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链”带动“产业链”等6篇

2024-01-28 17:25:40辽宁省委组织部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公务员集体经济博士

“党建链”带动“产业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求,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大连市金普新区培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园,积极探索“党支部+园区+电商”融合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街一业”发展格局,不断拓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

不久前,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园在向应街道关家村揭牌,园区采取“政策扶持资金+各村合作社参股”的方式,组建运营公司并成立产业联合党委,通过加强对特色产业和新兴业态的服务管理,推动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发展联动,进一步整合各村产业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减少重复投资。筹建高标准温室大棚9 栋,主要种植草莓、大樱桃等高附加值水果品种。项目总投资300 万元,每年可为街道每个村增收4 万—6 万元。

通过“党建链”带动“产业链”,推动“双链”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有效发挥了打造两个功能的“新引擎”、催生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开辟产业能级的“新赛道”三大作用,实现了各村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三个抓手』强党建

抚顺市抚顺县以“三个抓手”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增效。

抓重点,严肃党的换届纪律。针对75 个机关基层党组织换届的情况,制定印发《基层党组织换届流程》等24 项工作资料,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明确目标要求。组织纪委、公安局、法院、审计局4 个单位对256 名换届初步人选进行联审,严把人选质量关。

抓基础,加强机关组织建设。推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事业单位优化调整,共整改机关党组织12 个、撤销党组织14 个、成立党组织16 个、调整隶属关系党组织25 个,五星党支部同比增长18%。

抓实效,形成党建工作合力。开展“党建+营商环境”、助企纾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活动,坚持把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为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目前,2386 家企业享受到新增政策红利,已解决企业困难202 件,完成为民服务工程138 项600 余件次。

提升公务员考核『含金量』

丹东市振安区着力建体系、设点位,提升公务员平时考核“含金量”。

构建“共性+个性+X”三位一体公务员平时考核指标体系。统筹“德、能、勤、绩、廉”五个维度作为共性指标,依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设置600 余个个性化指标。结合营商环境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增设10 余个专项指标。将指标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

发挥“以点带面、点面共进”的示范引领作用。选取综合类、经济类、执法类、服务类等不同行业的5 个部门作为平时考核联系点。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向40 余个单位介绍了5 个方面的经验做法。紧扣机构改革、镇(街)领导班子换届、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等关键节点,加大基层一线优秀公务员选配力度。

“引博工程”助沈留住人才

沈阳市皇姑区聚焦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深入推进“引博工程”,吸引博士来沈创业发展。从2022 年9 月起,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深入30 余所高校,“点对点”“面对面”靶向引才。在高校组织专场宣讲会,宣讲人才政策,宣传区域发展,目前已签约博士人才百余名,营造了引才聚才的良好氛围。

坚持爱才惜才理念,真情实意留才。给予博士事业编制身份待遇,发放为期三年每月3000 元生活补贴,一次性给予最高15 万元的全额学费补贴,并提供不低于100 平方米精装住房免费居住10 年……目前已报到的博士均已享受补贴、学费、住房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切实为人才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软环境,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双导师”培养制度和专班锻炼制度。由区级领导带队,对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产业布局、重点项目研究等中心工作进行探索和推进,建立博士课题研究平台,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调研课题,为区域发展当好参谋助手。制订博士人才成长计划,将博士人才快速培养成为骨干力量。

『四大员』助推区域建设发展

锦州市古塔区引导全区党员争当“四大员”,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争当经济发展的“服务员”。为确保实现全区经济半年任务提前完成、全年任务超额完成的目标,区街在职党员在招商引资、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当好“服务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作目标勇争一流业绩。争当推进振兴发展的“宣传员”。区街党员积极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方案精神,大力宣传构建新古塔今后三年的发展规划。争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将全区20 名县级领导和334 名科级干部姓名、电话号码印在334 个社区网格公示板上,协助社区网格员在矛盾纠纷调解、信访维稳、小区管理等方面发挥协调监督作用。争当生产一线的“战斗员”。扎实推进“千人进万企”活动,全区选派945 名机关干部包保1000 户非公企业,助企业纾难解困。

完善公务员平时考核体系

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完善“123”考核体系,为公务员画好“日常像”。

“1 个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阜蒙县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提升考核精准性、科学性。

“2 个同步”力求考准考深。坚持“管理+考核”互促共进,采取干部“一帮一”培养模式,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掌握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能力。在考核上实行全程跟踪纪实,动态掌握每名公务员平时表现,实现考核与管理深度融合、同步进行。

“3 个结合”激励担当作为。日常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日常考核结果与奖惩相结合。对成绩突出的公务员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对表现落后的及时批评,营造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公务员集体经济博士
制冷博士来帮忙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4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8
神奇博士感冒了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篮球公务员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博士蚊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公务员
艺术评鉴(2015年1期)2015-02-03 10:52:03
润博士问答
科学之友(2014年24期)2014-03-20 14: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