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绍兵
摘 要: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基础,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要夯实基层基础,就必须推动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共同做好民族工作,即高质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抓手,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优势,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异龙湖畔越开越艳,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能,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1.0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端于基层,服务于基层,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当下掀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热潮中,云南省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总要求,持续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各地区在实践中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石屏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优势,为保持民族团结、边防安全和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云南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开了良好局面。
1 石屏县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1.1 强化领导,高位推进创建工作
石屏县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将民族团结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让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石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首先,实施“一把手”工程,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抓手,县、乡、村、组四级联动,做到指导全面到位、考核动真碰硬、监督从严从实,举全县之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其次,石屏县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双柏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共同签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公约”,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定期开展相互之间的学习走访,充分实现创建资源共有、经验共享,共同推动创建工作的联动协作。最后,制定出台《石屏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石屏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由“创建型”向“示范型”转变的具体实施意见》等文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
1.2 深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石屏县把民族团结教育充分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深刻诠释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整个创建工作”。第一,全面抓实党员干部对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专题辅导和集中轮训,通过干部挂联村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群众开展相关的民族政策知识宣传,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意义,让群众真正了解到什么才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利用党校、村史馆、传习所等资源,建立2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其示范基地的“大讲堂”作用,为民族团结增添强劲动力。第三,石屏县建成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民族文化宣传长廊,打造了一批具有石屏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街区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广场,在乡镇开展一村建一个民族文化广场、建一支民族文艺队、唱一首民族歌曲为主题的“三个一”活动,形成了点面结合、遍地开花的工作格局。第四,打造“烟盒舞、海菜腔、花腰歌舞”等民族文化品牌,汇编《石屏古今民族团结颂歌》,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文艺演出进乡村”等种类繁多的宣传活动,以及民族团结进步“十一进”示范创建工作,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3 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石屏县从“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思路出发,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推行试点先行,形成典型走出“深山”,走进“千家万户”,串点成线,带动全县的综合示范效应,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奋力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例如:大桥乡政府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采取“一二三四”工作法,全面开展“四清五治”,建好“五小三公一体系”,实现了村庄的美丽蜕变;大平地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田园风光,通过党员和带头人牵头,以“党员+专业合作社+村民”的方式,引导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的方式参与村庄建设,打造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试点,实现由村庄美到村民富;异龙镇大水村委会仁寿村地处异龙湖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和异龙湖“湖泊革命”攻坚战有机结合,拆除了严重影响村庄环境的猪圈、厕所和违章建筑,实施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抓实村庄截污治污工作,有效提升了村民生态环境意识。
2 石屏县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优势,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2.1 以民族团结带动文化发展
石屏县通过党委政府引领,群众广泛参与,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搭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平台,助推各民族凝聚力的增长。首先,为了使民族文化传承更加系统化,石屏县成立了李怀秀李怀福非遗传习所,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招收学员、开设培训班;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村建立少数民族文化传习点,开设夜校班,聘请当地对民族文化研究透彻的人员担任授课教师,组织村民系统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其次,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异龙镇符家营村一直秉持着“耕读齐家、重教守礼”的传统,在村中杨氏祭祖致词中写道:“我们不仅要倡导家族的和睦团结,更要把我们这个家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符家营村把民族团结的思想贯穿于族人的日常教育中,一代又一代传承民族团结的基因。结合民俗活动让民族文化传承更加亲民化,把当地的传统节日融入民族文化,丰富民俗活动的内涵,让更多的群众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车轮子。例如:自发组织广场舞民族歌舞近100场次,每天参加广场舞的人员达3000余人;北部山区的祭龙习俗,开展舞龙、传唱海菜腔、表演原生态彝族花腰歌舞等一系列活动,高达10万余人参加祭龙活动;异龙湖畔的“二月初十”赛歌会,全县9个乡镇,上百个群众演员登台参演,观看群众多达1000余人,深受群众喜爱。
2.2 以民族团结推进环境治理
石屏县以民族团结推进环境治理,扎实开展“湖泊革命”攻坚战。在全省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中率先完成“十三五”规划项目,率先实现生态廊道闭合,全面关停和取缔分散在园区外的豆制品加工企业,全面清退沿湖沿河鱼塘鱼庄,实施环湖畜禽禁养限养。石屏县严格执行“一湖一策”保护治理方案,坚决落实“退、减、调、治、管”要求,修订《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从“退、减、调、治、管”5方面,全面把握异龙湖保护治理新方向,编制“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组建指挥部,选派工作队,建立网格化包保制度,开展了退人、退房、退田、退路、退村和退开发的“六退”工作。实施流域面山修复和保护工程,累计人工造林800余亩,完成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670余亩,启动滇中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48万亩。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创新增设企业河长,企业家及社会各界助力异龙湖保护治理,7条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标。经过全县的共同努力,异龙湖“湖泊革命”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3 以民族团结推动产业发展
