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 程思琪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展现教育传媒学科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探索媒体、媒介、技术、内容、传播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我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众知名学者,就2023年新闻传播的前沿学术领域进行综述和展望,在此刊发涵盖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智能传播研究、网络素养研究等在内的7篇研究成果,以供廣大读者探讨和借鉴。
【内容摘要】认知传播学作为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利用“认知视角”增加了对各类传播现象、传播场景、传播机理的解释维度。本文基于国内外2023年认知传播学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结合应用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三个层面和持续性研究、创新性研究两个维度,总结与提炼认知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相关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认知传播学;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基础研究
传播学研究的“认知转向”发展至今,已经通过认知传播学研究范式不断拓展“认知视角”对各类传播现象、传播场景、传播机理的解释维度。借助传播学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认知科学的技术工具体系,认知传播学得以解释媒介作用下人们的内在心智活动和外在行为效应。随着认知传播学研究视角、探讨议题、应用面向的不断丰富,该范式不仅彰显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极大解释力,范式本身也在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search)、基础性研究(Fundamental Research)、理论性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三个层面持续迭代更新。当然,相较于传统传播学研究范式,譬如经验研究范式或者批判研究方式,作为传播学学科下的“新生”范式,认知传播学范式还未完全形成基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位一体”的体系认同和知识结果。但也正因为其还未设限的研究视阈,加上该范式天生携带的传播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因”,每年都涌现出一批议题丰富、方法多样的学术成果。
2023年的认知传播学研究在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个层面:认知操作和应用策略层面的应用性研究;认知态度形成、认知相关、因果关系层面的理论性研究;范式构建、学科建设层面的基础性研究。上述不同层面的研究经过学者的不懈探索,在持续性和创新性两个维度上齐头并进,显现出继承与开拓、提炼与优化的研究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外2023年认知传播学领域的最新成果,结合应用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三个层面和持续性研究、创新性研究两个维度,对2023年认知传播学研究的概貌与细节进行述评,这既是对过去研究的回顾、总结与提炼,也是对未来研究的铺垫、预设与指引。
一、应用性研究层面:研究议题的持续与创新并行不悖
应用性研究是指将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知识应用到解决人类实际问题上,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传播学研究的应用层面研究关注社会问题,重点探究改进传播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学界、业界,或者利益相关者都有实践意义。①认知传播研究范式作为“离人类感知最近的传播”②,可以捕捉即时性、碎片化场景中媒介用户接近日常真实状态下的认知规律与效果反馈。具体而言,认知传播学借助科学工具可以揭示个体在接收外部信息后产生的感知、知觉、记忆等一系列认知加工结果,外显化媒介在大脑中形成的主观图景,这对媒介内容生产者、传播者的实践策略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从最初的媒介暴力研究、影像认知研究、说服与健康传播研究以及广告与营销研究等,③到后来的用户体验研究、媒介场景研究、多通道感知研究、游戏研究、虚拟现实研究、人机(AI)研究等,④⑤可以看出认知传播学作为研究工具在诸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认知传播学的最新研究中,应用性研究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与应用研究的切口小、问题具象、方法规范、研究周期相对较短息息相关。从研究方法来看,应用性研究又可以细分为客观性研究视角(Objective Research)与解释性研究视角(Interpretive Research)。客观性研究通常采用实验的量化研究方法探测信息—认知—行为之间的预测、相关和因果关系,解释性研究更关注对现象或问题的解释和理解,不强调预测和操控。⑥国外相关学者更多基于客观性视角进行媒介效果层面的相关研究,关注不同传播要素对受众/用户认知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健康传播、广告营销、信息说服、游戏研究、人机(AI)交互、场景研究等方面。国内学者更擅长用解释性研究视角解读新现象和新应用。
