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之“苗”,为何“花”开合肥?

2024-02-06 18:51简宏妮
瞭望东方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张博合肥医疗器械

2023年10月,銳世医疗合肥展厅,CEO张博(右一)介绍产品(简宏妮/摄)

驾车行驶在合肥高新区,可以看到车窗外高楼和建筑工地交替出现。合肥锐世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世医疗”)位于高新区的合肥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内。锐世医疗的核心产品是高端医疗器械——全数字PET。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20多年前发明了全数字PET技术,一步步将其发展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并率领团队于2014年创办了锐世医疗。

从湖北武汉到湖北鄂州,再到安徽合肥建立“新根据地”,锐世医疗这家创始于华中科技大学一间实验室的公司究竟经历了什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它在完成了产业化“从0到1”阶段之后,迁址邻省?被冠以“第一风投城市”称号的合肥,抛出了怎样的橄榄枝?

“我们2021年8月落地合肥,2022年2月产业园的场地就投入使用。不但租金全免,合肥高新区政府还为我们担保了2000万元债权融资用于公司前期建设,于是公司很快就搬过来了。”锐世医疗副总经理陈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落地合肥后,公司有了诸多新进展。过去为了给员工发工资,我用自家房产抵押办的银行贷款,已于2023年11月还清。创业以来,公司经历了很多困难,我期待未来全数字PET产业能‘星火燎原’,在全国更多省市、甚至全球更多的城市扎根、壮大。”锐世医疗总经理张博说。

2000年5月26日,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成立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这一年,谢庆国正在华中理工大学攻读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博士学位。“学校合并,有了一流的工科和一流的医科,这样的条件放在全球来看也属难得。”谢庆国回忆当初留校的经过,认为自己遇到了最好的时机。“我从博士毕业起,就决定把PET数字化研究当作终生事业之一。”谢庆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PET,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临床主要应用于肿瘤、脑和心血管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一直以来,该技术被少数西方国家垄断。“PET的全数字化,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换代,而是PET的再发明。”谢庆国说,其好比数码相机之于胶片相机,其应用可能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时间到了2021年,不论是一直在试图开拓市场的锐世医疗,还是倾其全力给予支持的湖北鄂州市,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全数字PET 的市场化难题。

2004年,18岁的张博进入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读本科。这一年,谢庆国在全数字PET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张博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加入谢庆国主导的研发团队,并在后来的全数字PET产业化道路上成为主力。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没有场地,张博等13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创业者只能在学校角落一个不足40平方米实验室落脚;组装原型机时,为腾出空间,每张桌子都得来来回回挪动。

2015年,全数字PET的创业故事引起鄂州市委市政府的注意。张博清晰记得,当年秋天,时任鄂州市委书记李兵那番激动人心的讲话:“全数字PET不是一般的招商引资项目,我们不追求马上把它变为税收、变成产值。鄂州要干一点推动科技发展的事情、干一点造福人类健康的事情,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PET带来的福祉,这就是我们支持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

2015年9月,湖北锐世数字医学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鄂州市的“一号科技工程”在鄂州梧桐湖新区落地。有了“股权+债权+担保”的组合拳支持,全数字PET终于进入快速研发期。

世界上第一台传统PET在美国花了十几年才研发出来。2016年9月,首台临床全数字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系统样机研发成功,从设计到完成设备,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

然而,设备的成功开发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产业化道路更是难越的关隘。“人的问题,钱的问题,我们都遇到了。”张博说,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研发门槛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创业的曲折程度远超想象。不过,大大小小的难关几乎所有创业公司都会面临,而真正的“至暗时刻”,是全数字PET找不到医院开展临床试验的日子。

医疗设备要获得市场准入,重要的一步就是临床试验。尽管华科校领导多次协调,全数字PET仍然没能在华科附属协和医院开展临床试验。

在华科附属协和医院PET中心,核医学科主任兰晓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医疗器械进入医院做临床实验,场地、环境评测等都有要求,准入相对严格。目前,该医院采购使用的PET设备均为进口设备。

