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区临江河幸福河湖建设探究

2024-01-30 06:49肖弟康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1期
关键词:永川江河河湖

肖弟康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河湖长制落地生根,持续改善河湖面貌,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水利部于2022年4月首次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重庆六省一市开展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工作,每个省(直辖市)安排1条河或1个湖开展幸福河湖建设,重庆市水利局结合本地实际,选定永川临江河作为全国首批幸福河湖试点建设项目。

通过重庆市永川区有关部门组织、领导、协同努力,按照“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幸福河湖建设的总体目标,对临江河实施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用时一年多,临江河幸福河建设较好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打造出了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流。现将永川临江河幸福河建设的一些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建设亮点分述如下。

1 项目建设相关基本情况

1.1 临江河概况

临江河是永川的母亲河,发源于永川区宝峰镇华家寺,在江津区朱杨溪镇注入长江,是长江由川入渝的第一站,是重庆发挥“三个作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第一道关口。临江河全长106km(永川段88km,江津段18km),河流贯穿永川和江津两个区的9个镇、7个街道。流域面积730km2,支流69条(其中一级支流40条,二级支流26条,三级支流3条)。临江河永川段承载着流域内近3万hm2土地农用水及约80万人饮用水的保障功能[1]。

1.2 投资情况

临江河永川段全国幸福河湖首批试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2,25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724万元、地方投资4,530万元。

1.3 组织保障

为确保临江河幸福河建设工作顺利开展,2022年7月,永川区委、区政府结合永川实际,制定了《临江河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分工明确,责权明晰,多类多级的专立组织保障机构: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临江河幸福河建设领导小组组长,6名区级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区政府副区长、区河长办主任兼任,副主任由区水利局局长担任。参与临江河幸福河建设的共有43个成员单位,并分成河道综合整治及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水生态环境修复、文旅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河流长效监管与评价、综合保障及督导检查共7个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

2 建设实施

2.1 建设理念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幸福一城人,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美好愿景。

2.2 建设目标

以“问题、目标、结果”为导向,“综合、系统、源头”治理为原则,制定多元化治理目标,总结起来就是幸福河建设“六大建设目标”+“五大提升工程”。

六大建设目标一是防洪保安全,建设守护永川河湖安澜、人民安宁的“安全”河流;二是优质水资源,建设保障永川人民生产生活、水质水量“达标”的河流;三是健康水生态,建设彰显永川绿水青山、宜赏宜游的“秀美”河流;四是宜居水环境,建设产城景高度融合、永川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河流;五是先进水文化,建设凸显临江河文化底蕴、促进人民精神愉悦的“文化”河流;六是智慧水管理,建设数字赋能引领、数字孪生[2]协同“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河流。

“五大提升工程”一是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二是水资源配置优化工程;三是水生态修复工程;四是水文化建设工程;五是助力水产业发展工程。

2.3 建设内容及成效

2017年,永川区启动临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推行河段长制;2020年,临江河水质明显改善,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3]。2022年,临江河治理工程入选全国7个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试点项目,河道治理瞄准了更新更高的目标。结合永川水情的实际,根据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通知》(办河湖〔2022〕114号)、《重庆市河长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批市级示范河流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渝河长办〔2022〕8号)精神要求,确定了永川临江河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重点推动临江河的流域发展、系统治理、河湖管护提升3个方面建设,力争将临江河治理工程建设打造成“浅丘型幸福河”建设全国样板。

图1 临江河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内容

2.3.1系统治理

统筹考虑人水和谐共生,大力推进临江河湖水安全保障、水资源配置、河湖生态修复、水文化弘扬建设[4]。

(1)水安全保障

水安全保障建设方面,以城区防洪、中小型水库为重点,通过构建安澜水安全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水旱灾害和监测预报等综合防治能力:①完善38个中小型水库水雨情预警站点、13个河道水位监测站点、1个流量检测站点的建设工作,实现河道水位及流量自动监测。②按季度购置1批高清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并进行遥感解析后,再充分利用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技术手段,实施实时监控河道水环境变化和岸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显著提升河道监管能力。③建设流域水利数据底板,构建水旱灾害预报和风险评估模型。④以“三河(玉屏河、跳蹬河、麻柳河)汇碧”为核心,通过基础运行环境、数据底板、知识库、业务应用体系、数字孪生河流建设及水利模型服务开发等,实现城区洪水风险模型和防洪应用数字孪生场景[5]。

