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文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溪湖地区是满族的重要聚集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清政府把本溪设县,当时的县城包括辽阳以东100余里数十界(村),凤城县东北地区赛马集十余界,兴京县(今新宾)西南23界,包括碱厂、清河城、李麻子沟等,人口数有大概18万余人。该县位于现在的溪湖区。可以说,本溪的发展史,本质上是以溪湖的开发为基础的。满族人民在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满族人民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沧海中的一颗明珠,其形成发展深刻影响了满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满语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清朝时期,满语是朝廷官方语言之一,也是中国进行政治、文化活动的重要语言。同时,满语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如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受到了满语的影响,体现了民族大融合背景下,汉满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是,诸多因素使得满族语言文字逐渐被人们所忽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满族的语言文字面临着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甚至濒临消失的困境,包括满族人在内的许多人对满族的语言文字知之甚少,因此,加强满语的传承与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溪湖地区满族语言文字的变迁与传承进行了研究,前往溪湖区张其寨、边牛村、火连寨镇、响山子等地,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展开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调查发现,目前溪湖现有满族人口数为21444人。溪湖地区满族人口的来源之一是留驻旗兵。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地区,建立“大金”后(1616年),这一地区的小部落相互依存。1644年(顺治元年),顺治帝入关,大批八旗军南下作战。为保护“龙兴之地”,少数满族八旗士兵仍世代留在盛京生活繁衍。他们的后代是溪湖满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花氏是留居下来的旗人之一,他们在花岭生息繁衍,传宗延代,逐渐族大支繁,门户增多,宗族兴旺。后该支系发展到辽中县南花水套子村,并在当地修建祖祠。在张其寨花岭发现的花氏族谱显示了花氏始祖白穆哈在花岭一带开山、开林、建屋的历史。从外地派遣过来的八旗官兵,边牛(原名边大牛录)也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人口来源。满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平时是民,战时是兵,牛录既是平时的居民组织,也是战时的编制,三百人为一牛录,设一人为牛录额真,下设二人为代子,四人为章京,嘎善拔什库(村催领)四人。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旗)。边牛是牛录驻守之堡。驻守此堡的士兵应多于其他牛录驻守之地,边牛的边是对应姚千户,因姚千户为明朝千户所。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4月,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同年7月攻下清河堡,其势力发展到本溪境内,八旗兵前锋至边大牛录堡驻守,与姚千户成为明和后金两个政权之间的边境线。留驻王庄的奴仆也是该地区重要的人口来源,清军入关后,除留守八旗官兵之外,原居住辽宁王庄的奴仆几乎全部留居下来,其庄田分布在牛心台、卧龙、孩岭、响山子、石桥子一带,共七千亩。
满族人最初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它是在16世纪借用蒙古字母创作的。但是辛亥革命后,因为当时的满族语言文字实用性低,推广有很大的受限性,所以它慢慢地在历史上被人们淡化甚至遗忘。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满语的发展,在其关怀下,满族人在各个方面都享有平等的待遇,他们的语言文字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只可惜,尽管满族人口逐渐增长,满族语言文字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目前,在溪湖2万多的满族人口中,讲满语的人不到几十人,其中大多数是老年人。如果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办法来延续满语,在十年内,随着这些老人的逐渐离世,满语将后继无人。
溪湖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老城区,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工作,特别是人口众多的满族的语言文字的传承工作。他们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决不歧视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同时,调研组在调研本地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基本情况后,也发现溪湖区政府也为保护和普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做了大量工作。这些政策也确实为满族语言和文字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如何更好地对满族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和保护,还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目前,满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官方支持力度而言,一是满语聚居地区的专门语言机构相对较少,几乎没有能够促进满语传承和发展的专门机构。二是专门研究满语的文字工作者越来越少,在主抓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愿意研究满族语言文字的爱好者越来越少,这给满语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重大挑战。三是政府在收集满族白话语言方面的参与度相对不高,从事满族语的专职工作人员还是很少的,这将影响满语在在当前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满族自身发展原因,满族人的母语意识较弱。