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路径突破研究

2024-01-27 20:21赵西君
中国市场 2024年3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民族文化乡村振兴

赵西君

摘 要:民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正在消失,原有的生产关系也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有利于乡村振兴,两者具有明显的互动作用。为了更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应当在保留民族文化原有功能属性的基础上,大力赋予民族文化更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充分调动乡村振兴主体的积极性,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走出传承保护的困境。未来,可通过加快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塑造民族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融入科技创新,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和传承人才四个方面的政策运用和项目实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3-0069-05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3.0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民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没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探索出有效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路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困境与根源分析

1.1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困境

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前者包括语言文字、民风习俗、哲学艺术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后者包括建筑、饮食、衣着和生产工具等物质形态的内容。民族文化既可以泛指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文化,也可以特指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重点指少数民族文化。

现代文化不断对民族文化传承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现代文化尤其是城市文明以舒适简洁和追求自我实现为特点,更能够得到年轻人的青睐。部分年轻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否已经过时,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需要,因此不愿意继承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更愿意融入新式的城市文化中,这也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传承的衰竭。杨家丽(2018)研究认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经受多重危机和压力,不少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文化持有否定的倾向和态度,一些民族文化正在从民族生产生活中丧失功能,意义得不到挖掘和发挥,传承和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甚至面临失传或消失的境地[1]。

民族文化正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加剧了文化传承的难度。随着民族地区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开放力度的加大,大量游客正在源源不断进入和造访,他们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对当地原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部分民族地区的服饰、语言使用和文化特征都发生变化。部分新生代年轻人已经放弃民族特色住宅,住进楼房,也正在改变原有的一些风俗、饮食习惯和服饰,一些洋节正在进入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习惯。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引导和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会由于这种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而逐渐衰落或消亡。

民族文化传承人正面临断档的尴尬局面。刘洋洋、冯国军等(2021)对鄂温克族人的非遗传承进行研究后认为,鄂温克民族文化的传承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赖以传承的源头群体逐渐枯竭,很多传承人年龄老化,传承队伍难以承上启下。鄂温克族本来人口就少,加上老龄化问题,传承人的一些技艺无法进一步的传承。比如他们的民族狩猎文化,已经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传统的狩猎工具如鱼叉、鱼钩、地箭等以及其他工具的制作方式,也几乎面临失传等。

1.2 民族文化传承困难的根源分析

生产力水平的加速提升,使社会生产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民族文化的形成源于各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从事生产和生活时久而久之形成并固化下来的意识形态和物质文明。也就是说,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从事这一社会物质生产的人们的生活内容和方式,也塑造着从事这一物质生产的人们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目前,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在当时农耕文化时期形成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我国普遍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与原有的农耕文化时期形成的生产关系开始不相适应,一些民族文化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开始出现新的演变。这种条件下,保持原有的民族文化特性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才能延续。

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正在逐步蚕食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的自然村落以及居住在其中的乡村人口,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正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迁移。2000年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从36.22%提高到63.89%,农村人口已经从8.07亿人减少到5.6亿人左右,减少了2.4亿人。住房和建设部数据显示,中国村庄的数量在2005年为313.7万个[2],到2016年则下降到261.7万个[3],减少了52万个自然村落,其间相当于每年减少5万个自然村庄。这些村庄的消失直接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形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少数民族地区村庄的消失更加剧了一些民族文化的传承难度。

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迫使新生代开始走出原有民族地区,离开原有的文化土壤,弱化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媒介。我国少数民族人口70%以上分布在边疆地区,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所在的八个省份中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则达到了总人口的32.5%,总人口数量达到了1400多万人,且从这些人口的贫困程度上来看,大部分又处在深度贫困的层次上。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为改变这种贫困的生活状态,而被迫选择到城市打工,有的也在打工过程中开始定居到城市。据统计,从民族聚居区走出来的大约有2000万人,并且少数民族在城市混居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的1/3[4]。

2 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沿革

乡村振兴是党和政府为推动乡村地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走向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21年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成立,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其中提出了“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等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为乡村振兴的长期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已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

2.2 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分析

乡村振兴包括五个方面的振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乡村五大振兴有其内在逻辑关系,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资本从城市流向农村,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也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发展需要一批各领域的具有乡土情结的人才凝心聚力共同推进。人才振兴的突破口是要注重吸引大量乡贤的回归,这些乡贤不仅仅是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也能带来其他相关的各种资源和资本去助力乡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是乡村发展的引爆剂,也是乡村的活力和人气所在。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积极向上的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面貌,也能够帮助村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为乡村注入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少数民族文化也应在保护基础上加强传承,进一步挖掘特色文化功能,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生态振兴是生态文明在乡村的重要体现,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因此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乡村组织振兴是基层党组织凝聚起来形成合力的关键,也是带领广大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因此,若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从乡村振兴的这五个方面进行突破。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在乡村振興中也必须从五个方面发力,只有这样才能助推乡村振兴,真正将民族文化在保护中传承起来。

