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地长城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现状
——以陕西榆林地区为例

2024-02-02 02:50马小宁同杨阳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遗产地榆林长城

马小宁,同杨阳

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中国长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与影响最大的文化遗产类型[1],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显著标识,长期以来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共同关注。长城保护与利用工作在中国开展已久。进入21世纪后,文化事业的勃兴带动长城遗产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城保护与传承利用工作,全国性大规模的长城资源调查顺利开展,长城相关的专项文件与重要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国家在长城制度整体化、机构协调、重大项目实施和信息技术支持等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得全国各文化遗产地保护长城的热情与重视程度骤然提升,国内众多长城文化遗产地开始大力推动本地长城工作。

陕西榆林是中国众多长城文化遗产地的重要代表之一,境内长城资源丰富。2021年7月,榆林市政府政策研究督察办公室委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开展榆林地区长城保护利用工作的调研,文章以此次调研成果为基础,总结该地区长城工作的亮点与地方特色,溯源现实困境的根源,推动文化遗产地长城工作稳步前进。

1 长城文化遗产地的基本内涵

文化遗产地是指“文化遗产本体及其与文化遗产有一定联系的地域所构成的空间区域和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总和”,这一概念的提出,将文化遗产的保护置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内,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探索和形成不同文化遗产地自身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途径[3]。

文章基于上述文化遗产地的核心内涵提出了“长城文化遗产地”概念,指的是现保存有历代长城资源的地区,长城文化遗产地以本地长城遗产及其内部结构为发展载体,地区天然的自然环境、多变的人文环境等外部空间成为发展底色,两者之间在现实中碰撞、结合并互相成就。长城资源与文化遗产地的结合塑造了“长城文化遗产地”的身份价值,文化遗产地多样化的研究视角与现实需求,深化了长城工作的适用性、实用性与开放性,从基于长城本体和附属设施的保护基础,延伸到长城价值探索与社会化阐释、长城与社区及城市的共生关系利用、长城时代精神的弘扬与传承等具有关键意义的方面。

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提出了“整体保护,分段管理”的要求[4];2019年,《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提出长城“整体保护,属地管理”的管理原则[5],相关管理制度的实施,间接决定了拥有长城资源的文化遗产地成为面向长城本体的第一道防线,其辖区内的地方单位成为长城保护管理过程的主要执行与反馈力量,能够满足长城工作实时性、长久性、针对性的要求。因此,长城文化遗产地的长城工作作为中国长城事业整体布局的基础环节,其地方保护力量成为重要抓手。榆林长城文化遗产地保护力量主要涉及市、县(区)级、乡镇级的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官方力量中,除了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外,还有专设的长城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执行;民间力量多以“志愿服务组织”的形式参与长城事业。

2 榆林长城文化遗产地的工作亮点

榆林位于东亚内陆河套地区南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境内长城资源丰富,跨越战国秦、隋、明三个时段,分布横跨陕西省榆林市北部6个县(区),约占全国长城资源总量的7.14%,约占陕西省长城资源的84.48%[6]。长久以来在长城保护利用工作实践中,榆林长城文化遗产地逐渐形成了自身工作亮点。

2.1 建设多级网格化管理体系

健全、有序的管理机构与组织是长城工作持续化和规范化的保障。榆林地区在长城机构建设上主动作为,构建了“一条主线,多个支线”串联起的多级网格化管理体系。

一条主线是指市、县(区)、镇街及长城保护工作站、长城保护员组建的层级环节。榆林市长城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之下开展,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是业务主管部门,其下设长城保护利用科和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具体负责全市长城保护研究工作。地方上各县(区)由本地的文化和旅游局主管,实行文物科和文物执法队互相配合的管理保护模式,并大多成立长城工作领导小组来负责长城专务。为进一步明确基层保护责任,与长城沿线各乡镇、街道签订《长城保护工作任务书》。

多条支线一方面是由于长城工作日益细化形成的专门组织。如在长城问题督查方面,成立市委长城保护巡查组以及各县(区)的整改工作领导专项小组;在长城巡查方面,安排多方组织共同巡查,显著提升了长城巡查的实效。另一方面,在长城事业建设中,榆林政府倡导民间力量参与并给予一定扶持,如榆林市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往年曾经受到政府资助。

