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写,就是在忠于原作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为原文添枝加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而有意蕴。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扩写呢?首先,要忠实于原文,即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其次,要找准扩写点,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扩写。再次,要根据文章的体裁,找准扩写的侧重点:扩写记叙性文章,可以补充情节和细节;说明性文章,可以补充说明方法;议论性文章,可以补充论据,丰富论证过程。最后,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学习“写作实践”第二题关于重耳卫国之行的扩写。
领衔人:法洪雪(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
组稿团队:山东省青岛市法洪雪名师工作室
本期撰稿:寸海英,新疆喀什地区名师培养工程人选,任教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第一中学。
重耳卫国之行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被迫与随从逃难。
走了几天,钱财已全花光,一行人饥肠辘辘。正想着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他们发现不远处就是卫国的边境,重耳高兴地跳起来,拉着随从就跑去找卫文公。重耳行礼后,说:“我是晋国公子重耳,现在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您的帮助。”卫文公上下打量了一下几人,眉头紧蹙,语气不善道:“卫国不欢迎晋国公子。”说罢,卫文公一甩袖袍,背手离去。重耳听后生气地转身离开,他的脚上如同戴着几千斤重的锁镣一般,沉重而缓慢地朝前走去。夕阳的光洒在身上,尽显悲凉。
他们经过五鹿的一个村庄,但这里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充满烟火气息:没有诱人的饭香,也没有万家灯火,只有破旧的茅草屋,和那倒下的篱笆墙,以及小孩子们的哭叫声。
他们找到了村庄里唯一一个亮着光的房屋,只见门外杂草丛生,破败不堪。随从推开门。屋里的人闻声走来。这是一位老人,他的衣袖只剩半截,身上散發着一股浓浓的汗味儿。重耳见到老人忙问:“老人家,我们一天没进食了。你的吃食能给我们分享一点吗?”老人嘀咕着:“我都没有吃的,怎么给你?”老人左顾右盼,在地上抓了一个土块给了重耳。重耳大怒,瞪大眼睛,嘴巴紧闭,抓起身上的鞭子,要抽打老人。身旁的大臣狐偃连忙抓住他的手。重耳心中不平,说道:“卫国国君这样便也罢了,这一介平民,怎能如此搪塞我?”“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每一块土块儿都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每一滴水组成了海洋。”狐偃劝说道。重耳于是磕头感谢老人,小心地将土块包在手帕里,放到车子上面。
扩写要忠于原作。文中写重耳“高兴地跳起来”“拉着随从就跑去找卫文公”等,与原作中的公子重耳形象不符。
扩写时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找准扩写点。此段卫文公的无礼与原文中心关系不大,不必做如此详细的扩写。
这一段和前面文字间缺少必要的过渡。小作者增添的关于对“诱人的饭香”“万家灯火”等的扩写,既不是重要的扩写点,又和全文不协调。建议删改。
一行人向乡下人讨饭时,重耳由“大怒”到“磕头感谢”,这里面既有冲突,也有转变,应是文章的主要扩写点。因此,本处应借助相关材料合理想象,增加必要的人物描写及场面描写,补充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
综 合 点 评
小作者在扩写时补充了部分故事情节和细节,使重耳的形象较之原材料更生动形象。需注意的是,重耳讨饭时,拿到土块前后的表现应是主要扩写点,而卫文公未以礼相待的表现应是次要扩写点。因此,要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扩写,并通过合理想象,丰富语言、动作和场面等描写,扩充细节,升华主旨。
升 格 指 津
扩写,必须忠于原文,要扩得丰富,扩得合理。例如,与原文公子形象不一致的部分,要做删改。
扩写,要找准扩写点,并不是每一句都要扩写。原文重在凸显重耳一行人向乡下人讨饭时的遭遇,这是我们要重点扩写的部分。
扩写,要注意内容的一致和连贯。建议加入必要的过渡句,同时关注前后文的联系,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
重耳卫国之行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被人陷害,被迫与随从逃难。经过卫国的城门,重耳看到卫文公恰好在视察,拉着随从就跑去找卫文公。但是,势利的卫文公不但不愿伸出援手,还对重耳的遭遇不闻不问,重耳失望地离开了。
他们经过五鹿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们看到了一个亮着光的房屋,门外杂草丛生,一老叟站在门边,他的衣袖只剩半截,身上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汗味儿。饥肠辘辘的随从们向重耳提议:“公子,我们向乡民讨点饭吧!”重耳神色凝重地看了看身旁的大臣狐偃,又看了看疲惫不堪且饿得脸色发青的随从们,咬了咬牙同意了。重耳大喊:“老人家,我们一天没进食了。您能分给我们一些吃食吗?”老人嘀咕着:“饭,我是给不了了。这地上的土块倒是很多,拿去吧!”随后就在地上抓了一个土块丢给重耳。重耳瞪大眼睛,咬紧牙关,抓起身上的鞭子就要抽打老人。身旁的随从连忙抓住他的手。重耳压抑着怒火说道:“卫国国君这样便也罢了,这一介平民,怎能如此搪塞我?”
狐偃急忙拉住重耳的手劝说道:“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啊。土地,是国家的根基,上天用这种方式以土地授公子,这可是大喜事啊!”说罢,狐偃带头跪在地上,把土块高高地举过头顶,虔诚地膜拜起来。重耳明白了狐偃的良苦用心,平静下来,一改刚才的愤怒,磕头感谢老人,并像狐偃一样虔诚地将土块包在手帕里,放到车子上面。
升格文对“经过卫国”这一部分进行略写处理,删掉了与主要人物重耳形象不符的描写,使人物形象前后保持一致。
增加必要的过渡语,使情节的发展合乎逻辑。
此处关于重耳的描写符合人物形象,一个落魄而又重情义的公子形象跃然纸上。
增加一处对重耳的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使事件的发展更加合理。
改后的扩写,抓住了事件的主要矛盾,借助史料补充了大量细节描写,使故事的发展更加顺畅合理,逻辑关系更加严密。
综 合 点 评
升格文除了更加忠于原文外,还在找准扩写点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升格文删减了次要的扩写点,详写了重耳一行人向乡下人讨饭时的遭遇,特别扩写了重耳面对老人赠送土块时候的表现,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凸显了文章主题。同时,升格文注意了段落之间的衔接和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使扩写后的事件更加顺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