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烜伟 陈彦超
摘 要:马克思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对分配形成了理性认识并开展了深入考察,提出了马克思分配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同时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新时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体现。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当代中国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正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分配思想;分配制度;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52
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划分思想和关于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的论述,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基本分配制度提供了直接理论遵循和指导原则。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1 马克思分配思想的提出
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马克思全面系统地讨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问题,马克思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出发,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共产主义会分成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的思想,并提出了这两个不同阶段将会实行的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即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1.1 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分配思想
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每个劳动者掌握着生产资料,分配的多少由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即以劳动的时间和强度以及劳动的复杂程度来决定,原则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是必要的,它是由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最终实现按需分配所必不可少的、循序渐进的方式。
首先,社会生产决定社会分配。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都很低,在对社会运转所需要的基本费用进行扣除后,按照劳动的多少进行分配,是符合当时历史阶段的,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其次,在思想层面来看,劳动者在思想、道德和精神上还保留着旧社会的痕迹,劳动者是为了生存才进行劳动,因此,劳动报酬对于劳动者来说特别重要。通過劳动和工资的等价交换,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了能够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报酬,在劳动者也充满热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因此按劳分配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然,这种按劳分配也存在着局限。首先,在劳动能力层面,有的人体力好,有的人智商高。在从事体力劳动时,体力好的人往往能够在相同时间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发挥更大的价值,他能够承担更高强度的劳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产品;在从事脑力劳动时,智商高的人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创造出更优秀的成果。因此,每个劳动者参与按劳分配后的结果是不同的。其次,在劳动个体层面,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每一个劳动个体都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个体,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现实自由的人”的状态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无法达到。同时,由于劳动者自身家庭情况的因素的影响,分配的结果也会不同。
1.2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思想
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分配方式,符合了当时的社会条件,有利于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但是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循序渐进的过渡方式,其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且按劳分配最终是要走向按需分配。按需分配实现了分配上的公平正义,使人们达到了“现实自由的人”的状态,推动了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集体的财富源泉充分涌流,“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是指每个人通过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劳动从而实现按需分配。同时,实现按需分配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劳动分工的消失、每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分工的产生,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得不到满足,生活条件艰苦,人们为了维持生活,只能在固定的工作范围内工作。人类劳动作为一种异化的生存手段出现,强制分工就是其表现形式。马克思要消灭的社会分工,是生产力低下造成的一种被迫的社会分工。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分工还没有完全消灭,但不是不自由分工。这时,劳动满足了第二个条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工作、从事不同工作,实现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2 马克思分配思想在中国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分配制度进行初步探索之后,我们开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持续推动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创新与完善。
2.1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分配制度的初步探索
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之后,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确立了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实施了与按劳分配相适应的各种政策。但由于我们当时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理解得不够深刻,对这一基本原理的本质规定理解并不充分,把握也不够到位,加上中国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用,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就开始急于求成地要实现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我们的政策、理论逐渐偏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结果就是在实施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时把按劳分配改成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这一绝对平均主义的现象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对我国提高经济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改革开放后关于分配制度的修正与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进行了对按劳分配问题的拨乱反正,修正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随着对理论和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正确认识按劳分配提供了现实基础,我们重新恢复并开始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人民公社各阶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到此,我们正式启动改革分配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化,为了从根本上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的改革开始提上日程。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多种分配方式。针对这一情况,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是对我国原有的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中共十五大正式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基础。在克服平均主义,改革分配制度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共富思想。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明确指出,允许一部分人、地区先富起来,进而带动后富,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使人们通过辛勤努力创造财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总结新中国走过的这段历程,我们看到,在坚持按劳分配这个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上,我们走过了从不成熟、不明确到逐步成熟和明确的阶段,对按劳分配分配的对象—个人消费品、参与按劳分配的主体—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分配的标准—劳动,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以及按劳分配的特点—承认差异都有了明确的认知和把握。