2.2 探索地方特色工作路径

榆林长城横跨境内东西两端,沿线长城段落保存情况各异。为了切实解决本地长城工作难题,榆林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指导下进一步加强政策与制度支持,探索本地长城工作特色路径。目前,除长城保护利用科起草了《榆林市长城保护行动方案》并计划实施外,各县(区)也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了长城工作系列文件,如表1所示。

表1 榆林长城文化遗产地出台与长城相关的文件示例Table 1 Examples of documents related to the Great Wall issued by Yulin Great Wall Cultural Heritage Site

长城工作涉及众多部门的建设与规划,为保障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榆林各县(区)的文物部门与本地公安局、检察院、广电局、文研所、执法队等部门积极合作,个别县(区)还制定长城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部门合作制度化。多方合作提升了长城保护的全面性,如神木市与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协作配合,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及时组织排查长城沿线安全隐患。鉴于本地能源建设项目较多,榆林市坚持全社会和主管部门“层层把关”,多方部门严格审核涉及长城的建设工作,制定科学的长城保护措施和方案,使长城遗址在基础建设中得到了有效保护。

2.3 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事业

榆林地区的社会力量在本地长城工作中贡献突出。目前榆林市民间长城研究与保护组织共有7处,涉及政府部门、党政工作人员、文化学者、企业家等,会员人数30~170人不等,颇具规模。

榆林民间组织长期投身于长城本体日常巡查保护、周边环境整治和长城保护宣传等活动,主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榆林民间组织作为连接社会民众、长城遗产与管理部门的桥梁,在长城社会事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积极开展与本地长城相关的学术研究,关注地方传说、历史人物、文学作品、民间艺术、特色习俗等方面,充实本地长城的特色内涵,并通过出版长城研究的学术期刊、进校园开展长城保护的学术宣讲、建设民间长城博物馆等方式深化社会群体对长城的认知,促进长城资源向社会共享。

长期以来对长城事业的坚守与付出,使得榆林大部分民间长城组织获得了社会认可与赞誉,部分还建立起来了国内乃至国外的文化联系。如榆林市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于2016年全程策划并实施了中英文化交流活动——威廉·林赛长城守护30年传承之旅榆林行活动,还在全国开展长城主题巡展、开发文创产品,极大地体现了民间组织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2.4 长城教育融入民众生活

榆林地区重视长城资源的社会化“阐释”,官方部门与民间组织长期在社会开展长城文化的宣传教育,致力于培养本地长城的社会认同,培育本地长城的传承力量。

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出发点,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长城遗产融入社会生活,如神木市在火车站与广场重点部位场所投放广告加大长城保护宣传,靖边县举办长城保护文化惠民演出、放映长城保护公益电影等。基于长城保护的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一方面加强长城沿线居民教育,如榆阳区开通乡村长城保护流动宣传车,深入到村组开展长城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和基本知识普及,另一方面通过“长城知识进课堂”、青少年长城夏令营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群体的兴趣。

部分县(区)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尝试新的宣传方式。一是与社会媒体进行紧密合作。神木市主动邀请新闻媒体参与长城保护工作,反映工作情况,曝光典型案例,接受社会监督。二是结合节日传统。神木市利用世界读书日、国际博物馆日等特殊节点,积极向市民宣传长城保护知识与法律法规;靖边县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非遗展演暨“保护长城文化遗产”。三是注重新媒体运营。各地与电信局、融媒体中心等合作拍摄专题纪录片、开设视频号、制作动画和编纂图画册,如《榆林长城纪事》《长城两边是故乡》等。

3 遗产地长城资源工作遇到的现实困难

3.1 区域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榆林是国家级的能源化工基地,正在成为西煤东运的源头、西气东输的腹地、西电东送的枢纽,是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接续地[7],以能源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长期以来是本地经济产业的主要支柱。在长城途经的北部六县(区)里,第二产业占比均超过了50%,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各县、区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图1 2016—2021年榆林北部六县(区)第二产业占比走势图Fig.1 Trend Chart of the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Industry in Six Counties (Districts)in Northern Yulin from 2016 to 2021

历来在快速建设发展中,榆林境内长城沿线遗留下大量违规建筑和附属设备涉及土地利用、工程建设、居民生活等方面,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多位于长城保护范围与控制地带之内,部分跨越长城,甚至位于长城本体之上。此外,因过去煤炭的地下开采和随之产生的地表沉陷,使地表黄土沙层变松、产生裂缝,甚至在个别区域产生滑坡、陡坡坍塌,增加了水土流失程度[8],这对长城沿线生态环境与自然风貌也构成了破坏和潜在威胁。

