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关键词:科学;深度学习;探究活动
针对幼儿园深度学习而言,教师要能结合幼儿的差异性,来设置合理的科学小实验活动,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针对性地设置科学实验活动,能让幼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实验活动,从而来激发幼儿的实验探究兴趣,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1]。对于中班,教师可以设置科学小实验“会跳舞的盐”时,在杯子上封上保鲜膜,在上面撒上适量的盐,让幼儿在距离杯口十厘米的位置进行大喊,这样保鲜膜上的盐将会“跳舞”。在这个科学小实验中,幼儿的兴趣得到激发,实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思考为什么盐会“跳舞”,从而来让幼儿了解通过喊声产生震动,震动通过空气传到保鲜膜上,之后导致盐出现“跳舞”的现象,有效激发了幼儿的探究能力,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大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创新性小实验,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变色的芹菜”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大班幼儿去观察植物是如何喝水的。为幼儿准备芹菜,将其叶子适当摘除,并将茎剪短,为幼儿准备红墨水以及清水。教师知道幼儿自己操作小实验,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之后将芹菜插入装有红墨水的杯子,然而利用黑色马克笔在水面位置做记号,过了一段时间后,让幼儿去观察水面的高度是否出现变化,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了解到植物的生长是需要喝水的,是利用它们的茎来进行水分的传输,这样让幼儿自行进行实验,并主动观察与探究,充分实现了深度学习,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翻转教学形式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发布执行后的一种创新型教育形式,并且深受幼儿喜爱,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形式,真正将科学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幼儿手中,符合深度学习教学理念。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设计,还能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意识,全面提升幼儿的科学核心素养。教师要设置有效的深度学习模式。如:幼儿好奇心极强,观察力也极为敏锐,能够发现与成人不同的视角,而且敢想敢说。在学习关于探索和观察小动物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观察动物的形式、角度和方法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录制,每个视频8~10分钟,并统一发布至班级群中。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初步掌握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并在课前自行预习和复习观察内容,以语音描述或者视频记录的形式将自己的观察结果予以保留和回传。在正式上课时,教师不再是以讲授式教育为主,而是鼓励幼儿勇敢地将自己的觀察结果和大家分享,让幼儿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科学现象和知识。教师会根据同学们的表述,找准关键的科学探究领域,实施阶段性和持续性的关于探究力培养的深度教学。主要围绕翻转教学、课程导入、开拓思维、积极表达和科学探究等流程进行,充分给予幼儿开放、活跃且具有趣味性和探索空间的科学教学[2]。
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要做好科学探究活动的构建,可以设置科学小实验,引导幼儿充分参与到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中,从而来提升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幼儿主动思考,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钰皎,卓进.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和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 2022(3):85-88.
[2]郭婷.STEAM理念下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J].生活教育,2022(S01):38-40.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机关幼儿园金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