“当时经反复沟通,协和医院提供了一个临床场地,但场地只有35平方米,没法通过环评。”张博说,后来在时任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的相助下,团队将设备搬到广州,在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附属肿瘤医院完成了临床试验。

合肥高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最快速度给予锐世医疗第一笔债券融资,合肥市产投集团领投第一轮股权融资。

2018年,团队先后获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2019年获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曾与谢庆国团队开展仪器应用合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认为,首台临床全数字PET/CT的取证上市,表明全数字PET在欧美产品技术壁垒之外打通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全数字PET从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到系统整机全部为中国自主研发,是中国自主创新的代表性成果。”倪嘉缵说。

如果说远去广州,是锐世医疗的第一次“通关”;转战合肥,则是锐世医疗的又一次“升级”。

“在解决了技术‘卡脖子’问题之后,市场的‘卡脖子’更加令人窒息。”张博回忆,当初拿到市场准入时,团队对未来信心满满,然而两年过去,除鄂州市中心医院在当地政策支持下购买的一台,市场上依然是“零销售”。

“真正进入市场才发现,PET的市场壁垒森严,销售极为艰难,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很难转化为销售额。”张博说,多年来,大型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进口设备垄断。对任何一家医院来说,要改用国产设备,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打破固有的市场利益格局,是一大难关。

销售难,寻找投资也难。团队接触了上百家投资机构,一步步解决了投资人对技术的担忧、对产品的担忧、对应用的担忧。但这些机构都认为全数字PET项目好、有前景,但没人拿出真金白银。

持续的资金投入是产业化道路上至关重要的要素。时间到了2021年,不论是一直在试图开拓市场的锐世医疗,还是倾其全力给予支持的湖北鄂州市,都无法凭一己之力解决全数字PET的市场化难题。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合肥伸出橄榄枝。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但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有限,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物医药尤其是短板。全数字PET在湖北经过多年产业化发展,已有很好基础,我们观察了很久,决定把产业化的‘棒’接过来。”合肥产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8月,全数字PET作为合肥高新区“双招双引”项目正式入驻合肥。合肥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积极帮助团队协调产业园区、银行、担保、投资方等各方资源,合肥高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以最快速度给予锐世医疗第一笔债券融资,合肥市产投集团领投第一轮股权融资。

“正是有了社会资本的投入,全数字PET的产业化终于进入快车道。从落地合肥至今,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共拿了6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目前为止,已有7款全数字PET设备拿证进入市场,我们成为国内PET市场产品矩阵最丰富的厂家之一。”张博说,“与此同时,我们还实现了4台临床设备的销售,其中一台销往海外。”

“虽然很难,但从行业规律看,锐世医疗的产业化进度整体仍然超出预期。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期一般要达到10年以上,从有产品到拿三类证一般需要6到8年(医疗器械注册证分为三类,其中三类是最高级别,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拿证以后还要推广市场,一般还要三四年。所以,投资方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行业的客观规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锐世团队不是来合肥才实现产业化,实际上他们之前在武汉、鄂州已经完成了产业化的‘从0到1’。如今在合肥,他们一方面拓展市场,一方面研究降低终端使用成本。对企业来说,这就不只是从‘1到10’,而是要实现‘从1到100’的发展。”李中亚说。

进入2023年,锐世医疗提速发展,除了安徽合肥和湖北鄂州,又在山东费县开辟了新生产基地。

为了早日实现市场应用的共同目标,各方也纷纷发力:鄂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卢辉亲自带着锐世的销售团队,奔赴孝感、黄石、宜昌推广产品;华中科技大学继续推动附属医院的优先应用,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已将首台脑部专用全数字PET的装机纳入计划;山东临沂市在全市范围推介锐世全系列产品;安徽省将锐世的全数字PET纳入安徽省“三首”产品目录清单(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实现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关键基础材料和软件系统等)。

谈到两年前为何拥抱合肥,锐世医疗团队成员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缺乏持续的资金投入——“大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市场开拓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没有这个基础,未来谈不上发展。”陈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合肥高新区,锐世医疗所在的产业园内

市场销售难度——“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壁垒森严、利益格局复杂,终端市场对国产歧视的固有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到合肥以后,我们同样面临着应用推广的巨大难题。”张博说。