2.3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

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地区最核心的资源,也是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和战略支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是完全的封闭式保护,而是在开放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有序发展,也就是要在保留这些民族文化原有功能属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使少数民族群众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享受到民族文化带来的综合效益,使其真正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内化为本族人民的共同诉求。民族文化这些新属性的不断注入,会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乡村振兴的实现也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和资本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两者真正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只有建立起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种内在机制的建立关键是让民族文化价值化,也就是将民族文化适度地资本化和产业化。主要是将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手段转化为经济资源,并将文化资源“嵌合”于社会结构之中,形成本民族社会、生态、资源环境与人类间高度互动和融合的经济行为[5]。民族文化产业跟其他产业一样具有“盈利性”“增长性”“竞争性”等基本产业属性[6]。这种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深入根植于少数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特色建筑、节庆节日、服饰、饮食文化等文化基础上,并且这些文化能够很便捷有效地进行产业化。比如,贵州千户苗寨地区将原有苗族的生活村落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景区,每年都会吸引近千万的游客,形成了产值巨大的旅游产业;西藏地区充分挖掘唐卡文化,通过举办各种唐卡艺术博览会,将唐卡文化推向全国,形成了唐卡文化产业;梯田本是龙脊地区壮族瑶族先民为谋生而开凿出的劳动场所,在游客的带动下,发展成为梯田文化旅游景观等,目前,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在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从单纯的民族文化向文化价值和文化资本的嬗变,也大大提高了本地少数居民的收入水平,带动了本地的乡村振兴。

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不仅仅能够增强其传承和保护的资本介入,也能够充分调动和激活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第一,人才会随着民族文化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和资本的涌入,而不断投入到这些产业中,甚至会在这些民族地区创业和就业,直至扎根。在人力资本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就能实现对民族文化的再创造,推动民族文化向高层次转化,使之更具活力。大量的人才不断向民族地区集聚,也会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中人才短缺和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必然会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所在地区的土地都比较贫瘠,尤其是在我国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化会进一步将少数民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流向附加值较高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制造业、演艺业、餐饮服务业等,从而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土地的流转,土地的大规模流转更容易吸引外地企业的投资建设,进而实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第三,文化开发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现代技术,能够将现代文化理念和形式运用于传统文化的再建构,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与重生[7]。民族文化产业化也会吸引一些高端技术要素融入其中,比如以5G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要素在民族文化产业中的嵌入,会推进民族文化产业与科技要素的深度融合。第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会促进原生态自然资源普遍丰富的广大民族地区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从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同样,民族文化产业化能够更容易使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开放并蓄,也更容易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自治、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乡村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更能得到保护和传承的过程。民族文化的根脉就在广大的乡村[8]。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会吸引大量人力资源向民族地区集中,吸引大量的相关产业和投资资本在民族地区集聚,原本在民族地区中存在的居民收入水平低、人居环境差、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另外,在这些人才和资本的助力下,民族文化必然会得到社会的高度青睐和关注,一些民族文化品牌必然会不断涌现,大量的传承人就会更加专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村民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才会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传承民族文化才会转变为一种自觉行为,最终实现从“无意识传承”到“有意识传承”的转变。同时,一些即将消失的民族精粹文化也会再次被挖掘并呈现出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才能真正被保护起来,中华文明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也才能真正被弘扬开来,因此,乡村振兴会全面加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力度。

3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路径突破研究

3.1 加快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基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民族文化产业化是活化的重要路径和方式。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体验和文化分享,旅游也是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理解的最好方式之一[9]。因此,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既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也能通过旅游活动促进文化的传承。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先天优势,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这些地方以山地、高原、盆地、沙漠等地形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能够满足游客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回归自然的向往。再加上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宫殿寺庙、宗教历史、文物古迹、建筑格局、生产工艺等民族文化更能满足人们猎奇、求知的差异化需求。因此,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必然是民族文化最可行最有效的路径。

图1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自绘。

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演艺业。民族文化演艺业基本是在挖掘本民族最精华的文化内涵基础上编演而成的体现浓郁民族风情的演艺节目,参加的演职人员也大多数来自本地民族居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黔东南州的千户苗寨打造了苗族文化的旅游演艺产品《美丽西江》,它就是展现苗族风情的情景歌舞剧,全剧分枫木化蝶、迁徙、西江风情、苗乡锦绣四场,其中锦鸡舞、高排笙箫、芦笙舞等都是苗族文化特有的表演,充满民族气息。这些苗族文化的演艺节目,充分展现了苗族的发展歷史、风俗传统、民族信仰等,对游客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也成为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大大提升了苗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可以重点开发田阳布洛陀文化、崇左国际边关文化、河池铜鼓山歌艺术、仫佬族依饭节等演艺活动。

