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乐永 张艳庆/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的具有本家族特色的精神风貌、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1],包括家庭教育、家庭礼仪、家庭道德、家庭文化等方面。在我国,家风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球化背景下,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探讨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以廉洁家风为导向的家庭教育模式能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述,分析廉洁家风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对廉洁家风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结合实际,提出以廉洁家风为导向的家庭教育实践模式。针对家庭廉洁教育与家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家庭廉洁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伦理学理论。家庭廉洁教育是建立在伦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家庭成员对社会、对公共利益的责任和义务。其二,德育理论。家庭廉洁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其三,社会学理论。家庭廉洁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家庭教育,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传递给家庭成员,使其成为社会的一员。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受其传统风尚、家规家训、家庭教育等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风气或氛围。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内容。家风传承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儒家强调家庭伦理道德,主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家庭和谐相处;法家主张法治国家,强调家庭的纪律与规矩。这些思想理论体系为家风传承提供了理论基础。
要在家庭生活中践行廉洁教育。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廉洁自律。同时,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廉洁家风的培养要落实在生活中的小事和细节中,例如,家长要教育孩子不乱花钱、不偷懒、不抄袭,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勤奋学习、诚实守信。家长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廉洁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家长还可以利用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孩子的廉洁教育。例如,家长可以开展廉洁事迹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讲故事、演讲比赛等,让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廉洁教育的熏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惑和问题。家长要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要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金钱,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内心的满足,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要将廉洁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孩子明白廉洁的重要性。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廉洁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引导孩子思考剧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廉洁的要求。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树立廉洁的榜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廉洁的力量[2]。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廉洁教育的吸引力。例如,可以使用动画、游戏等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廉洁知识。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孩子参与线上教育活动,随时随地学习廉洁教育的最新成果。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参与感,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让他们明白家庭的每一份收入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提高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需要家长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身教与言传并重。
家风传承是培养孩子廉洁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家风传承的进程。家长学校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系统的家风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来授课,让家长了解家风的重要性,掌握家风教育的正确方法。社会可以提供丰富的家风资源。例如,可以开展家风故事征集活动,让家长讲述自己家庭的优良传统,以此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开展家风主题的展览活动,展示各种家风元素的艺术作品,让孩子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了解到家风的重要性。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形成互为补充、通力合作的形式,由家长学校提供专业的家风教育。家长学校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专家来分享家风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社会可以向家长学校提供家庭教育的需求信息,帮助家长学校改进教育内容。社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给家长和孩子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实践中体验家风,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廉洁教育与家风传承的意识还有待提高。虽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风传承,但是仍有许多家长对家风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性的教育,家风传承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改进。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家风的传承。同时,一些家长在传承家风时,过于保守,不能与时俱进,使家风传承变得僵化和教条化。社会环境对家风传承也有影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商品经济的影响和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面临的物质诱惑越来越多,这对家庭廉洁教育和家风传承带来了挑战,家庭教育的责任分配不明确也是一个问题。在许多家庭中,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上的责任没有得到很好的分配,导致家风传承的效果不佳。各个家庭在进行家庭廉洁教育与家风传承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
其一,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一个挑战。廉洁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孩子不要偷懒、不要贪小便宜,更需要教育他们理解什么是公正、公平,如何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不忘初心。这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教育素质,能够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的思考。其二,家庭环境的营造也是一个挑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各种诱惑无处不在,家长需要营造一个纯净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廉洁的重要性。其三,教育方法的创新也是一个挑战。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已经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家长需要创新教育方法,如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廉洁教育。其四,社会舆论的影响也是一个挑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些负面舆论可能会对家庭廉洁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家长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这些挑战。
加强家庭廉洁教育的理论研究。通过深入研究家庭教育、廉洁教育、道德教育等领域的理论,探讨家庭廉洁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要关注国际家庭廉洁教育的发展动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为我国家庭廉洁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开展家庭廉洁教育的实践探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加强家庭廉洁教育的实践探索,推动家庭廉洁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发展。要积极探索家庭廉洁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模式,如家长示范、亲子共读、家庭游戏等,使家庭廉洁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第一,明确评价目标。家庭廉洁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以促进家庭成员廉洁意识的提高,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为目标。通过评价,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二,制定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评价体系的基础,需要根据家庭廉洁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包括家长的廉洁行为、孩子的道德表现、家庭氛围等方面。第三,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是将评价标准付诸实践的手段,需要通过定期的、客观的、公正的评价,来检验家庭廉洁教育的成果。同时,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学校,以便于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最后,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结果不仅要作为评价对象的参考,还要作为奖惩的依据。对于表现优秀的家庭,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进行鼓励;对于表现较差的家庭,可以通过辅导、指导等方式进行帮助。
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电视、广告、报纸、网络等都是宣传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制作专题节目、撰写报道文章、发布公益广告等方式,普及家庭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开展公共教育活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举办家庭廉洁教育讲座、研讨会、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家庭了解到家庭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加强教育部门的引导。教育部门可以在教材中加入家庭廉洁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家庭廉洁教育。同时,教育部门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开展家庭廉洁教育的实践活动。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家庭廉洁教育的发展[3]。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家庭廉洁教育的需求和问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
家庭廉洁教育与家风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因此有必要以廉洁家风为导向,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模式。为此,要深入理解和研究廉洁家风的内涵和特点、在家庭教育中强化廉洁教育、通过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对家庭廉洁教育的认知和重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家庭廉洁教育中来。家庭廉洁教育与家风传承是一种长期、持久的家庭教育模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去实践和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品质和高尚道德的新一代,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引用
[1] 蒋春霞.廉洁家风育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2] 班马拉么.传承家教家风让家庭文明美德世代相传[J].海外文摘,2022(14):93-95.
[3] 李慧芹.孔繁森家风文化及时代价值[J].海外文摘,2022(18):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