(2)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配制方面,通过优化水资源调配方案,建立取水、用水监测体系,做到科学调水、合理分水,基本构成多源互补、互济互通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采取的措施一是开发水质预测预警模型、水质水量耦合调度模型;二是完善宝灵水文站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宝灵水文站水生态监测及河流健康评估;三是建设松溉长江提水、泵站生态补水监测设施。

(3)水生态修复

通过综合利用水环境提升技术对临江河重点支流进行生态修复、开展水域岸线空间保护与管控和生态流量监管,完善水质监测预警体系等,维护和谐健康水生态系统[6];同时河流自然风光得到丰富,河岸立体空间结构感得到增强,河道生态承载能力得以提升。

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4处(修建总长度约6km),雨污水截流及水体净化工程2处,保障生态基流措施1项。①梳妆台广场(来苏镇荆竹河口段,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利用人工湿地、节水灌溉等技术消纳农业污染并达到高效灌溉的要求;建设景观人行桥,打造生态景观廊道,改善河流亲水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7]。②稻香湿地(来苏镇污水处理厂段,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利用人工湿地、海绵城市、点源污水处理等技术,改良河道流态,增加水污染消纳能力,提升断面水质。③三河汇碧(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利用生态浮岛、立体湿地、一体化捞污提水、点源污水处理等技术,改善岸线景观,捞污清淤,生态补水,改善水质。④金穗映月(长岛汇金穗桥段,河岸带保护与修复工程):利用立体湿地、生态浮岛等技术强化岸线环境缓冲带,净化水质,改善亲水性和岸线景观。⑤孔雀半岛(临江河九中段,雨污水截流及水体净化工程):利用海绵城市和人工湿地技术,设置自动提水捞污、高效充氧等设备,达到拦截污染、增加生态基流、减少淤积、改善水质、改善水景观的效果。⑥芭江竹语(芭江桥至卧龙凼段,雨污水截流及水体净化工程):利用立体湿地和垂直绿化、智能雨污截流和生态护坡等技术,实现岸坡修复及景观提升。⑦临江广场(临江镇市民广场段,保障生态基流措施):利用改造堰坝和湿地,设置合建式提水捞污设备等措施,建立稳定的行洪及生态流道,保障生态基流,改善水质,美化水体景观,提升河段亲水性。

(4)水文化弘扬

水文化建设方面,通过挖掘、弘扬永川临江河水文化,因地制宜打造石梁湖、梳妆台广场、临江广场、竹溪广场、巴江竹雨5个重要节点,打造人文景观等,增强流域文化底蕴。

一是通过编制临江河流域水文化集锦挖掘水文化。

二是构建了5个水文化节点:①石梁湖(古水溯源),展现永川人民团结奋斗,传承千年的不屈治水精神;②梳妆台广场(东坡遗风),挖掘东坡文化,讲好来苏故事,打造永川文化IP;③临江广场(河长制公园),展现永川幸福河长制经验、实施意见等内容;④竹溪广场(竹溪夜雨),展现“水花”(“水花”就是通常所说的“鱼苗”)科普知识、当地人文故事及河长制;⑤芭江竹雨(临江河水文化展馆),展示水韵特色、历史底蕴、文化精神、科技等。

三是采取多样化宣传推广形式弘扬水文化,并强化引领带动,凝聚社会共识:①开展幸福临江河水文化主题的LOGO设计:如幸福永川、幸福临江、临小河LOGO设计等;②开展短视频征集活动,如《写给母亲的一封“情书”》荣获第四届“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并在“中国水利”公众号展映;③线上线下联动宣传,如《临江河幸福河永川区河长制有奖问答活动》、水美永川征稿等。

2.3.2管护提升

完善制度机制,智慧数字赋能,双管齐下提升临江河长效管护能力。

(1)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滚动编制、完善临江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建立临江河健康档案。二是聘请专业机构完善临江河幸福河管护相关的标准体系文件,编制河长巡河技术指南1项,构建临江河幸福程度评价指标体系1项。三是开展临江河全流域幸福河健康评价2次。四是开展全国幸福河湖建设宣传制作及推广1项。