汉语在满族人民居住地区大范围的传播,对当地满族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越来越了解汉语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本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自觉忽视了母语的发展,对母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弱。满族的一部分语言由于受到东北民族女真和汉族语言的直接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所谓“东北话”,作为满语的自身特色反而消失了。在溪湖地区,会说满语的人非常少,但许多方言仍然保留着满语词汇,如墨迹、砢碜等。东北人呵斥孩子时候,家里其他平辈或长辈劝阻时会说,你别哼叨孩子了!哼叨:在满语里的解释是数落、斥责。如果两个东北人发生了口角,往往会冒出一句“你瞎咋呼啥呀”!咋呼:在满语里的本意为泼妇。但除了类似的方言,很少能听到原汁原味的满语了。
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具有差异性的。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比较滞后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如果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文化就会衰落,那么语言的传承纽带自然变得脆弱。此时,一个民族的本土语言思维也就随之越来越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连他们的民族语言使用者也会缺乏对母语的尊重。因此,要想办法采取措施,使得整个满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以经济促文化发展。
再次,语言遗产遭到破坏。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语种、语言文化之间交流不断深入,以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双重影响,如果打开文化大门,那么满族的语言文化不免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反之,如果闭关守门,那么满族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满族语言也没有发展的前景,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面临崩溃。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文化、语言文化相对保守,因此外来文化对满语产生的打击可能会非常大。但是,又不能不进行文化交流。因此,怎样促进满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发掘其内在价值,是值得更加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整个本溪市,讲满语的地方很少,目前只有两个满族自治县政府部门坚持同时使用汉语和满语,而这在溪湖地区这个满族人民聚集地竟然是特例,实在令人遗憾。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享有使用和发展各自语言文字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也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权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满族人民应充分行使自由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积极寻求保护和传承满族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目前自发形成的一批满语爱好者,在活动中展示满族人骑马、服饰、满语等独特的文化特色时,尽可能多地使用满语,让更多的满族文化爱好者能够产生学习满语的主动性,增加满语在爱好者中的影响力。这样,满语在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与其他民族语言的平等、共同发展,利用自己的权利继承和发展满语文字,不仅是满人的权利,也是满人的义务。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本民族发展状况的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会体现在语言的发展上。满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满语精髓,因此得以传承和发展至今。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开发满族文化过程中,要善于应用这些文学作品文本,在研究的同时也可再现满族的历史文化。为了进一步强化对满族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满语内涵的挖掘和保护,激发本族人民传承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意识。因此,应该从教育入手,有效地促进满语的传承和发展。本溪满族自治县的学校,可以在学校课程开设方面,增设地方校本课程,如满族语言课程,自小培养学生学习满足语言的兴趣。同时不断加强满语教学队伍的建设。只有配备足够的骨干教师,才能真正提高满语教学的有效性,带领学生更深入地探索满语所蕴含的知识。另外,在民间也有许多相关的资料,例如以前的旧书本,可以拿来做参考、研究,助力促进满语应用。总而言之,需要注意保护满族语言文字的内涵,延续满语的精髓,让更多的人看到满语言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满语的传承离不开满语的传播,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让更多的人充分了解满语,满语才能更有生机与活力。因此,要不断加强满语宣传教育,充分利用艺术节、论坛、文化节等宣传方式,融合现代和传统媒体的双重效应,促进满语传播。建立满语宣传走廊,在满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开设满语节,也可以促进满语的发展。为了加强满语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多把希望放在年轻人身上,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还可找到会说满语的老者或是满语爱好者来讲满语,编写教学视频,每个视频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一句满语,几个单词,学起来简单又方便,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若是在抖音、快手、朋友圈等渠道发布,很可能掀起满语学习热潮。总而言之,满语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