其中,健康传播、广告营销与游戏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认知传播学研究者重点关注的研究对象,在学术群体、研究路径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健康传播学者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设计有说服力的健康信息以改变将来的不健康或危险行为,因此他们着重检验信息在健康方面的说服力。Clayton等人借助生理心理指标(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复现了“预防针/接种效应(Inoculation treatment)”在健康说服信息中的作用。这是一种在接收健康说服信息之前,向受众提供特定信息的策略。这种方法首先警告受众即将接收的信息可能引起不认同,并预设反驳理由。他们发现,在观看反吸烟公益广告之前接触到接种信息的吸烟者,对广告的反应在自我报告和生理指标上都表现出更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倾向。⑦还有学者发现,提前接触带来积极情绪的娱乐节目会抑制观众对随后出现的劝阻类(如不要过度饮酒)健康信息的抗拒情绪,增加劝服效果。⑧上述类似“启动效应”的研究路径也出现在广告效果研究中,例如有学者探究了广告出现前的体育节目引发的观众情绪,如何与广告本身的情绪基调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广告效果。结果表明,如果体育节目引发的情绪与广告情绪基调都很积极,广告会显著吸引用户注意,若两种情绪不一致,情绪基调消极的广告反而更有效果。⑨游戏研究的学者结合趋近—回避动机理论与游戏可供性研究发现,玩家会自适应不同的游戏可供性以获取利益或者避免威胁,趋近—回避动机反应能力的差异会调节自适应表现。⑩
另外,应用性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议题,包括研究对象出现的时间和用新研究视角来更新旧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给新闻传播学学界和业界都带来极大震动,有学者率先注意到生成式AI平台型媒体的迭代升级扩展了用户认知争夺的版图,从信息、观点和态度的竞争上升为思维模式和价值准则的争夺。也有学者比较了人际交流和人机(聊天机器人)交流的异同,认为聊天机器人的社交吸引力始终低于人类。直播作为热点话题,也有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直播场域中认知争夺的策略路线,根据认知争夺的浅层争夺—中层争夺—深层争夺三个层次,提出了直播中人—货—场的认知争夺策略路线。另一方面,在媒介效果研究上,学者们进一步细分媒介场景,例如有研究者关注到移动阅读场景下个体对所阅读内容的认知会受到阅读环境和文本体裁的影响;还有学者发现在在线信息搜索场景中,用户认知处理的流畅性、主动搜索行为和搜索能力都会影响其对信息的认知和判断。
二、理论研究层面:新场景涌现与跨学科思考加速理论迭代
理论研究是对社会内各种现象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研究,理论成果通常是一套原则的整合,对解释和预测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经典的传播学理论研究主要来自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围绕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不同传播类型衍生出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例如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涵化理论等。具体到认知传播学领域,基于媒介信息的认知和情感加工机制,有个体层面的动机化媒介讯息加工的有限容量理论模型(LC4MP),有人际层面的超扫描范式等。整体而言,理论研究本身具有论证复杂、周期缓慢的特性,再加上认知传播学作为新兴学科范式还处在起步阶段,该领域下理论性研究成果不如应用性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大量应用性成果的累积也为理论研究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动力与依据,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学者在使用既有理论诸如LC4MP的研究过程中不断丰富与更新研究对象、优化研究工具;二是基于新的传播现象提出新的理论体系,不断增加认知传播学的解释效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年,新理论的提出和探讨格外热烈。
在既有理论的创新层面,有学者通过探索如何利用旧理论解释新场景以增加理论活力。例如Clayton用LC4MP理论中的边缘性心理生理指标(心率、皮肤电、面部肌肉电等)来揭示处在数字媒体场景中的个体的情绪和心理反应。还有学者从方法维度拓展现有理论,Gong等人对情绪管理理论(Mood Management Modeling)进行了计算建模,量化了不同情感属性对个人媒介内容选择的影响力大小并综合考虑多维因素,提出了一个计算决策模型来解释个体的媒介内容选择机制。此外,基于趋近—回避动机理论,有研究提出,人们可以通过媒介使用实现行为接近、行为回避、认知接近和认知回避,进而有效调节现实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情绪(孤独感、被排挤感等)。
在新理论的开发层面,一方面是现实社会结构启发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对跨学科理论的吸收。对于前者,认知战略是学者着重探讨的对象,具体包括认知竞争、认知战、认知策略等核心概念。基于“认知”在传播效果中的撬动过滤作用,围绕个体认知展开竞争实践,是当前智媒时代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理论切口。目前认知竞争以认知战的概念常见于政治军事领域,例如《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指出,“未来战争将从五个作战领域即陆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延伸至认知领域……认知战是调控人们对信息的解读和反应”。还有学者更为系统地提出,认知战略传播基于网络群体扩散的非理性培养意见领袖,在情感偏向上吸纳盟友,“是未来国际政治竞争和当代国与国关系投射的焦点”。也已经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认知竞争,从概念解析层面提出认知战略传播的分析单元“认知带宽”,作为“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处理特定媒介信息的实际认知空间”,是认知竞争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个性化特征。国外学者同一时间提出的媒介心理生理学范式(Media Psychophysiology)可以作为研究战略传播的可行方法论,为认知战略传播提供了量化研究路径。对于后者,有学者引入工程学领域的网络控制理论(Network Control Theory),以弥补传播学家缺乏大脑加工知识、神经学家忽略社会复杂性的研究不足。他们将媒介—大脑—效果的因果路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合媒介内容、用户接收和媒介效果的整体性分析框架,可以模拟特定信息如何影响个体认知、关联者行为以及整个社会网络。