产研捆绑压力大——“我有多项研究成果转化,全数字PET是其中一个,我很重视它,但我还有其他基础研究要做。我不能为了销售出去社交,甚至不希望我的‘学生兵’忙于社交,但现实逼着他们不得不如此。”谢庆国说。

“我们不缺伟大的发明家,缺的是伟大的投资人。风险投资人不能等到没有风险的时候再去投,应该跟企业一起承担风险,政府则要创造鼓励大胆投资的土壤。”这是谢庆国在采访中不断提及的一个观点。他透露,在全球PET相关领域,GE、飞利浦、西门子等几家大企业的首席工程师和首席科学家不乏华人,“华人在欧美做出来的产品能占领市场,如果我们在国内做的产品没有市场,是不是要问问市场为什么会对新技术‘卡脖子’?是不是用戶依然存在这样一种意识,认为进口的高端医疗设备性能一定优于国产?”

近年来,核医学技术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华科附属协和医院PET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到目前为止,核医学在三级医院并未达到全覆盖。“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技术水平和价格总体差不多,某些技术参数方面国产设备甚至更好。”

“对于高端医疗器械来说,没有持续的应用就没有迭代优化,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依靠政府继续发力,不仅在资金上支持,还要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持续进行‘医工交叉’(即医学与现代化工程技术交叉融合),从而保证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人有我优’的迭代路径。”张博说。

不论是全数字PET的创新源头华中科技大学,还是作为锐世医疗产业化首站的武汉,在科创领域都具备优势。“武汉拥有多所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都是拥有先进设备实验室的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为武汉的科创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反观合肥,其在特定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优势,例如显示技术、人工智能、智能车联网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但科研院所和高校资源不如武汉。

“近些年,合肥被誉为‘第一风投城市’,我们的项目顺利落户的过程中,确实对合肥的胆略、眼光、效率都十分钦佩。”张博说。

“市里面有一个明确的文件,引进项目的时候,允许有一定的容错率。”李中亚说,“作为代表政府的投资机构,合肥市产投集团投一个产业的目标,就是把这个产业做深做大。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已经验证过的干事模式,比如说早期大力培育、扶持一批上市公司和细分龙头企业,对于大项目,看准了就重仓投。”

“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产品中间的阶段,常被称为‘死亡之谷’。在该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的不确定性和社会资本对风险的低容忍是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搭起桥梁,帮助初创民营企业跨越‘死亡之谷’,需要国有资本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盘和林说。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多年来,合肥坚持国资领投,引导社会资本跟投,对关键产业、重点项目、创新型企业宁愿“错投”绝不“错过”。

2023年10月,合肥高新区生物医药园,锐世医疗合肥公司位于园区内(简宏妮/摄)

“能否选到好项目,考验政府的眼光,背后是对行业规律有没有科学认识。面对一些看准了的项目,就要准备好替市场承担一定的风險。”李中亚说。

对一个城市而言,壮大科创产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非常重要,如何保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真正运作起来?盘和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普遍来说,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有两种机制、两条路线,一条是政府路线,政府是桥梁,无论是科研和企业还是资本和企业,都可以由政府作为中间人,开展合作;另一条是市场路线,以产权来激励创新。

“两条路线,对应两句话,前一句是‘清酒红人面’,政府要组局,主动将各方拉到一张饭桌上,后一句是‘财帛动人心’,要以市场中的利益为纽带,让创新者得到好处,让专利能变现。总结起来,在科技创新项目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是桥梁,资本打辅助,科研是先锋,企业是核心。”盘和林说。

“当有为的政府、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政府创新金融在合肥高度集聚,再加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创新‘核聚变’而释放的能量,无法估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张青在其著作《合肥逆袭之路——创新四螺旋》中这样写道。

猜你喜欢
张博合肥医疗器械
合肥的春节
对善举的尊重
合肥的春节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
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简介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Diagnostic Study of Global Energy Cycle of the GRAPES Global Model in the Mixed Space-Time Domain
小行星2014 AA:地球的新年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