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洪学海 刘娇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其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近年来的发展呈多样化、成熟化的趋势,图书馆学生社团正是其中之一。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高校文化高地、精神坐标,更是高校建筑地标,是高校对外宣传的名片。高校图书馆馆舍建设发展迅速,馆员人均管理面积激增,为持续保障图书馆服务质量,拓宽管理思路,将学生纳入图书馆日常管理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图书馆“第二课堂”功能,图书馆学生社团应运而生。相较于普通学生社团,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馆属性质突出,除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外,还承担各类阅读相关推广活动。
(一)在芜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调研。为更好地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开展情况,通过电话采访、网络查阅等方式,对在芜公办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情况进行全方位梳理,如表1所示。调研高校中既有省属重点大学,又有全国“双高”高职院校,能基本反映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开展情况,对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表1 在芜公办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情况一览表
(二)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管理模式。1.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方式。经调研,高校学生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有两种形式。第一,勤工助学,承担图书馆图书上架、倒架、图书加工等工作,弥补馆员人员紧张。具体由图书馆向学校学生处申请岗位,学生处审核,图书馆负责人员面试、培训及管理工作,根据实际工作量按月向学生处申报报酬,学生处负责工资发放。在芜高校中,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将勤工助学学生纳入“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其他高校均单独成立“勤工助学”学生团体,和图书馆学生社团并行存在。第二,成立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日常工作。如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3所学校图书馆成立“读者协会”;皖南医学院引入“翰墨年轮国学社”“演讲与口才”;安徽工程大学成立“文澜读书社”和“学生读者工作委员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及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2.规模及架构。除安徽师范大学“读者协会”近千人的人数外,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均在200人左右。成立时间上,安徽师范大学“读者协会”、安徽工程大学“学生读者工作委员会”最早成立于2006年,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均成立于2010年以后。学生社团基本由“会长+各分部门”组成,个别社团增加了团支书,如安徽工程大学“文澜读书社”、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读者协会”。3.运营模式。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均为学校团委注册登记的学生团体,社团指导教师均为图书馆馆员,但主管单位各校略有不同,皖南医学院“翰墨年轮国学社”“演讲与口才”虽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但其主管单位是皖南医学院团委,活动的开展和经费预算归团委直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主管单位是图书馆,是真正意义上的馆属学生社团,社团的运作及经费由图书馆全权负责。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属图书馆与团委联合管理,图书馆负责社团的日常活动与运作,团委提供经费预算。4.指导教师任命方式。社团指导教师作为社团负责人,肩负着社团正常运转,承担着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职责,但其任命方式在各校也不尽相同。调研结果显示,皖南医学院图书馆2个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通过校内公开竞聘方式取得,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均为馆内任命。5.打造文化品牌。图书馆学生社团通过多年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打造自身文化品牌,扩大社团在校影响力,如安徽师范大学“读者协会”自2013年创办“江城书会”,已连续开办十年,形成安徽师范大学师生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重要平台;安徽工程大学“文澜读书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每年坚持举办“读书品阅会”,形成安徽工程大学师生独有校园读书评书品牌活动。皖南医学院“演讲与口才”因活动开展形式丰富、成效良好,荣获团省委活力学生社团前三表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自2015年开始创办《扬帆》杂志社,已连续出版12期,成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管会”一张亮眼的名片。其他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每年均承担校园文化节或读书节活动。近几年在芜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联合承办“漫步青春征文”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
(三)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职能。1.参与图书馆事务性工作。受地方及学校人事编制的限制,很多高校图书馆馆员编制紧张,高职图书馆甚至存在馆员业务素养普遍偏低、年龄结构老化等现象,严重影响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制约高校图书馆的发展[1]。应对繁重的传统图书馆的事务性工作,如图书上架、整架、倒架、图书编目加工等,高校图书馆成立馆属学生社团,如读者协会、读书协会、义务馆员协会等,学生社团下设志愿者部或义务馆员部来承担部分图书馆事务性工作,学生一般义务承担工作,图书馆不支付费用,根据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工作量及时间颁发志愿者证书等。2.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近年来,阅读推广活动已成为各高校图书馆主流业务之一,传统阅读推广模式单纯以馆员为推广主体,学生为推广客体,未按学生客体兴趣爱好开展推广活动,漫无目标说教式推广导致效果一般,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加之高校图书馆对阅读推广缺乏评价体系,活动成效过问少,馆员推广积极性有限,导致传统阅读推广模式效果雪上加霜。学生社团参与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改变的主流方向。在这种推广模式中,学生既是推广主体又是推广客体,学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广。同时作为推广主体学生很清楚推广客体需求,达到推广主客体无障碍沟通;相较于传统推广模式只能在正规教室或报告厅进行,学生社团参与推广的模式适用于更多场合,可以在课堂、操场、路边甚至在宿舍,极大丰富了推广路径。学生社团参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也有两种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利用馆属学生社团参与阅读推广,馆属学生社团归图书馆管理,保证了活动的连续性。少数高校图书馆根据活动的性质有针对性地寻求非馆属学生社团合作,如征文比赛和文学社合作,书法比赛和书法协会合作等,这种模式虽然效果很好但须双方沟通协作,否则很难保证活动的连续性。3.参与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馆属学生社团参与新生培训工作,包括新生入馆教育、学生社团纳新培训等。新生入馆教育作为新生入校了解图书馆情况、纸电资源、规章制度重要手段,是各高校图书馆常规宣传工作。为吸引新生,各高校图书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方式,内容层出不穷。