(2)数字孪生平台建设

项目以三河汇碧核心区以及原水调水系统为核心,构建典型区域及工程数字孪生体,实现了流域防洪应用、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2个关键应用;与此同时还构建了“四预”业务应用体系,满足了不同场景下多目标调度决策的需求。

2.3.3助力流域发展

通过提质“水花”及“来苏稻虾”等品牌,建成了2个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基地项目,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

(1)大竹溪流域“水花”基地段生态修复项目

本项目位于卫星湖街道大竹溪村。通过实施大竹溪流域“水花”基地段“水生态修复+面源污染防治”治理工程[8],大竹溪流域周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永川水花”养殖基地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为“永川水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有利条件,“永川水花”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9]。通过互联网、独特商品专属二维码等方式对“养殖尾水梯级表流湿地净化”和“鱼菜/鱼花共生”等技术及相关产品、“永川水花”特色品牌进行推广或展示,打造出了具有“水生态修复+生态水产养殖”特色的“永川水花”示范品牌,“永川水花”已经成为重庆著名地理商标,鱼苗销售已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中亚、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2)来苏镇稻虾共养项目

位于来苏镇梳妆台村,采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通过土地整治,增设虾稻共作水质监测系统、尾水处理系统等,保证了小龙虾养殖的水质优良和水源充足[10],来苏镇小龙虾养殖业得到很好发展。通过“稻虾共生”相关技术推广和相关产品(如小龙虾水族箱制作等)展示等,打造出了“来苏镇稻虾共养”示范品牌。

3 创新示范

3.1 浅丘型幸福河建设与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1)充分利用浅丘型河流的地理特征,研制出了适用于浅丘型河流的一体化拦污提水堰坝,其特点一是可利用水位差势能对堰前水体进行回流补水充氧;二是能够维持河道不淤流速,保障生态基流,同时降低拦污提水能耗、节能减排。

(2)建立适用于浅丘型河流的幸福河管护标准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管护考核机制等,形成较完备的河湖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和制度,为幸福河建设及长效管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11]。

3.2 水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

(1)挖掘革命水库砌石连拱坝、仙龙飞渡槽、竹溪夜雨、登东渡槽、“上游永川龙”、利济桥、永川“石松”等水利工程相关水文化和水故事,展现永川人民团结奋斗,传承千年不屈的治水精神,提升乡风文明。

(2)深入推行河湖长制,大力创建临江河幸福河,并结合当地水文化建设,打造水文化场景和展馆,弘扬永川临江河水文化,促进市民自觉参与到临江河幸福河湖建设管理中,以水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3.3 水资源短缺地区长效管护示范

(1)水资源短缺地区补水工程措施

立足永川水情实际和发展需求,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优化河湖生态补水再生水利用,改善临江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现状。

(2)水资源短缺地区多样化体制机制探索

积极联动社会资本,利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补充河道水源,将补水水费用于河道日常养护经费补偿,实现污水资源化,探索“以河养河”长效应用机制。

3.4 小流域“四预”功能数字孪生建设示范

以三河汇碧为核心,建设城区洪水风险模型和防洪应用数字孪生场景。以原河水调度为抓手,构建以防洪应用、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2个核心业务的数字孪生平台,助力幸福河湖长效管护工作“管理有效、监督有力、决策有据”。通过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

4 结语

永川区临江河幸福河试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系连通、保障防洪安全及水文化弘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临江河幸福河湖试点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也没有现成的建设样板可供参考,建设实施只好“摸着石头过河”,加上建设时间短等原因,难免出现一些如“边设计边施工”,建设用基本农田、耕地征用难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临江河“重庆市第二批示范河流”的建设过程中加以克服和解决,持续加大河湖治理力度,为建设人水和谐共生的幸福临江河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永川江河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江河里的水鸟
黄永川和他的“中华花艺”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江河 万古流
江河治理的新思路
——刘国纬的《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简介
苗品记永川秀芽
苗品记永川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