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思维交汇下中医本科课程一体化内涵建设探索*

2024-01-30 03:28:54关燕婷王欣君
光明中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整体观念本科课程中式

关燕婷 王欣君 李 蔚

中医本科教学是学生走向临床实践与高阶学习的基础教学。本科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的临床实践,即关系到疗效与临床中患者的生死,是身为师者、医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教学过程。

1 中医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在现代中医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必修课的设置,对核心专业的培养起着互助互推的作用。本科教育以专业为中心,各类课程优势互补,既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汇聚各门课程优势、集中力量助推专业课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教师所属院系的分离,院系间的课程交流较少,不同学科的课程大多各自为营,作为独立课程来讲授。课程建设的整体观念不足,造成了重点课程、专业课程发展良好,而选修课程等弱势课程成为了教学的点缀。因此,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整体观念,是中医本科提升整体水平和发展高度的重要方向。

教学思维是传达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间建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依托。中医本科教学应以“中医思维能力”为核心,将孤立的课程知识融为一体,并能自觉合理地运用多种思维模式来指导具体的临床实践活动[1]。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辨证选择最为契合的教学思维模式,是提升中医本科教学内涵与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中医学教学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中医学本科专业教育方法一定要顺应学科本身的特点,亟须建立更加体系化的教学方法[2]。

2 整体观念的建立

2.1 传统教学模式和中式思维下的课程现代教育模式将知识分类,模块化发展,建立起不同的各类课程,其优势是能够明确知识的个性。然而,这样的分割,使得知识体系的共性和整体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中医英语为例,英语作为沟通的桥梁,其最初的教学目的,是中医英文表达和中医药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语言与专业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是一个整体。然而传统的授课,是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单词、语法表达等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来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大量的专业词汇、听力训练、阅读训练等基础英语的教学方式来展开,而能够给予的教学课时却捉襟见肘。这样教学的好处,是模块化地、全面地把中医英语专业表达内容传授给学生。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在十分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大量陌生专业词汇的堆积式教学、大篇幅的涵盖大量专业表达法的中医英语阅读材料的讲授,使得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专业词汇和语法学习的英语教学为中心,而口语表达运用以及与中医专业的对接却很茫然。教学的核心任务也从为中医专业服务,变成了单纯的英语单词和英文表述的枯燥学习。这样的教学,既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削弱了课程的实践价值,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 整体观念引导下的课程与学科融合在学科交叉融合日益发展的今天,本科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的设置均有存在的价值。学科融合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形成各类新的知识增长点,改变了传统分科分类教育模式下的知识整体性分割[2]。因此,建立中医本科课程体系的整体教学规划与教学设计,是恢复知识整体性的有效方式。

以语言学与中医学在中医本科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设计和定位为例。对于选修课程中医英语的教学而言,通过英文对必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相关部分的专业知识讲解,带入专业词汇与表达法的学习,能够实现意象式的英语与专业的对接。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导,带入语言的学习,不仅有效实现中医英语与中医基础理论的融合,更是实践了学科融合。例如,在学习中医英语课程的中药“甘草”时,融入中药学授课理论,以英文讲授对甘草的味道“甘味能够补益身体”这一药性理论的讲解,带入英语词汇“甘味sweet”与“补法reinforcing”的学习,能够迅速让学生在回忆中药学中甘草味道与作用的同时,记住其相关英文表达。教学中,不单独讲授单词,而是把单词和表达纳入基础的理论教学中。由此可以无限融合中医英语相关联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等内容,实际放大了中医英语作为选修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在英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英文讲述理论知识的回顾、意象思维的联想,建立起视觉、味觉和听觉的三重反馈,从而实现语言学、教育学与中医多学科的融合。

3 中医教学中的辨证论治

3.1 中医教学思维体系中的辨证要做到学科间、课程间的有机关联与融合,而不是生搬硬套、拼凑堆积,必须对具体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深刻思考与创新改革。所谓教学中的“辨证论治”,“辨”核心是教学思维,是通过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需求和教学目的,进行深入剖析,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的角度,也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思维,而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接受所有能够最大限度实现教学效果的模式,选择最佳的教学思维方式进行讲授,给予不同思维模式下的教学,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如同治疗同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或同一治疗阶段的不同需求,快速抑制病菌是西医西药最优,调整身体平衡是中医中药更强。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治疗优势,灵活选择西医模式还是中医模式,就是“辨证”后的最优治疗方案,但始终不变的是对最佳疗效的追求。教学亦同理。因此,打破传统的单一思维模式在课程中的教学,建立对不同思维模式的辨证选择,是教学精准化发展的特征,也是本科课程体系高水平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医学和思维逐渐进入中国。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发生碰撞与融合,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基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现代医学强调技术进步与自我否定,中医学强调回归自然与稳态平衡;现代医学写实,而中医学写意[4]。