长城沿线居民在以往生产与生活中也无形地为长城埋下隐患。榆林城、定边县城、神木市城、横山区城等现代城镇多是原来明长城营堡发展而来,大量村庄依靠长城及其附属设施修建房屋、羊圈、仓库等现代建筑,还有大量现代墓葬广布。如建安堡内为建安堡村,有居民100余人,城堡内有多条农业用路,城内有农业用高压线穿越该段遗存而过[9]。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俨然成为榆林长城遗产地长城工作开展的一大难题,此类设施设备迁移事关国家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类型复杂,所需费用巨大,全面整改工作难度极大。

3.2 部分政策与制度实际运行不畅

随着长城调查成果公布以及将长城遗址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文化遗产地长城的政策制度大多按照一般文物保护的原则与管理制度开展,相关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内容不全、模棱两可的情况。

长城工作的相关部门存在职能重叠现象,文物部门在执行工作中由于权利范围限制而无法推动部分工作,但对涉及多方部门的长城问题暂时又无明确指导文件。如林业部门在各乡镇实施的生态保护项目中,在长城沿线种树、种草等行为,因缺乏明确规定导致文物部门无法出具相关意见;又如油气矿井及风电项目的修建,没有提前考虑建设过程及运营过程中长城保护的情况,导致后期配套的道路或便道、管线会与长城保护形成矛盾。

长城工作相关政策、法律研究不够,难以依法规范。在执法层面,地方基层单位多次提出在长城保护工作中存在违法行为的立案困难问题,如部分长城段落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且人迹罕至的区域,难以确定破坏行为对象,但是基于司法程序,在调查过程中稍有信息遗漏之处,则不予立案。此外,长城沿线出现的个体居民建筑问题突出,即工程区域位于长城遗址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在建设之前需要进行文物影响评估和文物勘探,但拥有勘探资质的科研单位无法与个人对接业务,而且长城及其附属设施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内涉及村庄较多,在危房改造、改建新居时按照政策履行报批手续的各项成本村民难以承担。

3.3 建设发展的相关支撑条件薄弱

榆林文化遗产地开展长城工作的部分配套条件仍较为匮乏。目前,榆林地方单位长城工作的经费与人员问题较为突出,已经成为长城工作开展的桎梏。

据了解,北部六县(区)的长城基本经费由当地政府拨给,即由榆林市拨付30万元和各县政府配套资金30万元,这对于开展长城全方位保护工作依旧是“杯水车薪”。现实中经费不足的现状严重限制了长城工作的深入推进,甚至在长城保护基础设施方面,各县(区)都曾出现长城保护标识牌、长城防护围栏、执法巡查车辆和相关监测设备不足的问题。

长城工作队伍建设不足。首先,专项工作人员数量过少,地方引进人才渠道有限。据了解,神木市长城负责文物业务工作6人,文物执法2人,长城保护科室工作人员10人左右;府谷县文旅局文物科3人等。多数长城工作人员兼有其他文物工作,往往难以兼顾周全。其次,缺乏多学科背景人才。新时代下长城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中,长城工作不再是孤立的、浅层次的,亟需不同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行协作。人才队伍力量薄弱导致本地长城学术研究推进缓慢,长城工作缺乏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与学术参考。

3.4 区域资源“联动发展”尚未贯通

榆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流的“重合地带”,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如榆林卫城、镇北台、麟州故城、走马梁汉墓群四处遗址已经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全部长城遗址均被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榆林长城沿线特色民俗资源,如陕北民间音乐中独特的品种——榆林小曲,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红军长征入陕第一站定边铁角城、横山起义旧址等遗址,还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包括黄土高原地貌、沙漠风光、龙洲丹霞地貌、秦晋大峡谷等[10],这都显示了本地长城沿线文化资源极其广阔的利用空间。但是目前榆林地区长城展示体系中,还尚未完全将长城及其周边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元内涵进行深度结合,从而多视角地展示长城魅力以及当地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势。

3.5 对自然力破坏的重视与应对措施不足

自然力破坏是长城保护工作中的又一难题。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长城大部分段落修建在沙地和黄土上,本身易受到风沙冲刷、日晒雨淋、水土流失等自然现象的侵蚀,且啮齿动物啃食现象屡禁不止。陕北长城沿线是农牧交错带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沙漠化最为严重的是榆林市[11]。榆林早年风沙大,长城本体风化严重,解放后开展大规模的治沙造林运动[12]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风沙问题。但是近48年来陕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长城沿线风沙区的增温要明显强于黄土高原沟壑区[13],气温升高促进长城周边植被生长茂盛,又加剧了长城墙体破坏。

