感受散文中包蕴的时代气息及革命精神。
四、思维导图,促成课堂的思维自觉
《白杨礼赞》采用了象征手法,毕飞宇认为“象征主义的概念是由此及彼的。”[3]也就是说,言在“象”而意在“征”,言在此而意在彼,以“象”征“意”。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如何深入浅出地理解象征这一手法?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难点,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环节。
活动一:细读课文第5自然段,请在课文中圈画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语句,并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即是情境。它将文学作品中琐碎的情节、复杂的形象进行加工提炼,浓缩成一个概括化的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思路,并形成条理清晰、富有逻辑的有效思维,为之后的问题解答提供铺垫。
学生沉浸于文字的“言”,完成思维导图后,教学环节如下:
师: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这是“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哪位同学说说?
生1: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生2:白杨树的干、枝、叶都是“绝无旁枝”的,“一律向上”的,“紧紧靠拢”和“绝不旁逸斜出”,这写的就是白杨树的外形之美。
师:很好!你说的这些句子都是抓住了白杨树的外形特点来写的,它们笔墨集中地塑造了白杨树的“象”,这只是作家描写的第一步。同学们通过这些“象”还能读到白杨树的什么?
生(齐):内在精神!
师:那白杨树还有哪些内在品质?
活动二:阅读第7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这个活动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同“白杨树”具有一样的内在品质,都是“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一脉相承的体现。“言”在“象”(“白杨树”的外在形象),“意”在“征”(“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至此,一个高大丰满的白杨形象矗立在读者眼前,一曲精神和意志之歌盘桓于读者心间!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篇目具有历史认知价值与当代教育价值,其教育精髓在于“人的教育”[4]。激发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愿景,是每一位语文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当应牢牢树立课程育人理念,并坚定不移地努力践行。语文教材中那些生动、鲜活、立体的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厚重的底色,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新课标视域下,我们要利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帮助学生不断从红色经典篇目中汲取革命文化和中国力量,助力学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胡丹.依托教学情境厚植家国情怀——任务驱动下的《我爱这土地》深度学习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23).
[3]毕飞宇.什么是故乡?——读鲁迅先生的《故乡》[EB / OL]. https://baijiahao. baidu. com / s? id= 1678100478526433955&wfr=spider&for=pc.
[4]靳晓燕.语文教育: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N].光明日报,2023-08-15(13).
(作者:郑清芬,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正高级教师)
[责编:胡承佼;校对:芮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