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规划相关专业涉及地理科学、地质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等多个学科,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但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又日益密切。本文以青海省高校为例,通过不同高校规划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对比和对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发现青海省规划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但仍存在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强化错位发展的理念,突出学科核心优势,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结合社会需求推动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关键词:城乡规划;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青海省高校
1 概述
规划专业对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落实政府发展计划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规划专业本身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规划实务工作具有多样性,本科阶段教育又难以兼顾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同一地区本科阶段规划教育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以青海省高校为例,通过培养方案对比、问卷调查对青海省规划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建议,为国内其他地方高校规划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青海省规划相关学科培养体系
目前,青海省高校开设与规划相关的本科专业包括城乡规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以及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开设院校包括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以及青海民族大学。其中,青海大学于1999年开设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后更名为城乡规划,学制五年,授予工学学位;青海师范大学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授予理学学位;青海民族大学于2021年获批开设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授予工学学位。从开设专业上看,基本涵蓋了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地质学、旅游管理学等学科。
2.1 青海大学: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专业以城乡物质空间为核心,以城乡土地使用为对象,通过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对城乡发展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引导控制[1]。除传统的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领域外,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区域、生态、管理等学科的专业知识,但规划类课程仍然处于课程体系的中心地位。从课时分配来看,在专业课程中规划类课程占比最多,共计82学时,占总学时的41%;其次是建筑类课程,共计30学时,占总学时的15%。
2.2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科的“双重空间性”十分明显,对地理学科的空间属性和规划学科的空间特色均给予重视[2]。一般而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遥感原理等地理学基础理论和方法。青海师范大学该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划设计类课程占比相对较高,从课时分配统计来看,通识课程占比最多,共计64学时,占总学时的45.7%,传统地理学核心课程共计38学时,占总学时的27.1%;规划类课程共计29.5学时,占总学时的21.1%。
2.3 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以旅游地学为核心,融合了地质、地理、旅游管理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3]。该专业于2019年获得教育部批准,2020年被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地学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开发和管理能力,核心知识内容为地学、旅游管理和规划设计。从课时分配来看,在专业课程中地学类课程占比最大,共计43学时,占总学时的24.7%;旅游管理类课程与规划设计类课程多统一开设,共计35学时,占总学时的20.1%。
总体而言,三所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各有侧重,但三个专业的宽领域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4]。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更侧重培养学生规划技术领域的能力;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规划信息技术和规划空间技术的综合能力;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则更具针对性,与青海省建设“国际旅游生态目的地”的发展需求紧密贴合。
3 青海省规划相关本科专业培养状况调查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青海省规划相关本科专业培养状况。问卷对象包括高年级学生、高校规划相关专业教师以及用人单位,问卷主题依次为规划相关专业能力结构自我评价、规划相关专业培养模式评价以及用人单位需求侧评价。
3.1 规划相关专业能力结构自我评价
问卷内容涉及知识体系、实操技能、素质修养及核心能力三个方面的掌握程度,问卷发放对象为规划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学生。其中,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晚,在校生还未进行专业课程学习,因此未发放。发放问卷共计90份,收回有效问卷87份。
3.1.1 专业理论及知识掌握程度
专业理论及知识掌握程度评价结果显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城乡规划原理、政策与法规两方面平均掌握水平更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则在地理学基础、都市与区域发展以及生态、管理、公共政策等交叉学科方面表现更突出;但两个专业对旅游学、地质学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不足。
3.1.2 实操技能掌握程度
实操技能评价结果显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对AutoCAD、SketchUp和PhotoShop等软件运用和手工模型制作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两个专业的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绘图及手绘方面的实操能力掌握程度尚可,但对在遥感图像系统应用方面掌握程度均较差。
3.1.3 素质修养及核心能力
素质修养及核心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规划编制、规范应用方面优势明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则在数据处理、区域分析方面有着更高的自我评价。两个专业的学生均认为未掌握旅游规划的编制能力,但在该板块学生自我评价的掌握程度整体低于前两个板块。
总体来看,青海省高校开设的三个规划相关专业基本形成了“错位培养”的格局: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传统的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领域表现更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地理学和其他交叉学科方面优势明显,但二者对旅游学、地质学等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因此,在未来的培养过程中,需加强对交叉学科专业学生的职业引导,提高专业认同;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学生在素质修养及核心能力的自我评价整体较低,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学习重点迷茫、就业竞争压力大”的情况较为普遍。此外,学生增加实践课程的意愿明显,希望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理论知识应用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3.2 规划相关专业培养模式调查
在培养模式调查中向高校教师投放问卷18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8份。其中讲师10人,占比55.56%;副教授7人,占比38.89%;教授1人,占比5.56%。72.22%的教师认为规划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77.78%的教师认为规划教育的基础应当是建筑学、工程技术和城市科学三者并重;72.22%的教师认为当前规划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政策科学四者并重;50%的教师认为价值观在规划类教育中重要程度最高;在专业能力中,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规划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交往策划能力;7222%的教师认为当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继续学习能力不够;77.78%的教师认为当前规划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对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培养不够。