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所限,还只能以商品货币的形式来进行分配,劳动还存在着差别,因此我们的按劳分配距离马克思所设想的方式不能完全而只能近似地实现。正是在我国这样的现实条件的前提下,我们在坚持按劳分配作为主要分配方式的同时,同时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使分配制度与所有制改革相适应,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在的改革方向,进而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2.3 新时代关于分配制度的深化与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經济制度”。同时为了防止陷入其他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中等收入陷阱”,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我们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深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而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对人类发展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更是在分配制度和方式上的重大飞跃。以分配制度为基础,以推动社会进步为过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分配问题同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为了把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成果落实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党的二十大对此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指向。在市场资源配置中,初次分配作为在整个分配过程中影响最深、比重最大的部分,直接关系到配置体系的效率,也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同时,初次分配也存在着许多缺陷,而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政策正好可以弥补初次分配的缺陷。作为前两次分配制度的延展,第三次分配要遵循政府规定,支持高收入群体以自愿为基础,通过慈善公益来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作为分配制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重视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使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形成协调联动的格局,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其中,初次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而再分配关注公平,第三次分配则注重社会的调整。
3 马克思分配思想在中国的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针对这一变化,习近平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共享发展理念。
3.1 全民共享
全民共享就是“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分配原则看来,全民共享强调社会的发展成果要覆盖全体人民,全体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分配原则的主体。我国社会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城乡、公共服务之间存在的差距逐渐变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不均匀,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着返贫致贫的风险。要充分发挥再分配的保障作用,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要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相关制度,增加财政转移支出,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偏远农村和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力度,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低收入人群保障服务,完善各类救助制度,缩小城乡救助标准差距,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社会保障和物价波动处于同一水平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均等。
3.2 全面共享
全面共享不仅仅是落到物质财富层面,而是人民群众的各方面需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都会得到满足,包括公平、正义、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全面共享体现了对于马克思基本分配原则中分配对象理念的秉承和创新。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完善帮扶困难家庭教育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防止阶层固化,促进机会公平,为改善人民教育和提供发展机会创造更加包容平等的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3.3 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是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做好的同时把“蛋糕”分好。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目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分配原则的方式方法。发挥初次分配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体系,对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实行市场决定评价,促进创新发展和转型提升,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决定报酬机制 ,完善革新分配方式,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带动生产力发展,提高效率;提高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随着劳动报酬的提高,普通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这能够使他们充分参与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工资制度改革,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让劳动者参与劳动的机会平等、权利平等、规则平等,为劳动者参与初次分配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鼓励勤劳致富,提升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薪酬制度;切实提升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勵支持农民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补充作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参与社会慈善事业,贯彻完备公益慈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公益慈善进行适当的税收优惠,不断改进对于慈善的行为记录并探索相关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企业参与社会建设。
3.4 渐进共享
最后,共享发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习近平指出:“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总体发展是低水平、有差距、不平衡的发展,作为共享发展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不是齐头并进的。在马克思主义分配基本原理中,实现公平分配的过程也是逐步进行的,由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按劳分配发展到财富源泉充分涌流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并实现按需分配。由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达到高级阶段,首先就是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率,厚植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迈向共产主义,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4 结语
在新时代,以公平正义为导向,以深化完善创新分配制度为方法,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我们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致力于形成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分配制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12.
[2]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2).
[7]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3).
[8]冯霞,简智荣.《哥达纲领批判》的分配正义观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22(04):4248.
[9]杨德才,潘熙庆.从“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既患寡又患不均”——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及其经验总结[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1(06):3744.
[10]张璟龙,刘李红.共同富裕视阈下协调配套的分配制度体系——思想渊源、演进历程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02):514.
[11]谢地,武晓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探索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建党百年收入分配理论演进与实践轨迹[J].学习与探索,2021(10):8896.
[12]关斐,司小飞.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23,31(05):7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