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服务创新策略

2024-01-31 15:11:19吴启翠
参花(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文化馆服务体系群众

吴启翠

目前,我国大力推行文化强国战略,积极推动新形势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文化馆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文化馆的性质和地位,也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生机与活力。尽管如此,相较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文化馆建设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影响文化馆职能的充分发挥,也会阻碍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化完善,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新时期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强化文化馆服务职能,不断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实现文化强国战略。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加强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本质目标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最接近群众的一线文化服务机构,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环境充分契合,能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文化馆建设。[1] 另一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相关部门文化职能的具体表现,坚持以相关部门为主导,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由基层文化馆(站)组织落实、具体实施,会更加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快速发展。

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服务的作用

(一)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重任。只有丰富群众文化服务项目、拓展服务范围与服务方式,才能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如地市级文化馆通过设立分馆等方式,依托政府主导,整合社会各界可以整合的资源进行共享,完善基层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各级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2] 另外,文化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全民艺术普及,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素养的提升,这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文化馆通过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也可以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3]

(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馆服务能引导和培养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兴趣,通过整合文化馆自身优势资源,为群众提供一个广泛的文化艺术知识学习和体验的平台。[4] 文化馆通过各种文艺展演、文艺培训、文化讲座等活动,引导群众对文艺产生兴趣,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加强文化馆服务的创新,积极组织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地域特色文化展览、文化大讲堂等活动,会吸引广大群众主动走进文化馆,主动参与活动,在享受文化服务的同时,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及相关历史知识等,有效增强群众的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由此看来,文化馆建设目标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契合的,通过加强文化馆服务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能最终实现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5]

(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馆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承担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重任,文化馆通过挖掘各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等,并将其融入文化服务中广泛传播、推广,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新时期加强文化馆建设和发展,传承弘扬并推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展现我国本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就需要文化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有创新和融合,更要做好保护和传承,以此来激发广大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四)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服务主要是面向基层群众,让群众主动走进文化馆、主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充实精神文化生活。例如,文化馆对“上班族”的“送文化”,让忙碌的群体在工作之余也能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体验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文化艺术的熏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能够逐步形成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促进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

文化馆可以为民间文化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扮演着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角色。全国各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可以通过各级文化馆组织的比赛、展演、巡演、对接城市互送演出等形式进行文化交流,还可以通过文化馆邀请国外的民间文化团体、艺术家等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为艺术家敞開了文艺创作的大门,更多融合多元文化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就会不断涌现出来,推动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同时,文化活动的交流和互动也加大了对地域特色的宣传力度,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当前文化馆服务的现状

(一)文化馆服务取得的成效

从目前我国文化馆服务建设现状看,整体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很多地方的文化馆、文化站建设如火如荼,乡镇村屯也都基本有固定场所开展文化活动。文化馆的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全国各地的文化馆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同时,也在积极争取经费投入,建设数字演播厅、多媒体展厅、多功能剧场等,完善文化馆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基层文化馆机构体系逐步完善,基层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通过不定期组织文化下乡和开展一般性群众文化活动等,有助于激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在享受文化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无形中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

(二)文化馆服务中的不足

文化馆是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因素限制,暴露出很多不足,以至于文化馆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机构职能发挥受限,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问题如下。

1. 资金投入不足

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直接影响文化馆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发展水平。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文化馆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服务水平和质量相对较低,公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2. 群众文化人才缺乏

文化馆所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工资收入和待遇等方面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文化馆很难留住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很难引进专业人才。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着文化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3. 文化馆资源配置失衡

一些地区的文化馆由于所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得到了更多的资源支持;而一些地区文化馆的资源支持相对很少,其发展和服务受到限制。

4. 场馆设施限制

一些地区的文化馆由于场馆设施的限制,无法开展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等,导致文化服务类别单一。部分基层地区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文化馆馆舍老旧、场馆狭小、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难以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也限制了文化馆服务的发展和提升。

5. 缺乏个性化服务

一是文化馆服务主要以批量化的形式提供,例如,培训缺乏个性化服务。由于文化馆的服务对象众多,而文化馆的馆舍场地、专业人才配备的限制,难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二是文化服务内容单一,主要以常规的演出、培训、辅导等形式呈现,缺乏与时俱进的讲座、展览、互动活动等。三是服务模式落后,现有基层文化馆服务模式往往比较固定,缺乏针对不同需求的分层、分类的文化服务,无法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此外,一些文化馆文化服务缺乏与公众的互动,缺乏公众参与的反馈机制,无法及时了解公众对服务的反馈和满意度。

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服务创新策略

(一)明确职能定位,创新服务模式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文化馆占据着重要地位,新时期如何积极推动文化馆服务升级,成为首要目标。

首先,应转变服务理念和模式。面向群众,鼓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其次,明确文化馆的职能定位,立足于全局统筹规划、建设发展。最后,文化馆要加强新型文化队伍的建设和培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了政府经费投入以外,还可以积极调动和吸收民间资源,实现零散社会力量整合,投入文化建设中,在壮大文化馆服务力量的同时,提升文化馆的服务能力。

(二)加强数字化文化馆建设,加快服务升级

文化馆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建设数字文化馆,将非遗技艺、地方民俗、优秀文艺作品等资源数字化,方便公众进行远程浏览和学习。一是推广数字展览,整合文化馆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推广,让更多公众了解并参与其中。二是发展网络课程,开设线上课程和研讨会,提供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在线文化艺术课程服务。三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宣传和传播,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广文化服务,提高文化知识的传播力和吸引力。四是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和推广数字文化产品,如数字艺术品、数字文艺作品教学视频等,让公众可以更便捷地了解、欣赏文化资源,学习感兴趣的文艺项目。五是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大力建设智慧文化馆,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建设智慧文化馆,提供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文化服务,让公众更好地享受文化服务。同时,也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资源配置。

(三)加强互动交流,创新服务形式

立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馆服务升级,做好地区文化馆建设的同时,也可以积极与其他文化馆交流互动,促进优秀文化资源传播和共享,还可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优质的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之间的交流互动,还有助于为文化馆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加快服务理念和方式创新,使参与交流的文化馆从中获利,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全国巡演、浙江省“携手奔小康 同心共追梦”为主题的民族文艺巡演等大型群众文化交流活动都是很好的文化交流案例。此外,文化馆还应创新服务形式,充分调研,因地制宜,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文化服务。例如,在较小的县(市)、乡镇还是要以组织现场文艺演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品鉴活动等为主,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文化。对于大城市文化馆而言,远程学习、交流互动则更依赖于数字化文化服务和宣传推广等。发展多元化服务建设,如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个性化服务,建立文化咨询和互动平台,让群众可以自由选择和参与文化服务。此外,对于特殊群体的个性化服务方面,不仅可以通过文化服务送去关怀和温暖,还可以通过文化服务进行宣传,吸引社会更多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8]

五、結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幅提升,结合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动文化馆服务创新发展是必然选择,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可以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奠定基础,最终实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文化馆服务体系群众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12-01 23:23:32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章堰文化馆
现代装饰(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28
大爱有光
大众文艺(2020年8期)2020-04-21 11:22:06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18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32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大众文艺(2018年16期)2018-09-05 11:48:40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