同时,加大民族文化与养生、健康、体育、科技、制造业等多种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民族医药产业为例,民族地区在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斗争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某些疾病独特的治疗经验,如藏药、苗药、蒙药就是少数民族的典型代表。此外,鄂伦春族对冻伤有独特治疗方法,草原游牧民族则善于治跌打损伤和脑震荡,一些高寒地区专长于治疗风湿病等。随着人们对健康疗养的不断重视,民族医药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将会有巨大空间,也会对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起到良好的传承作用。同时,推动民族文化与农牧业深度融合,通过扶持建设休闲农牧业产业园、创意民宿和田园综合体、策划农事节庆活动等,对于传承民族地区的农耕游牧生态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3.2 全力塑造民族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是一个宣传推广的过程,也是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一个过程,更是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就是要把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或是服务打造成响亮的品牌,并作为一种资源手段和工具,在经济发展中加以积极运用,也就是把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进行深度融合[10]。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好地发挥各类平台的作用,比如在一些国家级大型晚会、优秀电影电视剧中进行宣传推广。同样也可以举地方政府之力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形成一些可以推广的优秀IP品牌,比如杨丽萍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品牌《云南映象》;刘三姐之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印象·刘三姐》;阿幼朵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多彩贵州风》等。民族文化也应该走向全球,在国际舞台上要有自己的形象,广西地区可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中阿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平台进行广泛的宣传推介,让“一带一路”国家深刻领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最后,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应该充分借助和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比如微信视频号、抖音等一些新媒体,同时也要继续加强营销传播、广告传播和公关传播等传统的运营方式的使用。

3.3 推进民族文化融入科技创新

目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云计算、物联网、5G以及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应该割裂于科技革命的发展序列,而是应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创新传承和保护的途径。当前,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普遍存在不能借助高新科技丰富文化产品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层次较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潜力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实力。未来,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科技着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数字化、信息化、互联网等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发展,将少数民族的一些文化遗产进行可视化。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和产品的生产,以数字化、网络化等高新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的展现方式,推动内容产品数字化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各式便携终端使用,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纸质有声读物、移动多媒体、互联网电视等新兴业态。通过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着力提升民族文化与科技手段的融合发展。比如,“印象·丽江”充分地展现了大量的纳西族和摩梭人的民族文化元素,把当地古朴神秘的民族风俗文化作为载体,以秀丽壮美的当地风光景色为背景,融入多媒体影像技术,使用高清拍摄录制科技手段,利用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号,打造出了一部大型实景演出剧的文化产品。这都是民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成果,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更加有效的作用。

3.4 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专业人才和传承人

人才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载体。每个民族成员都是“文化人”,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因子”,文化符号与生俱来并渗透于其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既传承民族文化,又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新文化,使文化伴随人和族群不断向前运动[11]。只有保障有足够的人才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它的传承和保护才会有希望。然而,人才的素质标准也会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现代社会也要求少数民族居民不断融入现代化社会,所以一些专业化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民族专业学科,一方面可以促使民族文化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现代知识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但在这种现代教育过程中,民族文化业也面临着不断被同化改造的困境。因此,一些传承人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国家也加大了非遺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力度,2008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出台了专门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民族传统文化技艺和活动的传承力度,也培养了一大批非遗传承人。这些非遗传承人得到国家认可后,也等同于这些民族文化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可,直接引领甚至复苏了部分民族文化,一些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语言、服饰、民族舞蹈、礼仪习俗等民族特色文化遗产也正在得以恢复。因此,未来应当继续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与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开发、保护、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解决人才后继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家丽.云南少数民族森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19):212-2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建设部.2005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EB/OL].(2005-06-01).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sjfb/tjxx/tjgb/200506/20050601_160469.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建设部.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EB/OL].(2017-08-22).https://www.mohurd.gov.cn/gongkai/fdzdgknr/sjfb/tjxx/tjgb/201708/20170822_232983.html.

[4]中国法院网.朱维群:从民族聚居区走出来的人口超2千万[EB/OL].(2015-03-11).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5/03/id/1565306.shtml.

[5]李忠斌.论民族文化之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方式[J].民族研究,2018(2):24-39.

[6]张强,龙鳞.对民族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5(6):50-53.

[7]张瑞梅.桂西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体系构建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2):66-71.

[8]安治民,任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12):46-51.

[9]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J].中国领导科学,2018(2):91-95.

[10]吴勃,张鹏.“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文化品牌建设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2):81-85.

[11]尹盼盼,陈香蹀.民族文化产业支持乡村振兴路径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21(4):48-51.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民族文化乡村振兴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