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临床观察*

2024-01-30 03:33张国庆
光明中医 2024年2期
关键词:黄褐斑耳穴肝肾

李 影 张国庆

黄褐斑是一种因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的以中青年女性为常见主体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1],中医称为“黧黑斑”。治疗上西医主要通过外用化学剥脱剂、光电技术、内服抑制黑色素合成的药物等方法[2],易引起患者皮肤屏障受损、接触性皮炎及炎症后色素沉着等不良作用,且容易复发[3,4]。中医治疗黄褐斑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通过运用中药与针刺结合的方法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的74例肝肾阴虚型黄褐斑患者。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制定标准(2003年修定稿)》[5]。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黄褐斑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6]中肝肾阴虚型诊断标准。面部皮肤多呈黑褐色,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月经不调,五心烦热,舌淡红少苔,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②年龄28~58岁; 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治疗;②有血栓、心梗、脑梗死病史;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5 方法

1.5.1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氨甲环酸片(商品名:妥塞敏;厂家: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5 g/片),每次1片,每日2次。观察组:①针刺治疗。选穴:体针:阿是穴、足三里(双侧)、合谷(双侧)、太溪(双侧)、三阴交(双侧)、血海(双侧)、太冲(双侧)、肝俞(双侧)、肾俞(双侧);耳针:肝(双侧)、肾(双侧)、内分泌(双侧)、面颊(双侧)。操作: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常规消毒后,面部浅刺,以刺入皮肤不脱落为度,每针相隔0.5 cm;四肢及躯干部穴位直刺或斜刺,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度;耳针直刺入皮下或软骨浅层。每次留针40 min,每隔10 min用平补平泻法行针1次。每周治疗3次。②耳穴压丸:耳廓消毒后,取耳穴压丸贴片分别贴于双耳肝、肾、内分泌、面颊处。嘱咐患者每天按揉3次,每次按揉5 min。③中药治疗:自拟滋阴祛斑方。用药如下: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山萸肉各20 g,牡丹皮、白茯苓、白芷、川芎、丹参各15 g,桂枝10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早晚分服。

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治疗期间嘱2组患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注意物理防晒,使用保湿类护肤品,避免外用其他药物或者祛斑类护肤品。

1.5.2 观察指标①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制定标准(2003年修定稿)》[5]。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人黑色素细胞刺激(MSH)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晨起静脉血,送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检测。③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将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月经不调、五心烦热、舌苔和脉象症状,按照程度大小分为正常(0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计算。

1.5.3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制定标准(2003年修定稿)》[5]。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好转: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损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皮损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皮损评分比较 (分,

2.2 血清指标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OD水平较前升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血清MDA、MSA治疗后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例,

2.3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2组患者积分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4 疗效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黄褐斑发病与机体细胞氧化受损及抗氧化能力有关[7]。黄褐斑患者在紫外线照射等有害因素作用下,机体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机体氧化应激发生异常,细胞脂膜发生过氧化反应,最终产物为MDA,因此MDA可作为细胞氧化损伤的指标[8];SOD是抗氧化系统中常见的抗氧化酶,其能清除氧自由基,黄褐斑患者SOD含量减少,可能与SOD消耗增多有关,因此SOD可作为评价黄褐斑疗效的指标之一[9]。SOD具有抗氧化作用, MDA是细胞氧化产物,两者分别反映机体抗氧化能力和皮肤细胞损伤程度。MSH与酪氨酸酶的活性成正相关,从而增加色素沉着[10]。有研究认为,MDA的过量积累会引起细胞中蛋白质、核酸的交联聚合,形成色素[11];SOD可通过抑制MSH的分泌,从而抑制色素沉着。因此,黄褐斑患者在紫外线照射等诱因作用下, MDA产生增加,SOD消耗增多,MSH分泌增加,皮肤色素沉着加重。

根据中医“司外揣内”的思想,黄褐斑患者外在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内在为肝、脾、肾脏腑功能失常。黄褐斑患者皮损颜色比正常肤色黑,中医称为“黧黑斑”。五行理论中肾主黑色,肾脏功能失常,显示于面部为黑色。血藏于肝,精藏于肾,精与血同为阴液,两者可以互相转化。经、孕、产、乳等女性特殊时期皆可耗伤精血,精血亏虚,水不制火,火燥成斑。女子以肝为先天,生活与工作的压力易导致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机阻滞无法推动血的运行,气血无法上荣于面部,面部肌肤失养则面色暗沉无光泽;同时气滞血瘀,形成色斑。

从针刺分析,浅刺皮损处,起到疏通皮部经络、加速皮肤新陈代谢的作用。根据阳明经多气多血、“面口合谷收”循经取穴的原理,分别于上下肢的足三里、合谷远端取穴,调和气血,使气血上达面部,充养面部肌肤。三阴交、太溪、肝俞、肾俞滋补肝肾之阴,调和阴阳。加用血海活血化瘀、太冲调畅气机。通过针刺肝、肾等耳穴联络脏腑,加强滋补肝肾、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善皮损症状的作用。耳穴压丸作用机制同耳针,患者可随时随地按揉耳穴,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增强对耳穴的刺激作用。

从方药分析,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墨旱莲归肝肾二经,滋阴补血。菟丝子阴阳并补,且阳性药物可帮助阴血的化生。牡丹皮即可清泻虚火,也可活血化瘀。无瘀不成斑,丹参活血祛瘀以消斑,现代药理认为丹参具有抗炎、抗氧化、抗酪氨酸酶活性等作用[12]。周小琴等[13]通过物理方法导入丹参注射液,有效率达到95.7%。有学者认为白色药物具有抗氧化、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功效[14],根据“以白治黑” 的色象理论,白芷和茯苓可褪黑消斑。川芎活血行气,其性升散,作为引经药物,使气血上达面部肌肤。桂枝温通经脉,既可防止滋阴药滋腻碍胃,又可以帮助诸药更好发挥疗效。炙甘草调和诸药。

通过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可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增加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MSH水平,改善黄褐斑症状。针刺结合中药能够提高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因此针药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黄褐斑可改善皮损症状。但是本研究仍有样本量少、患者地域差别小、证型单一等不足,后期拟扩大样本量、多中心联合招募各地患者、招募其他中医证型的患者,以深入研究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猜你喜欢
黄褐斑耳穴肝肾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82例女性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光子嫩肤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