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关系视角下的中学生同伴关系及其改善路径研究

2024-01-30 14:29王亚萍
生活文摘 2023年6期
关键词:群际社会化同伴

近年来,众多研究关注同伴关系中群体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那么同伴群体如何影响个体,不同同伴群体如何在更大层面上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同伴接纳、同伴群体社会化两个方面来分析群体关系视角下同伴群体的作用机制,进而也探讨了群际接触适用于同伴群体的条件,为改善同伴关系提供了新方法,更为教育工作者在改善同伴关系方面提供新的教学方案。

引言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行为适应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尽管很多研究者都表明,同伴关系包括个体、双向、群体等不同视角,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和双向同伴关系方面,从群体角度来了解同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首先,从班级内小群体到班集体到年级到学校,中学生在这四个群体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同伴关系;其次,在特定群體中,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等是互相影响的,个体的交往态度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再次,目前,中学生同伴交往以班级内小群体和班集体为主,而跨班级和年级的同伴交往现象很少。对中学生来说,这个时期是结交知心朋友的高峰期,他们把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同龄伙伴身上,朋友关系在生活中日益重要。如果此时他们的同伴交往范围和交往人群集中在小范围的班级内,容易导致交往能力和交往热情下降,不利于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以往研究受限于研究方法和实施背景,主要从个体视角出发来调查个体的同伴交往状况。但无论是个体还是双向的同伴关系通常都嵌套于群体关系(班级、年级、学校)中并受其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社会网络(如班级和学校)中与之存在关联的他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张镇,郭博达,2016)。所以,将同伴关系置于班级、学校群体关系中,可以认为个体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受到班级、学校的其他成员的影响,而且与成员的关系越紧密,受其影响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越与之相似。本研究将个体同伴关系置于班级和学校群体关系中,采用群体关系视角和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同伴关系,为改善同伴关系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路径。

一、群际接触假说的内涵及意义

群际接触假说(Intergroup Contact Hypothesis)是Allport于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改善群体关系的主要方式是与外群体(自己不属于的群体,他人属于的群体)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接触。有研究均已证明了群际接触可以改善对外群体的态度,促进群际关系发展,例如,纵向追踪的结果表明,不管是自愿选择还是随机分配室友,不同种族大学室友之间接触,会增加对他族群体积极的态度(Van Laar, Levin, Sinclair, & Sidanius,2005)。所以群际接触(Intergroup Contact)被认为是改善群体之间关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当在群体关系的视角下来研究改善不同同伴群体关系的方法时,群际接触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群际接触给中学生提供了解其他群体同伴、建立友谊关系的机会,进而对其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以此改善不同同伴群体之间的关系。

二、中学生同伴关系与群体作用机制

近年来,许多研究开始关注群体关系中的同伴交往问题,例如特定社会网络视角下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同伴关系,外来务工学生和本地学生的同伴交往等等。对中学生而言,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那么研究班级和学校群体背景下学生的同伴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校园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影响同伴交往的机制和因素有很多,本研究着重从同伴接纳、同伴群体社会化两个方面来解释群体关系视角下同伴交往的影响机制。

同伴接纳(Peer Acceptance)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同伴接纳水平反映了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交地位(邹泓,1997)。多数研究均认为,同伴接纳影响个体当前和未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关系对学生的班级适应、学校适应情况,不仅表现在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体验到的情绪,还表现在对这种环境的特定特征形成的感知。被同伴接纳或喜欢,为学龄前儿童在学校表达积极和愤怒情绪提供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场所和环境(Lindsey, Berks,2019),从而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同伴接纳水平越高,个体越容易建立安全的同伴依恋,更愿意用积极的认知方式探索和发现新事物,进行社会互动(王英杰,张美霞,李燕,2020)。社交环境(班级、学校等)中同伴提供的陪伴和帮助,能增加个体对班级和学校的安全感,他们往往在学校很快乐,并对学校形成积极的态度(Ladd,Kochenderfer,& Coleman,1996)。也就是说相比同伴拒绝,被同伴接纳的个体更能够适应班集体和学校集体,缺少同伴接纳的个体容易感觉被班级和学校排斥而带来“孤立”的情感体验(高旭,王元,2010),从而逃避上课和上学。如果个体不能很好地适应班级和学校,就无法和他人进行同伴交往和维持友谊,进而游离于同伴群体之外,那么个体就无法从班级和学校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归属感在个体和双向同伴关系中均无法得到,只能在群体中获得,当个体感觉自己被同伴群体接纳,成为同伴群体的一员时,可以感受到来自班集体和学校的归属感,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更渴望获得强烈的归属感。

