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莉,许梦苗,何光远,赵骏,范光磊
1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常州 213003;2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常州 213003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显著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过高。根源于胰岛素生产不足、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1]。1 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现,而2 型糖尿病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现,尤其是超重或肥胖群体。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脏病、肾病、神经类病等[2]。肾脏损伤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通常被称为糖尿病肾病,当患者血糖水平持续过高时,会对其体内肾脏的过滤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蛋白质泄漏到尿液中[3]。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4]。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肾动态显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该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然后使用特殊的相机捕捉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流动情况,从而生成三维图像。在肾脏检查中,SPECT 可以帮助医师评估肾脏的功能、血流情况,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如肾衰竭、肾炎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本文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临床接诊的80 例糖尿病患者参与分析,以SPECT 肾动态显像进行诊断,探究SPECT 肾动态显像技术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的应用价值。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②能够达成有效交流者;③研究选取数据,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具备相关血糖指标诊断数据,且无影像学检测禁忌证者纳入。排除标准:①已参与同类型研究者排除;②资料不全者排除;③主动退出研究者排除;④存在严重负性情绪者排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反映尿白蛋白排泄率,ACR <30 mg/g 为正常白蛋白尿;ACR 30~300 mg/g 为微量白蛋白尿;ACR >300 mg/g 为大量白蛋白尿。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量组26 例,正常组26 例,大量组28 例。
患者临床准备进行SPECT 肾动态显像诊断前,由科室内工作人员详细告知患者检测步骤、作用、意义等,提高患者认知度,尽量提高患者诊断依从性,并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史、禁忌证、既往病史等,同时为保障临床诊断工作的客观性,临床诊断期间,均由同组医师进行操作,并使用相同器械,以此保障临床诊断工作的一致性。
SPECT 肾动态显像检测:指导患者取坐位、仰卧位,由医师辅助患者摆好体位后进行定位、定线,连接好患者手部的静脉连接管并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后关闭检查室门,选择肘静脉弹丸样注射示踪剂,同时开启采集开关进行双肾动态采集,示踪剂通常为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并于检查前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如禁食、禁止服用某些药物等。完成注射后,示踪剂会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并通过肾脏进行排泄。注射示踪剂后,患者需要保持静卧不动。此时,SPECT 扫描仪(美国GE 公司,型号:Millennium VG)会记录下肾脏的静息图像,以获取基础状态下的肾脏功能信息,并于几分钟后,SPECT 扫描仪会开始连续的图像序列,以观察示踪剂在肾脏中分布、排泄过程。通常会进行多次扫描,每次扫描持续几分钟,扫描完成后,获得的图像数据将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机绘制出肾脏的功能图像,显示示踪剂在肾脏中分布、清除情况等参数,利用数据终端将研究数据进行上传。
1.3 评价指标 记录临床研究期间患者的生化指标水平情况和肾小球滤过率。
数据解读由副主任医师及主治医师共同参与阅片工作,根据SPECT 肾动态显像的结果进行解读,将评估示踪剂分布的均匀性、排泄速度、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如肾血流不足、肾功能受损等,进行诊断,最终检查结果,若两位医师诊断结论一致,则可将其录入为最终诊断结果。当临床进行诊断过程中,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时,需要由医师进行协商,直至诊断结论一致后,便将其作为最终诊断结果进行保留。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使用SPSS 25.0 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基线资料对比 微量组,男16 例,女10 例,年龄范围57~76 岁,平均(66.27±3.25)岁;正常组,男14 例,女12 例,年龄范围56~77 岁,平均(66.25±3.16)岁;大量组,男15 例,女13 例,年龄范围58~76 岁,平均(66.85±3.3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正常组与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比正常组、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高(P均<0.05)。见表1。
表1 三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
2.3 三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对比 微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9.15±15.47)ml/min 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3.19±13.54)ml/min 低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t=2.8287,P=0.0066)。
近年来,人们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作息、饮食结构等复杂化,以及受到年龄老化趋势的影响,临床上接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多,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引起临床医疗健康部门高度重视[6]。糖尿病肾脏损伤,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此类疾病多由于患者自身血糖控制不佳所致。临床秉持早期检测、早期预防的态度,保障患者身心健康[7]。微量白蛋白尿多指在患者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该指标是血液中的正常蛋白质,但受到部分因素影响下尿液中仅出现极少量的白蛋白,当该指标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常规尿检范围,即为微量白蛋白尿。临床将其作为早期诊断肾脏损伤的主要标志物,但由于该项诊断特异性、敏感性较低,导致此类检测仅能作为辅助诊断技术[8]。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高速发展,SPECT 肾动态显像技术得到临床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肾脏功能检测的重要手段,SPECT 肾动态显像在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9]。该技术能够提供患者肾脏功能、血流的详细信息,对于早期发现、评估糖尿病肾病非常重要[10]。同时这种技术能够定量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这对于早期识别糖尿病肾病也非常有帮助。此外,SPECT 是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对患者的身体伤害小,对使用无明显限制,从而受到患者一致好评[11]。本研究发现,正常组与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比正常组、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高(P均<0.05)。微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9.15±15.47)ml/min 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3.19±13.54)ml/min 低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t=2.8287,P=0.0066)。与学者张世益[12]等致力探究的论点近似,文中通过对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患者进行分组,结合SPECT 技术进行检测,了解患者不同生化指标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
综上所述,以SPECT 肾动态显像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效果显著,能有效预测患者肾脏功能损伤,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