石屏县充分发挥民族团结的作用,不断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首先,石屏县大力实施“小豆腐、大产业”工程,规划建设豆腐小镇、豆腐博物馆和精深加工园区,逐步形成“前店后厂”融合发展模式,成立科技专家服务站,不断研发爆米花豆腐、速冻包浆豆腐等新产品。打造“石屏豆腐”品牌,开设石屏豆腐品牌形象店20个,建成北京、上海等5个销售中心,助推石屏豆腐上飞机、上高速、上高铁,进一步提升石屏豆腐的知名度。其次,石屏县把“石屏杨梅”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通过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以及提规模、强监管、抓培训、重引导,走出了一条生态、优质、高效的杨梅发展之路。立足于“讲好杨梅故事,提升产品形象”,制作了用于广泛宣传推广的“石屏杨梅”地标形象宣传片和科普片,依托“中国优质早熟杨梅基地县”品牌,努力创建“一县一业”示范县,全力承办了2023全国杨梅产业发展研讨会。最后,“百年米轨”恢复开通运行,石屏建水“一湖两城”“滇南最美乡愁之旅”米轨漫游廊道互联互通,“状元号”小火车穿行于石屏与建水之间,紧密联系起两座千年古城,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4 以民族团结提升治理效能
石屏县不断提升边疆民族事务治理效能,先后荣获了省级平安先进县、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一方面,深入推进平安石屏创建,石屏县牢牢掌握民族宗教工作主动权,按照“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为抓手,扎实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加强对宗教代表人士、宗教教职人员的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教育,以及在各宗教活动场所开设法律法规咨询台,积极引导和带领广大信教群众学法守法用法。例如:石屏县委统战部联动司法局、民宗局等相关部门,利用赠阅宪法文本、升国旗、唱国歌等形式,到宗教场所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精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积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石屏县深入开展少数民族网格化管理工作,建立社区管理平台,强化属地管理职责,动态掌握辖区内的民族群众流动人口情况。同时,还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窗口,配备相应的民族语言工作者,畅通外来人员的反映诉求渠道。积极落实民族群众的优惠政策,通过开展就业入学服务、法律援助等工作,对流动人员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生活中予以帮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排忧解难”。
3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3.1 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扎实推进基层工作深入发展
少数民族干部能够更好地了解其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更容易获得民族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们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因此必须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石屏县是多民族聚居区,在应对民族工作时,必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桥梁纽带的作用,合理配备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更好地解决相关的民族工作问题。推動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升,积极培养专业技能型的少数民族干部,敢于任用专业技能突出和政治素养过硬的优秀人才,实行干部定期流动、外出学习和深造,为基层社会治理储备高质量的人才。
3.2 依靠和发动群众,就地处理民族矛盾与纠纷问题
“枫桥经验”告诉我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方法永不过时”,石屏县应当鼓励每个村寨或社区发动当地的知识分子、有威望的人士和司法工作人员共同组建一个“乡贤评理团”,及时处理突发问题,做到小事不出门,矛盾不上交,民族更团结。只要有桌椅板凳,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就可以成立一个简易的“小法庭”,通过专业司法人员解读相关法律和“乡贤评理团”的评理疏导,就地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主动性,形成“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的良好氛围,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添砖加瓦。
3.3 搭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和教育平台,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加速
石屏县要充分利用学校与公共场所,为民族团结宣传和教育搭建平台。在报纸、广播、网络上开设石屏县民族团结进步专栏,利用抖音、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公众号报道民族团结先进事件,以及成立民族团结宣传小分队,在公园、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宣传民族团结教育先进事迹;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面向各年龄阶段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开设具有石屏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充分利用各重大活动的宣传优势,支持各民族举办民族节日,开展民族团结活动,展示民族特色,引导各民族群众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形成各族人民拥护党、拥护国家、拥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大好局面,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加速。
参考文献
[1]王岭.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J].中国人大,2021,(03):32.
[2]邹鹏.石屏县育“团结花”结“幸福果”[J].云岭先锋,2021,(03):57.
[3]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J].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09):2023.
[4]苏国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当代广西,2022,(13):11.
[5]施昊彤,苏彦溥.以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与经验——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J].领导科学论坛,2022,(09):7580.
[6]黄海林.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优化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1):14.
[7]李树芬,孔宾.异龙湖畔唱响团结曲[N].云南日报,2021-0716(008).
[8]马春香.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N].柴达木日报,20210818(004).
[9]李雨溪.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N].江门日报,20221027(A08).
[10]王蓉,黎志飞.“三全实战”模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30131(001).
[11]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N].北京日报,20220530(001).
[12]石屏县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15日在石屏縣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2023313)[2023年5月29日].http://www.hhsp.gov.cn/zfxxgk/fdzdgknr/zfgzbg/202303/t20230313_633299.html.
[13]“十一进”: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乡镇、进连队、进医院、进景区、进工业园区、进宗教活动场所.
[14]“一二三四”工作法:一个规划统领,即坚持村庄规划统领乡村建设;两个作用发挥,即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三方合力推进,即政府投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乡贤能人捐赠一点;四项制度齐抓,即抓村规民约、抓村民议事制度、抓卫生保洁收费制度、抓村庄风貌管控制度.
[15]“四清五治”:清理危旧房屋、临时建筑、不协调建筑、违章建筑;整治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粪污乱排、乱堆乱放、乱贴乱画.
[16]“五小三公一体系”: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小广场;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公共道路;完善垃圾污水收治体系.
[17]“两线”:指湖泊生态黄线、湖滨生态红线.
[18]“三区”:指绿色发展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生态保护核心区.
[19]“五进”:即国旗国歌、党报党刊、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进宗教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