三、基础研究层面:学科知识譜系的厘清与行为传播学范式的出现
基础性研究通常是从普遍意义去获得一般知识以及根本性的社会规律,传播学学科中的基础性研究重点围绕学科知识或者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问题展开。加快构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三大体系”是研究者面临的重要学术问题,张涛甫等强调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形成一致的规则和范式。另外,知识体系应该具备自主性、原创性、系统性和融通性。在经过数年微观应用研究与中观理论思辨的成果积累后,一些学者正在建立认知传播学知识体系和学科范式上砥砺前行。如果说之前已经出现“多视角、多层级、全方位解析认知神经传播学基本范式”的意识萌芽,那么现在学者已经开始认真探讨认知传播学的知识体系构建问题,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成果。有学者总结道:认知传播研究的知识谱系经历了由零散性知识到自主性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转变。
目前来看,认知传播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显化出两条路径:一条可以看作持续性的基础研究,即用整体性视角将割裂、孤立的研究板块连接起来,将既有的研究成果串联成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知识谱系。 王江蓬等将认知传播研究知识谱系的动态演化过程分为研究发轫期、理论初构期与学科成型期,提出认知传播研究已经逐渐摆脱零散性知识局限,形成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学科生态,具体包括基于概念与内涵的本体性知识、基于关系与应用的认知论知识以及基于方法与进路的方法论知识三大面向。另外,有学者从新文科建设角度切入,提出知识溯源—知识生成—知识服务的认知传播系统性实践路径:以“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逻辑为出发点,以计算主义与建构主义相互融通的知识生产方法论体系,以着眼全球、回应时代命题、服务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服务目标凝聚学科价值。上述路径尝试结合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号召与认知传播学已有的研究视角,建立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传播学知识体系或者话语体系。
另外一条路径表现出更大的创新性,即引入行为科学对包括认知传播学在内的整个传播学科进行“升维”,构建新的行为传播学范式。人或者说个体不仅是认知传播学研究的核心对象,也是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单位。行为传播学以“个人”作为构建学科的基点,以个人的行为即“行为人”作为分析人及其实践的关键指标,构建以“传播—心智—行为”协同要素为关注对象、“环境—人类—行为”动态耦合为分析维度的交叉学科范式。行为传播学范式在观察人内心智的基础上,基于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进一步关注到行为作为心智外化的社会实践对于一切传播现象的统摄性意义,可以“网罗人类社会传播动态过程中的全要素的链接形态”,从而更好地回答了传播如何影响个人并最终影响社会构造的问题。围绕“行为”,该范式延展出具体研究路线图,包括认知重构研究、行为诠释研究以及多层效果研究(瞬时效果、短期效果、中期效果、长期效果)。
四、结语
应用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与基础性研究共同组成了认知传播学研究的金字塔,应用性研究以其相对易操作性在成果数量和话题丰富度上遥遥领先,作为金字塔底奠定了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基石。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互映射,应用研究成果为理论研究提供来自真实世界的经验证据与思辨素材,理论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升华提炼并为其提供了一般性规律指导,在金字塔中部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性研究作为最难搭建的金字塔尖,在底层和中层研究成果的铺垫以及研究者的笃力不怠下,已然初具规模。三类研究循环互构,活跃了整个认知传播学研究的学术生态。
2023年的认知传播学研究持续发力,为后续的认知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参考。首先,与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可持续性议题依旧值得深挖。例如健康传播、广告营销、用户(游戏)体验等,不仅有学理意义更有实践价值。其次,新场景下的传播议题需要跨学科思维提供创新性思路。要解决人工智能助力下的媒介场景如何重构个体认知、改变群体观念、影响社会构造等复杂问题,必须吸收各个学科的精华才能形成合理的理论抓手和操作依据。最后,认知传播学学科体系和范式的构建始终是认知传播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无论是聚沙成塔的总结思考,还是独辟蹊径的思路创新,都还需要研究者持之以恒地求索、探寻。
参考文献:
①Heather J. Carmack. Applied Communication. In Mike Allen (Eds.), The SAGE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 INC,2018.
