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爱荣,葛成艳,姚 瑶,戴 勇,孙爱东,邵 荣
(1. 盐城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盐城 224051 2.盐城工学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江苏盐城 224051)
高校实验室危险源具有种类多、分布散、风险高、管理难等特点[1],如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不全面、落实不到位,将会出现事故隐患,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难度较大[2]。因此,将应急管理纳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师生自身安全需要,更是高校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
双重预防机制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3]。本文从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分析着手,以盐城工学院为例,介绍了该校在推进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做法。
自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以来,高校已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列为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高校在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4-5]。
部分高校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应急管理理念的更新不及时,仍停留在对事故事后应急处置的初级阶段。个别高校未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师生风险意识、应急意识较为淡薄,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业务、轻应急”的现象。
部分高校虽成立了实验室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但机构组成及职责并不明确,也未将其作为常设机构开展实际工作。一些高校将实验室应急管理工作简单归口于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或保卫部门,在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时往往是单线作战,缺乏与其他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有效联动,导致资源调配不及时、协同作战能力发挥不足,影响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的整体效果。
由于相关人员缺乏应急预案专业知识,部分高校所编制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存在要素不全、职责不明、程序不清、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等诸多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且学校与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预案的衔接性也不够。部分高校虽有预案,但由于宣传不够,师生知晓率较低,且未按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或开展的应急演练流于形式,只“演”不“练”,忽视了演练的实质和内涵,演练实效性差,也不根据演练评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部分高校实验室在应急管理方面没有专项经费投入或投入不足,导致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不足、管理缺乏长效性,个人防护、应急处置与应急逃生等能力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救援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低,实战能力欠缺,远不能适应当前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
为针对性解决当前高校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的4大突出问题,盐城工学院积极探索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推动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应急管理。
根据当前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新要求,高校应及时更新应急管理理念,从应急处置导向转变为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并重,实现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前移[6]。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帮助师生及时转变应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应急意识,充分调动其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把应急工作真正摆到与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实验室风险管理,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全面制定并落实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各类实验室安全风险。建立健全隐患分级分类排查治理标准,常态化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实现隐患闭环销号管理,减轻应急处置的压力。
按照“权责对等、统筹协调”的原则,加强实验室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建设,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实验室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应急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职责,建立一套统一、协调、联动、灵活、高效的应急协同机制,实现对应急管理的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学校、二级学院可在现有实验室安全管理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指挥)通常由党政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副总指挥)由各分管领导共同担任,成员由各相关部门(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落实应急经费,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启动与终止应急预案,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向上级部门及属地政府相关部门请示报告有关重大事项。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应急指挥、物资保障、通讯联络、警戒疏散、抢险救援、医疗救护、信息发布、事故调查、事故善后等各项应急工作,组长由各相关责任部门(科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设在实验室安全主管部门(科室),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部门(科室)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7]。
2.3.1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高校应建立、完善“学校—二级单位—实验室”三级联动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图1),科学、系统编制综合(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8]。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触电、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辐射、特种设备等事故的应急预案。各二级单位应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编制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各实验室可根据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编制实验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或应急处置卡。三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均应建立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对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内容预先作出具体安排,健全应急机构和应急机制,提出事故预防(风险管控)措施,明确应急响应程序,细化现场处置要点。同时,还应加强各级应急预案间的有效衔接,如学校应急预案应与属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校内三级应急预案之间应相互衔接。
图1 三级应急预案体系
2.3.2 提高应急演练实效
高校应制定年度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计划,可通过现场演练、桌面演练、仿真演练等形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发现、修改应急预案中的问题。学校层面的应急演练一般应通过现场演练的形式开展,以磨合各参演部门、二级单位和人员间的有效联动应急机制,锻炼、检验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高校应至少每年组织1次实验室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演练前,应认真制定演练方案,策划演练脚本,开展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知识全员培训,必要时可开展2~3次预演,确保每位参演人员明确个人岗位和职责,清楚该做什么、说什么。应急演练应贴近实战、增强实效、精心组织、确保安全,体现真人、真事、真景、真演、真练;同时,要如实做好演练记录,特别是视频影像等记录材料,可作为宣传教育的素材[9]。
2.3.3 加强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并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可行性和衔接性等进行评审。根据师生和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的应急预案,经单位办公会议审议、主要负责人签署后,以适当的方式发布实施,并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应急预案还应进行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订与完善,至少每3年要修订一次。每次应急演练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并根据演练评估总结报告及时完成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实现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和动态闭环管理[10]。
2.4.1 加大应急经费投入
高校应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学校年度安全专项经费预算,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应急知识宣传、应急人员培训、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同时,应建立应急经费使用和监管制度,保证应急经费专款专用,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4.2 强化应急物资准备
高校应按照事故类型,建立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学、合理储备各类应急物资,确保其在品种、规格、数量上能满足应急保障需求。实验室常见应急物资主要包括灭火器、灭火毯、消防砂等各类消防器材,防护服、防护面罩、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靴等防护用品,紧急喷淋装置、洗眼器、吸附棉、吸附垫、防化垃圾袋等应急处置物资,担架、止血带、绷带、急救药品等医疗救护物资,对讲机、移动电话、扩音器等通讯设施。同时,应加强应急物资日常管理,做好定期维护保养、更新轮换,确保其有效可用性;建立跨部门(二级单位)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确保应急状态下能快速调配使用应急物资[11]。
2.4.3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学校应急管理学院及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创新构建应急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应急管理人才,提高学校应急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化工安全工程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同时,聚焦风险管理、事故防控等问题,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为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2.4.4 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宣传、应急能力提升培训和应急演练计划,注重培训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使师生增强风险意识和应急意识,熟知三级应急预案,掌握应急知识和逃生技能,提高事故防范、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专业化和实战化的原则,打造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12],形成与学校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师生安全需要相匹配的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盐城工学院积极探索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改革,通过多措并举构建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实验室应急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安全风险防控,保障了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的安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