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播放图书馆宣传视频,利用馆属学生社团“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联系各二级学院学生会进班宣传,参与微信公众号入馆教育知识答题活动,为分数排名前200名学生颁发纪念品,为80%以上学生答题在80分以上的班级优先开通图书借阅权限等手段,激励新生参与图书馆入馆教育活动。同时,“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参与图书馆入馆教育,扩大“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知名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图书馆各项服务有效向公众号引流,做到“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和图书馆双赢局面。学生社团在图书馆社团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社团纳新成员进行业务培训,极大缓解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以老生指导新生,可以更好地从学生专业出发,更高效地从学生的视角全方位了解介绍图书馆,同时也锻炼了老生,为学生社团营造良好传帮带效应。4.是图书馆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根据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要求[2],高校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学生社团正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这一要求的创新路径。高校图书馆通过学生社团参与图书馆日常管理,充分挖掘学生社团的双重身份的优势[4],学生社团既是图书馆管理员又是图书馆受益人,可以方便快捷地将读者意见反馈给图书馆馆员,架起图书馆与读者无障碍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勤工助学场所,发动学生社团参与阅读推广活动,活动从策划、组织、实施、后续报道学生社团全程参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价值。
如今,在校大学生加入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丰富大学生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大学生锻炼自身综合素质、结交新朋友、扩展视野的有效手段。高校图书馆成立学生社团,一方面解决自身人员不够,借助学生社团与读者建立密切联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另一方面图书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契机,全面锻炼学生社团成员综合素质,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但不可否认,图书馆学生社团在管理运作上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一)社团指导教师任命不合理。在芜高校及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都是馆内任命,图书馆一般根据工作职责直接指派指导教师,这种任命方式没有从专业角度考虑指派教师是否合适。社团成员众多且来自不同专业,势必给日常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通常,指导老师要身兼数职,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兼顾社团事宜,超负荷的工作量势必造成指导教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社团学生流动性大。作为管理层的高年级学生往往身兼几个学生社团工作,或在系部学生会任职,导致精力分散,不利于社团工作的开展。同时,作为低年级的大一学生,多数出于好奇心理加入学校多个社团,加之社团对其约束力有限,不服从社团管理现象屡屡出现,导致社团凝聚力不够。多数低年级成员存在刚入会时工作积极性很高,时间长了对图书馆学生社团单调的日常工作产生抵触心理,最后渐渐退会,导致社团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不够。
(三)社团缺乏有效换届机制。因社团日常运作中,指导教师一般不直接面对低年级成员,导致对低年级成员了解甚少,多数指导教师将换届任命权限下放给管理层中高年级学生,缺乏对换届工作有效把控。高年级学生在换届过程中未必做到公正公开,甚至直接采取指派关系好的成员接任自己,致使换届效果较差,没有将能力强且愿意付出的成员留下,不利于社团健康发展。
(四)图书馆缺乏社团管理评价机制。多数图书馆将学生社团交由指导教师负责,馆领导只下发任务给指导教师,不与社团学生接触,致使学生社团存在感不强,社团成员缺乏归属感。图书馆缺乏对学生社团评价机制,致使学生社团没有竞争意识,认为做好做坏都一样,从不主动创新管理思路,致使学生社团管理一成不变。
(一)设置指导教师岗位。高校图书馆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馆属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岗位,建立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选聘机制,联合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建立指导教师库,采用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双向方式决定人选。同时建立有效岗位评价体系,打破岗位终身制,对不合格者予以辞退,对社团管理有方、成果卓越者给予嘉奖。
(二)创新社团管理思路。针对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问题,高校图书馆需创新社团管理思路,更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参与图书馆社团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学校团委“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学生参与“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阅读推广活动,都将获得学分加分,参与图书馆志愿活动可以获得“志愿汇”志愿分,增加“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学生在学校评优评先筹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扩大“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影响力,解决社团招生难的问题,放宽“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借阅权限,如增加借阅册数、延长借阅期限等。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立长效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激励机制,每月20名“优秀社团干事”,每学年评选20名“优秀学生馆员”评比活动已成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常态化奖励制度。
(三)创新社团换届工作模式。高校图书馆需加强对学生社团换届工作的重视,社团换届成不成功将直接决定下届学生社团的质量。为便于指导教师了解低年级成员状况,提前锻炼社团低年级成员,可在换届前半年实行“代会代部”制度,为社团换届打下坚实基础;让表现优秀的低年级成员轮流执行代理会长或部长的职责,给代理会长、部长下放一定的自主权限,充分发挥低年级成员主观能动性。通过“代会代部”制度,可以筛选出能胜任下届学生社团主要职位人选。同时指导教师应参与到学生社团换届工作中,不能放任学生自己解决。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采取“4+3+3”公开竞聘的方式确定下任人选,即四成教师打分、三成上届理事会打分和3成“代会代部”成绩合成总成绩,排名决定人选。
(四)丰富社团活动形式。高校图书馆须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形式,除开展常规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外,可与其他社团联合开展联谊晚会等活动;通过联谊会等形式扩大图书馆社团知名度,增强图书馆社团的存在感。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让社团走出校园,服务社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利用与芜湖市图书馆签订共建共享,让“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成员走进城市社区、城市书房,不仅给“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更提升了“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学生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基于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双重功能,不应盲目照搬其他学生社团的做法,而是要根据自身学校特色、专业特色、馆史文化成立学生社团,开展特色阅读推广活动;同时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学生社团的发展,创新学生社团管理思路,正确引导学生社团健康成长,达到图书馆和学生社团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