②杨雅:《离人类感知最近的传播: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的范式、对象与技术逻辑》,《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9期。
③何苗:《认知神经科学对传播研究的影响路径:回顾与展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1期。
④喻国明:《关于媒介用户使用体验的模型与定量化研究——一项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的逻辑框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⑤喻国明、程思琪:《2022年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综述》,《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1期。
⑥Hiller, J. Epistemological Foundations of Objectivist and Interpretivist Research. In Wheeler, Barbara L & Murphy, Kathleen M. (Eds.), Music therapy research, Barcelona Publishers, 2016.
⑦Calyton, R. B., Compton, J., Reynolds-Tylus, T., Neumann, D., & Park, J. Revisiting the Effects of An Inoculation Treatment on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with Self-report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Measur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23, 49(1): 104-111.
⑧Calyton, R. B., Myrick, J. G., Dale, K. R., Park, J., Sarra, E., & Hechlik, E. Diminishing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Through Self-Transcendent Media Experience: A Self-report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Investigation. Health Communication, 2023.
⑨Lee, M., Potter, R. F., & Han, J. Motivational system approach to understand ad processing following various game outcomes. Sports Management Review, 2023, 26: 517-539.
⑩Lee, J., & Eden, A. How Motivation and Digital Affordances Shape User Behavior in a Virtual World. Media Psychology, 2023, 26: 551-578.
喻國明、王水宁:《生成式AI浪潮下平台型媒体的迭代升级与认知争夺版图的扩展》,《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5期。
Lew, z., & Walther, J. B. Social Scripts and Expectancy Violations: Evaluating Communication with Human or AI Chatbot Interactants. Media Psychology, 2023, 26, 1-16.
喻国明、赵文娜、谢乔杉:《试析直播场域中认知争夺的策略路线——媒介可供性的分析视角:以“东方甄选”为例》,《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4期。
Li, Y., Zhang, L., Shiau, W., Xu, L., & Liu, Q.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Mobile Reading: Evidence from Frontal EEG Signals under a Distracting Reading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Text Genr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2023, 36.
Flanagin, A. J., & Lew, Z. Individual Inferences in Web-bas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s: How Cognitive Processing Fluency, Information Access, Active Search Behaviors, and Task Competency Affect Metacognitive and Task Judgments. Media Psychology, 2022,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Russel B. C.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using digital media. In Robin, Nabi, & Jessica G. Myrick (Eds.), Our online emotional selves: The link between digital media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郭婧一、喻国明:《从“人内传播”到“人际传播”:超扫描范式在认知神经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拓展》,《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8期。
Clayton, R. B.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Using Digital Media. In Nabi, R. L. & Myrick, J. G. (Eds.), Emotions in the digital world: exploring affectiv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in online interac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Gong, X. J., Huskey, R., Eden, A., & Ulusoy, E. Computationally Modeling Mood Management Theory: A Drift-diffusion Model of People’s Preferential Choice for Valence and Arousal in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23, 73: 476-493.
Lutz, S., Schneider, F. M., & Reich, S. Media as Powerful Coping Tools to Recover from Social Exclusion Experiences? A Systematic Review on Need Restora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through Using Media. Media Psychology, 2023: 388-413.
喻国明、刘彧晗:《从信息竞争到认知竞争:策略性传播范式全新转型》,《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
曾庆香:《认知战是全球数字传播的“大脑争夺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28日。
林克勤、曾静平:《认知传播:关键题域、核心诉求与实践范式》,《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喻国明、刘彧晗:《认知带宽:个性化传播时代用户洞察的新范畴》,《社会科学辑刊》2023年第3期。
Lee, Y-I., Lee, Y-J., & Bolls, P. D. Media Psychophysiology and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A Scientific Paradigm for Advancing Theory and Research Grounded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2023, 17(3): 181-198.
Schmalzle, R., & Huskey, R. Integrating media content analysis, reception analysis, and media effects studies.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2023, 17: 1155750.
张涛甫、姜华:《依附与重构:试论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新闻与传播研究》2023年第9期。
涂凌波:《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識体系》,《中国编辑》2022年第11期。
王江蓬、欧阳宏生:《论认知传播研究的知识谱系——从零散性知识到自主性知识体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朱婧雯:《认知传播: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融合的理论知识版图》,《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11期。
喻国明:《行为传播学或将成为未来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范式》,《视听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5期。
喻国明、苏健威、杨雅:《行为传播学:未来传播学学科构型的核心范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作者喻国明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程思琪系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