3.3 中式思维的特点与教学应用形象思维是中医思维中最主要的思维方式之一[5]。中式思维的教学,以主观的意象思维为主,能够产生具备画面感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与学习个体的生活、经历等背景相关,个体化差异较大,因此,教学效果不均衡。中式思维下的中医教学,其优势是能够将知识点深度地剖析和广泛地拓展,通过五官与画面感的想象和推导,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例如,中药络石藤是藤类植物,其藤茎擅攀岩的特点与中医通络的功效相似,通过其延伸伸展的植物特性,来推导其对中医经络的疏通舒展作用,进而阐述络石藤的作用。这就是中式极具画面感的意象思维。但中式的主观意象思维在逻辑形式上衔接不足,缺少严密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闭环,更多是一种单行单向的思维。例如,络石藤攀岩的特性在中医各科的治疗是什么关联,在通络的组方思路中如何运用,这些与方剂学和中医内科等课程的逻辑关联,被人为地分散在中医内科学、方剂学等课程中,课程间的前后衔接时有缺失。

3.4 西方思维的特点与教学应用西方逻辑思维参与,是中医理论在西方思维方式下的梳理和知识点的重组,对中医理论教学效果的提升开辟了新的教学思路。西方思维并不等同于西医思维,并不是要用西医的观点去教授中医理论。这一点要格外明确。西方思维,是概括地指形式上的逻辑思维,而不是对某一学科具体的思考方式。

西方思维的优势,外在形式上能够将不同知识点进行完整而严密地进行连接,从而清晰地看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容易死板地在形式上固化知识,对于部分中医学内容的学习而言,容易产生刻板的认识。因此,反映在英语为主导的国际教学中,就是对中医理论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低、学习难度大。例如,中医的“阴阳”,是抽象的2种不同状态共存的一个概念,是相对的概念。水与火之间,以本质特点来划分,水为阴,火为阳。然而,在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中,水为阴,山为阳,则是根据地理学、风水学特点来划分的。“水火”并不是固定的“阴阳”概念的代名词。因此,中医的阴阳概念,是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这一点,在非此即彼的西方形式逻辑思维下,学生最容易刻板地将概念固定,也因此成为学习的难点。

3.5 多重思维模式在教学中的辨证施治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又具有各自的优势。中医本科教学的一体化建设,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辨”,对症下药,选择适合教学内容的思维模式这个实践载体,就能够做到课程间的融合教学与相互提升。

以中医英语与中医基础理论的融合为例。在传统的中式思维的教学中,中医学“病因”的教学,通常是单向的、一贯而下的大篇幅讲解为主。然而,如果采用西方形式逻辑思维,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则更加简洁、清晰。思维导图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导图最早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所提出,使用层级图将其呈现,更加突出教学重点及层次,让医学生有效地对所需要记忆的信息进行学习[6]。见图1、图2。而在讲述中药学药物的“性味”时,则需要理解取类比象的中医思维,需要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受、推导、想象药物的味道、颜色、气味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对接,因此中式思维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更为合适。

图1 西方思维主导的思维导图教学

图2 中文为主导的中式思维下的教学

由此可见,中医本科课程一体化的整体观念建立与实施,需要辨证地选择教学思维模式,才能够使教学内容与思维传达真正契合。如果脱离了教学本身,课程间的融合只能是生搬硬套的拼凑。因此,着眼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教学思维,实践中医教学中的辨证施治,是中医本科课程体系实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4 总结

新时期中医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保留传统精髓,更要突破固有建设模式。建立课程间的整体化观念,加强院系间的沟通交流与教学探讨,提升教师向多学科发展、文理融合的自身素质,是适应新时期中医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辨证地容纳、选择中西方多种思维模式,突破、规避传统教学劣势的有效方式,是现代中医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也是新一代中医教师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在国际教育的舞台上展现文化自信的体现。在文理融合、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今天,中医本科课程建设的一体化发展,应持之以恒地践行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继承和发展无数中医药教育先辈开拓创新的不朽精神。

猜你喜欢
整体观念本科课程中式
新年最美中式穿搭
好日子(2024年1期)2024-02-20 00:43:57
学院四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喜讯!南华大学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再创佳绩!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中国自行车(2018年8期)2018-09-26 06:53:10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金桥(2018年9期)2018-09-25 02:53:24
整体观念在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上的作用分析
中医整体观理念探析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比较研究
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 06:34:19
中医和谐观的理论来源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