面对自然破坏,相关学术研究虽已经开展,如榆阳区降雨对长城遗址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冲沟侵蚀、片流面蚀和雨蚀剥离[14],但是仍未探索出有效解决途径,缺乏针对各地区长城本体特点的具体措施,也没有改善长城沿线环境的长远规划。

4 关于遗产地内地方单位长城工作的展望

4.1 高瞻远瞩:制定长城发展的全局战略规划

在顶层设计层面上,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长城保护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长城事业布局与发展,意识到资源城市型定位的局限,思虑长城地区的产业转移与社会转型对促进榆林及全省经济升级的前瞻意义,开发具有重大潜力的文化资源。这可以参考国内其他文化遗产地,如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山西左云通过长城旅游实现了资源大县的转型[15]。此外,规划长城工作必须立足现实、全局规划,考虑到本地长城资源与自然生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服务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延伸空间。如长城沿线村镇的规划、建设与保护、发展问题,长城沿线生态环境植被恢复与整治限度问题,以及基础交通建设问题,交通的可抵达性应从两方面进行说明:一是从外围区域到长城本体的可达性;另一种是整体长城遗址沿线间各单体之间的可达性[16]。

4.2 强基固本:完善长城工作力量及配套条件

在管理指导层面上,从制度、机构、人员三方面着手。首先,建立本地长城专项机构,搭建学术交流传播平台,重视长城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与本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科研单位或高校的合作,组建长城专家智库队伍,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保护长城是一个需要省、市多部门协作的系统工程,长城相关的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应互相协作[17]。同时,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事业的热情不可忽视,官方部门须主动予以引导和支持,必须构建渠道引入社会力量,为解决长城现有难题开辟路径。其次,厘清长城实践工作中的难题,制定针对性、阶段性措施进行整改,坚持“事前评议、事后督查”,并据此来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符合本地发展情况的保护模式。

4.3 推陈出新:稳步推进、勇于创新长城实践

在具体执行层面上,长城工作涉及保护、研究、开发等多领域,必须将保护置于核心地位。如个别长城多时段重叠修筑的复杂性、区域环境的破坏力因素差异等长城本身的现实状况就决定了必须扎实开展长城工作。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弥补薄弱与空白方面工作,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新时代下也要注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与媒体技术,提高长城工作效率与科学性的同时,更好地与社会大众联系起来,打造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民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众教育基地。主动抓住国家战略机遇,通过培育本地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来带动长城事业发展,促进市际、省际和国际之间的战略协作与共同发展,有意识地培育遗产地特色长城文化品牌。

5 结语

各文化遗产地长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实情况,事关中国长城整体保护管理事业全局,两者发展息息相关。榆林文化遗产地的各地方单位在长城本体保护、管理利用、价值传递等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展现出地方单位的非凡职能。面对长城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多重困难,尤其是涉及交通建设、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用地、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依旧是榆林本地长城保护工作中不可规避的问题。正视长城保护和当地社会发展紧密融合的现实情况,地方单位的目标定位与主要发力点应集中在“合二为一”,而并非“二者择一”。

以往多强调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的发展矛盾,然而也不能完全否认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为本地长城事业提供的相关支持,要基于全局视角探索适合本地经济建设与长城保护的良好互动机制。在地方经济发展与长城事业的矛盾中,或可通过合理调整长城周边经济产业环境,既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借此改善长城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18],又为长城工作留出足够的空间,比如榆林市重要经济来源之一的神木市,不断提升长城保护员的物质生活保障。因此,各长城资源文化遗产地应从多方面将区域长城资源工作与社会发展衔接起来,协同发展,开展精准工作,使得长城资源逐步成为社会前进的有效助力。

长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对各遗产地长城保护管理工作而言,既是巨大挑战,也是发展良机。各遗产地应努力将“差异”转化为“特色”,深入研究本地长城的独特内涵,开展对应的长城保护与利用工作,为中国长城实现整体性保护管理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遗产地榆林长城
榆林感怀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下)
走榆林
在地下挖一座“窃听长城”(上)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守护长城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榆林力量
——为榆林抗洪救灾而作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榆林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