总体来看,规划类专业培养模式中“以应用为导向”的特点明显,培养目标以规划设计能力为基础,交叉融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力,培养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关于培养模式的建议方面,教师也一致认为要增加实践类课程,并根据社会需求加强对法律法规、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养。
3.3 规划相关专业需求侧调查
在规划相关专业需求侧调查中,向相关企业及用人单位投放问卷44份,收回有效问卷44份。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占比61.36%;本科教育需加强的知识排序依次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分析与规划,城乡规划原理,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城市工程系统;本科教育需要加强的能力培养依次为规划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图纸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学习能力。
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辅以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这与三所高校培养模式侧重差距不大。但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规划设计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高校重点培养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这与规划类学科本身知识庞杂有关,但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个人素质方面的培养重视程度不足,仍需进一步加强。此外,以“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为代表的国土空间规划知识能力也需得到重视,同时,对地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等学科知识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4 青海省规划相关本科专业培养状况评价及建议
4.1 规划相关本科专业培养状况评价
4.1.1 人才培养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土建类学科优势,毕业生在物质空间规划方面更为强势;青海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地理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有浓厚的地理学背景;青海民族大学则立足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设目标和三江源国家公园、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青海阿尼玛卿山国家地质公园等的保护开发需求开设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正好填补了该专业在青海省的空白。
4.1.2 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三所高校在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和培养方式上均需进一步完善。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增大,未来的培养目标应趋向“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不够精确,在社会经济发展、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等方面均有所涉及,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学科认知茫然的问题。关于培养方式,基于规划类专业明显地“以应用为导向”的特征,以及学生、教师和企业对实践能力的现实需求,培养方式需要由“重讲授、轻实践”转为“少讲多做、师生同做”。此外,在培养重点方面也需要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变化进一步完善。
4.1.3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
综合来看,三所高校对规划设计、地理学等核心知识重视程度较高,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较强。但学生、教师及企业均认为培养模式中对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学生在资源利用,较为宏观的政策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以及表达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短板明显。
4.2 规划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建议
4.2.1 强化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培养模式
青海大学作为青海省唯一一所以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为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城乡规划学科建设应向更高水平的兄弟院校看齐,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专业影响力;青海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当结合理论性与应用性,以培养具有规划设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避免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青海民族大学的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则应加强旅游规划与管理及工程领域的实践培养,进一步落实“立足青海,培养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
4.2.2 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整体来看,青海省三所高校开设的规划相关专业培养方式均有“先理论,后实践”的特征。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仍需进一步提高。在以应用为导向的规划相關学科中,实践类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建构对规划行业的认知、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6]。通过对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高校不同专业针对规划所需的法律法规、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等新形势、新变化开设了一些理论课程,但实践课程的缺乏仍导致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评价较低。
4.2.3 以应用为导向增强多学科交叉融合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土地管理学等学科都无法独立完成规划工作,寄希望于新建“国土空间规划”专业解决问题又不尽合理[6],同样国家公园保护体系、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工作也不是旅游学、地质学、地理学等单一学科可以独立完成的[7]。因此,以“应用为导向”的规划类学科需结合实际需求,探索规划类学科与非规划类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模式[8]。
5 结论
为适应城乡规划转型需要,规划相关专业亟须做出两点改变。第一,根据专业自身特点找准优势方向、强化主干课程深度。第二,与其他学科融合、扩大交叉学科广度。整体来看,青海省规划相关专业形成了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格局,但仍存在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今后需进一步强化错位发展的理念、突出学科核心优势,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并结合社会需求推动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参考文献:
[1]杨贵庆.城乡规划学基本概念辨析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3(10):53-59.
[2]赵映慧,左汶轩,姜博,等.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22(02):24-31.
[3]李志文,郭福生,叶长盛,等.基于新工科的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专业建设成效与实施策略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02):32-38.
[4]郑红娟,商哲,张淑媛,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石家庄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24(03):134-139.
[5]郑杰.地方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
[6]石楠.城乡规划学学科研究与规划知识体系[J].城市规划,2021,45(02):9-22.
[7]张茂莎,周亚琦,盛茂银.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综述[J].生态科学,2022,41(06):237-247.
[8]臧靓.基于评估院校比较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1.
项目:青海大学202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海省為例(JY202221)
作者简介:贾海发(1985— ),男,汉族,青海民和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