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2024-02-05 12:30肖梦梦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炎炎性

肖梦梦 魏 敏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门诊部,江西 南昌 330006)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其主要致病因素是关节老化、过度劳损、肥胖、创伤等。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无法正常弯曲和关节变形等[1]。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是老年人行动不便甚至残疾的主要原因。目前,西医在临床上多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激素来缓解症状,但二者都存在一定的不良作用。

退行性骨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痛痹”等范畴。学者[2]认为,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被寒气、湿气和风邪等侵犯,气血受到损伤,运行不畅,寒凝而痛;用针灸治疗能松解粘连、通行气血,使患者的身体得到良好恢复。本研究以2019 年6 月—2021 年6 月洪都中医院门诊收治的68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 组,各34 例。对2 组分别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温针灸治疗,并观察对比其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洪都中医院门诊2019 年6 月—2021年6 月收治的68 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 例)和观察组(34 例)。其中,对照组年龄47~79 岁,平均年龄(64.25±6.55)岁;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53±1.02)年;患病类型:7例单侧发病,27例双侧发病。观察组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3.83±6.8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9±1.13)年;患病类型:8例单侧发病,26例双侧发病。2组患者年龄、病程和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CT、X 线以及关节镜等检查,诊断结果为退行性骨关节炎;(2)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对治疗药物过敏者;(2)最近1 个月内接受过针灸和其他药物治疗者;(3)同时患有心血管或肾脏方面疾病者;(4)患有认知功能障碍或者精神类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坪山制药有限功能公司,国药准字H10970209,规格:每片0.1 g],每次0.1 g,每日1 次,7 d为1个疗程,共持续5个疗程。

观察组应用温针灸治疗。操作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膝眼、肾俞、大肠俞、脾俞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使用0.35 mm×50 mm 云龙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吴江市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42200226)直刺上述穴位,得气之后用长度为2 cm 的艾炷(南阳医乐嘉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规格:18 mm×200 mm)套于针柄并点燃,对患者进行温针灸;针灸时间为40 min,每日1 次,5 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 d,共持续5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量表的分数范围为0~10分,患者治疗前后自评疼痛程度,分数越低表示疼痛感越少。(2)Lysholm 膝关节评分表(LKSS)评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跛行、支撑、爬楼梯、疼痛等测试,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恢复得越好[3]。(3)炎性因子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10 min,离心速度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与其配套的试剂盒,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 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的IL-1β、TNF-α、MMP-3 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2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34 34 IL-1β/(ng/L)治疗前117.02±10.31 110.34±11.22 1.07>0.05治疗后71.43±7.401)57.91±6.541)3.05<0.05 TNF-α/(μg/L)治疗前404.91±63.53 404.62±62.46 0.01>0.05治疗后356.41±41.551)327.82±46.841)2.66<0.05 MMP-3/(mg/L)治疗前136.45±22.60 136.73±23.41 0.01>0.05治疗后99.42±11.421)82.71±9.521)2.45<0.05

2.2 2 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和LKSS 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 组的VAS 评分均降低,LKSS 评分均增高;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LKSS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LKSS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和LK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1)P<0.05。

组别例数VAS评分治疗前7.81±1.20 7.71±0.80 0.14>0.05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72.23±10.591)86.62±9.381)2.27<0.05 34 34治疗后3.73±0.921)2.14±0.721)2.99<0.05 LKSS评分治疗前54.26±10.24 53.43±12.36 0.13>0.05

3 讨论

温针灸的说法始见于《伤寒论》,而《千金翼方》道:“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通之”,古人认为温针灸相对于一般针灸而言,具有宣行气血、温通经脉等作用[4]。温针灸是一种针刺联合艾灸的特殊治疗方法,艾灸的药理化学作用和温热刺激效应联合针体,形成一种复合刺激,起到开导和温通的效用。《素问·痹论》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描述是“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古人认为疾病的内因是人体正气不足,外因是邪气入侵,应该以辨证的角度来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以体虚肾亏为本、经脉不通为标,整体疗法为补中益气、活血宣通、除湿祛风。《黄帝内经》有云:“陷下则灸之”“寒者热之”,说明温针灸能有效作用于风寒湿痹,适合用来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本研究中,5 个疗程后,观察组的VAS 评分比对照组低,LKSS 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温针灸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膝关节能力。现代医学[5]证实,针刺能引起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控制大脑皮层的功能、阻断神经冲动的发生,达到镇痛的功效。用温针灸刺入阳陵泉穴可止痛、宣通经络;刺入梁丘穴也能起到通经利节的作用。针刺和艾灸相结合,能将温热传递到穴位,发挥散寒祛湿的作用。中医的主要理念是整体治疗,多个穴位和艾灸有机结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效果更佳。

本研究中,5 个疗程后,观察组的IL-1β、TNF-α、MMP-3 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针灸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温针灸能在治疗过程中有效调节免疫器官、免疫因子和神经传导,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现代临床研究[6]表明,温针灸能通过刺激穴位达到干预神经系统、调节神经中路的传导、提高腓神经和胫神经的传导速度,从而改善患者炎症状态。温针灸产生的温热效应能刺激肌肉产生休克蛋白、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消炎的作用,从而抑制炎性因子,改善患者膝部麻木疼痛等症状。血液循环的速度对消除炎性因子也有很大影响,针刺和艾灸都有行气血、调经脉的作用,二者联合能大大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效率,从而降低炎性因子的水平。

综上所述,温针灸对改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确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退行性骨关节炎炎性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30例临床报道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