群体社会化理论(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是哈里斯(J.R.Harris)在1995年提出的,这个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释个体的社会化,将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功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家庭,认为同伴群体比家庭或基因对个体的行为和学习影响更大(何芳,2005)。群体社会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群体行为现象就是群内同化(within-group assimilation),在同一群体内,成员们会主动或被动地与群体保持一致,促进群体的一致性和相似性不断增强。同伴群体中的同化现象使同一群体内的个体逐渐相似,个体会遵循群体内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和习惯形成的群体准则行事,促进自己在群体中的社会化(陈会昌,叶子,1997)。比如,当一名中学生和家长去商场买衣服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同学们都是这样穿的,现在流行这个款式。”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了群体社会化理论。基于此,同伴群体社会化表明,学生会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在更大的同伴群体层面(比如学校)上,个体会发展出与从众等相关的行为。当这种同伴效应(peer effect)发生在班级或学校层面时,学生会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适应班级和学校的各种群体规范和准则。学校氛围(school climate)很重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当同伴效应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时,容易形成良好的学校氛围,良好的学校氛围激励同伴群体成员互相协作、交换和共享现有资源,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个体对学校持更积极的态度,从而在群体层面放大同伴社会化的影响(侯珂,张云运,向小平,任萍,2018)。

三、中学生同伴群体与群际接触

群际接触理论将研究对象集中到群际、群集等宏观社会领域,为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2010)。上文中提到群际接触存在最佳条件,具体表现为:一是平等的地位:群体成员只有在平等的氛围下与外群体接触才更有效,同样的,接触也易于不同群体形成平等的地位。放眼整个社会,不同群体可能存在地位差异,但在学校环境和特定的生活状况中,不同同伴群体的成员可能具有平等的地位;二是共同的目标:需要接触的两个群体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共同努力。尽管中学生经常被要求比学习成绩、內务情况等,但是只要涉及班级和学校利益,不同的同伴群体便会相互协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比如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所有人都会为了让学校在市里的运动会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共同进步;三是群际合作:共同目标的实现需要不同群体处于合作关系才会发生作用。中学校园是一个很容易创造共同目标的环境,为班级荣誉和学校荣誉奋斗时,不同同伴群体成员便会采用合作、团结协作的方式进行;四是权威、法律的支持:群际接触双方接受来自权威、法律的支持时,接触的效果更好。学校提供了平等开放的社交环境(交谈、吃饭、运动会),支持不同同伴群体进行接触。因此,可以认为群际接触的方法适用于同伴群体,促进不同同伴群体的交流和接触,改善同伴关系。

四、思考与展望

群体关系视角将同伴关系置于群体中,考察不同同伴群体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开始关注同伴群体对个体学习、社会适应和情绪表达等方面的影响,那么学校内多个同伴群体的存在是否具有相互影响的现象呢?不同同伴群体的交流是否会对彼此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交流又是否对更大层面的群体—学校建立积极的态度,它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个体感觉被同伴群体接纳,可以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更好地适应学校氛围。群体社会化使个体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适应同伴群体和学校的群体准则和行为规范。群际接触理论的提出,为改善同伴群体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式,群际接触适用于学校内的同伴群体,为同伴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机会,进而产生积极的情感联系。

本研究的结论适用于中学里的心理健康老师和管理人员。具体而言,为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提供方案,接触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交友能力,是改善个体同伴关系的途径之一。同样,考虑同伴关系发生的背景和环境,从更大的群体层面为改善学校氛围提供新方向,让学生对学校保持积极的态度,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会昌,叶子.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4).

[2] 高旭,王元.同伴关系:通向学校适应的关键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1-165.

[3] 何芳.同伴群体如何影响学习:群体社会化理论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2),32-36.

[4] 侯珂,张云运,向小平,任萍.青少年早期学业成就的同伴团体社会化:感知学校氛围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03),294-303.

[5] 李森森,龙长权,陈庆飞,李红.群际接触理论——一种改善群际关系的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0(05),831-839.

[6] 王英杰,张美霞,李燕.儿童早期同伴接纳与社会适应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科学,2020(03),622-628.

[7]张镇,郭博达.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同伴关系与心理健康[J].心理科学进展,2016(04),591-602.

[8]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9]Ladd, G. W., Kochenderfer, B. J., & Coleman, C. C. (1996). Friendship Quality as a Predictor of Young Children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Child Development, 67(3), 1103–1118.

[10]Lindsey, E. W., & Berks, P. S. (2019). Emotions expressed with friends and acquaintances and preschool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47, 373–384.

[11]Van Laar, C., Levin, S., Sinclair, S., & Sidanius, J. (2005). The effect of university roommate contact on ethnic attitude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1, 329–345.

◎ 本文系2022-2023学年喀什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喀什地区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路径研究》(编号:KD2022KY033)

作者简介:

王亚萍(1998—),女,山东省潍坊市人,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群际社会化同伴
群际容忍的影响因素及其增进方法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奥尔波特群际接触理论的逻辑轨迹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群际接触对民族关系的作用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