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
“遙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数语,写尽了一位历史人物生命中最为绚烂夺目的光彩,这是一代文豪苏轼心目中的周瑜形象。
他的这一印象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在这部屡受好评的史学著作中,周瑜基本上是作为正面形象出现的。据史书记载,周瑜不仅容貌出众、多才多艺、风流儒雅,而且还是一位胸怀韬略、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杰出将领,史家称其“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
就在苏轼流连长江之畔,感慨万千地写下那首千古传诵佳作之际,在都城东京、临安乃至广大的乡村,作为民间说书的“说三分”也正在听众充满期盼的目光中绘声绘色地上演着。只是到了书会才人的笔下和说书艺人的口中,这位风流倜傥的周郎被做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易容术”,这有稍后刊印的《三国志平话》为证。在这部充满民间气息的讲史小说中,周郎被塑造成一位整天想着泡妞、把军国大事放在脑后的浪荡公子哥。在同一时期上演的杂剧《隔江斗智》里,周瑜也是这样一位受到嘲讽的负面形象。
不过一般民众心目中的周瑜形象主要不是这些评话、杂剧,而是在此基础上创作成书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一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十分鲜明,往往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比如,刘备的忠厚、曹操的奸诈、关羽的义勇等。但这一规律对周瑜并不适用。这倒不是因为周瑜其人较之其他人物有什么不同,也不是因为作品中这个形象写得太好、太复杂,而是因为这位周郎在作品中的表现实在是太失常了。
作者将他写成了一个双面人,既是英雄,又是小丑。这位周郎一会儿胸襟坦荡、从容不迫,善待老将程普,妥善处理将帅间的矛盾,被吴主委以军国重任;一会儿又脾气暴躁、目光短浅,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他一会儿临阵不乱、指挥若定、智斗蒋干、巧设苦肉计,令部下佩服不已;一会儿又出尽馊主意,玩出“失了夫人又折兵”之类的小把戏,被诸葛亮一一识破,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一会儿举荐贤才,临死前以鲁肃替代自己,胸襟宽广;一会儿心胸又变得极其狭窄,一心和诸葛亮过不去,必欲除之而后快,甚至在曹操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竟置东吴安危于不顾,想以投降曹操的方式除掉诸葛亮,幸亏鲁肃及时劝阻而未能付诸行动。
周瑜在不同场合的表现完全判若两人,从性格秉性到军事才能,从道德操守到智力水平,转眼间就能发生彻底的改变。反差如此大的言行举止发生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仅仅用性格复杂、双重人格之类的词语是无法解释清楚这一现象的。
不过,仔细阅读作品就可发现,这位周郎的不正常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说是间歇性发作。那就是在处理东吴内部的事务或与曹操一方作战时,周瑜往往是精神焕发、神勇无比、游刃有余,一副少年老成的英武形象。但是一旦与刘备一方交锋,特别是面对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时,周瑜立即就换了一副面孔,智商归零、风采顿失,一下变得愚蠢无比,屡受挫折,成为一位结局可悲的窝囊废。
宽容与狭隘、睿智与愚蠢、从容与暴躁、远谋与近视,就这样奇特地并存在同一个人物身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如此一位“不正常”的人物何以能成为东吴的得力干将,屡屡得到孙策、孙权的信任和器重,被委以军国重任?要知道,东吴就是依赖这样的人物立国存身,成为三足鼎立局面中的一方,并维持了比西蜀更长的时间。
显然,在小说作品中,这位周郎出了问题。自然,问题不在周瑜本人,而是出在小说作者身上。究其根源,乃是作者对周瑜的定位存在问题。尽管周瑜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但在作者的安排下,他不得不为另一位更为重要的核心人物——诸葛亮提供陪衬服务。
在作品中,周瑜主要是作为诸葛亮的配角而出现的。有了周瑜的衬托,诸葛亮的形象倒是写得光彩照人,又是舌战群儒,将东吴群臣一概骂倒,又是草船借箭、巧借东风,活生生将周瑜赤壁之战的盖天功勋全部抢走不说,还屡出毒招,最终将周瑜三气而死。
按说用次重要人物为最重要人物做陪衬倒无不可,但运用陪衬手法时是否一定要将陪衬者牺牲掉?这是值得存疑的。在写好被陪衬对象的同时兼顾陪衬者的形象,对作者这样的写作高手来讲,并不算特别苛刻的要求。在《三国演义》中,为诸葛亮做陪衬的除了周瑜,还有那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而后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显然比周瑜要正常得多。
小说创作不同于编撰史书,并不一定要严格按照史实来写,作者有虚构想象的权利,即使是将周瑜写成丑角也无所谓。但是对其言行举止、思想性格各个方面的描写要和谐统一,合乎情理,不能相互背离,发生抵牾。遗憾的是,《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的描写恰恰犯了这个毛病。
细究起来,周瑜陪衬角色的定位与东吴一方在《三国演义》中的整体地位有关。
在这部作品中,拥刘反曹既是作者的基本立场,也是全书的结构主线,这种二元对立思路与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使东吴一方陷入一种较为尴尬的状态,它既不是作者正面表现、极力歌颂的汉家后裔,也不是作品反面表现、无情鞭挞的篡权贼子,可以说处于善恶、正邪、美丑两极的中间地带,游移不定。
结果就是,东吴没有像魏、蜀那样成为全书描写的重点,反而成为为双方添色的陪衬。其自身色彩的亮丽与灰暗,完全取决于陪衬对象的性质。遇到形象高大的刘备一方,东吴只能成为委琐卑劣的反方,即使是在占上风的时候也是如此;而遇到严加针砭的曹操一方,东吴的君臣们才能显出几分亮色来。
于是东吴一方的主要人物如周瑜、鲁肃等仿佛不断赶场子的流浪艺人,卖力地奔波于刘、曹两方之间。刘、曹双方主要人物的形象倒是写好了,但东吴一方的人物却一个个行为有悖常理。帝王一级的人物如孙坚、孙权经常被写得相当不堪,作为臣下的周瑜、鲁肃等人也只能跟着不正常了。
继续深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的产生与《三国演义》的成书方式有关。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曾经存在着两个面目迥异的周瑜形象,两者有着史家和民间、真实和虚构、英雄和丑角的区别,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如果不加选择地都写进一部书中,肯定会出问题。
显然,作者难以割舍,想兼收并蓄,既从史书中取材,又要利用民间传说,但他没有很好地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并加以完美的无缝衔接,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加之小说中周瑜又要作为陪衬人物出现,于是就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
可以说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败笔,不能因其经典地位而刻意掩饰它。
(摘自古代小说网,佟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